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三高速公路两城至汾水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同三高速公路两城至汾水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三高速公路两城至汾水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8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某某至某某高速公路两城至汾水段第六合同段(K52100K61715)两阶级施工图设计第一册至第七册。1.2 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编制的同三高速公路两城至汾水段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交通部公路工程招标文件范本,山东省公路工程招标文件通用本、专用本。1.3 山东省日照市公路局组织的标前会议及发布的补遗书。 1.4 我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的勘察资料并结合我单位管理水平及现有机械设备,技术水平及在手任务情况和类似工程经验。1.5 我国现行的公路施工预算定额、施工规范、质量评定标准段和其它有关规定。第二章 编制范围某某至某某高速公路两城至汾水段第六合同段K52100K61+
2、715范围内路基、路面、桥梁、涵洞、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等工程项目。第三章 工程概况3.1 工程简况本合同段是国道主干线某某至某某公路的一部分,起点里程K52+100起于朱家官庄、经虎山铺后在楼子村东转向西南,在马家村西跨过龙王河,经后悄坡村西跨过048省道和坪岚铁路后到达汾水互通立交,继续向前在绣针河北岸与同三线江苏段顺接,本合同段终点桩号K61+715。本标段为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设计路基宽度28米,主要经济指标如下:设计车速 120Km/H路基宽度 28米行车道宽度 2(3.752)最小曲线半径 2446.8M凸型最小竖曲线半径 12000M凹型最小竖线半径 12000M桥涵设计荷载
3、 汽-超20、挂-120跨二级公路净高 5m跨三、四级公路净高 4.5m跨铁路净高 6.75m3.3 沿线自然条件 3.2.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本工程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境内,其范围在东经1191511934,北纬35153536之间。日照市属鲁东丘陵区,地形比较复杂,山丘平川此起彼伏,地貌类型多样;整个地势是西北部、西部较高,东部和东南部较低。西部和西北部多为低山和丘陵,东部和东南部多为山前冲积平原,间有剥蚀丘陵和岛状低山。路线所经地貌为:冲积准平原地貌,地形起伏较小,有较多沟渠,地下水位较浅;覆盖层以粘亚土、粘土为主,可塑硬塑;其下为砂砾、粗砂,硬塑、稍密;再往下为全风化或强风化钾长石片
4、麻岩;3.3.2 气象路线所经地带位于山东省南部,属中纬度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雨集中,雨热同期。气温 :据调查资料显示,多年平均气温12.6,历年最高气温为43,历年最低气温为-18.9;最热月份为8月,平均气温28.5。降水:据调查资料显示,多年平均降水量868.5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1426.2毫米,年最小降雨量为504.1毫米,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春季约占有11.92%,夏季约占60.5%,秋季约占21.01%,冬季约占7.02%;年平均降雨日数(大于0.1毫米)为90.8天;日最大降雨量376.9毫米;一次最大降雨强度为110.1毫米。风:路线所经地区主要
5、风向随季节变化,春夏季受海洋季风控制,主要为东南风,秋冬季受大陆季风控制,主要为西北风;春、秋多为季风交替期。年平均风速3.4米/秒,全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年平均为20.3天。瞬时最大风速29.5米,出现在1966年8月10日。霜冻:年平均无霜期213天,北部低山丘陵地区为204天。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536.9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2%,干燥度0.93,湿润度1.07。雾:年平均雾日为27天,1961年最多,达38天,1975年最少,仅15天。1964年4月13日21日,连续出现9天雾。36月,为多雾季节,月平均有18天雾,占全年雾日67%,盛夏(78月)5天,占19%,秋季9、10月份基本无雾
6、,秋未至冬季3天,占11%。 3.3.3地质、地震3.3.3.1地质路线所经地域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于华北地台胶东地盾胶南隆起带。其基底为太古界胶东群坪上组及洙边组地层。该区自古生代以来,地壳处于长期稳定上升剥蚀状态。其构造情况如下:地层岩性:该地区自下元古界以来,沉积了一套胶东群、五莲群等古老变质岩体,穿插多期侵入的岩体及岩脉。区内出露的坪上组主要为片麻岩夹大理石、石英岩;洙边组地层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等。在第四系更新统,主要接受了一些冲积、坡积及残积亚粘土、亚砂土、中粗砂及碎石土等。在全新统,则以粉砂、亚粘土及细卵砾沉积为主。岩浆活动情况;自燕山运动晚期以来,该地区发生大规模的岩
7、浆活动,对围岩产生交代蚀变作用,形成大规模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等岩体。 断裂构造:郯庐大断裂从路线西侧约公里的地方穿过,呈向进入渤海,对该地区影响很小;两城至汾水断裂,位于路线东侧公里处,与路线大致平行,自全新世以来,未见其活动迹象。 3.水文地质 地表水:该地区地表径流发育相对比较少,只在冲积平原和一些山涧冲沟内较发育。主要的地表水有龙王河和绣针河等,河水污染很轻,可用来作工程用水,但干旱季节可能断流。地下水:该地区地下水一般埋深大于米,只是在较低洼的冲积平原区埋深至米;地下水的类型多为空隙水、上层滞水、裂隙水等。其水质为型,呈弱碱性,对砼无影响。 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8、),日照市基本地震烈度为度,结构物设计按度设防。 3.交通、能源、材料 3.1交通本标段紧邻国道,沿线乡村道路发达,为工程施工中物资运输提供了保证;主材可在日照市、临沂、济南等地购买,利用汽车、火车运输。 3.水源、能源该地区河、沟、渠纵横,地下水丰富,能满足工程用水,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无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预制厂采用龙王河水及虎山军营水井水源。沿线电力线密如蛛网,高、低压电能够满足工程需要。3.筑路材料(本工程所需筑路材料见附表)主要材料数量表 附表1序 号材 料 名 称单 位数 量1路 基 填 土KM312632路 基 填 石KM3523钢 材T5504钢 筋T33505钢绞线T44
9、66木 材M314807水 泥T496008片 石M39块 石M3426010中 粗 砂M37260011碎 石M35480012碎石(路面用)M34360013沥 青T555014汽 油T1815柴 油T231816电KWH17水M3248003.1石料、石灰 路线所经过区域多为丘陵区,盛产石料、石灰,且大部分石料厂都同时生产料石、片石、石灰。较大的有日照东港区的大石厂、丝山、高兴岭和大山前等采石厂,施工时就近采购合格材料。路面用玄武岩可从五莲购进。 3. 砂料 绣针河砂厂砂质较好,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3.3路基填料 本路填方段和挖方段都具有一定长度,需要大量的填方和挖方,但由于此处丘陵的覆
10、盖层较薄,路基填筑时需要用一些挖路堑挖出的石渣和风化料,其余填料按照业主指定使用的土场进行取土。3.四大材料来源及供应钢材、木材均可从日照建材市场就近购买,钢绞线、高强钢丝从威海购进。道路沿线附近水泥工业发达,主要有日照、莒县、临沂等水泥厂,生产3.号、.号,可满足工程需要。面层用的优质沥青由业主提供。 3.5 主要工程数量和主要工程情况 3.5.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 附表2项 目 名 称单 位主 线汾水互通立交桥合 计数 量备 注数量备 注路基土石方KM3951.15路基宽度28米,填土方894.99KM3,填石方56.16KM3,挖土方5KM3。388.56填土方38.856KM
11、3,挖土方8.833KM3。结构形式为B型单喇叭。1339大 桥M/座314/2U型桥台,柱式桥墩,扩大基础,20米先张空心板梁。101/1U型桥台,柱式桥墩,扩大基础,钢筋砼连续梁。679/4中 桥M/座368/6U型桥台,柱式桥墩,扩大基础和钻孔桩基础,先张空心板梁。70/1U型桥台,柱式桥墩,扩大基础,钢筋砼连续梁。438/7小 桥M/座61/3U型桥台,扩大基础,先张空心板梁和普通板梁。61/3分离式立交M/座315/3U型桥台,柱式桥墩,扩大基础,后张法T梁和先张板梁。264/1U型桥台,柱式桥墩,扩大基础,先张空心板梁。579/4天 桥M/座138/2U型桥台,柱式和薄壁型桥墩,扩
12、大基础,预应力连续板梁。138/2通 道M/道201/11U型和薄壁型桥台,扩大基础,8、10板梁。201/11涵 洞M/道437/11196/6633/17路 面KM2198沥青路面51249 3.5.2路基 3.5.2.1路肩 硬路肩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结构,主线纵坡大于等于1%或路基填土高度大于6米或路基纵坡小于1%,路基填土高度小于4米的路段设置拦水缘石。当路线纵坡小于等于1%时,采用集中排水,每30米边坡设一道急流槽。 3.5.2.2路基横断面形式:主线路基宽28米,采用整体式路基横断面形式。排水: 在填方路基脚处,均设置2米的护坡道,在护坡道外侧设底宽0.8米,深度不小于0.8米,内侧
13、边坡为1:1.5,外侧边坡为1:1的排水沟,采用7.5号浆砌片石加固,挖方段设底宽0.8米,深不小于0.6米的矩形边沟,挖方路段在路堑上游设梯形截水沟拦水。中央分隔带排水:一般中央分隔采用凸形,填方路段分隔带底下设置纵向和横向排水管,挖方路段则设置碎石垫层,将渗水汇集并引出路基。超高路段中央分隔带采用浅碟式,中间设集水井,将水汇集到集水井后再由横向钢筋砼管将其排至边沟或排水沟。 3.5.2.3路基防护路基经过池塘或易积水路段,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在分散排水路段,当路基填土高度H4米时,采用浆砌片石拱形防护,圈内植草,当H4米时,边坡采用植草防护;在集中排水路段,当路基高度H6米时,采用浆
14、砌片石拱形护坡防护型式;当H6米时,采用植草的防护形式。拱形浆砌片石防护路段,边坡高度H9米时设双排拱,H9米时设置3 排拱。挖方边坡,当挖深大于3米时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当挖深小于3米时,采用种草防护。在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时的斜坡上(包括纵断方向)修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台阶底作成2%4%的内倾斜坡度,挖台阶前清除草皮及树根。 3.5.2.4中央分隔带 一般路段的中央分隔带采用凸式,路缘石高出路面12cm,填土比路缘石低5cm,其内种草皮和冬青球,为防止水向路面渗透,在路面边缘处喷洒沥青防水层。超高路段的中央分隔带采用浅凹碟式,其中用5CM厚的水泥砼块铺砌,水泥
15、砂浆勾缝,下设5cm砂垫层,中间每隔60米设一集水井,将雨水汇集以后再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 3.5.2.5取土措施 本路段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有山区、有丘陵,还有部分冲积准平原,全线有挖方段,也有填方段,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占地,采取如下措施:将挖方路段的土石方全部纵向调配,避免弃方;由于路线附近土源较少(地面覆盖土较薄),解决工程用土比较困难,采用风化石填筑路基、外侧用土包边的方案;采用集中取土方案,取土坑尽量挖深。取土后的取土坑可作蓄水池、垃圾填埋场、养鱼池等。在设计中全部利用了挖余土石,土石方不足时采取了集中取土的方案,我们将按照业主指定的取土(石)场,集中取土(石)。
16、3.5.3路面3.5.3.1路面类型沥青砼路面。 3.5.3.2路面结构组合(1) 主线路面采用以下形式 填方潮湿状态及挖方路段:5cm沥青抗滑表层(AK16A)上层面+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1)中面层+7cm粗粒式沥青砼(AC-251)下面层+沥青封层+32cm水泥稳定碎石(6%水泥)基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4%水泥)底基层+15cm级配砾石垫层。干燥状态时不设15cm级配碎石垫层,其余与潮湿状态相同。(2) 互通立交匝道采用以下结构形式干燥、潮湿状态下的路面结构组合为相对应的主线路面结构减掉下面层。互通立交的匝道收费站内采用水泥砼路面,其结构为:面层为26cm水泥砼;基层为20c
17、m水泥稳定碎石(6%水泥);底基层为18CM水泥稳定砂砾(4%水泥)。 3.5.4桥梁、涵洞在本标段共设大桥二座,均为720米空心板梁;中桥6座,分13米、16米、20米预应力空心板梁;小桥三座,跨径分别为8米、13米;通道7道,1-4米盖板涵洞11道,150圆管涵6道。大中桥外侧采用防撞护栏,内侧及小桥、通道内外侧采用波形护栏,桥头均设搭板,搭板长度为8米、10米、12米。简支梁桥采用标准跨径,且采用桥面连续。桥涵的交角按5分级。10米、13米、16米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上部空心板、铰缝、桥面铺装等采用40号砼;20米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上部空心板、铰缝、桥面铺装等采用50号砼;防撞护栏
18、和波形护栏护栏座等采用25号砼;预应力钢铰线采用ASTM A416-90a 270标准,公称直径j12.70mm和j15.24mm,标准强度1860Kpa,松驰率3.5%。普通钢筋用、级钢筋两种,技术标准符合国家标准GB149984的规定;直径小于12mm时,一般采用级光园面钢筋;大于等于12mm时,一般采用级螺纹钢筋。支座采用板式橡胶系列支座;伸缩缝采用仿毛勒伸缩缝;护栏采用波形护栏和防撞护栏两种;锥坡及沟渠铺砌采用7.5号水泥砂浆砌片石,勾缝采用7.5号水泥砂浆。 3.5.4.1K53+667大桥该桥位于虎山乡虎山铺村村西约60米处,此桥采用7孔20米的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交角为65度,桥
19、面连续,桥头设搭板;桥梁下部采用柱式墩台、扩大基础、U型桥台。 3.5.4.2 K55+756大桥该桥采用7孔20米的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交角为65度,桥面连续,桥头设搭板;桥梁下部采用柱式墩台、扩大基础。 3.5.4.3 中桥 K52+848中桥 此桥位于虎山乡楼字底村东南380米处,采用5孔16米预应力空心板梁,交角125度,桥头设搭板;桥梁下部采用柱式墩、U型桥台、扩大基础。 K56+665中桥 此桥位于虎山乡后稍坡村村东北340米处,采用3孔16米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交角45度,原沟须改道;桥头设搭板;桥梁下部采用柱式墩台、钻孔桩基础,桥面连续,桥头设搭板。 K56+819中桥桥梁位
20、于虎山乡后稍坡村村北140米处,采用3孔16米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交角为120度,同时跨沟路;桥面连续,桥头设搭板,下部采用柱式墩台 ,桩基础。K57+822中桥:该桥采用1孔20米先张法预应力空心力板梁,交角55度,同时跨越路、沟;桥面连续,桥头设搭板;桥梁下部采用柱式墩、柱式台、扩大基础。K60+591.5中桥:此桥位于汾水镇张家庄村西北260米处,采用3孔20米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交角为95度,桥面连续,桥头设搭板;桥梁下部采用柱式墩、柱式台、扩大基础。K60+947.5中桥:采用3 孔13米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交角为90度,两条路须做局部改线;桥面连续,桥头设搭板;桥梁下部采用柱式墩
21、台、扩大基础。 3.5.4小桥、涵洞本合同内共有4座小桥,为跨越沟渠而设;小桥上部构造采用8米普通钢筋砼实心板及13米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桥头设搭板。涵洞主要以满足泄洪、灌溉为原则确定结构形式和长度。本合同段主线内共设有17道涵洞,其中,盖板涵11道,圆管涵6 道;另外还有一些线外涵和边沟涵。 3.5.5汾水互通立交汾水互通立交采用的是B型单喇叭方案,主线上跨匝道和被交路,喇叭口布置在路线东侧。匝道最小曲线半径R=60米,最大纵坡4.597%。本互通立交内共有主线桥3座:K59+273.5(对应于汾水互通立交内的K58+356)主线桥位于辛庄子村东,跨越几条乡村路,上部构造采用了135度的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公路 两城至汾水段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