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双线电气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低瓦斯隧道、二次衬砌、附示意图).doc
《四川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双线电气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低瓦斯隧道、二次衬砌、附示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双线电气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低瓦斯隧道、二次衬砌、附示意图).doc(1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打盘坳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打盘坳隧道设计图(成贵施隧-23);(2)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成贵施隧附02);(3)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指南(TZ331-2009);(4)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5)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6)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7)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
2、0304-2009);(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1)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12)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4)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1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16)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2008);(17)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导意见(铁建设201088号);(18)成贵公司现场标准华建设方案和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相关规章制度;(19)标段
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成贵公司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20)现场踏勘调查获取地形地貌地质水文资料;1.2编制范围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乐山至贵阳段打盘坳隧道(D1K74+395D1K75+550)施工,包括施工准备、征地拆迁、隧道开挖、支护衬砌及防排水、附属工程等项目施工。 1.3设计概况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乐山至贵阳段内隧道设计为双线电气化隧道,按时速250km/h双线隧道设计,线间距为4.6m。洞内采用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60kg/m钢轨,轨道结构高度762mm。隧道位于麻柳场天然气田核心区,为低瓦斯隧道,局部可能有天然气富集。2.工程概况2.1概述打盘坳隧道全长1155m,起止里程D1K7
4、4+395D1K75+550,为低瓦斯隧道,其中围岩640m,围岩615m。隧道位于川南红层丘陵地帽,地形有一定起伏,残丘陵低浑圆,进口纵坡坡度1025,出口纵坡坡度2040,隧道进出口有便道,交通较好。 2.2主要技术标准序号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速度目标值250km/h 4正线线间距4.6m5最小曲线半径7000m 6最大坡度207列车类型动车组8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10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隧道洞口段按设计边仰坡坡度进行明挖,坡面采取锚网喷防护。洞身段采用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各级围岩均采用锚喷初期支护,拱墙一次
5、衬砌,仰拱超前二次衬砌施作。隧道开挖时坚持“早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本隧道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主要工程数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开挖万m19.222支护m10803明洞及洞门m754衬砌圬工方442522.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及特殊拆迁项目情况打盘坳隧道进出口红线征地均为山林及荒地,其中进口红线用地21.4亩、出口红线用地8.18亩;设计弃碴场两个,其中1#弃碴场位于D1K75+0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200m处,设计弃碴容量为15.9万方(松方);2#弃碴场位于D1K74+8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180m沟槽处,运距1300m,设计弃碴容量为10
6、.7万方(松方)。2.5工程特点打盘坳隧道全长1155m,隧道位于麻柳场气田东南翼,最大埋深72m,位于瓦斯风化带附近,天然气易散发。隧道设计为低瓦斯隧道,其中围岩640m,围岩515m,由于隧道、V级围岩比例较大,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隧道位于山区,地形波状起伏,隧道自进口至出口为连续上坡,在隧道施工期间排水需进行统一规划,保证排水畅通。同时隧道距主干道路距离较远,施工材料进场运输困难,需对现有道路进行改扩建保证施工通行要求。隧道进口为一面坡,自然坡度1025o,表土及基岩全、强风化层厚26m,围岩泥岩夹砂岩较软弱,岩层产状较平缓,节理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掉块、坍塌现象,
7、且有危岩落石分布。总体来说,进口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隧道洞身浅埋段深度仅为12m,围岩较软弱,地下水较发育,岩层层产状平缓,节理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拱顶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掉块、坍塌、冒顶现象。全段地下水发育,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S042-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2,总体而言,该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施工难度大。2.6控制工程及重点工程由于隧道位于麻柳场气田,隧道存在有害气体、天然气溢出风险,同时隧道埋设浅、由于洞位置,围岩破碎,节理发育,地下水较发育,施工安全风险较大。同时隧道穿越浅埋地段,覆盖层薄,围岩破碎,存在塌方、涌水等地质风险,同时本隧道较长,出口进洞条件较差,采取进口单向施工工期较紧,
8、施工中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超前风险评估后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变形沉降观测,对地表沉降观测及洞身加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自然特征3.1.1地形地貌隧道位于乐山市犍为县大兴乡打盘坳,为川南红层丘陵地貌,地形有一定起伏,丘包与槽谷相间分布,残丘低矮浑圆;进口纵坡坡度1025,出口纵坡坡度2040,地面海拔380460m,最大高差80m。地表多为旱地、树林、水田。3.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该隧道所处地区属于丘陵地貌,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上统遂宁泥岩加砂岩。软粉质粘土厚02m、粉质粘土厚03m。侏罗系上统遂宁泥岩加砂岩
9、全风化带多呈角砾状结构厚约02m,强风化带呈碎石状结构厚度约210m。洞身软质岩地段,暴露后易风化崩解,且岩体完整性较差,易发生坍塌,应及时加强支护措施,及时衬砌。边仰坡开挖后应及时封闭,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支护,开挖前隧道应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隧区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低洼处排泄。隧区多个钻孔中稳定地下水位,水位埋深18m,地下水发育,且水位随季节变化。该地区水质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时,水对混凝土结构作用等级为H2。3.1.3气象条件本隧道所处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及降雨等各地虽有差异,但变幅不大。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
10、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为3437,局部高达39,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7至-10。年平均降雨量11001200mm,510 月份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80%。3.1.4地质构造麻柳场背斜核部位于D1K74+654,走向E-W,基小里程一翼岩层层理产状为N60OE/9ONW,节理产状为N76OE/68ONW。地表出露岩层卸荷节理发育,砂岩中节理一般0.20.5m,多为张开型,延伸性较好,部分有黏性土充填,泥岩呈散粒状风华剥落。3.1.5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 万)及成贵铁路区域性地震区
11、划报告等确定。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沿线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场地类型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3.2交通运输情况与本隧道临近的公路为X0231县道,利用既有乡村道路扩建和部分新建便道作为施工通道。3.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情况3.3.1沿线水源隧道沿线地表水不发育,距隧道进口左侧50米有小河沟经过,施工用水从河道内抽取。隧旱季时采用井点取水。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均采用主管道引至各用水点,施工及生活用水需经地方质检部门检验合格方可使用。3.3.2沿线电源本标段位于四川省犍为县和宜宾县境内,沿线地区电力资源匮乏,沿线输电线路分布较少,大多为地
12、方农电网,供电可靠性较差,属南方电网公司。3.3.3沿线燃料本地区油料资料丰富,油料供应以沿线加油站供应为主,由本地供应商专用油罐车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各工点,同时在现场配置临时油罐储存备用油料,保证外部无法及时供应时施工应急油料供应,确保现场施工正常开展。3.4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3.4.1水泥经过对周边调查水泥生产企业11家,其中适宜本标段组织供应和符合高速铁路标准的企业7家,均为新型干法式水泥生产工艺,熟料产能均在2500吨/天以上,因此本标段水泥供应资源较为丰富。3.4.2粉煤灰经过对周边调查火电厂(粉煤灰)5家,初步筛选出适宜本标段组织供应和符合高速铁路标准的企业3家。其中宜宾福溪粉煤
13、灰开发有限公司(福溪电厂)两台600MW机组,原灰产能2500吨/天,精灰产量1500吨/天,运距80km,从运输距离、保供能力、质量保证上有较大优势。四川华电珙县发电有限公司(孝儿电厂)两台600MW机组,原灰产能2500吨/天,精灰产量1200吨/天,运距148km,保供能力、质量保证上均有优势。3.4.3碎石标段内以红层泥岩、泥页岩碎屑岩层为主,片石和碎石石料贫乏。施工区域内岷江沿岸原材料资源较为丰富,储量充足、材质较好。拟与当地地材生产企业采取联营的方式建立骨料加工厂,投入先进设备生产,保证地材质量与供应稳定。3.4.4砂项目所处犍为县境内岷江中粗砂产量不高,多数河段细度模数较小,工程
14、用砂须使用岷江河卵石破碎的机制砂。因岷江河砂细度模数偏小,不能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质量要求,且当地机制砂加工厂家较少、供应能力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经现场调查,拟选取一处料源地做为机制砂加工厂,采取和当地地材生产商联营的方式,新购效率高、设备先进的设备进行砂、石的生产。3.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3.5.1地区卫生防疫情况沿线未发现区域性地方疾病。地方各级卫生防疫系统健全,防治措施行之有效。沿线目前无典型的地方流行病。3.5.2通信联络本段线路处于经济较发达地区,通讯网发达,程控电话、无线通信覆盖全境。互联网网络系统完善,接入方便。同时考虑现场即时通信,联系地方通信部门在洞内增加无线发射设备,保证洞内无
15、线信号完全覆盖。4.总体施工安排4.1建设总体目标总体施工组织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新理念,全面落实和谐铁路建设要求,以标准化为抓手,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为支撑,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全面落实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4.1.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到达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4.1.
16、2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或减少一般责任;遏制一般交通事故;力保安全生产无事故。4.1.3工期目标打盘坳隧道计划于2014年1月1日开工,于2015年9月10日完工,总工期为618天。 4.1.4环保、水保目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单位工程验收时,环保验收合格。水体功能、耕地、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水土流失,铁路设施、建筑与沿线城市环境、自然景观和谐相容。4
17、.1.5文明施工目标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置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4.1.6技术创新目标以促进技术进步和服务工程建设为宗旨,攻克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等影响重大的技术难题;获得最大的科技、管理、资源、环保和社会经济效益;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4.1.7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严格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标准建立本项目职业健康体系,制订实施职业健康等各项制度和措施。保证职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传染病扩散、职业病、地
18、方病发生。4.2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为前提,协调配合、突出重点、确保工期”为施工组织部署的总原则,投入足够施工资源,积极准备,尽早开工,针对本工程洞身长、围岩差、工期紧的特点,按大平行,小流水的方式组织施工,为无碴轨道铺设创造条件,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合理组织,力求均衡生产,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为了加强管理,更好地按业主要求优质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根据本单位工程特点,成立“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3标项目经理部”及“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3标项目经理部第二项目分部”,第二项目分部下设专业架子队。根据本隧道工期要求安排1
19、个隧道架子队从进口方向进行施工。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打盘坳隧道计划于2014年1月1日开工,于2015年9月10日完工,总工期为618天。(1)施工准备:2014年1月1日-2014年3月15日(2)隧道贯通:2015年6月2日(3)衬砌完成:2015年7月30日(4)附属施工完成:2015年9月10日(5)竣工:2016年12月31日4.4施工准备及建设协调方案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尽快完成所有征地拆迁手续,并完成各种临建设施的土地征用手续。利用既有的乡村道路进行改扩建,尽量减少接入线长度,并积极推进洞口引入便道的修建速度,为工作面施工准备创造条件,保证开工前完成所有临建项目施工,全
20、力投入到隧道主体施工。加快与地方电力部门的沟通,对洞口所需接线点进行规划,做好电力“T”接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施工时供电能力满足施工用电需求。4.5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隧道现场地质情况及以往施工经验,隧道正洞开挖施工进度指标参考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为级围岩3550m/月;级围岩5580m/月;级围岩100130m/月。不良地质段取小值,围岩较好地段取大值。根据指南参考功效及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打盘坳隧道计划于2014年1月1日开工,2014年4月26日正式进洞(出口),于2015年9月10日完工,总工期为618天。打盘坳隧道出口:(1)施工准备:2014年1月1日-2014年3月15日
21、(2)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2014年3月16日-2014年4月25日(3)洞身开挖及支护:2014年4月26日-2015年5月25日(4)洞身衬砌:2014年6月10日-2015年7月15日打盘坳隧道进口:(1)施工准备:2014年1月1日-2014年3月31日(2)洞口开挖及边坡防护:2014年4月1日-2014年4月30日(3)洞身开挖及支护:2014年5月1日-2015年6月2日(4)洞身衬砌:2014年6月25日-2015年7月30日附属工程:2015年1月1日-2015年9月10日详细进度见“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4.6工程接口及配合隧道站前站后接口项目主要
22、有:征地拆迁、综合接地预埋、过轨管线、接触网支柱预留锚栓及槽道、洞口排水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与站后专业沟通,确定各种预留管线的布设位置、标准要求,并按照要求组织合理施工。4.7施工顺序总体施工流程按照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工程实施施工自检报验签证试验检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土地复耕的程序组织施工。隧道工程施工的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洞口边仰坡开挖及支护洞身开挖及支护洞身混凝土衬砌(洞门施作)隧道二次填充隧道沟槽及其它附属工程。4.8施工方案概述本隧道主要为、级围岩,其中、V级围所占比例较大。洞口边仰坡采用分级开挖,及时支护,同时及时施工排水系统。在洞口超前支护完成后开始洞身开挖
23、。洞身段级围岩施工方法以台阶法为主,级地段以台阶法加临时横撑加固施工,部分断层破碎带围岩较差地段及洞口浅埋段采用台阶法加临时仰拱施工。各级围岩均采用锚喷初期支护,拱墙一次衬砌,仰拱超前二次衬砌施作。全隧共弃碴18.62万方,弃于D1K74+8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180m沟槽处和D1K75+0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200m沟槽处。4.9内业资料管理4.9.1内业资料的收集1) 文件的收集文件分项目部与上级主管单位、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地方政府等外部往来文件、项目部与分部及分部各与架子队间的内部往来文件等。所有文件均应进行及时、认真的收集,归口管理、并作好详细的收发文登记确保不缺失。2) 质量检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新建 铁路 客运 专线 双线 电气化 隧道 施工组织设计 瓦斯 二次 衬砌 示意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1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