初中德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x
《初中德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德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限500字以内)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将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修改,对重新定位学校德育与法治教育的地位,重构课程的目标、内涵和教学都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出培育学生社会责任的重点是,既要注重学生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等德育培养又强调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学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共同目标是:
2、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规律使学生完成社会化,学会做人。德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与创新对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一体化的学校德育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法治教育是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路径。当下立德树人中的德,必然要包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需要以法治教育来承载。开展对初中德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的研究,有助于助推德育与法治教育共同目标的实现。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限200字以内)1 .梳理出初中阶段德育与法治教育的共同目标以及侧重的不同,分析开展德育与法治教育课程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原因。正确认识学校法治教育地
3、位与作用。探索出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施规律。2 .探索总结开展德育与法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方法、途径。3 .通过对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依据和内在机制分析,用融合的思维主线穿起可融合的相关知识点,拓展融合的范围,挖掘实践性教学的融合,实现实质的融合。4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理顺法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三、研究目标(限300字以内)1 .初中德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现状的研究: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问题以及初中阶段德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程度进行调查研究,查找存在问题。2 .初中德育与法治教育实践的对策研究:根据教育部开展青少年德育与法治教育的总体要求,正确定位初中阶段德育与法治教
4、育的目标,梳理初中阶段德育与法治教育的内涵,明确初中阶段德育与法治教育的目标层次和内容要素,注重学生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校法治教育。3 .初中德育与法治教育融合教育模式的研究:改变片断化、孤岛式、自发型的教育模式,探索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找到适应青少年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方法。整体安排各个学段法治教育的内容与重点。构建青少年法治理念教育体系。四、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初中阶段德育与法治教育实施状况及相关研究国外青少年德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研究起步较早,在德育与法治课程的目标、内容、类型和编排方式等方面已成体系。基本实现了规范性教育与主体性教育、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德育课
5、程与法治教育整合三个方面的统一。(二)我国初中阶段德育与法治教育实施状况研究综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初中阶段设立法治知识课程”。2017年秋季学期起,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初中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无疑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依法治国战略的响应。青少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后备力量,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法律素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性要求。青少年法制教育具有教育性和法制性两大内在属性。纵观我国法制教育的发展历程,根据我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沿革,可以将初中阶段阶段
6、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划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 .起始阶段(1979年一1990年)。1979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报告和通知,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事业,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1985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改革各级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小学阶段进行以“五讲四美”和“五爱”为中心的包括法律常识在内的社会常识和社会公德教育,“一五普法”活动和学校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接受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启蒙式的法律常识教育。2 .推进阶段(1990年一2000年)。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指出,
7、学校是普及法律常识的重要阵地。大学、中学、小学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设置法制教育的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且把法制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3 .开拓阶段(2001年一2010年)。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2004年,中共中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德育 法治 教育 有效 融合 实践 研究 开题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3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