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doc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doc(7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 要本设计主要内容为00)工程基础设计,设计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性质、所处环境、水文地质状况、结合0相关类似的工程经验通过手算和PKPM电算对基础进行设计计算。计算书内容包含了基础埋深确定、基础方案比选、基础基底面积、底板厚度及底板配筋。在对设计的独立基础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中介绍了如何做好施工准备、如何做好施工部署、如何做好施工平面的布置及如何使独立基这一单项工程做到安全、文明的如期完工。关键词:独柱基础、基础施工、基础方案、设计计算、独立基施工AbstractThe design is mainly the engineering foundation desi
2、gn for HONGLING indemnificatory housing (Phase IV), which based on the existing national building found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environment,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similar engineering experience, through the hand calculation and PKPM computin
3、g to do the designing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 proposal contains the foundation depth determination, foundation scheme comparison, foundation basement area, base plate thickness and the base plate reinforc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introduction for the independent design foun
4、dation, the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 steps of how to do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how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how to set up the layout of the construction plan, and how to make the single project to be completed on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ependent design foundation is aim t
5、o a safe, civilized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ingle column foundation 、foundation construction、foundation scheme、design calculation、independent foundation construction目 录第一部分 基础设计1 概 述11.1 选题的意义12 工程概况地岩土工程条件1 场地地形、地貌2 场地岩土层描述3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4 场地稳定性评价5 岩土层评价础设计1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1.1 作用和考察因素3.1.2 建筑功能和结构条件73.1.3
6、 工程地质条件83.1.4 水文地质条件81.5 地基冻融条件1.6 基础埋深最后确定2 基础方案比选3 9#楼地基础设计(手算书)3.1 基础埋深范围地基础加权平均重度计算3.3.2 求深宽修正后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3.3 确定基底面积3.4 计算基础底板厚度3.3.5 基础底板配筋4 10#楼独立基础设计(手算书)3.4.1 基础埋深范围地基础加权平均重度计算4.2 求深宽修正后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4.3 确定基底面积4.4 算基础底板厚度4.5 基础底板配筋3.5 9#楼地基基础设计(电算书)5.1 计算过程5.2 计算结果3.6 10#楼地基基础设计(电算书)6.1 计算过程6.2
7、 计算结果7 手算结果与电算结果对比4 地基的变形计算第二部分 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 编制说明5.2 编制依据6 项目概况及工程特点1 项目概况6.2 工程特点工准备7.1 技术准备372 材料准备3 机械设备准备4 施工组织准备5 施工现场准备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7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工总体部署1 总体原则2 基本原则3 部署目标4 施工安排8.4.1 施工段划分8.4.2 施工程序4.3 基础工程施工5 施工协调管理5.1 与设计单位间的工作协调5.2 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5.3 与建设单位的工作协调8.5.4 项目部内部各专业班组的工作协调8.5.5 协调方式工平面规划布置
8、要项目施工方案10.1 施工测量4410.2 土方开挖443 柱基础混凝土垫层4 独立混凝土基础5 土方回填期保证措施1 施工工期目标2 施工进度计划3 进度保证措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1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1 安全生产目标1.2 文明施工目标2 安全生产措施2.1一般规定2.2 基础施工3 文明施工措施3.1 文明施工3.2 场场管理3.3 环境卫生管理3.4 环境保护管理3.5 噪音控制措施总 结谢 辞参 考 文 献附图: 图号1 9#楼计算承载力控制组合 附图12 9#楼计算冲切或剪切控制组合 附图23 9#楼计算X向配筋控制组合 附图45 10#楼计算承载力控制组合
9、附图56 10#楼计算冲切或剪切控制组合 附图67 10#楼计算X向配筋控制组合 附图78 10#楼计算Y向配筋控制组合 附图89 基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910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附图10第三部分 基础设计施工图图名: 图号1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施工总说明 1/52 9#楼地基基础平面布置图 2/53 9#楼地基基础施工详图 3/54 10#楼地基基础平面布置图 4/55 10#楼地基基础施工详图 5/5基础设计1 概 述天然地基浅基础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基础型式,在基础工程设计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首先考虑采用天然地基,既省去地基处理费用,又可加快工程进度,施工也方便;同时,在考虑基础型式
10、时,在承载力满足建筑要求下,也应首先考虑独立柱基础,这样既节省材料,降低费用,同时还缩短工期,施工也方便。天然地基下的独立柱基础是柱基础中最常用和最经济的形式,这是因为既充分利用了天然地基的承载力,而且工程量又少。1.1 选题的意义为了让自己能提高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专业知识,在学习在四年大学本科教育具有专业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在查阅有关基础设计规范及各种参考文献的情况下,选择做(地址)红岭社会保障住房9#和10#楼基础设计与施工这一课题。众所周知,基础是建筑物本身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筑物在地面以下的结构,所以应满足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地基基础的工程量、造价和施工工期,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相当
11、大的比重,尤其是高层建筑或软弱地基,有的工程地基基础的造价超过主休工程造价的1/4到1/3。而且建筑物的基础是地下隐蔽工程,工程竣工验收时已经埋在地下,难以检验1。地基基础事故的预兆不易察觉,一旦失事,难以补救。因些地基基础的重要性我们要相当充分的认识到。同时基础又是复杂的,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在各地是可以通用的,然而地基在各地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同一城市情况也很不相同。我们要必须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基础工程1。所以地基基础设计又是复杂的。地基基础做为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重要而又复杂。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建筑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效果,质量及安全2。所以研究地基工
12、程相当重要,我们要通过对工程经验和理论的结合,认真考虑各种不得因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工程的经济性及施工的难度。1.2 工程概况(1) 建设地点0(2) 地形情况:拟建建筑的东面为空地、南面为已建的7#、8#楼、西面为社区管理用房、沿场地北面为已建的防洪堤,外側为河流。具体见总平图。(3) 9#楼占地面积:1100,建筑面积:2960.32;10#楼占地面积:1100,建筑面积:2302.48(4) 建筑安全等级:二级(5) 结构类型:9#楼为九层框架结构住宅楼10#楼为七层框架结构住宅楼。(6) 层高:9#和10#楼第一层架空层2.1m 第二层以上为2.8m(7) 单柱最大荷载:9#楼
13、为1800KN,10#为1450KN(每根柱荷载见柱网附图)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0雄,拟建建筑的东面为空地、南面为已建的9#、10#楼、西面为社区管理用房、沿场地北面为已建的防洪堤,外側为河流。地貌属古河床冲洪积II级阶地,场地第四系土层属人工填土、耕土、冲洪积成因中砂、卵石,基底为泥质粉砂岩。拟建场地原为旧宅基地,场地北高南低,场地相对最大高差为0.24M。2.2 场地岩土层描述根据野外取芯观测、原位测试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依其强度及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分述如下:杂填土(Qhml):灰黑色,松散稍
14、密,主要成分为卵石等,堆积年限约20年。该层全区均有分布。层厚2.403.20M。耕土(Qhml):灰黑色,松散,稍湿,内含植物根系。该层仅在ZK3、ZK6孔有分布。层厚0.60M。中砂(Q4apl):灰白色、灰黄色,松散,主要为石英颗粒及少量泥(局部含砾石、卵石),为冲洪积物。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杆长修正值4.735.60击,统计锤击数为4.5击。该层分于全区布。层厚0.60-1.80M不等。 卵石(Q4apl):灰黄色,稍密中密,为冲洪积物,内含55%65%的卵石,粒径28cm,主要成分为花岗岩、石英砂岩等,风化甚微,磨圆度较好,呈次圆状,中砂充填。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杆长修正值8.151
15、5.79击,该层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统计值为9击,该层全区均有分布,层厚0.70-2.40M,层面埋深3.204.40M,层顶标高290.65292.01M。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1S:暗红色,风化强烈,裂隙发育,物理力学性质显著减弱,岩心呈碎块状、短柱状,层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手捏易碎,遇水易散体软化。岩体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杆长修正值51.9259.63击,该层标准贯入试验统计值为53击,该层全区均有分布,层厚0.60-1.00M, 层面埋深5.105.90M,层顶标高289.35289.95M。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1S:暗红色,裂隙稍
16、发育,岩心呈长柱状、短柱状,部分碎块状,层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体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分布于全区,控制层厚4.10-4.90M,层面埋深6.106.50M,层顶标高288.66288.95M。2.3 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表2-1 地基土主要设计计算指标(带*号为经验值) 岩土层天然重度(KN/m3)压缩模量ES(Mpa)承载力特征值fk(kpa)承载力修正系数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bd中砂18.50*E0=201003.04.4卵石21.0*E0=503003.04.4强风化泥质粉砂岩20.0*E0=404001.02.535.0*35
17、.0*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1.0*E0=70800 表2-2 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k 土层名称及代号素填土粉质粘土1粉土2细砂中砂1圆砾2松散卵石3稍密卵石4中密卵石5密实卵石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kPa)120130 200240300320350600800 表2-3 各土层的压缩模量土层名称及代号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2细砂中砂1圆砾2松散卵石3稍密卵石4中密卵石5密实卵石6压缩模量Es(MPa)5.64.5681320304560压缩性 高 高 高 高 中 低 低低 低表2-4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一览表 土层名称及代号天然重度r(kN/m3)浮重度r(kN/m3)变形模量E0(MPa
18、)基床系数K(MN/m3)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素填土17.81010粉质粘土119.89.84016粉土219.29.22313细砂18.58.5025中砂119.09.01015027圆砾220.010.01118030松散卵石320.010.01720528稍密卵石421.012.02825035中密卵石521.512.54330036密实卵石622.013.552400372.4 场地稳定性评价(1) 场地区域上处于(地址)石雄,场地及其附近无区域性断裂通过,属构造相对稳定地块。(2) 场地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 现场地
19、质调查表明,地形较平坦,无边坡陡坎,场地及附近无影响场地及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及地基稳定性良好,适宜工程建筑。(4) 场地地层土主要由素填土、粘性土、沙卵石组成。而且素填土不厚。其它层土的承载力较好。所以地基的岩性很好。综上所述,场地及地基稳定性良好,适宜工程建筑。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的规定,福建省(地址)市属抗震设防烈度小于VI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2.5 岩土层评价对岩土层的各类土进行评价,如下:(1) 杂填土、耕土、中砂:层位不稳定,工程地质性能差,不宜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2) 卵石:层位较稳定,
20、工程地质性能好,可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3)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埋藏较深,层位稳定,工程地质性能较好,可作为桩基础的持力层。(4)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埋藏深,层位稳定,工程地质性能较好,可作为桩基础的持力层。3 基础设计3.1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3.1.1 作用和考察因素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面到设计地面零点的距离。为了保证基础的安全,同时减小基础的尺寸,应尽量把基础放在好的土层上,即选择合适的地基持力层。基础埋置深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础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等,因些,合理的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是基础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3。基础埋深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21、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2) 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和相邻建筑物的影响)(3) 建筑物地结构形式、使用条件、荷载大小和性质。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以下,其最小埋深为0.5m,且基础顶面应低于室外设计地面0.1,同时又要便于建筑物周围排水沟的布置。对此建设红岭保障性住房的地基埋深要通过其上部结构功能条件和地下地质水文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来确定。3.1.2 建筑功能和结构条件某些建筑物特定的使用功能要求其有特定的基础形式,如有些工程要求设置地下室,这就需要建造带封闭侧墙的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而不同的结构形式及使用条件对基础也有不同的要求,相应的基础埋深也不相同,如多层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地基基础 设计 施工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