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doc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6月16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落实落地,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举措、落实工作保障,形成有力工作抓手,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坚持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多元化、国际化思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提升龙头企业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聚焦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着
2、力培育大龙头,到2025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6家、50-10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6家,认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O家;着力培育大品牌,到2025年每条农业产业链打造1-2个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培育3个以上全国知名企业品牌;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到202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综合产值过1000亿元产业链达到6个、500-100O亿元产业链达到4个。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上述工作目标,结合各产业链实际,明确到2025年主要工作目标。二、工作措施(一)以规模化增强龙头带动力。规模是龙头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规模化,才会有更高的市场占有
3、率,才能发挥龙头的牵引与辐射作用。1.扩大优质原料基地规模。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贝1.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生产布局,加快建设2800万亩优质稻示范基地,其中稻田综合种养面积730万亩;建设1500万亩优质油菜保护区,其中高油酸油菜生产基地50万亩;建设560万亩绿色茶园,其中生态茶园200万亩;建设350万亩柑橘基地,其中改造密植郁闭果园10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850万亩,其中高效菜园30万亩、魔芋等特色蔬菜5万亩、100万袋以上的香菇规模化种植基地10个;建设中药材基地550万亩,其中道地药材生态种植面积260万亩;建设850万亩小龙虾养殖基地、精养鱼池59
4、0万亩,规模化生猪养殖场1.2万个、家禽养殖场1.1万个。2 .培育壮大头部企业。推进股权多元化,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支持组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每条产业链培育5家左右头部加工企业,加工产值占比达到20%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每2年培育100家左右省级龙头企业、15家左右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 .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以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因地因业建设适度规模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跟进,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
5、营。到2025年农民合作社农户入社率达到55%,培育1300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8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0个,每个乡镇重点培育1-2个专业化服务组织。每年支持60个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每个联合体一次性奖补50万元。(二)以科技化增强核心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发展要以科技增强核心竞争力。4 .加强农业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湖北洪山实验室、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园艺作物与品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力争湖北洪山实验室进入国家实验室布局。5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生物育种、动物疫苗、饲料添加剂、果蔬保鲜、农产品精
6、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实施联合攻关,解决一批产业链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实行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深入实施院士专家科技服务产业发展“515”行动,把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贯穿全产业链。6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批产学研融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龙头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国家级龙头企业都建立研发机构,省级龙头企业都有科技和人才培养支撑单位。每年组织一次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对接活动,做好科研成果转化意向跟踪服务,项目化推
7、进成果转化。7 .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加强种质资源保护,2025年前完成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建成1个保存能力30万份以上的省级种质资源库,120个以上省级保护圃(场、区)。培育一批水稻、油菜、生猪、家禽、龙虾、食用菌、茶叶、魔芋等高产优质新品种,提高湖北种业市场占有率和优良品种自给率。到202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6%o新增3个国家级良繁基地,建设10个高标准良繁基地,建好“南繁”基地,鼓励支持种业企业进驻“北繁”基地。(三)以标准化增强安全支撑力。标准是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标志。8 .推进生产设施标准化。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利用
8、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节水节能等新技术、新设备,加快温室大棚、精品果园、畜禽养殖圈舍、精养鱼池等农业设施标准化、智能化改造,柑橘精品果园率达到10%,创建30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坚持新增建设与改造提升相结合,到2025年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4600万亩,覆盖所有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9 .推进生产加工标准化。围绕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加快推进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农兽药残留、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生产加工环节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制定企业
9、标准,争做各级各类标准的起草单位。加快制定适应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地方标准,力争到2025年全省有效地方农业标准突破1000项,高质量创建10个国家级、5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进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制定道地药材种植、采收、产地初加工、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加快修订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10 .推进产品质量标准化。加强种子、农产品、食品安全标准研制和推广,以标准化控制生产、流通、存储等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质量可控,力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标准全覆盖。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一码通”,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8
10、.5%以上。(四)以品牌化增强市场开拓力。品牌是质量兴农的体现,是把产量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有效途径。I1.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力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达到20个以上。成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联盟,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使用规范和进出机制。持续做好“随州香菇”“潜江龙虾”“洪湖莲藕”“京山桥米”“宜昌蜜桔”“大别山黑山羊”“恩施玉露”“薪春麻艾”“赤壁青砖茶”等在央视上榜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宣传,加快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遴选推介更多区域公用品牌登陆央视等知名媒体平台,力争十大产业链均有区域公用品牌上榜。“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继续领跑全国,力争达到30
11、0亿元。生猪、茶叶、禽蛋等产业至少有一个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过50亿元,跻身所在行业全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之列。12 .打造企业产品品牌。支持企业提品质、扩品类、创品牌,每条产业链遴选一批标杆企业,至少培育3个以上全国知名企业品牌。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进行标准化打造,制定产品标准,保护传统工艺,凸显乡土品牌特色。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检测、认证费用给予适当补贴。“两品一标”认证数量超过3000个,农产品类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00个。13 .大力推介品牌。坚持以地域产生品牌、以品牌影响地域,挖掘湖北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讲好“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故事,提高湖北农产品品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政府 办公厅 关于 印发 培育 壮大 农业 产业化 龙头企业 工作方案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