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规划的任务.docx
《档案信息化规划的任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信息化规划的任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档案信息化规划的任务档案信息化规划的任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在各级各类档案馆广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加速实现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规划的第一步是正确定位档案信息化在档案事业中的地位,明确档案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正确认识信息化和档案业务之间的互动关系,而非主从关系;其次是以档案工作的基本业务需求为基础,从目标、范围、组织、资金、资源、系统、应用等角度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其建设规划项目主要包括:目标规划、内容规划、组织规划、资源规划、安全规划、系统规划。O1.目标规划档案信息化的范围应遍及全国各档案保管机构,
2、包括档案馆、机关档案室、文件中心以及与档案收集、整理、积累等相关的档案形成部门。因此,任何档案管理机构都应围绕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根据本单位的收档、管档和用档的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化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以及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目标。档案信息化的目标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对档案管理和提供利用的现代化,不能把手段当目标,只注重网络和设备建设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也不是简单地将过去的手工操作进行计算机程序化处理。档案信息的收集、保管是基础,其目的在于利用和开发,档案的价值体现也在于利用。因此,目标规划必须紧紧围绕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保管、利用来进行。在近期规划中,首先要做
3、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馆藏档案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例如标题名称、主题词、档案形成者、档号编制;二是对电子文件的创建和构成进行规范,制定元数据标准,以利于实现计算机可识别管理;三是确定数字档案禁止写操作处理的存储格式,如比较通行的PDF格式,存储、备份方式也需要事先确定。在此基础上,通过馆藏档案数字化和文档一体化系统积累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对原始数字档案使用与外网物理隔离的档案局域网专门服务器存储。其次,要充分考虑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完全满足档案形成部门和单位内部对档案信息利用的便捷,同时尽可能广泛地满足对开发档案信息利用的社会化需求,通过利用网络化等途径利用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利用的网络化就
4、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对上网档案信息建立严格的开放鉴定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对使用者实现分级授权管理办法;二是明确如何构建网络安全控制系统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状态网络进行利用过程的跟踪和记录,对共享档案信息使用与办公网或公众网相连接的专门服务器管理。第三,围绕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进行规划,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与功能,如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例如现行电子文档的随办随归、档案利用的主动提供、文档运行的状态网络监控;二是如何实现档案管理部门的智能化管理,例如对库房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对工作场所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监控,对工作终端
5、进行安全控制;三是按照信息化建设需要,立足长远进行队伍建设和人员知识结构的培训培养,使人力资源开发充分满足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在长期规划中,首先在档案资源的积累方面首先要加强不同业务部门业务运行网络系统及其数据的全面整合,进行行业间横向档案信息和上下游纵向档案信息的整合,建立全方位、能够满足自身档案信息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库,成为本单位真正的信息资源中心。同时,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基于“对象管理”的理念对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有效避免信息“孤岛”的问题。例如一个建筑物档案,按照传统管理方式,其案卷仅仅包括批准文件、图样、验收报告等孤立的基建信息,而基于“对象管理”的思维,该建筑物的档案信息
6、还要包括发生在该建筑物的人物事件、历史事件等信息内容,有利于在更深入、广泛的层面利用档案信息,有效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这就需要在对馆藏档案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的同时进行关联信息的整理,对相关联的电子文件信息和数字档案要求系统能够自动检索。在档案信息的利用方面,在依法开放和网络化提供利用的基础上,加强档案信息的深层次、知识化开发,比如建立辅助决策管理(咨询)系统以发挥档案管理作为基础性管理工作的效能,为科学决策、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权威的决策参考信息;大力开展档案信息的知识化开发研究工作,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再生信息和知识,从根本上改变档案利用停留在“备查”状态的状况,使档案信息这一信息社会十分
7、宝贵和重要的资源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02内容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其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包含了软硬件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包括多个工作阶段和环节,每个工作阶段和环节都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间。由于每个工作阶段和环节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严密、有步骤地按时完成各阶段的任务,是保证按规划完成整个工程建设的关键。具体的工作内容规划主要包括:(1)制定总体规划。根据国家信息化实施战略,按照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行业特点以及单位实际需要和能够达到的条件,明确具体的任务和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网络建设方案、硬件配置计划以及软件购置或开发方案,制定实施策略、措施以及评价
8、指标体系,提出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场所要求等条件。(2)建立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作为具体的建设单位必须在国家档案和信息相关法规范围内,在国家相关电子文件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制定符合行业和单位实际的电子文件标准和管理办法、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和网络维护规范等。(3)搭建系统平台。按照总体建设规划,进行网络拓扑设计,建立档案管理局域网,配置服务器和终端计算机以及数字化处理和数据备份(迁移)设备,选择购买或委托开发档案管理软件,搭建档案管理系统和共享信息系统平台。(4)积累档案资源。积累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上述三方面基础条件基
9、本具备的情况下,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精力开展资源积累工作。一般而言,主要是通过文档一体化、馆藏数字化和业务管理系统信息整合来积累数字档案,分类建立数字档案信息仓库。(5)挖掘档案资源。将原始数字档案信息进行知识化、社会化编研开发,为全社会提供档案再生信息,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档案信息产业化的道路,把档案信息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6)开放信息上网。开放档案信息上网利用是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根本目的。按照档案开放鉴定规定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开放数字档案目录和档案全文数据上网,分类、分层次网上授权提供查询利用,切实提高档案利用价值。上述六个方面的工作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紧
10、紧围绕这些工作阶段来安排,并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03组织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国范围、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现代化管理和技术应用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程度的深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渐进变化的。因此,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着眼长远并立足当前,把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中心问题。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课题是电子文件的管理、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网站的建设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组织体系,以便于在科学设计、严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其建设方案并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实施。这个有效的组织体系是:就国
11、家而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中心,对全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档案行政管理体系及其组织管理力量,各司其职,有效领导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就具体的单位而言,一方面要把档案管理机构纳入整个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之中,不能将信息化建设仅仅当作行政管理部门和信息技术部门的事,否则只会将信息化建设停留在自动化网络办公和管理的运行层面上,而不会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信息资源建设这一核心内容上;另一方面建立以档案管理机构为主体,以行政管理机构和信息技术部门协同支持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组织指挥中心,正确定位档案信息化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信息化与档案信息化的关系,有效组织档
12、案信息化的系统建设,努力开展档案资源积累与利用工作,按照规划、计划组织实施。组织规划是先导,人力资源是关键,网络系统是条件,资源积累是核心,利用开发是目的。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组织规划和建立有效组织体系的重要性,把组织体系当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来看待。04资源规划实施档案信息化战略,是我国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的历史性课题,也是我们采用现代化手段记忆当今社会改革、建设、发展的真实过程,肩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责任和义务。资源规划就是要紧紧围绕档案资源建设开展工作,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档案 信息化 规划 任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