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体与延续.docx
《破体与延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体与延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破体与延续【摘要】沈亚之的沈下贤文集是中唐传奇作家中较少流传至今的文人别集,他在自己的传奇、墓志铭以及祭文中大量运用“骚体”进行文学“破体”创作,常态化的墓志和哀祭文因此发生显著改变,体现出“契会相参、本采为地”创作原则,呈现出“为真情所动”的创作条件。但相较于晁补之续楚辞变离骚的同类作品,与继承“骚体”传统的“变风、变雅”之本色还有距离。经过文体融合,文体的文学性得到增强,沈亚之的墓志铭打破了文体本身文学性与实用性的平衡,体现出新的“破体”意义。【关键词】沈亚之;破体;骚体;墓志铭;哀祭文沈亚之作为一位传奇作家,对楚辞文学有着深入了解,他不仅将其运用于传奇创作中,沈下贤文集里的墓志和哀祭文也
2、拥有突出的“楚辞体”文学特点,遗憾的是,由于墓志对骚体的运用通常只限于铭文部分,一些研究只是简笔一提,没有给予重视。但是作为处于唐传奇兴盛时期的文人,墓志铭在唐代也由于丧葬文化发展而涌现出繁荣的创作局面,沈亚之笔下的墓志和哀祭文势必会产生一些特别变化,由此考察作品中的“破体”现象与作家对于文体“本采”的保留,古代文体流变的过程能得到更清晰细致的体现。一、文章“破体”与沈亚之作品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源,从来都与楚辞“诗骚”并称,但是魏晋以后被五言诗代替,文人很少进行四言创作。表面上看,诗经四言句的形式似乎已经走到尽头,但其体制却被铭文、赞、颂等文体吸收,通过文学“破体”,诗三百的艺术形式得
3、到了延续。“破体”是不同文体的融合,一种文体的艺术特征被移植到另一种文体之中,文体的严格界限被打破,被改造的文体却因此获得新的生命力。宋人尤其喜欢将不同的文学文体进行结合,苏轼“以诗为词”,提高词的品格;辛弃疾则“以文为词”,为词体注入新的活力。唐代而言,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大胆创新,更是“以文为诗”,而“骚体”与其他文体的融合也进一步变化、深入。沈亚之就是深受楚辞影响的传奇作家,其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当属异梦录秦梦记以及湘中怨解等传奇。他的传奇具有显著的“楚辞体”特点,首先是善于改写楚辞的文学题材,与传奇创作融合。如湘中怨解中人神相恋的故事情节,极富有九歌韵味。其次是大量在传奇中创作
4、“楚辞体诗歌”,让作品产生强烈抒情效果,尤其是湘中怨解。由此可知,沈亚之在众多传奇作家中,是对楚辞有着深入了解和一定喜爱程度的。然而,这不仅表现在他久为流传的经典传奇中,也包括屈原外传这篇署名沈亚之创作的作品,此文没有出现在沈下贤文集中,屈原外传首次被收录于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此后,楚辞注家都常有收录,如戴震的屈辞精义、胡文英的屈骚指掌。既然众多楚辞研究者都对其进行收录,那至少表明这些学者对于屈原外传由沈亚之所作具有认可度。沈亚之与屈原外传一文从此文创作的史料条件和现身时代、地域等多方面考察,也认为此文疑似沈亚之的作品。作为与诗经称名的文类,楚辞在唐代的影响并不亚于诗经。对于墓志铭而言,除了源
5、于诗经的四言句式,骚体句式便是其使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墓志铭于魏晋南北朝时基本成型,通常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体文书写,而“铭”则主要用韵文写成。沈下贤文集中收录了七篇墓志,其中涉及“楚辞体”的作品有沈参军故室李氏墓志卢金兰墓志,其铭文部分全用骚体,与其余五篇作品中的四言铭文、散体或有志无铭截然不同。更为特别的是,沈亚之的传奇中也有一篇墓铭,秦梦记描写沈亚之于秦国被召为弄玉公主的驸马,但是公主却无病而亡,亚之写下了一篇墓铭,哀悼弄玉,铭文皆用“骚体”句式。文集中还作有八篇祭文,其中为韩尹祭韩令公使用了少量“骚体”句,祭胡同年文与刘严夫哀文则几乎全篇运用。二、沈亚之墓志与哀祭文的
6、“破体”表现初唐时期,盛行厚葬之风,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可以作墓志铭,当时已经形成了创作墓志的盛大风气,常有为亲朋好友之死而求他人作文的行为。这种风气在中唐时期得到延续,沈亚之的七篇墓志铭中,就有两篇是应他人请求而作。其使用“骚体”形式的全部墓志铭简列如下:“冗叶难荣,逮霜霰兮。劳飕罹灾,延而眉兮。韶妖之葩,笄刻悬兮。触烟寤露,倏委衰兮。玄金苍砾。安静铭兮。红琼海碧,包脆危兮。呜呼夫人,曷而得支”(沈参军故室李氏墓志)“野遗刺兮众草罗生,飕蓊郁兮孰先殒零。绮颜奄忽兮辞金楹,去何止兮归无程。芳着红荃兮昔所迟,今销亡兮不可再馨,魂魄归来兮复此园莹。”(卢金兰墓志)“白杨风哭兮石凳髯莎。杂英满地
7、兮春色烟和。珠愁粉瘦兮不生绮罗。深深埋玉兮其恨如何!”(秦梦记墓铭)沈亚之文采过人,早年曾入散文大家韩愈门下,交往甚密。在出于典祀而作的祭文中,为韩尹祭韩令公文就是亚之出于韩愈的关系,为朝廷武将韩弘写文悼念。祭胡同年文则是为朋友胡同年而作,两人一同参与科考并进士及第,但胡同年却英年早逝。其涉及“骚体”句式的语句或篇章如下:推粘兮升坛,河桥兮廓畤荣华之不遒兮,倏云乎已矣!”(为韩尹祭韩令公文)“,准温毅之龙颜兮,含朴谦而苞野。工时言之便诗兮,斗风识于远雅。同遭恩于昔年,蒙擢身于长者。念嘉欢之平生,君何先而捐舍!痛凋华之谁疾兮,闻号号之稚寡。省余奠之不遒兮,促将征于前马。何决迈而无顾兮,岂乐居乎壤
8、厦。既启全而无尤,君子美其终也。哀哉,尚饕!(祭胡同年文)“秀才刘严夫,父殁不胜丧。余吊而作词以哀之。其词曰:号呼窒懑,喑呜呼兮。一溢不入,百体痛兮。醴泉渴竭,发根枯兮。脆黄催乱,如霜芜兮。形若龙蜕,骸骨痔兮。悲占六腑,神无居兮”(刘严夫哀文)据以上篇目,可以看出沈参军故室李氏墓志与刘严夫哀文使用的是桔颂及涉江哀郢等篇“XXXX,XXX兮”的句式”;卢金兰墓志与秦梦记墓铭主要使用招魂结尾句式:“XXXX兮XXX,或XXXX兮XXXX”;其余的哀祭文章,祭胡同年文多用离骚“XXXXXX兮,XXXXXX”句式;为韩尹祭韩令公文则包含两种句式,九歌XX兮XX”句式以及九章惜诵“XXXXX兮,XXXX
9、X”句式。沈克之对于“骚体”的应用涵盖了楚辞章句的重点和主要篇目,范围广泛。沈亚之在墓志铭中运用“骚体”写作,其围绕对象都是与他拥有亲属或血缘关系的女性,沈参军故室李氏墓志和卢金兰墓志就是如此,卢金兰是沈亚之的外室,自十五岁时归于亚之,两人一起生活了十一年,金兰二十六岁时逝于京师。沈参军即沈亚之的族叔沈称师,其妻李氏出嫁三年,早早辞世。而秦梦记墓铭,墓主是传奇中的弄玉公主,被秦穆公下嫁给富有政治才能的沈亚之为妻,也体现出亲属关系;而祭文的对象主要是亲近的朋友或能够引起强烈心理感触之人。刘严夫之逝,即是因为不胜父丧,郁郁而终,他对于生身父母的感念和孝心,令亚之动容,因此诉之笔端。相较之下,其余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延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4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