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
《基础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础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3.00米,相当于绝对高程449.60米,桩端持力层为中密砾石,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4000kga,为端承桩。桩顶标高为-3.0米。1.2桩径:桩A为1.5米、桩B米、桩C为1.2米,桩B桩端扩头直径为3.00米。1.3混凝土强度等级:护壁、桩芯、地梁为C25,钢筋保护层厚度:桩为70毫米,拉梁为35毫米。1.4桩顶设置拉梁,顶面标高与桩顶标高相同,框架柱直接支承于桩顶,钢筋锚入砼中。2、施工条件:2.1施工图已会审。2.2场地类别。2.3 轴线与轴、轴与轴桩孔间距小于4米,不能同时开挖,需待邻桩砼浇筑后旨度达到70%方可开挖其它桩孔。2.4各种施
2、工机具一周内进场,各种材料已计划。2.5施工区域南北两侧有锅炉基础和缝式煤槽,已开挖至-12米左右,部分地下水被截断。2.6施工区域西、并两侧有现成的施工马道。3、主要工程量:31人工挖孔桩土方:约3700m3(其中3000m3为地表至-3.5M深度采用机械开挖),连梁-3.5米以下的土方采用人工挖土,以垫层作为梁底模。3.2人工挖孔灌注桩护壁C20砼:约140m33.3人工挖孔灌注桩桩芯C20砼:约560m33.4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筋制作、安装:约30T4、施工方案选择:4.1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和桩顶标高,-3.5米以上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在北侧开设斜马道,坑底四周采用人工开挖500500-15
3、00排水沟,坑东、西侧挖2000mm长、1000mm宽、2000mm深集中水井两个,采用水泵排入厂区道路边的排水沟中。4.2孔顶1米同时开挖,将第一段护壁砼浇后,开挖1、2、3轴和A4、D4、A5、D5、C6共12个孔,其于6个孔待砼浇后且强度达70%再开挖。4.3孔桩土方按要求就近堆放,不外运。4.4钢筋加工在干煤棚临时加工场集中加工,汽车运输至现场焊接、绑扎成型,采汽吊安装。4.5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搅拌,罐车运输至现场,搭设斜槽送料至浇筑点。5、主要施工技术措施:5.1施工顺序安排:测量放线桩中心线定位桩第一挖深1.0m桩第一节护壁钢筋绑扎桩第一节护壁模板安装桩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浇筑在护壁上
4、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按照第一节孔桩施工顺序依次往下开挖每浇筑完三节护壁进行一次桩心位置及垂直度校核开挖至中密砾石层(设计要求的持力层)申请设计、监理、地质、业主单位有关人员对基底土质进行鉴定基底土质符合设计要求后,即进行桩底扩孔清理虚土、排除积水申请验收浇筑孔底垫层混凝土钢筋笼吊放安装钢筋工程隐蔽验收桩芯混凝土浇筑桩基检测截桩拉梁施工。5.2测量放线:根据现场导线网点和施工图中提供的座标,采用全站仪测设轴线控制桩。控制术设设于B、C列两端和1、4、6轴两端大开挖线外2米以上,采用人工挖600*600*600坑,插25钢筋入土500MM以上,外露700MM,C20砼沿槽浇筑,控制点在钢筋顶,用
5、钢锯开十字槽,控制桩周围2.0米拉警示维护。高程控制用就近的K控制桩控制,不另设控制点(K4高程为449。62米)5.3土方开挖:5.3.1表土机械开挖:按1:1放坡系数,预留排水沟、集水井、操作工作面及孔桩土方堆放位置约5.0米宽,土方全部外运,保证场地清洁、平整。5.3.2排水沟、集水井采用人工开挖,排水沟按1%放坡。5.3.2孔桩开挖:孔桩开挖分为两批进行,第一批为B1、C1、B2、C2、B3、C3、A4、D4、B5、C5、A6、D6孔桩,剩的为第二批。孔桩开挖采用人工自上而下逐层吉行,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扩成型。人工挖孔
6、灌注桩的弃土采用在地面上安装手动绞架配塑料吊桶直行垂直提升,弃土装在吊桶内。由安装在地面桩孔上的手动绞架提升,吊至地面上后集中堆放在桩周围2.0米的地方。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开挖直径分别为2.2m、1.5m、1.2m,采用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厚度按1.0m进行,(如遇流砂、淤泥区每节高度小于0.5m);每层开挖1.0m后,进行桩径和垂直度检查,合格后及时安装护壁钢筋,模板和浇筑护壁混凝土,以确保开挖孔桩的桩壁稳定和施工安全。进行下层桩孔开挖时,上层护壁的砼强度须达到1.0mpa后才能进行。孔桩开挖至设计要求的深度和持力层后,申请设计监理、地质业主等单位有关人员验槽,确认基底持力层
7、土质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孔底扩大头(桩B),桩A、桩C可直接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孔桩开挖深度超过8米或下面异味气体时,采用1.5kw送风机送风至井内,以保证井内空气流通。孔内排水措施:如少量渗水可在孔内挖小积水坑,随挖土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如渗水量较大时在孔内先挖积水井,设小型潜水泵将地下水排除桩孔外,随挖土随加深积水井。挖至设计标高,孔底不应有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泥浆和孔底残渣、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5.4模板工程:5.4.1人工挖孔灌注桩护壁模板采用组合式定型钢模板,分两块采用U型卡连接拼装组合而成,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压加固和定位,不另设支撑。模
8、板高度为1.0米、组合后的模板上口直径为桩直径,下口直径为桩直径加+200mm。5.4.2护壁模板施工时,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安装时,在孔顶架“十字架”吊线检查、校正垂直度。5.4.3护壁模板安装时,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高,护壁模板需在砼强度达到1.0mpa以上方可拆除。5.4.4每次脱模后在安装前清除模板表面粘附的砂浆、砼垢,对变形、损坏的模板进行维修、校正。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本工程模板使用的隔离剂选用机油。5.5钢筋工程:5.5.1钢筋在加工场放样、制作,现场焊接、绑扎成型。钢筋进场时分类堆放整齐,严禁将钢筋直接堆放在泥土上,采用砖砌条形支墩或条石支墩
9、堆放。钢筋分类、分批堆放,各种规格钢筋打印标示牌,标示牌上注明进场日期、编号、规格、批量及试验报告编号。制作前检查材质证书,试验报告,并进行外观检查,各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制作前根据图纸和有关规范进行详细翻样,对重要部位钢筋应按实放样校核。翻样应准确,以免造成返工浪费。翻样表经技术员及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能下料制作。每制作一批钢筋时,应先制作两根钢筋作为样品,严格翻样尺寸检查无误后方可成批制作。制作钢筋时应考虑材料长短搭配使用,避免乱断材料造成浪费。钢筋制作误差应达到规范要求,对钢筋的长度、弯折点位置应先作好控制点,并随时检查尺寸,以保证钢筋制作准确。制作成型的钢筋应分类堆放整齐,每种钢筋均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人工 灌注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