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科技大厦框架施工组织设计.doc
《地矿科技大厦框架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矿科技大厦框架施工组织设计.doc(2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1章 编制说明11.1编制内容11.2编制依据1第2章 工程概况52.1总体简介52.2建筑设计简介52.4结构设计简介62.5设备设计简介7第3章、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83.1工程特点83.2工程控制重点、难点11第4章、施工部署124.1施工管理目标124.2施工部署原则134.3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144.5施工进度计划174.7劳动力计划26第5章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施工程序285.1技术工作285.2现场临水规划305.3现场临电配备305.4热源准备32第6章 总平面布置及管理6.1施工平面布置32第7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337.1流水段划分337.2大型机械设备
2、选择347.3测量工程377.4土方工程、排水措施467.5钢筋工程497.6模板工程617.7砼工程707.8后浇带施工7.9砌筑工程807.10脚手架工程827.11门窗工程847.12楼地面工程847.13一般抹灰957.14室内贴面砖1017.15室内墙面大理石施工1057.16天棚、墙面乳胶漆7.17矿物棉装饰吸声板吊顶7.18防水工程1077.19屋面工程1147.20幕墙工程1177.21机电安装工程1187.22重点、难点部位施工第8章、主要施工保证措施1588.1材料物资保障措施1588.2劳动力保证措施1598.3分包管理措施8.4工程质量现场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1688.5
3、现场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1978.6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2088.7保证工期措施2168.8季节性施工措施2238.9档案资料管理措施2308.10成品保护措施239第1章 编制说明1.1编制内容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根据业主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主要管理措施,施工总平面图等内容。1.2编制依据1.2.1招标文件1.2.2图纸序号图纸名称图纸编号出图日期1建筑图全套建筑施工图2结构图全套结构施工图3电气图全套电气专业施工图4暧通图全套暖通专业施工图5给排水图全套给排水专业施工图1.2.3
4、规程、规范类别编 号名 称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版)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411-2007建
5、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50093-200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
6、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建筑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61-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20:2000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交接试验标准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GJ28-8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7、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126-2000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139-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7-2003J25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 163-2004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T229-2007外墙外保温柔性耐水腻子1.2.4图集名 称编 号1砼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构造详图03G101、04G101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4防雷接地03D501-35等电
8、位02D501-26防雷92DQ137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05S1S98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D05D1D151.2.5法规类别名 称编 号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塔式起重机拆装管理暂行规定建建1997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164号文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2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
9、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地方某某自治区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条例1997.5.31某某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999.3.251.2.6其它类 别名 称编 号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项目管理等制度参考资料类型近似的工程施工经验资料某某有关气象数据第2章 工程概况2.1总体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某某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地矿科技大厦2工程地址某某市某某大街以东校园南路与沼潭东路交叉处3建设单位某某自治区第五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4设计单位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7施工总承包单位某某第二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地矿科研大楼项目部8施工主要
10、分包单位/9资金来源业主自筹10承包范围建筑、装饰、电气及给排水、通风系统、弱电系统等12结算方式13工期518天14质量目标达到某某市“金鹿杯”样板工程,争创自治区优质样板工程 2.2建筑设计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建筑规模建筑面积合计27026.64m2(其中地下室4856.06m2)层数地下一层,A座地上17层;B座地上5层层高地下一层层高4.5m,A座首层层高4.5m,23层层高4.2m,417层层高3.6m;B座首层3.6m,标准层3.5m2建筑高度建筑总高(m)A座68.4m;B座18.15m室内地坪标高绝对标高0.00m=1047.5m3建筑类别A座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一类高
11、层建筑; B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二类多层4耐火等级A座一级耐火等级;B座二级耐火等级5抗震设防烈度8度2.4结构设计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结构形式底板采用筏形基础; 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部分A座为钢筋剪力墙结构;B座为框架结构2建筑物地基天然地基 fka=320kpa3基础埋深-4.5m4环境类别地下室所有与土壤及水接触的构件,环境类别为二类,其它构件均为一类。5部 位A座砼强度等级 B座砼强度等级垫 层C15, C15地下室C40S8 、柱C50 13FC40 、 柱C50 1-5层 C35411FC351217FC30机 房C306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等级:
12、A座一级;B座二级7耐火等级耐火等级A座一级;B座二级8钢筋类别及形式类 别HPB235、HRB335、HRB400连接形式钢筋公称直径16mm采用机械连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22mm采用搭接或焊接2.5设备设计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给水系统分三区,总设计用水量为12m3/h2排水系统污废水合流,雨水,空调冷凝水3采暖系统采用集中采暖系统4空调系统采用集中空调系统5通风系统地下室全面通风7防排烟系统楼梯间、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加压送风防烟8供电系统低压供配电,TN-S保护系统,消防一级负荷,客梯、生活及换热设备为二级,照明为三级,总用电负荷1918KW9防雷接地二类防雷,接地采用TN-C-S
13、系统第3章、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3.1工程特点3.1.1场地条件(1)本工程北临在建施工现场,东临在建施工现场,西临沼潭东路,南临校园南路。(2)工程场地狭小,由于场地两面紧临街道,仅有西侧距道路15M的距离,故场内不能形成环形通道,给现场材料进出场、周转材料的堆放及施工组织带来很大困难。3.1.2质量标准要求高为使工程主体结构达到“金鹿杯”的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的程序控制和过程控制,实现 “过程精品”,以“过程精品”来保证最终工程质量目标。3.1.3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影响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将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控制:(1)基础结构阶段;(2)主体结构阶段;
14、(3)二次结构阶段;以上各阶段将按施工顺序流水施工,由于各阶段施工的工程量都比较大,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经历一个冬期和一个雨期施工。因此合理的安排和组织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是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3.1.4业主对工期要求高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7026.64 m2,土建工程量大,安装项目多,交叉施工普遍。如何通过人、财、物力的投入和有力的保证措施,进行科学的策划、组织、管理,高效的协调和实施,有效的控制工期,使工程按照业主的要求(总工期518天)按时完成是本工程施工组织的重要内容。3.1.5基础埋深-4.5m,需保证基坑支护边坡的安全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现场总平面图和工程总体情况,地下室结构一层,工程
15、两面又紧临道路,分析出本工程土方工程属于非深基坑,由于地下水位为-6m局部挖深为-5.15m,为保证正常施工需要局部降水及周边道路安全需采取适当的边坡支护措施,施工中需加强边坡的稳定观测和控制,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和安全。3.2工程控制重点、难点3.2.1总承包管理本工程实施总承包管理,高峰期将有10多种专业分包进行交叉施工,如何履行总包责任、权利和义务,站在工程全局的角度对各专业分包进行全面策划、高效组织、管理、协调和有效的控制,是我们在本工程中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本公司具有成熟的总承包管理经验,以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企业标准为核心的总承包管理制度已运行多年,日臻完善。进场后,项目部根据公司的总承
16、包管理手册,结合项目的具体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本项目的总承包管理实施细则。3.2.2底板大体积砼本工程底板500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基础底板部位砼量大,混凝土标号C40,底板施工时需做好砼浇灌的劳动力组织、浇筑步距,机械配置必须确保砼的连续浇灌,不出现施工冷缝,同时考虑降低水化热及养护措施,防止出现裂缝,掺抗渗无收缩防水剂。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 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很小, 但由于水泥在水化反应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 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这将成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
17、裂缝的主要因素,为此采取以下施工技术措施。1、 根据泵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采用“分段定点, 一个坡度, 薄层浇筑, 循序推进, 一次到顶”的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 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 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 从而提高泵送效率, 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由于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 故浇筑结束须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 打磨压实, 以闭合混凝土的收缩裂缝。2、 为了防止大体积砼表面出现塑性裂缝,浇筑完成分三次抹压成型,最后一遍用铁抹子搓平表面,全部过程保证在砼终凝前完成;对于筏板厚度大于1m时,局部采用
18、埋入间距1.5m左右,50的钢管作为散热降温用。3、 砼最后一遍抹压完毕,随退随盖塑料布,随铺草袋,防止气温过高,砼表面失水过快而产生收缩裂缝,达到保温的目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4、 对于筏板与柱砼强度等级不统一,采取用钢丝网隔离分别浇筑,柱子处浇C50砼,其余浇筑C40砼。5、 为及时掌握砼内部升温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增加测温点,最少设4点。6、 砼浇筑后3天内部温度将达到最高,故砼的温差计算采用三天时的温差。7、 测温采用在砼(板)中预埋封底钢管的方法,埋置深度分别距板底40cm和距板顶20cm,测温采用便携式测温仪。8、 测温内容:砼入模温度,入模时大气温度,养护温度记录,内外温差记
19、录。测温时间间隔1-5d每12-24小时测一次。严格控制砼的内外温差不超过25度。3.2.3地下室外墙施工地下室外墙墙长达276.5米,在施工中将与砼供应商一起从砼配合比、骨料选择、微膨胀剂的使用方面加以选择,严格控制砼收缩而引起的外墙开裂。第4章、施工部署4.1施工管理目标4.1.1 质量目标工程竣工一次性验收合格;允许偏差项目合格率:砼结构92%及其以上,其它各分部分项95%及其以上。 4.1.2进度目标:满足业主提出的工期要求,总工期为518天。4.1.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营造文明、环保、安全、健康的施工现场、工程产品和工作环境;施工现场噪声和废水、废气排放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减
20、少粉尘产生和扩散;减少并合法处置垃圾,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有毒有害材料采购、保管、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减少能源消耗,节约原材料;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管线、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无坍塌事故,无食物、化学危险品中毒事故;无重大环境事故。4.1.4新技术应用目标积极应用如下新技术:粗直径16,25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地下室外墙结构部分采用木模板体系,即外墙外侧采用定型大木模板,外墙内侧采用18厚多层板模;地上外墙脚手架采用型钢悬挑脚手架;技术、质量、安全、施工及成本核算管理。通过新技新材料的应用,借科学技术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4.1.5成本造价控制目标从图纸
21、设计、材料设备选型、分包商的选择、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协调与控制等各个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合理方案,加强过程和程序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拆改、浪费,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预算预控和过程管理以尽最大能力减少和节省工程成本。4.2施工部署原则4.2.1实行项目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领导工作,建立项目经理部权威性的统一指挥,协调设计与施工,总包与分包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多变的客观条件,保证施工生产按预定的要求进展。(2)全面贯彻公司的管理方针,调集优秀的管理人员,发挥自身队伍优势,加强项目管理体系的运作。同时,优先采用先进技术、材料、工艺和设备,以节约成本、提高工效、保证质量。通过严格的安全、质量
22、、计划管理和全新的场容形象,确保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3)项目经理部按照公司、监理、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并以总计划为依据,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以三级计划为龙头组织全现场的有序施工。A.B针对现场场地狭小,而工程体量又相对较大这一特殊难题,重点做好施工组织安排,主要是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好周转材料的进场组织工作,钢筋加工设于场内西侧,加工成半成品后运至施工现场并随时用塔吊运送至施工作业面,周转材料利用晚间时间组织进场并利用塔吊及时运送至施工作业面。现场安装两台塔吊,施工期间充分地利用塔吊的运输潜力,将所用材料第一时间运送到施工作业面,地下室结构施工时从底板开始分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矿 科技 大厦 框架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