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docx
《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docx(5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试行)二Oo五年十二月修改稿(二)1范围2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术语和定义34总则75准备工作75.1 组建队伍75.2 开展培训75.3 制订计划75.4 工具准备86造林作业区区划86.1 区划原则86.2 区划方法87本底调查97.1 项目区基础信息97.2 造林作业区现状107.3 生物多样性现状137.4 社区评估147.5 泄漏分析157.6 额外性评价157.7 碳汇基线测量157.8 资料整理分析168项目规划168.1 分析问题168.2 确立目标178.3 规划活动178.4 制订方案179造林设计189.1 造林技术设计1
2、89.2 幼林抚育设计199.3 种苗设计209.4 辅助工程设计209.5 用工量、耗材量及经费测算219.6 施工组织设计219.7 编制造林作业设计图表2210项目设计2210.1 项目范围2210.2 项目目标2310.3 项目活动2310.4 风险及对策2310.5 本底预测2311质量管理2412资格与责任2413文件组成2514成果评审2515档案管理25附录A造林作业区现状调查表26附录B社区评估调查表28附录C碳汇基线测量表(略)37附录D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造林作业设计表37附录E调查设计报告提纲38附录F成果文件制作要求39附录G社区调查参考工具411实地踏勘412半结构式
3、访谈413社区会议434社区资源图455利益相关群体分析466季节历477大事记488矩阵排序499问题树5010目标树51编号: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试行)引言“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供生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各国政府、科学家及公众强烈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1994年3月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2005年2月16日全球范围内现存的唯一一个关于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一京都议定书正式实效。森林是陆地上分布面积最大、组成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固碳
4、功能,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节器。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它以巨大的生物量贮存着大量的碳。京都议定书之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明确将造林和再造林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之一,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抵消他们的减排义务,通过市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补偿。林业活动已经成为各国致力温室气体减限排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积极开展碳汇工作对促进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使人们对森林多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带来林业经营观念的转变;可为我国引入造林绿化资金开辟一条新渠道,使得林业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
5、地位进一步加强,同时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时代的到来。为了打破传统意义上对森林价值的认识,充分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通过森林植被的恢复,实现最高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最佳水土保持效应、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当地农民的富裕一多重效应相互重叠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气候、社区与生物多样性项目设计标准(CCB)等国际准则,结合国家有关造林、营林等方面的标准、规程和四川实际,制订了四川省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指南用于规范全省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调查和设计工作。1范围1.1本指南规定了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调查设计的作业区选择及区划,以及
6、本底调查、项目设计的原则性、技术性要求。1.2本指南适用四川省境内实施的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调查设计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GB/T18337.1-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8337.2-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3-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5781-1995森林抚育规程GB/T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7、质量分级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标准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1.Y/T5141-1999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1.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1.Y/T1000-1991容器育苗技术DB51/T380-2003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l|Q790-8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GB/T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设计书编制指南(CDM-PDD)第03版(2005年5月13日起生效),CDM一执行委员会气候、社区与生物多样性(CCB)项目设计标准(第一版,2005年5月),气候、社区与生物多样性
8、联盟(CCBA)第19/CP.9号决议:第1个承诺期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活动的方式和程序(UNFCCC,2003年);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设计书(CDM-AR-PDD)IPCC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好的做法指南3术语和定义京都议定书KyotoProtocol1997年12月1日至11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eC,1992)第三次缔约方会议经过艰苦的谈判,最终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限排指标,即附件I缔约方在2008年至2012年的承诺期内,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
9、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对清洁发展机制作了如下定义:“清洁发展机制的目的应是协助未列入附件I的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为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作贡献,并协助附件I所列缔约方遵守其按第三条规定的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义务对发达国家而言,CDM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履约机制,对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一定资金和技术援助,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双赢”机制。森林Forest是指大面积大于0.051.0公顷、林木冠层覆盖度(或立木度)大于1030%、
10、就地生长成熟时最低树高可达25米的土地。森林包括各层树木和林下植物高度覆盖的密林和疏林。冠层覆盖度尚未达到1030%或树高尚未达到2-5米的天然幼林和人工林也属森林,因为它们构成了森林地带的一部分,只是由于自然或采伐等人为干扰而暂时未达到要求的树高和冠层覆盖度,并预期将转化为森林。森林多重效益ForestRestorationforClimate,Community,andBiodiversity(FCCB)森林价值的除木材产品外,对人类更主要的贡献是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保持水土和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森林的效益体现在了提供林产品、森林碳汇、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和促进森林
11、周边社区的发展等诸多方面。CDM造林Afforestation通过栽植、播种或人工促进天然下种方式,将至少在过去50年内不曾为森林的土地转化为有林地的人为直接活动。CDM再造林Reforestation通过栽植、播种或人工促进天然下种方式,将过去曾经是森林但被转化为无林地的土地,转化为有林地的人为直接活动。对于第1承诺期(20082012年),再造林活动限于在1989年12月31日不为森林的土地上开展的造林。基线Baseline是一种能合理代表在没有拟议的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情况下,项目边界内碳库中碳贮量变化之和的情景。泄漏1.eakage是指发生于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边界之外的、由造林
12、或再造林项目活动引起的、可测定的温室气体源排放的增加。额外性Additionality京都议定书第12条第5款(c)规定,排放减少应额外于在没有项目活动的情况下(基线情景)产生的任何排放减少量(UNFCCC,1997)o对CDM汇项目而言,CDM项目吸收的CO?要额外于没有该项目时的碳吸收量。第19/CP.9号决议第18款规定,如果实际净温室气体汇清除增加到在不存在登记的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时,项目边界内碳库中碳贮量变化的总和以上,则该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是额外的(UNFCCC,2003)o碳库Carbonpool生物碳的贮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凋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碳
13、。碳汇carbonsink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景观1.andSCaPe一般指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相互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它是生态系统按一定规律形成的布局,是具有一定物征的地表面的一部份。基质Matrix面积最大、连接度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Patch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的非线形地表区域(最小的景观单元)。廊道Corridor与基质(本底)有所区别的带状区域,亦称作走廊。景观连通性指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
14、可从斑块大小、形状、同类斑块之间的距离、廊道存在与否、不同类型树篱之间相交的频率和由树篱组成的网络单元的大小等方面来反映。如果一个空间不被两端与该空间的周界隔开,则认为该空间是连通的。景观破碎化landscapefragmentation是指一个大面积连续的生境在干扰下被分割成很多面积较小的斑块,斑块之间被与过去性质不同的斑块所隔离,残存的斑块可以看作“生境的岛屿景观破碎化既可定义为一种过程:即栖息地不断变成碎片的过程;也可理解为一种格局:即破碎化过程的结果。造林作业区AfforestationSite预备栽植或正在栽植乔灌木及防风固沙草本植物的地块。造林作业区与造林地意义相近。造林地的时间跨
15、度大于造林作业区。造林地既可用于表达造林作业前的地块,也可表达已完成造林作业的地块。造林作业区仅表达计划造林、尚未完成造林作业的地块。造林作业设计DesignforAfforestationOperation为完成项目栽植树木的地块预先编制出的工作方案、计划以及绘制的图件。农村社区theRuralCommunity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乡镇、村或社)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参与式规划ParticipatoryProgramming在项目人员和外部专家的协助下,让社区群众充分表达自己对土地如何利用以及如何实施项目造林等方面的愿望,使农户的知识、利益、优势、劣势与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管理人员
16、的管理知识共同分享,共同制订土地利用规划和造林设计的过程。项目边界Projectboundary本指南中与造林作业区等同。是项目参与方控制范围内的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范围。CDM造林或再造林项目活动可以包含一块以上分离的土地(UNFCCC,2003a),在这种情况下:(1)每块分离的土地应有一个特定的地理标识;(2)应分别确定每块土地的边界,不应将各块土地之间的土地包括进来。项目活动Projectactivity项目活动是指一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措施、操作或行动。京都议定书和CDM模式和程序之所以使用“项目活动”一词而不是“项目”一词,是使某一项目活动能够因此是等同于一个被
17、执行或计划执行的项目或者是其某个组成部分或某个方面。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s:利益相关方是指受到或可能受到所拟议的CDM项目活动或导致实施此种活动的行动影响的公众,包括个人、群体或社区。4总则1遵循国际准则和现行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以及规程的要求;2坚持科学、适用、真实和透明的调查原则;3遵循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建立稳定的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增加森林碳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4坚持“以民为本”,促进社区发展和解决群众生计,引导群众积极保护森林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5定量化与定性化相结合的原则。5准备工作5.1 组建
18、队伍调查设计组成员由不同学科背景(如林学、社会学、农学、生态学等)和熟悉参与式规划方法的专业人员组成,以便提高调查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5.2 开展培训对参与调查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I,明确任务,统一方法,落实责任。5.3 制订计划根据项目建设任务,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劳动组合、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在分析确定项目设计目标的基础上,研究制订调查技术路线,明确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5.4 工具准备准备调查设计所需的地形图、调查设计用表、照相机、摄像机,以及皮尺或测绳、钢卷尺、罗盘仪、GPS接受仪等测量工具,计算器、铅笔、调绘笔等文具,生活、交通和劳保用品。6造林作业区区划6.1 区划原则以村
19、(林班)为基本区划单元。在项目选点和村级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符合CDM造林再造林条件的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坡耕地以及其他符合碳汇条件的、适宜造林的地块。对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优先选择。区划的基本原则是:1地类相同,土地权属明确;2立地类型相同;3造林树种相同;4经营目的、方式相同;5相对集中,便于造林施工和项目管理。6.2 区划方法以土地使用权属、土地种类和立地条件为主要区划因子。先在室内按项目选点的二手资料进行选择,再到现地同利益相关方(包括乡村干部和受益农户)进行实地踏勘区划。采用国家测绘部门正式出版的最新最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现地调绘作业区(地形图比例尺为1:5万、1:
20、10万的应放大一倍使用)。比例尺小于1:5万的应采用带镜罗盘仪、经纬仪或GPS仪等实测,并现场转绘到地形图上,量测闭合差不大于1/100。项目边界用GPS仪实地定位,测定作业区的海拔和经、纬度。造林作业区最小面积为0.05公顷,最大面积一般不超过20公顷。采用“乡镇(场、保护区)一村(林班)一造林作业区”的区划系统。以项目村(林班)为单位,在图面上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小到大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造林作业区编号。作业区编号应不重、不漏、不出现角号。7本底调查通过对项目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获取有关基础资料、数据和信息,掌握项目实施前项目区气候、土壤、植被、生物多样性、社区、土地利
21、用等初始状况,判断项目地点是否符合CDM造林再造林的规定,是否符合项目对额外性的有关要求,评估项目产生泄漏的可能性,分析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为项目碳基线测定、造林设计、施工管理和项目监测提供基础信息。7.1 项目区基础信息收集项目县和相关乡镇(场、保护区)、作业区已有相关资料和数据,特别是图、统计报表,获得项目区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现状、森林资源状况等基本信息、历史资料和未来的发展计划,为本底调查和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材料和背景信息。二手资料包括:1项目选点的县级信息调查表、村级信息调查表(必需的)2行政区划图(必需的)3项目区地形图(必需的)4现在和1990年植被覆盖图或森
22、林资源分布图(必需的)5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必需的)6县(市)和乡(镇)、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7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航片,卫片,历史图片(特别是项目区的)等8地方发展规划,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等9过去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资料10县志、林业志、乡志7.2造林作业区现状采用参与式方法进行,同项目利益相关者一道先踏查整个造林作业区,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个调查点,目测记载相关因子。1项目位置县、乡镇、村、社,或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位置。作业区所在地形图比例尺、图幅号、公里网区间,项目边界的GPS经纬度、海拔记录。作业区编号规则为:“县名的汉语拼音缩写(大写字母,双声母选第1个字母,后
23、同),+,_,+“村名,+,_”+“年份,+阿拉伯数字序号(2位数)”。示例:青川县东桥村2005年区划的2号造林作业区,表示为QC-DQ-2005-02。2成为无林地的时间如果以前是森林,那一年成为无林地。3土地属性权属:所有权(国有、集体)、使用权者(具体)、有无权属纠纷。利用现状:木本作物草本作物休闲地放牧地未利用地难利用地其他:4额外性根据当地的政策和产业发展,提供项目地点不在计划之内的证明。5立地特征 地貌:山地丘陵阶地河漫滩平原其他(具体说明)。A坡度:造林作业区平均坡度。 坡向:分东坡、南坡、西坡、北坡、东南坡、西南坡、西北坡、东北坡。 坡位:分脊、上、中、下、谷。可根据情况适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洁 发展 机制 造林 再造 林碳汇 项目 调查 设计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