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内容与逻辑主线.docx
《把握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内容与逻辑主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内容与逻辑主线.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要:十四五时期,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调整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国内形势带来深刻的影响,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错综复杂,我们面临着更加宏伟的目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研究和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对此,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目标,把握大势,理清思路,明确重点,科学谋划,高质量做好十四五
2、规划编制工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头、起好步。“两个大局是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时空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制定五年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科学把握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等客观规律,清晰判断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十四五”时期,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调整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国内形势带来深刻的影响,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错综复杂,我们面临着更加宏伟的目标,也面临着更加
3、严峻的挑战。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需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以理性、辩证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放眼“两个大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空维度进行谋篇布局。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发展格局是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的主基调。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着眼于“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部署,对于推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
4、,具有重大意义。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在强化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基础上,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同“一带一
5、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全方位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新发展理念是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的行动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跟着也就好定了。”“五年规划”擘画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发展的问题。从“一五”到“十三五”,每一个“五年规划”从蓝图变为现实,都是以科学正确的发展理念指导为前提的。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6、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统筹解决好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不断巩固经济发展稳定转好态势,实现化危为机、行稳致远,从而为更长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
7、顾我国13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始终,也正因为紧紧围绕人的需求制定规划、落实规划,才促使我国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取得长足进步。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对优质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全面升级,对“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制定“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依据。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敞开胸襟,广开言路,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
8、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使十四五规划更符合群众的利益需求,更符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干部群众谋发展的磅礴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通过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动摇
9、、不懈怠、不折腾,确保了国家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十四五”时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期,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各个方面的力量都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干事创业的发展合力。要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更好带领群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把握“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贯穿“十四五”规划
10、建议的逻辑主线。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新发展阶段,就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发展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新阶段发展的理论指南;新发展格局,就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发展的基本思路。新阶段,回答了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的问题。就是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来推动发展。新理念,回答了按照什么样的理论来引领新阶段发展的问题。我们仍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必须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新格局,回答了我们怎样走向、如何实现新目标的路径问题。只
11、有构建新格局,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关于新发展阶段(一)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历史,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1980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1990年到2000年,GDP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2、第三步是从新世纪开始到本世纪中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第三步战略目标分为前20年和后30年。前20年的目标是集中力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圆梦之年。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把握 十四 规划 关键 内容 逻辑 主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