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中心施工组织设计.doc
《商住中心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住中心施工组织设计.doc(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1第一节 编制说明1第二章 工程概况2第一节 建筑特点2第二节 结构特点:2第三节 场地地质及水文条件31. 土层的物理性质32. 地形地貌33. 地下水的情况34. 场地土类别成分3第三章 施工部署3第一节 施工阶段划分31. 内外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42. 主体施工阶段43.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4第二节 施工管理组织体系5第三节 场地使用及总平面布置6第四节 施工准备71. 现场准备72. 技术准备73. 现场排水74. 施工用水准备85. 施工用电准备8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10第一节 垂直运输设备和施工机械选择10第二节 脚手架工程10第三节 定位测量101. 测量仪器
2、的选用102. 定位依据113. 平面控制及垂直度控制114. 标高控制115. 沉降观测126. 电梯井壁垂直度控制12第四节 土方开挖12第五节 基坑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节 钢筋工程131. 施工准备132. 钢筋加工133. 钢筋接头134. 钢筋绑扎145. 钢筋隐蔽验收15第七节 模板工程151. 模板施工注意事项152. 本工程模板使用材料为163. 柱模164. 集水井模板175. 有梁楼板176. 墙模177. 电梯井内模18第八节 砼工程181. 砼供应182. 砼配合比183. 砼运输194. 砼浇筑195. 砼养护196. 砼浇筑劳动力组织20第九节 底板大体积砼施
3、工201. 浇捣前的准备工作202. 砼浇筑213. 砼的泌水处理224. 砼表面处理225. 砼养护226. 楼板施工缝的处理237. 节点砼浇筑238. 楼层、主次梁板、柱、不同标号砼的施工23第十节 粗装修工程23第十一节 安装工程231. 设备安装工程242. 给排水工程243. 电气工程244. 消防工程255. 通风空调工程25第五章 各类计划27第六章 工程目标及各项保证措施28第一节 工期目标及各施工段工期安排28第二节 施工进度、工期保证措施28第三节 质量目标29第四节 工程技术、质量保证措施29第五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0第七章 主要结构部位施工方案及其验算31第一节 地
4、下室降水、排水施工方案31第二节 后浇带施工方案31第三节 地下室外墙抗渗施工方案32第四节 商品混凝土施工方案321. 混凝土的强度控制322. 混凝土的养护333. 混凝土拆模时间的控制334. 混凝土配合比监测335. 混凝土原材料投料方式346. 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与措施347. 概述35第五节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35第六节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371. 沉降观测的具体步骤372. 观测成果管理383. 基准点和观测点的保护384. 基准点的设置38第七节 人群密集区的安全设施方案391. 安全设施方案392. 0.00下安全设施方案40第八节 现场标准化、文明施工管理方案401.
5、现场标化管理措施402. 现场标准化、文明施工管理目标40第一章 编制说明某某县某某商住中心是由山西顺聚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晋中建筑勘察设计二院设计。该工程位于某某县朝阳街与滨河路交汇处,该工程为商业住宅小区。本施工组织设计对其地上、地下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编制。第一节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如下:1、某某商住中心工程招标文件;2、某某商住中心工程建筑、结构及各专业施工图;3、某某商住中心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4、现行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结构规范;5、政府有关法规、法令。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建筑特点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1841.47m2,工程由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六层为商住
6、楼组成,建筑物总高度为79.2米, 地下三层层高为 米,地上层高为 米,商住楼标准层层高为 米,0.00室内外高低差为 米,其中,地下三层为储藏室、消防生活水池、配电房等。本工程的外装修, 13层墙面为挂贴花岗岩,外墙面为100100面砖,所有的窗均为塑钢窗,玻璃为白色中空玻璃,屋面采用憎水性膨胀珍珠岩块保温材料找坡。室内装修,地面均为水泥地面,内墙面、配电房采用木丝吸音墙面,楼梯间为乳胶漆墙面,其余墙面均为喷白。第二节 结构特点:根据工程特点、建筑要求及使用功能要求,本工程结构类型为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本工程为天然地基,基础开挖后人工清理至槽底标高,直接浇筑C15混凝土垫层。本工程不
7、设施工缝,只在 轴中间支边处设置800宽施工期间的后浇带。结构材料的选用:1、砼强度等级为C20、C30、C35,其中基础大底板采用C30S8。2、钢筋采用级钢、级钢、级钢,优先采用国产钢材。3、墙体:外墙楼梯间墙采用240厚KP1非承重空心砖,内墙采用200厚或120厚的轻质砌块,卫生间墙均采用120厚的轻质砌块。第三节 场地地质及水文条件1. 土层的物理性质2. 地形地貌本工程位于阶地之上,南、北高低悬殊较大,原有的建筑均已拆除,现场地基平整,地势呈北高南底。3. 地下水的情况场地地下水主要分布于人工填土层中,其地下水类型属于孔隙潜水,地下稳定水位在0.501.90米左右,地下水质对砼无侵
8、蚀性。4. 场地土类别成分根据地质报告,该场地地层属中软土,属类建筑场地。第三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施工阶段划分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并根据业主对工程各施工阶段的工期要求(包括地下一层提前交付使用)。本工程采用以主体结构工程为主导线,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以使各工种、各工序从时间上、空间上得到有机衔接。以优化劳动组合,达到均衡施工、缩短工期的要求。施工阶段划分:0.00以下为第一施工阶段;裙楼主体为第二施工阶段(其中地下一层内装修同时进行);办公楼、商住楼交叉施工为第三施工段;装修工程为第四施工阶段;水电设备安装调试、竣工验收、交付等为第五施工阶段。小流水作业法是根据
9、工程平面布置和结构特点,对每一施工阶段或每一楼层合理划分工程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或便于组织流水作业的施工段,根据各施工段上各工序的工种工程量选配作业队和确定最佳施工人数,综合应用工序网络图和时间横道图(见附图一、图二),最直观、最简单地反映各作业队在一定时间内的流水作业计划和各工种、各工序之间最适时的施工衔接。小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能进一步优化劳动组合、均衡合理的调配、调整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中小型工具、用具等,并推动和促进技术、质量、安全、核算等全面施工技术管理的良性循环和目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机械设备使用率、质量合格率和管理工作效率。并籍以保证工程总体计划的完成。本施工组织
10、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对裙房、主体、标准层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详见图三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流向示意图。1. 内外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各专业工种预埋、预留等穿插进行,各施工班组在保证工期情况下,施工中适当调整劳动组合,安排砌体工程、内装修和管线设备的初安装。2. 主体施工阶段根据工程施工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配备相应的木工、瓦工、砼工、钢筋工和各专业工种,采用立体交叉平面流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互不耽搁,直至工程施工验收交付。3.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基础土方开挖、基坑防护、施工机械设置和各种施工用房的搭设、施工道路的铺设、场容、场貌处理、对外联系和有关协作事宜的洽谈。第二节 施
11、工管理组织体系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一、公司质量管理网络总经理 副总经理 理者代表 副总工程师 质量保证部 总经理办公室 工程总承包部 劳动生产处 科技教育处 工程管理处 经营管理处 项目经理部二、项目经理部构成 钢筋工班组装修二组安装一组普工一组木工班组材料供应部办公室安全保卫部计划财务部项目施工部机具设备部工程质检部普工二组后勤组安装一组装修一组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第三节 场地使用及总平面布置本工程施工场地相对狭小,施工时对现场0.00以下和0.00以上施工平面布置分两次进行周密细致的研究考虑,确定合理、经济、长效的方案。对0.00以下平面布置方案,由于现场基坑开挖及放坡,现场可利用的场地十
12、分狭小,因此,钢筋、模板等半成品及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材料计划,分期、分批及时采供,现场设办公室与职工宿舍等临时设施。0.00以上平面布置方案,等基坑施工完毕,进行回填,可增加现场的使用面积,灵活布置施工现场,具体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第四节 施工准备1. 现场准备1、按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要求调配、组织各工种劳力进场。2、提供建设单位甲供材料计划,包括规格、型号、品种和数量,供应时间。3、自行采供材料按期、按量、按质、组织采购,运输进场。4、场地平整,满足“三通一平”。2. 技术准备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配备专职施工、质检技术人员.2、熟悉施工设计图及相关的施工验收和结构规范。组织参与
13、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签署。3、编制和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方案,工程施工预算和工料计划。4、编制半成品加工计划及材料订货计划。5、做好施工前,材料试验、砼试配工作。6、做好测量控制点、水准点、沉降观测点设置。7、按贯标要求建立各类技术、质量资料档案。3. 现场排水现场生活用废水、雨水、污水利用现场基坑周围修筑的砼排水沟有组织排进市政排污井。详见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4. 施工用水准备现场施工水管从市政管网接驳,利用高扬程潜水泵抽送至各楼层施工用水区,确保施工用水和混凝土养护用水。现场用水量计算如下:施工用水量:q1=k1Q1N1K2/(83600)=1.1(100250)+
14、652001.5/(83600)=2.18L/S按每人搅拌100M3砼,砌筑65M3砖计算。消防用水量:q4=10(I/S)施工现场总用水量:Q1=q4+0.5q1=11.09(I/S)供应网管管径选择:D1=4Q1/(v1000)=400mm所以施工现场选用DN40即可。5. 施工用电准备施工用电由现场平面布置决定,考虑最短线路布设,沿建筑物四周布置动力、照明主干线。考虑塔机吊物的影响,采用埋地电缆接至主配电箱。各楼层施工用电利用电管井设置垂直电缆,各楼层设置分配电箱。现场施工用电需求量计算如下:P计=1.1(k1pc+k2pa+k3pb)综合考虑施工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90,室内外照明用电约
15、占10,按上式简化为:P计=1.1(k1pc+0.1P计)=1.24k1pc=1.245820.6=433(KW)所以建设单位提供最大供电量200KW即能满足。但为防止意外停电,我们自备75KW发电机一台,以满足混凝土施工需要。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第一节 垂直运输设备和施工机械选择本工程总的横轴方向为74.12米, 根据现场总平面图布置要求及材料运输出入口和材料堆放的具体情况,垂直运输设备选用一台QTZ40T-M塔吊,安装在A轴21轴之间,吊车基础边缘线跟F轴线重合(吊车基础的尺寸是40004000),其基础的顶标高必须控制在9.5米以下,方可不影响上边基础梁的施工,其他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见工程
16、机械设备一览表。第二节 脚手架工程本工程脚手架考虑全部采用全封闭双排落地式组合脚手架,外加双层安全网,(尼龙30mm和塑料5mm眼安全网)。脚手架的安全防护水平方向底层一步架采用满铺竹笆板,向上每隔三层满铺竹笆板,其余采用钢网片以满足防火要求。垂直防护作业面1m高采用竹笆片封闭,并用5mm安全网全封闭。见附图外墙脚手架平面布置图。第三节 定位测量1. 测量仪器的选用本工程选用一台J6激光经纬仪,另外选用一台S3型水准仪作为抄平放线和校核之用,同牌号同规格50m钢卷尺三把,精密水准尺两付。2. 定位依据本工程呈长方形,定位时依据业主提供的建筑红线及水准点与本建筑物轴线的相互关系,建立出施工定位依
17、据控制网,通过详细计算,精确测定出建筑物各轴线。3. 平面控制及垂直度控制建筑物的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精控粗放的控制原则。0.00以下轴线控制,利用设立于自然地坪上1轴、52轴、A轴、S轴上的轴线控制桩,并注意保护好主轴线控制桩,用J6经纬仪引下并进行闭合测量,1轴跟A轴两轴线的角度是否为90(正反方面两次校核),将其轴线点引至砖护壁上,再用钢卷尺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其它各轴线测定,-4.2米以上控制在-4.2米的板面上轴线控制基点,建立控制坐标,上层结构层施工时,在其基点相应位置留150150孔洞,保证上下通视,辅助激光经纬仪向上传递或用大线锺吊重线向上引测,同时利用外留的
18、轴线(在每个拐角部位均要外留)进行控制,内外控相结合,以充分保证其控制精度,其测距精度不低于万分之一,各轴线控制点、平面位置详见附图。4. 标高控制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将业主提供的水准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附近,做成埋地式固定点。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布置两个,一个作为引测点,一个作为复核点。作为施工中高程控制依据,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向上或向下传递标高均采用铟钢尺和铝合金塔尺施测。每个施工楼层设置两个高程控制点,一个引测,一复核,并在每层建立标高控制网,引测高程采用往返测法,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超过3mm,建筑物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超过3h/10000,但每个楼层在利用高程控制点时,必须进行
19、联测,其闭合差2mm,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楼层的控制标高。5.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是本工程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沉降观测点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采用DS1级精密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往返测量。按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定期测出建筑物的沉降量,其具体观测方法详见第 章。6. 电梯井壁垂直度控制电梯井的平面位置采用建筑物轴线进行控制,考虑到电梯井的垂直度要求严格,为了保证其垂直度,在电梯井壁上,按建筑物轴线的相应位置定出电梯井的井壁控制线,随着井壁的上升,在井壁上用铅直线弹出轴线,要求木工立模时,在楼板上弹出与井道相应的垂线,安模时该垂线应与井道垂线重合,为了保证铅垂线的准确性,每隔四层采用大铅锺对所弹
20、出的铅直线进行校核,确保井壁全高单面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10mm。第四节 土方开挖一、土方开挖的顺序测量放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 二、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特点,基坑开挖准备分两层进行,必须严格按照其放坡的灰线进行开挖,因地形影响,放坡按两个坡度进行,按1:0.3放坡,开挖时,考虑用两台挖土机进行,由北向南,依次类推,本工程总的挖土量为11850m3,每天开挖的数量不少于1100m3,故需要10天完成,挖土单位必须和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严格控制标高,最后一层土必须控制在 米,预留平整土是0.2米,此时,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人员进行整平,并进行护壁砌筑,砌筑时,可以挖出的作业面有6米左右即可砌筑,以防暴露时间过
21、长,引起塌方。三、在开挖过程中,因北边和东南角靠围墙较近,因此在开挖时必须派专人进行看护,确保施工安全。第五节 钢筋工程1. 施工准备1、钢筋作业必须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要求。翻样时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即考虑钢筋交汇处相互穿插条件,钢筋相互之间、钢筋和预埋铁件之间、钢筋与安装预埋之间要相互避让,避免现场硬撬硬打影响质量。2、严格执行配料单审核制度,配料单上应有主管、审核签字后方可开出配料表交付制作。3、材料质量是保证钢筋工程质量的基础条件之一,所有进场钢筋必须有合格证(或质保书),合格证必要的数据应齐全,合格证的发货批号、炉号等必须与钢材上标识相符,没有合格证或订货不符的钢材不得进场。进场钢
22、筋按有关要求进行分批取样检验。4、施工作业层要执行交底制度,翻样、绑扎前,钢筋工长要组织技术交底,解决施工重点难题,使操作人员的心中有数,照章作业。2. 钢筋加工1、钢筋加工场地设于现场进行。2、钢筋加工要实行半成品检查及验收制度。加工的第一件成品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制作中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查,重点检查加工难度大,对绑扎影响大、数量多的钢筋,逐根检查其曲率是否合格。3、成品、半成品验收合格后要有专人负责保护管理,分规格堆放挂牌标识,按需发放,切忌乱拿、乱拖、乱用。3. 钢筋接头1、地下室底板、梁、柱地上框架梁、柱等钢筋直径22mm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方式,水平钢筋尽可能采用埋弧焊。2、抗震墙分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心 施工组织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