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
《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基坑围护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9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体概述第一节 编制依据第二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 周边环境三、工程地质概况四、水文地质条件第三节 设计概况一、基坑支护方案选型二、工程材料三、钻孔桩施工技术要求四、锚索施工要求五、搅拌桩施工要求第二章 施工总体策划第一节 施工总体策划目标第二节 施工总体安排一、工程总体部署二、工程总体施工流程第三节 施工准备及总平面布置22一、施工准备22二、施工总平面布置三、交通疏解四、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四节 现场管理与组织一、现场管理组织机构二、项目管理机构配置情况三、 主要管理职责划分四、 施工作业队配备情况五、 相关单位协调配合措施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第一节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计
2、划进度指标第二节 工程施工计划横道图第三节 主要工期目标一、总工期二、主要阶段工期目标第四章 资源配置计划第一节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一、 施工机械进场计划二、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第二节 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一、劳动力投入计划二、劳动力保证措施第三节 材料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一、材料进场计划二、材料保证措施第三节 资金投入计划第五章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 施工测量一、测量控制系统二、施工测量三、测量精度的主要保证措施第二节 深层搅拌桩一、施工工艺流程二、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三、施工质量控制四、质量检验五、施工中常见问题和处理六、施工安全措施第三节 旋挖成孔灌注桩一、施工工艺要求二、施
3、工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四、钢筋笼制安五、混凝土灌注六、施工注意事项第四节 腰梁、冠梁施工一、施工工艺要求二、施工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第四节 预应力锚索施工一、施工工艺要求二、施工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四、质量控制措施五、施工中常遇问题及处理第五节 土钉施工一、施工工艺要求二、施工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第六节 挂网及喷锚施工一、施工工艺要求二、施工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四、施工质量控制第七节 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第八节 基坑内降排水第九节 地下支护桩施工及周边建(构)筑物的防护与控制一、地下支护桩位移、下沉、检测及控制手段二、基坑四周建(构)筑物位移、下沉
4、、检测措施及控制手段三、针对地铁隧道线的保护措施第六章 基坑监测方案第一节 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第二节 监测内容及技术措施一、监测内容二、监测技术措施三、监测频率四、监测信息反馈程序第七章 施工重点难点的管理及实施方案第一节 工程重点和难点分析一、资源投入是一重点二、基坑地质状况复杂三、雨季施工是一重点四、施工质量是一重点五、 基坑安全是一重点第二节 本工程的施工难点与解决措施一、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方面的难点及其解决措施二、施工监测方面的难点及其解决措施三、施工组织管理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措施四、基坑长时间使用方面的难点和解决措施第八章 工期、技术、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 工期保证措施一、工期保证总体措
5、施二、分部工程工期保证措施三、关键工期的保证措施第二节 技术保证措施一、技术管理体系二、测量管理三、施工管理第三节 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管理目标二、本工程质量控制总程序如下:第四节 质量创优措施一、人员保证二、设备保证三、材料保证79四、技术保证五、工程质量责任制六、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七、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八、重点工序的质量控制第九章 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目标第二节 施工安全措施一、安全组织机构二、工作程序三、安全防范四、防台防汛五、雨季施工措施六、夜间施工措施七、施工用电安全措施八、防火防爆九、安全检查第三节 重要部位安全措施一、基坑临边防护二、管线保护
6、三、对基坑四周旧民居的保护措施第四节 文明施工措施一、文明施工目标二、施工现场文明管理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一、卫生管理措施二、污染控制措施第六节 突发事件处理方案一、安全事故措施二、治安管理措施三、消防措施第七节 周围环境协调一、防止扰民措施二、纠纷应急措施第十章 应急预案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目的第二节 应急机构组成、责任和分工第三节 应急程序一、重大事故二、一般伤害事故第四节 施工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基坑坍塌二、重大触电三、高空坠落四、高空防落物伤人五、基坑出现流砂、涌水时的应急措施六、防洪抢险七、基坑开挖应急预案八、基坑淹水的应急措施九、支撑防碰撞和撞坏以后的应急措施十、围护受力及变形出现
7、报警值时的应急措施第五节 项目生活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火灾二、易燃易爆气体泄露三、食物中毒附件附件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件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第一章 总体概述第一节 编制依据1.某某区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地块四)基坑围护工程招标文件。2.某某区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地块四)基坑围护工程招标设计图。3. 某某区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地块四)基坑围护工程招标答疑纪要。4. 某某区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地块四)基坑围护工程现场调查资料。5. 某某区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地块四)基坑支护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6.国家、省、市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
8、定额,以及特别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广东省标准;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广东省标准;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锚索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7.我单位施工队伍、技术
9、装备能力以及以往施工同类工程的实践经验。第二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某区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地块四)基坑围护工程建设地点:广州市某某区琶洲村的东北侧建设单位: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东省重工设计院有限公司某某区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地块四)基坑围护结工程,拟建基坑位于广州市某某区琶洲村的东北侧,改造项目由一幢高层办公塔楼(59层)及一幢高层酒店塔楼(38层)所组成,在地块平面上还建有连接二幢塔楼的商业裙楼建筑(4层),以及四层地下停车层。塔楼结构系统由内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外围复合框架组成。 本基坑周长约710m,基坑场地平整高程7.8m,开挖深度约
10、为16.70m。拟建场地地位于某某区新港东路北侧,处于珠江干流与支流黄埔涌之间,为珠江开始进入河网地带,所处地形较为平坦(由于后期其他地块填土堆积而成)。场地中间建施工单位临时办公用房,北侧堆积约6m高的河沙堆,东侧有一口人工填土堆积形成的水塘,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地面标高介于6.8910.24米之间。 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及周边条件,依据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定为一级。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并结合场地周边的环境情况及施工工期影响,本基坑工程邻近地铁一侧(东侧)采用双排桩的支护形式;南侧和北侧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三道预应力锚索的支护形式;西
11、侧结合已施工的地块十支护方式,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北侧外围施做单排550400搅拌桩,西侧邻近地块十放坡段,结合地块十支护采用放坡开挖,不需采用止水措施,其余侧施作双排550400搅拌桩。北侧和南侧止水帷幕必须与地块十止水帷幕封闭。二、 周边环境基坑北侧距离珠江约200m;西侧紧邻地块十,距离约10m,地块十邻近地块四一侧已施工,支护方式采用放坡开挖方式;南侧距离地块五约40m,地块五已开始施工,地块五邻近地块四基坑支护方式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基坑东侧约20m为广州地铁四号线隧道(万胜围站车陂南站)区间隧道。基坑围护结构边线距离地铁四号线结构外缘水平距离约7m8m,隧道位于基底下方,竖向净距约2.
12、2m3.0m。三、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野外钻探揭露情况,场地自上而下分别为人工填土层Q4(ml)、冲积洪积砂层Q3(al+Pl)、冲积洪积土层Q3(al+Pl)、河湖相沉积淤泥及淤泥质土层Q3(al)、残积层Q(el)及基岩。现将各层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主要为素填土,局部为杂填土,颜色较杂,松散为主,局部稍密。素填土多呈灰褐色、灰色、红褐色,由粉质粘土、粉细砂夹少量植物根系及植物腐殖质填成,局部地段为近期人工堆填的碎石土、粉质粘土。杂填土主要呈灰色,由近期人工堆填的生活垃圾及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填成,松散、欠压实状,湿。本层分布广泛,直接出露于地表,本次勘察在所有钻孔中
13、均有揭露,顶面埋深为0.00m,层顶标高为6.8910.24m,厚度为1.205.70m,平均厚度3.23m。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513击,平均击数10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 (2)冲积洪积层(Q3(al+pl)): 主要为细砂,含少量粉砂,呈灰白色,松散-稍密,饱和。石英质,颗粒较均匀,局部含少量粘性土。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11击。本层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仅在4ZK06中有揭露,层顶埋深为5.70m,层顶标高为2.98m,层厚2.10m。本层在图表上代号为。 (3)冲积洪积土层(Q3(al+pl)): 主要为粘土及粉质粘土,局部夹薄层粉土。呈灰色、灰白色等,呈可塑状,局部
14、硬塑状,含少量粉细砂颗粒,摇震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1114击,平均13击。本层呈透镜体状分布,4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埋深为3.403.80m,层顶标高为4.786.34m,厚度为2.903.60m,平均厚度3.18m。本层在图表上代号为。 (4)河湖相沉积层(Q3(al)): 主要为淤泥及淤泥质粘土,呈灰黑色、灰色,流塑状。河湖相沉积而成,粘性好,含少量有机质及粉细砂,味略腥臭。本层在场地中间大致沿南北向呈带状分布,垂直方向分布于填土层之下,有11个钻孔揭露,层顶埋深为1.403.90m,层顶标高为4.177.31m,厚度为1.004.10m,平均厚
15、度2.72m。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14击,平均击数2击。本层在图表上代号均为。 (5)可塑状粘性土层(Q(el)): 主要为粘土及粉质粘土,呈棕红色,质较纯,可塑状,主要为粘粒,次为粉粒,局部含少量风化碎屑与粉细砂。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412击,平均10击。本层分布较少,7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埋深为1.204.20m,层顶标高为4.127.19m,层厚1.203.70m,平均厚度2.24m。本层在图表上代号均为。 (6)硬塑坚硬状粘性土层(Q(el)): 主要为粘土及粉质粘土,呈棕红色,呈硬塑坚硬状,含大量风化碎屑、中粗砂、角砾等,摇振反
16、应无,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较高。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1627击,平均击数22击。本层分布稍广泛,25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埋深为2.106.70m,层顶标高为1.705.89m,层厚0.806.90m,平均厚度2.74m。本层在图表上代号均为。 (7)岩石全风化带(K2): 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等,呈暗红色、棕红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并且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遇水易散。岩芯呈坚硬土柱状及密实砂状。局部夹强风化岩碎块。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3148击,平均击数37击。本层分布较广泛,40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埋深为2.801
17、0.40m,层顶标高为-2.706.31m,层厚0.709.00m,平均厚度3.55m。本层在图表上代号均为。 (8)岩石强风化带(K2): 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等,主要呈棕红色,岩芯呈土柱状、碎块状及半岩半土状。岩石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份已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被切割成碎块,干时可用手折断或捏碎,浸水或干湿交替时可较迅速地软化。用镐或鍬可挖掘,干钻不易钻进。岩质软,锤击声沉。局部见水平层理。局部夹中等风化岩碎块。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5087击,平均击数59击。整个场地基本均有分布,62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埋深为2.0025.50m,层顶标高为-16.435.9
18、3m,层厚0.3014.90m,平均厚度3.72m。本层在图表上代号均为。 (9)岩石中等风化带(K2): 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呈灰白色、棕红色,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及扁柱状。粉、细粒结构,薄层状、层状构造,局部为粗粒结构,层状构造。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份发生变化,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掘,岩芯钻方可钻进。水平层理清晰,泥质、钙质胶结,局部含砾石。岩质稍硬,锤击声稍脆,不易击碎。局部夹强风化岩薄层。本层分布广泛,59个钻孔中有揭露,顶面埋深为2.4026.70m,层顶标高为-17.885.52m。层厚0.309.40m,平均厚度2.35m
19、。本层在图表上代号均为。 (10)岩石微风化带(K2):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及砾岩等,呈暗红色、灰白色、棕红色等,粉、细粒结构,局部为粗粒结构,层状构造;岩石组织结构基本未变化,见少量风化裂隙,断口处新鲜。钙质胶结为主,局部含砾石。岩质坚硬,锤击声脆。岩芯多呈长柱状、柱状,局部短柱状。本层分布广泛,63个钻孔中有揭露,顶面埋深为2.5031.30m,层顶标高为-23.585.08m。层厚0.5012.30m,平均厚度3.56m。本层在图表上代号均为。四、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体主要为场地北侧的珠江,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覆盖层中的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含水层主要为填土层及砂层,含
20、水量较丰富。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张性裂隙中,含水量较丰富。场地基岩裂隙水具有微承压性,开挖基坑减少了上覆不透水层的厚度,在厚度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承压水的水头压力能顶裂或冲毁基坑底板,可能造成突涌现象。基坑突涌将会破坏地基强度,并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第三节 设计概况一、基坑支护方案选型1、 基坑开挖深度约16.7m,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并结合场地周边的环境情况及施工工期影响,本基坑支护、止水和排水方式如下:基坑邻近地铁一侧(东侧)采用双排桩的支护形式,前排桩1200mm1400mm,冠梁1200mm1000m
21、m;后排桩1000mm2100mm,冠梁1000mm1000mm,连系梁1000mm1000mm1400mm。南侧和北侧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三道预应力锚索的支护形式,围护桩采用1000mm1500mm钻孔桩,冠梁1000mm800mm,钢绞线预应力锚索孔径150mm。基坑西侧采用放坡开挖。 2、基坑止水: 基坑北侧外围施做单排550400搅拌桩,西侧邻近地块十放坡段,结合地块十支护采用放坡开挖,不需采用止水措施,其余侧施作双排550400搅拌桩。止水桩穿透淤泥、砂层进入弱透水层不小于两米,北侧和南侧基坑南侧桩顶放坡局部位于淤泥质土层,坡顶增设550400搅拌桩。止水帷幕必须与地块十止水帷幕衔接
22、,且止水帷幕须闭合。随开挖检查基坑止水效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桩间注浆止水。 3、基坑排水:坑顶设500500截水沟,并形成封闭体系统,对地面水进行截流外排;基坑内坡底设300300排水沟,坡底基坑转角处均需设置集水井,其余部位每隔约2530m设一集水井,集水井直径不小于0.8m,集水井底应比相应排水沟低不少于0.8m。汇集水排入市政管网前需经过三级沉淀池沉淀。集水井的数量及间距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基坑施工期间及基坑施工完成后,基坑外水不流入基坑内,基坑内无积水。 4、基坑回填:地下结构施工完后,基坑围护结构与地下室主体结构之间空隙需回填,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2%,且基坑临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中村 全面 改造 项目 基坑 围护 工程施工 组织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