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冲孔桩基础施工方案.doc
《大桥冲孔桩基础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冲孔桩基础施工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某某国道大石大桥扩建工程标段,工程施工实施起点桩号为K0+060,终点桩号为K1+330,路线长1.270km。工程施工图设计范围包括:主体工程大石大桥,大石大桥南北桥头引道工程,大石大桥南北桥头交通节点改善工程(主要为北桥头迎滨路交叉节点工程,南桥头滨至路交叉节点工程等),大石大桥南北桥头人行系统改善工程等。主线大石大桥下部结构主要分为桩基础、桥墩承台、桥台、系梁、墩柱等几个部分,全部为现场浇筑的钢筋砼结构,主桥墩采用分离式空心墩,每个墩布1500直径桩基础12根;引桥桥墩为三柱式和双柱式桥墩,三柱式桥墩每个墩布1500直径桩基础6根;双柱式桥墩每个墩布1500直径
2、桩基础4根;桥台每个布1200直径桩基础12根。钻(冲)孔桩共计100根,其中1500直径桩基础76根;1200直径桩基础24根。桩基础设计长度2236米。桩基础按部位可分陆地和水中部分,水中部分桩基共56根,陆地桩基共44根。水上桩基用钢平台施工。2施工环境条件2.1地形、地貌情况2.1.1、 地形地貌路线位于大石镇,属滨海平原地貌,路线主走向基本为南北向,北低南高。沿线两边均已开发,主要为工厂、饭店、宾馆及住宅等。2.2.2、气象特征项目所在地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气温受偏南季候风影响,夏季长,并不酷热;冬季短,并不严寒;春季升温早,秋季降温迟,年平均气温为21.8,最冷的1 月
3、份平均气温仍达13.5,而7 月份平均气温为28.5,年无霜期长达346 天。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650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000 小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2.2.3、水文项目所在地番禺河网交错,境内有珠江干、支流21 条,总长351.41 公里,多自西北流向东南。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基本上由北西向南东汇入南海。项目区为珠江支流。2.2.4、地质构造项目所在地区在区域地质上属珠江三角洲断陷区,控制珠江三角洲断陷区北界以近东西向罗浮山断裂,路线两侧较大型区域性断裂分别为白坭-沙湾断裂、化龙-黄阁断裂。就场地范围而言,主要为一小型北西向右旋正断层分布于路线南
4、侧,离路线较近,该断层发生于早白垩纪之后。由于该断层埋深较深,规模较小,且未位于大桥桥位上,故该断层对路线影响不大。路线途经地区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Qme)、第四系冲积层(Q4)、第四系残积层(Q4),基岩为白垩纪泥质粉砂岩。、第四系素填土(Qme):沿线陆地均有分布,成分、厚度不一,成份包括粉质粘土、砂砾,局部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厚度0.87.4m。、第四系冲积层(Q4):由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细砂、粉砂、细砂和中砂等组成,主要分布于大部分钻孔中。、第四系残积层(Q4):主要由粘性土组成,部分缺失。、基岩:为泥质粉砂岩,K 地层;微风化泥质粉砂岩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frk=
5、13Mpa。物理力学指标及标准贯入试验详见地质资料。2.2.5、水文地质条件路线区地下水的赋存类型主要为松散地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松散地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水量较丰富;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底岩石的风化层及裂隙中,主要为泥质粉砂岩裂隙水。地下水迳流排泄方式以水平为主,补给方式主要还是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部分横向水平补给。钻探期间测得陆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32.2 米之间。本阶段取得2 组岸上地下水和1 组河水做水样简分析,试验得平均的PH7.71,侵蚀性CO2=0.0mg/L,HCO3=178.55mg/L,Mg2+ =9.02mg/L,CI=27.52mg/L,SO4=
6、35.40mg/L.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 判断,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2.2.6、不良地质全线不良地质主要为软土及人工填土,详见不良地质地段表。、人工填土:主要分布于旧路两侧表层,厚1.87.4m,为素填土,以粘性土为主,局部为生活及建筑垃圾,均匀性一般。、软土:路线路段遍布软土,且厚度变化大,根据对软土的原位观察及室内试验结果,本路线淤泥及淤泥质粉质粘土主要具有以下工程性质及指标:含水率高(含水率w=57.470.1%,平均w=64.73%),孔隙比大(孔隙比e0=1.5461.849,平均e0=1.721),高压缩性(压缩系数a1-2=1.0111.489
7、MPa-1,平a1-2=1.332MPa-1)、不均匀性等特点。上述特性,导致其在自然状态下土体的排水固结进程缓慢,自然强度极差,难以满足地基强度要求。、砂土液化:由于本场地范围内浅部(埋深20m)地层分布有饱和砂土层,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场地的砂土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进行砂土液化判别,场地内地层编号2-2 细砂存在液化可能。2.3 施工环境2.3.1、交通条件本标段施工区内交通较为方便,材料可利用沿线既有道路有某某 国道,迎宾路等,交通运输条件较好。2.3.2、工程用水、供电及通讯条件施工用水:拟就近接入自来水满足工程及生活用水,如在无法接入自来水
8、的情况下将采用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水满足工程用水需要。工程用水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水质检验,达到工程施工标准后方可使用。工程用电:由当地电网及变电站供应,当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架设临时输电线路进入施工场区;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停电及其他问题,我司拟配备2台200KW的发电机,75Kw柴油发电机1台作为备用。通讯条件:沿线有线通讯条件良好,且均具备无线通讯条件。2.3.3、进场道路及施工用地施工进场道路可以利用沿线公路,对于不能抵达的位置,修建临时施工便道解决。施工用地方面:由业主提供的红线范围作为主要施工场地,另外在大石桥北端高架桥下设立项目部及相应的生产加工场地。2.3.4、建筑材
9、料及来源本项目的主要筑路材料如木材、钢材、水泥、石油沥青、砂、石等在线路沿线均无生产,需要外购或从厂家运到工地。从目前调查到材料供应情况看,货源及运输条件较好,不会对本项目的实施造成较大的影响。筑路材料及弃土主要靠现有国省县干道、乡镇道路运输,区内路网发达,交通运输条件良好。2.4地层岩性区内覆盖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Q4me),冲洪积(Q3al+pl)粘土、亚粘土及砂层,残积(Qel)粘土、亚粘土;下伏石炭系石磴子组(C1ym)泥质粉砂岩、砂岩。现从新到老分述如下:人工填筑土(Q4me):成分复杂,为种植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广布于地表,一般厚0.01.6m,钻探揭示最大厚度3.0m,属级松土。
10、残积粘土(Qel):灰白色,褐黄色,软塑,由粘细粒组成,为下伏基岩残积形成。钻探揭示其深一般6.026.0m,厚度016.0m。此层呈透镜状分布于基岩上,属级普通土。残积亚粘土(Qel):灰白色,褐黄色,硬塑,由粘粒及少量粉细粒组成,为下伏基岩残积形成。钻探揭示其埋深一般4.514.0m,厚度0.07.5m。属级普通土。冲洪积亚粘土、粘土(Qal+pl):灰黄色、灰色,硬塑,质较纯。钻探揭示其埋深0.014.2 m,厚015.6m。标段内呈层状分布,属极普通土。冲洪积砂层(Qal+pl):深灰色、灰白色至褐黄色、灰色,饱和,稍密中密,以粗砂、砾砂为主。钻探揭示其埋深0.019.6m,厚014.
11、5m。属极松土。基岩:本标段基岩为石炭系石磴子组(C1ds)灰岩及石炭系组(C1ym)泥质粉砂岩、砂岩,两者为整合接触关系。按风化程度分述如下:基岩弱风化带石炭系石磴子组(C1ds):灰岩,黑灰色,岩芯呈短柱,碎块状,裂隙很发育,局部夹粉砂岩薄层,岩质较坚硬。钻探揭示其埋深10.514.0m,属级次坚石。基岩微风化带石炭系石磴子组(C1 ds):灰岩,黑灰色,岩芯呈柱状,局部块状,裂隙较发育,含少量方解石脉,局部夹炭质页岩薄层。岩质较新鲜,坚硬。钻探揭示其埋深11.834.6m,属级次坚石。基岩全风化带石炭系孟公坳组(C1ym):泥质粉砂岩、砂岩,土黄色,原岩结构已破坏,岩芯呈坚硬土状,局部夹
12、强风化岩块。呈透镜状分布,属级普通土。基岩强风化带石炭系孟公坳组(C1ym):泥质粉砂岩、砂岩,土黄色、黄褐色,原岩结构构造部分被破坏,岩芯很破碎,岩芯呈硬土状、半岩半土状,底部呈碎块状。钻探揭示其埋深11.526.8m,厚6.231.9m。属级硬土。基岩弱风化带石炭系孟公坳组(C1ym):泥质粉砂岩、砂岩,黄褐色、灰色等,砂状结构,块状结构,岩芯较破碎,呈块状、短柱状、柱状、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质较软。钻探揭示其埋深25.438.1m,属软石。基岩微风化带石炭系孟公坳组(C1ym):泥质粉砂岩、砂岩,灰色,砂状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完整,呈柱状、长柱状,岩质新鲜、坚硬。钻探揭示其埋深35.045
13、.5m,属级次坚石。2.5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标段内仅有季节性沟水,无常年性水流。 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裂隙管道水。 地下水的赋存与补给:第四系孔隙水主要埋藏于冲洪积砂层中,水位0.06.8m,一般0.52m。由于本段砂层透镜体状分布,冲洪积粘性土富水性差,除砂层地段外,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弱,水量较少,由大气降水补给;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碎屑岩强风化、弱风化的裂隙中,受裂隙发育程度的差异影响,其富水程度与渗透性也不尽相同。总的说来,砂岩、泥质粉砂岩的裂隙水埋深较深,水量较贫乏,主要受第四系孔隙水越流补给;岩溶裂隙管道水主要赋存于灰岩地段,由于灰岩裂隙及岩溶
14、较发育,水量较丰富,但埋深较大,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 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腐蚀性:经对水质进行分析研究得知,地表水、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2.6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本工程地下基岩属软质岩石,风化极不均匀,各层面起伏大,软弱夹层多,且有强风化中夹有中风化岩,在中风化中夹有强风化薄层和微风化岩,在施工当中特别注意区分。本工程地质还揭示砂层厚,应注意防砂涌,并应有预防漏浆、塌方的方法措施。2.7施工环境2.7.1交通条件本标段施工区内交通方便,材料可利用现有国道某某、及沿线众多的乡村道路进行运输,运输条件较好。2.7.2工程用水、供电及通讯条件施工用水:拟就近接入自来水满足工程及生活用水。工程用水应严
15、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水质检验,达到工程施工标准后方可使用。工程用电:由当地电网及变电站供应,当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架设临时输电线路进入施工场区;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停电及其他问题,我司拟配备2台200KW的发电机作为备用。通讯条件:沿线有线通讯条件良好,且均具备无线通讯条件。2.7.3进场道路及施工用地施工进场道路可以大多利用现有公路,对于不能抵达的位置,铺建临时施工便道解决。施工用地方面:由业主提供的红线范围作为主要施工场地,另外拟在大石桥北原东海公园内,平整场地作为项目部、加工场等临时用地。在桥南岸以东的道路围蔽来作临时施工用地。第二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1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法的
16、关系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的选择,与工程本身的特点、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条件、工期要求等因素密切相关。沉放导管灌注水下砼拔除护筒结 束设置隔水栓测量砼面高度砼检验 砼输送制作砼试件试拼装检验导管吊装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制作平整场地 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保持水土开 孔钻 孔修 孔质量检查清 孔准备机具泥浆试验加工护筒2施工工艺流程21桥梁冲孔桩施工3施工难点由于本工程桥梁跨越河道,属于水上施工,在钢平台上施工场地较狭小。施工中施工中要采用插打钢护筒在河道上施工,预防施工污染河道责任重。下伏基岩面起伏大对冲桩的垂直度有威胁,地质资料揭示风化岩埋深较浅,厚度大,钻孔中易受卡钻,
17、并且影响钻孔进度。施工中如遇到漏浆、偏孔等问题,采取回填粘土和片石等方法进行处理。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及关键工序施工控制技术4.1 概况本工程桥梁,是在原旧桥东侧扩建,桥长542.07m,宽30.8m,主桥结构形式为:(43.75+62.5+43.75)m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采用挂蓝悬臂浇筑法施工。北引桥跨径组合为(325)+(25+25.6+24.4)m,南引桥跨径组合为(325)+(25+23+25)m。采用预应力预制简支小箱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墩盖梁,弧形桥墩,桩基础,桥台采用扶臂式桥台,钻孔桩基础。本工程桩基设计为嵌岩桩,桩底入微风化要求为:引桥桥墩及桥台桩基入微风化岩1.5m,主墩桩基
18、入微风化岩2.3m。 水上桥墩共有九个轴号,桩基有五十六根。需搭设钢平台才能施工桩基础。(钢平台另详见专项方案。)4.2主线桩基施工本工程桥基础采用76根1500、24根1200,桩基1200的属于桥台基础采用,1500桩基用于其余桥墩基础中。根据钻孔资料揭示:桥址范围内本工程地下基岩属软质岩石,风化极不均匀,各层面起伏大,软弱夹层多,且有强风化中夹有中风化岩,在中风化中夹有强风化薄层和微风化岩,在施工当中特别注意区分。本工程地质还揭示砂层厚,在进行冲孔桩施工前,采取先打有地质钻孔的桩,而无地质孔的桩位要进行超前地质孔钻探。根据本工程施工总体安排,桥梁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桩。4.2.1 冲孔桩施工
19、方法及步骤 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工作,布置好施工道路。 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需要,布置好架空电线,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设施。 保证拌制混凝土用水泥、砂、碎石符合有关质量要求。作好混凝土配合比并按配合比拌制混凝土,保证其标号、强度、坍落度、流动性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确保钢筋品种和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和按规定在使用前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根据场地情况,布置好泥浆循环系统,并建好废浆处理池。建造废浆池时,先用挖掘机取土挖坑,然后用砂包围好护坡,待废浆沉淀后用挖掘机配合运泥车运走。泥浆外运必须严格遵守广州市府、市建委的有关规定。 测量放样依据设计图纸要求,建立平面坐
20、标系统,计算出各桩位中心点坐标,然后根据甲方所提供的控制点,引出控制轴线,放样定位。桩位放线后,再会同甲方、监理有关人员对轴线桩位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超前地质钻孔施工根据要求,每条冲孔桩施工前均应打超前地质孔,确保桩端以下3D桩径为完整微风化岩层作持力层,保证冲孔桩座落于稳定岩层。 冲孔桩施工 施工准备a、对设计文件中交会的中线桩进行复测检查,恢复定线,对桩径进行准确放样定位。b、埋设护筒,护筒采用10mm厚的钢板卷制,护筒内径大于设计桩径30cm,护筒长度为2m。埋设护筒时顶端高程高出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52.0m,处于旱地时,除上述要求外还应高出地面30cm。护筒底端埋置将护
21、筒周围0.51.0m范围内的土挖除,夯填粘性土至护筒底0.5m以下,其埋置深度不小于1.5m。埋设护筒时,先在桩位处挖一个比护筒外径大80100cm的圆坑,然后在坑底填筑厚度约50cm的粘性土,分层夯实整平,然后使护筒垂直就位,此后即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回填粘性土并夯实,夯填时要防止护筒倾斜或移位。护筒的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夯填与桩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1%。 钻孔a、首先钻机就位稳固,钻机转盘中心同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2cm,就位合格后,开始钻孔, 起初稍提钻杆,在护筒内打浆, 开始泥浆泵进行循环,待泥浆均匀后开始钻进。要适当控制进尺速度,在护筒底角处低档慢速钻进,钻至底角下1米以后按正常
22、速度钻进。桩的钻孔和开挖,在中距5m内的任何混凝土灌注桩完成后24小时才能开始,以避免干扰邻桩混凝土的凝固。为加快完成钻孔工作,可多机同时作业。b、泥浆制备及性能指标要求泥浆性能指标要求钻孔方法地层情况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粘度(s)含砂率(%)胶体率(%)失水率m1/30min泥皮厚mm/30min静切力(Pa)酸碱度PH正循环一般地层1.051.20162284962521.02.5810易坍地层1.201.451928849615235810反循环一般地层1.021.06162049520312.5810易坍地层1.061.10182849520312.5810卵石土1.101.152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桥 冲孔 桩基础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