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
《城市道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标准.docx(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20*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DBJ50T-20*城市道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标准Specificationsforurbanroadsafetyaudit20*发布20*.*实施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城市道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标准SpecificationsforurbanroadsafetyauditDBJ50T-xxx-20xx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XX年XX月XX日20XX年重庆前百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第一批)的
2、通知(渝建标202031号)文件要求,为提升重庆市城市道路安全水平,完善城市道路设施,改善交通安全环境,编制组在广泛调研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山地城市设计特色,以现行国家、行业、重庆市地方标准及相关规定为依据,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一般规定;5.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6.初步设计阶段;7.施工图设计阶段;8.竣工阶段;9.运营阶段。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
3、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重庆旭达交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主要起草人:常贵智梁锤月朱明明车磊马力乔丹高静余波夏旗欧清张鑫刘旺吕乔审查专家:1 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61.1 交通安全影响评价61.2 环境影响评价65初步设计阶段85.1 总体评价85.2 比选方案评价85.3 设计要素评价86施工图设计阶段126.1 总体评价126.2 设计要素评价127竣工阶段177.1 总体评价177.2 安全状况评价178运营阶段208.1 总体评价208.2 安全状况评价21附录A城市道
4、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报告格式24本标准用词说明26引用标准目录27附:条文说明281 总则292 术语303基本规定314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315初步设计阶段346施工图设计阶段397竣工阶段448运营阶段45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irements34 ProjectFeasibilityStudyPhase64.1 AssessmentofTrafficSafetyImpact64.2 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65 PreliminaryDesignPhase75.1 GeneralAsse
5、ssment85.2 AssessmentofAlternatives85.3 AssessmentofDesignElements86 ConstructionDrawingDesignPhase116.1 GeneralAssessment116.2 AssessmentofDesignElements117 CompletionPhase167.1 GeneralAssessment167.2 AssessmentofSafetyStatus178 OperationPhase198.1 GeneralAssessment198.2 AssessmentofSafetyStatus21A
6、ppendixAFormofSafetyAssessmentReportforUrbanRoadProject23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251.istofQuotedStandards26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71 GeneralProvisions282 Terms293 BasicRequirements30Ill4 ProjectFeasibilityStudyPhase305 PreliminaryDesignPhase336 ConstructionDrawingDesignPhase387 Compl
7、etionPhase438 OperationPhase441总则1.0.1为提升重庆市城市道路安全水平,完善城市道路设施,改善交通安全环境,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安全性评价。1.03城市道路项目安全性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城市道路项目安全评价urbanroadsafetyaudit从城市道路使用者的角度,按一定的评价顺序,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评价。2.0.2限制速度Iimitspeed指城市道路通车之后,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城市道路管理者
8、规定的车辆最高行驶速度。2.0.3设计速度designspeed指某一指定路段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即车辆行驶处于自由流条件下)、汽车运行只受城市道路自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2.0.4运行速度runningspeed指在气候条件良好、实际的城市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下,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所能保持的安全行驶速度。2.0.5快速路expressway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的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的城市道路。2.0.6主干路arterialroad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道路。2.0.7路侧安全净区roa
9、dsideclearzone在城市道路机动车道两侧,相对平坦、无非机动车道、无人行道、无任何障碍物、可供失控车辆重新返回正常行驶路线的带状区域。3基本规定3.0.1城市道路安全性评价项目的代表车型应按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的规定执行,并结合项目实际交通组成。3.0.2城市道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报告格式可参照附录Ao3.0.3城市道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按阶段可分为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安全性评价、初步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施工图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竣工阶段安全性评价和运营阶段安全性评价。1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应符合以下规定:1)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重点为项目对
10、交通安全、社会和环境的影响。2)新建城市道路项目应针对同深度比选的通道方案进行评价。3)改扩建城市道路项目应在分析既有城市道路项目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对改扩建方案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进行评价。2初步设计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应符合以下规定:1)初步设计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重点应为路线方案及其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构筑物布设的合理性、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规模的合理性等。2)初步设计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应进行总体评价、比选方案评价和设计要素评价。3)比选方案评价应针对各同深度比选方案进行。4)设计要素评价应针对推荐方案进行。3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应符合以下规定:1)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重点应
11、为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的设置情况等。2)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应进行总体评价和设计要素评价。3)改扩建城市道路项目应评价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竣工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应符合以下规定:1)竣工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重点应为通车前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的设置情况。2)竣工阶段安全性评价应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前提下,进行总体评价和安全状况评价。5运营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应符合以下规定:1)运营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适用于通车后城市道路项目安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或大中修、改扩建的安全性评价。2)运营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重点应为城市道路设施、交通流状况、路网环境、路侧环境等的现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2、3)运营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应进行总体评价和城市道路项目安全状况评价。4)总体评价应在交通事故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改善措施分析。5)城市道路项目安全状况评价应在城市道路项目现场调查、速度观测的基础上提出安全改善建议。3.0.4评价方法可采用以下方法:1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宜采用经验分析法或安全检查清单进行评价。初步设计阶段设计要素评价可采用限制速度协调性分析等方法。2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安全性评价宜采用限制速度协调性分析、安全检查清单等评价方法。对复杂项目、复杂路段,可采用驾驶模拟方法对线形设计协调性、交通安全设施等进行评价。3竣工阶段城市道路项目安全状况评价应进行
13、城市道路项目现场踏勘和实地驾驶,宜采用安全检查清单等方法进行评价。4运营阶段总体评价宜采用交通事故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运营阶段城市道路项目安全状况评价宜采用安全检查清单、断面速度现场观测等方法。3.0.5评价结论应符合以下规定:1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评价结论应符合以下规定:1)评价结论应列出安全分析结果,明确影响项目交通安全的重点问题,并针对下阶段的设计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2)改扩建城市道路项目应明确影响既有城市道路项目交通安全的重点问题在改扩建后能否得到改善或解决。2初步设计阶段评价结论应符合以下规定:1)评价结论内容应包括总体评价结论、比选方案评价结论和设计要素评价结论。2)总体评价结
14、论应确定城市道路项目特点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3)比选方案评价结论应说明同深度比选路线方案的评价结果,并从交通安全角度提出安全性推荐方案。4)设计要素评价结论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5)设计要素评价结论中含有多条改善建议应提出实施顺序。3施工图设计阶段评价结论应符合以下规定:1)评价结论内容应包括总体评价结论和设计要素评价结论。2)评价结论提出的安全改善建议宜侧重于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的综合运用。4竣工阶段评价结论应符合以下规定:1)评价结论内容应包括总体评价结论和城市道路项目安全状况评价结论。2)总体评价结论应根据城市道路项目特点分析交通安全的影响。3)城市道路项目安全状况评价结论应确定
15、可能影响通车后交通安全的重点问题,提出可行的安全改善建议。4)安全改善建议应侧重于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或提出管理对策。5)改善建议宜根据实施的难易程度,提出实施顺序或分期实施建议。5运营阶段评价结论应符合以下规定:1)评价结论内容应包括总体评价结论、城市道路项目安全状况评价结论。2)总体评价结论应根据城市道路项目特点分析交通安全的影响,并分析交通事故原因及交通安全变化趋势。3)城市道路项目安全状况评价结论应确定主要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改善重点,并提出可行的安全改善建议。4)改善建议宜根据实施的难易程度和实施效果,提出实施顺序或分期实施建议。4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4.1 交通安全影响评价4.1.1 应根据
16、地形条件、交通组成评价工程建设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1.2 应根据预测交通量评价路线起讫点与其他道路的连接方式、交通组织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1.3 应评价视距受限制、急弯陡坡、连续上坡、连续长陡下坡、路侧有江河湖泊等危险路段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1.4 应评价特大桥、长隧道等大型构筑物的选址、规模和安全运营需求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1.5 应根据城市规划、路网条件及出入交通量评价立体交叉选址、形式,相邻立体交叉之间,立体交叉与隧道等大型构筑物之间关系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1.6 应根据地形条件、主线技术指标、相关道路状况、预测交通量、周边建筑物情况等,评价平面交叉的选址、形式、交通组织及交叉
17、口间距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1.7 应评价与项目交叉或临近的铁路、综合管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1.8 应根据经过学校、医院、行政中心、大型商业、交通枢纽等情况,评价路侧干扰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1.9 改扩建城市道路在施工期间不中断交通或将主线交通量分流到相关道路时,应评价改扩建方案交通组织及采取的相应安全措施。4.2 环境影响评价4.2.1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降雨、雾等自然气象条件评价气象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5初步设计阶段5.1 总体评价5.1.1 应根据技术标准、地形、地质、气候条件、预测交通量及其交通组成、大型构筑物分布、沿线道路开口、交通枢纽
18、、商圈等,评价城市道路项目特点对交通安全的影响。5.1.2 应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中与交通安全相关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5.1.3 当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过安全性评价时,应对安全性评价意见的响应情况进行核查。5.2 比选方案评价5.2.1 应评价各方案存在的视距受限制、急弯陡坡、连续上坡、连续长陡下坡,路侧有江河湖泊等危险路段对交通安全的影响。5.2.2 应评价各方案设置的特大桥、长隧道、立体交叉、重要平交路口、交通枢纽等与路线总体布局的协调性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5.2.3 改扩建城市道路项目尚应评价各改扩建方案的路线线形顺接、拼宽、拼接和既有交通安全设施的再利用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5.
19、3 设计要素评价5.3.1 限制速度协调性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限制速度协调性评价应包括相邻路段限制速度协调性评价和同一路段限制速度与设计速度协调性评价。2相邻路段限制速度协调性采用相邻路段限制速度差值的绝对值IAV限I进行评价。相邻路段限制速度协调性评价标准应符合表531的规定。表5.3.1相邻路段限制速度协调性评价标准相邻路段限制速度协调性评价标准对策与建议好V限IVlOkm/h较好10kmhV限V20kmh宜对相邻路段平纵面设计进行优化,或采取安全改善措施不良V限22Okmh应调整相邻路段平纵面设计,当调整困难时,应采取安全改善措施3限制速度与设计速度协调性采用同一路段限制速度与设计速度
20、的差值进行评价。当差值大于20kmh时,应根据限制速度对该路段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评价。4改扩建城市道路项目应对新建路段与利用的既有路段整体考虑评价限制速度协调性。5.3.2 路线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城市道路平面评价应符介下列规定:1)应根据限制速度,对采用接近最小半径的圆曲线进行评价。2)宜结合限制速度、视觉条件等,对回旋线参数及长度、曲线间直线长度、平曲线长度进行评价。3)宜对卵形曲线、复合曲线等特殊曲线进行评价。2视距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停车视距进行评价;若车行道上对向车辆有会车可能时,应对会车视距进行评价。2)宜采用限制速度对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进行评价。3城市道路纵断
21、面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连续上坡、连续下坡进行评价。2)宜根据限制速度对采用接近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的竖曲线进行评价。4城市道路横断面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横断面宽度、车道数等发生变化时,应对横断面过渡渐变段的设置位置、长度进行评价。2)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需求大的路段,宜对其路侧干扰情况、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置情况进行评价。3)非机动车、行人密集的城市道路和设有出入口的城市道路,宜评价混合交通对交通安全的影响。4)快速路宜对停车带设置的必要性和设置位置进行评价。5设置立交、辅道的路段应对主线分、合流的位置及其车道数平衡进行评价。5.3.3 路侧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是否采取路侧防
22、护或改移路侧障碍物等处理措施进行评价。2)宜对快速路中间分隔带紧急开口和主干路两侧分隔带开口的设置位置和开口间距进行评价。5.3.4 桥梁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5.3.5 位条件评价桥梁引线及桥梁路段的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2当桥梁引线横断面宽度与桥梁横断面宽度不同时,应对设置衔接过渡段及过渡段长度进行评价。3上跨桥梁应评价桥梁墩台及上部结构对视距的影响。5.3.6 隧道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限制速度对隧道洞口内外的线形一致性进行评价。2当隧道洞口设置竖曲线时,应评价其对排水的影响。3应对隧道洞口外接线横断面与隧道横断面的衔接过渡方式进行评价。4应采用限制速度对曲线隧道的视距进行评价。
23、5应评价洞口朝向、洞门形式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6改扩建城市道路项目中隧道的评价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利用既有城市隧道时,应根据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析事故原因,判定事故与隧道线形、土建工程、交通工程及附属设施的相关性。2)当提高设计速度时,应评价利用的既有城市隧道建筑限界对交通安全的影响。5.3.7 立体交叉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5.3.8 叉城市道路地形、主线及被交城市道路平面和纵面线形指标,以及转向交通量等因素,对立体交叉选址及形式进行评价。2应对立体交叉之间的间距及互通式立体交叉与隧道等之间的间距进行评价。3应根据相交城市道路等级、转向交通量、地形条件等,对立体交叉出、入口形式进行评价。4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道路 项目 安全性 评价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