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9.doc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9.doc(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节 编制说明与依据1.1编制说明 1、根据与业主(建设单位)2005年9月13日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2、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公路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以总工期12个月,即2006年5月20日开工,2007年5月20日前竣工作为控制进度目标,统筹考虑本合同工程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1.2编制依据1、 施工承包合同书,2005年9月13日;2、 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第5合同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招投标文件;3、 现场实地考察情况;4、 现行的有关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及检验评定标准;5、 本公司在
2、同类项目上的施工经验。第二节 工程概况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起点为嵊州市与上虞市分界处,路线按新线布设,经三界镇西,跨上三高速公路、曹娥江、黄泽江、37省道,经姆山水库、石柱湾村至终点与104国道新昌改建段相接,路线全长约33.159公里。本合同段起点桩号为K43+640,路线位于湛头滞洪区,堤路结合,在K46+860处,跨过黄泽江堤坝,于黄泽江桥头前至本合同段终点桩号K48+300,本合同段路线全长4.66公里。2.1自然地理状况地形、地貌路线沿曹娥江前行,本段路线起点至K30+600路线主要位于地形平缓高差相对较小的玄武岩台地区及带状分布的河谷平原、山前倾斜平原;K30+600向南至K4
3、0+600路线位于地形高差大、坡度陡的丘陵及沿江分布的带状河谷平原、山前倾斜平原;K40+600向南路线位于地形平坦、宽阔的曹娥江河谷平原及分布白垩系红层的低缓丘陵。地质、地震线路沿途平原区地势平坦,丘陵区起伏变化较大。路线穿越的地貌单元有:河谷平原、山前倾斜平原、玄武岩台地和丘陵。根据沿线路基土特征,可划分为基岩路段、正常路段和软土路段。部分路段存在着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路堑边坡失稳、沿江路堤失稳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路线区地震特点为强度弱、震级小、频率低。历史地震最高震级为4.5级。气象、水文本路段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及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区内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
4、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本区低温少雨季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东南风为主,海洋带来充分水气,空气湿润,是本区高湿强光照季节。春秋雨季为过渡时间,气候活动频繁,锋面雨甚多,冷暖变化大。年平均15.317.0,多年平均降雨量1273.4mm。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50171天。全年在时间分布上呈现两个降水期,即时36月份的春雨期、梅雨期和89月份的台风暴雨带来的降水期。年蒸发量800100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80%。年日照时数19002131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04.4110.8千卡/平方厘米。 本路段所经地区风向随季节变
5、化明显,每年9月份至次年3月份多西北偏北风,4至8月份多东南偏东风,年平均风速2.04.2m/s,主导风向NNE,次主导风向N。89月份气旋活动频繁,台风较多。区域内主要河流有曹娥江及其支流黄泽江,均属雨水型河流,曹娥江水系发源于天台山脉东阳境内的齐公岭,由南向北经嵊州、上虞在三江入杭州湾。沿江洪水位较高。本路段桥梁及路基高度主要受洪水位控制。除地表水外,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埋深一般0.35.5m,丘陵地带较深可达10.226.1m。浅层地下水对混凝土一般无侵蚀作用,仅局部具弱分解性侵蚀,可作为工程用水。2.2主要工程数量本项目共有六个合同段,本标段为第五合同段,起讫桩号K43+640K48+30
6、0,长4.66km。主要工程数量有:清理现场 42466m3路基挖方 4372m3 路基填方m3浆砌片石排水沟 4491m浆砌片石护坡 31573m3坡面植草 49562分离式立交桥 218.16m/3座通道桥 25.5m/1道钢筋砼圆管涵 95.9m/2道砼盖板涵 98m/2道2.3技术标准本工程采用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平原微丘区的一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计算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5.5m,路幅布置为:中央绿化分隔带宽2.0m两侧路缘带宽20.5米行车道宽27.5米硬路肩22.5米防撞护栏宽20.5米土路肩20.75米。局部靠近城镇路段,根据当地
7、实际需要适当增设辅车道。 路面宽度(行车道+路缘带):17m。桥、涵、通道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路面:标准轴载100KN;桥梁:计算荷载汽车-超20级,验算荷载挂车-120。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涵洞和路基:1/100。2.4工期本项目合同工期为12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06年5月20日,竣工日期2007年5月20日。因本合同贝斯特(K45+980K46+860)段作防洪路基先行施工,根据市府、指挥部的会议精神,要求在7月10前完成该段路基填筑与老堤同高,并挖通路基右侧的新河。为确保防洪工程及本合同工程能按预定计划完成,请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第三节 施工准备工作安
8、排为确保本工程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认真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3.1生产与生活临建设施根据本合同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及路基工程处驻地采取就近租用民房;桥梁工程处在浦东大道立交桥预制场内临建二间住房、一间办公室、一间库房及二间操作间,临建面积为168,主要还是租用就近民房。3.2临时道路公路沿线村庄密集,基本上可以利用现有的开发区道路和采砂场的便道,局部地段利用路基往前延伸。主要在浦东大道立交桥东侧设一道施工便道通往预制场及北侧的路基填筑。3.3场地平整为保证正常施工,所有位于农田的工作场地及住房均须填筑宕渣,并在场地周围设置排水沟。3.4供水本合同段路线沿黄泽江布设,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采用沿
9、线河水,预制场的梁板用水及混凝土拌和站等均采用管道输水。3.5供电拟在北二路立交桥及南二路立交桥的东侧各安装200 KVA变压器一台,高压接地方电网,需架设约300m高压支线。浦东大道立交桥东侧安装300 KVA变压器一台,与桥边的高压电网相接。桩机等大用电量设备,设专线供电。考虑施工的连续性,防止因停电而造成停工,故在预制场设200KW发电机一台备用。第四节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方案4.1路基土石方工程本项目路基土石方工程工作内容包括场地清理、路基挖方、路基填方及特殊路基处理等有关作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划先施工K45+980K46+840段(防洪)路基,并把K46+560K4
10、6+840段作为试验路段。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工序包括:砍树挖根清除植被恢复中线固定桩位地基处理、填前碾压、运料至施工现场分层填筑及时碾压施工抽检、质量自检分层填筑至路基设计高程清理路基整修边坡路基土石方分部工程自检。4.1.1施工准备与控制 (1) 开工前,对水准点、导线点进行复测与增设;现场恢复中边桩,划出施工占地,形成报告,上报审核;对横断面进行复测和绘制。同时对所有测量进行记录并整理所有资料,每段测量完成后,将测量记录本及成果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签字认可。(2) 施工前组织技术骨干,对施工图设计进行认真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形成书面报告上报。(3) 开工前做好施工放样,现场放出路基边缘、
11、坡口、坡脚、排水管涵等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提交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4) 开工前对工程沿线及借土场取有代表性的土样,送试验室按JTJ051-93规程的试验方法,进行天然密度、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等试验;对填方的土样,测定其最大干容重、最佳含水量、毛体积比重和填料的承载比CBR值,并将测试结果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5) 雨季施工: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保持排水沟渠的畅通;修筑路堤,做到随挖、随运、随铺、随压实和整平,每层填土表面筑成2%-4%施工横坡以利排水。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不致积水。(6) 防水、排水:施工期间,保持场地的良好排水状态,填挖前修建好临时排水沟,以控制地表水,
12、保证路基不受冲刷损坏;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避免流水排入农田、耕地和污染自然水源。施工时,各施工层随时保持一定的泄水横坡或纵向排水通道,便于各施工层表面不积水。临时排水设施及排水方案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7)路基整修: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测路基面的中线偏位和高程、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同时进行路基整修,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使整修后的路基表面平整、边坡顺直、曲线圆滑、边坡平整稳定、边沟排水顺畅;路基各部分允许偏差控制在技术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对不符合允许偏差的路基表面,挖松后除去多余填料或增补填料,重新压实平整;路基整修完毕后,做好养护并保持完整。4.1.2场地清理(1)
13、首先对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各类建筑物、障碍物和设施等的位置情况进行现场校对及计算调查,有发现与图纸不符时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检查;(2)施工前确定现场工作界线,并保护所有规定保留和监理工程师指定要保留的植物及构造物;(3)待路基范围积水排出或晾干后,用人工配合机械砍伐或移除沿线树木及灌木丛等,掘除树根,用推土机将表层耕植土推到预选场地堆好,如遇表层不良土均应掘除换填合格的填料。场地清理留下的坑穴,根据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回填压实到与周围同样的密实度;(4)场地清理后,及时将场地修整(含必要的翻松)、铺平,达到压实规定要求,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5)场地清理拆除及回填压实后,重测地
14、面标高,并将填挖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6)清理及拆除工作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4.1.3路基挖方本合同段有路基挖方4372m3,主要为排水沟基槽开挖作业,分布在路基左侧,大部分开挖与场地清理同步进行。临时排水沟设在永久排水沟位置,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预留30cm待排水沟砌筑施工时,采用人工修整。4.1.4路基填方本合同段共有路基填方145.348万m3(其中抛石填方约30万m3),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路基填筑和结构物处的台背回填等有关的施工作业。 路基填筑施工程序:测量 清表 碾压 路基填筑。(详见附后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1)、为保证路
15、基的填筑质量,在路基土石方填筑前,认真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路线中桩的恢复,高程和水准点的复测和补设,做好软基处理段填方施工现场的排水,做好填方路床的整平、压实。2)、填方用料应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和监理工程师认可的适用材料,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料最大粒径应符合图纸或规范规定,拒绝一切不适用的材料用于填筑路堤,当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总厚不得小于50cm。 3)、本工程填方路基选用宕渣或砂砾作为底层填料,对粒径规格偏大的粗料,在料源处经过轧石机加工至符合要求,以确保填料的质量;底层以上填料选用砂性土,并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及分层填筑厚
16、度。 4)、抛填施工:以现水平面为基准,测出水深,用不小于30cm粒径的片块石抛填。抛填时,自中线向两侧展开,横坡陡于1:10时,自高向低展开抛填。为使抛填具有一定的密实性,充分利用沿线砂石材料,用粒径小于6cm的砂砾,填充大石料之间的空隙。填筑出常水位50cm后,用30cm厚的砂砾(毛砂)找平,以20t(静荷)振动压路机反复振动碾压,用多次加料,多次振动碾压的方法相结合,使砂砾嵌入石料的缝隙之间,自检符合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上层填筑。其中K46+120(南二路立交桥)处在抛填地段内,此间填筑为上游抛填至K46+153,下游抛填至K46+087,以1:1的坡度做成台阶型
17、断面。考虑到路堤右侧的浆砌护坡,计算出抛石顶面至路面底面的填筑高度,推算出护坡坡脚基础的位置,在抛石填筑时进行宽度调整,在护坡基础外侧多填1.5米,以保障护坡基础的稳定。5)、填方施工要求:清理后的地面,地面横坡不陡于1:5时直接填筑路堤;地面横坡陡在1:5时,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1m宽度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4%向内倾斜的横坡,再进行路基填筑,但砂性土不挖台阶,只将原地表以下20-30cm的土翻松。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工程师审批检查、整修原地基的平面尺寸及横坡土、石及土石混合料路堤的各种压实度要求的填碾试验各种试验数据测定及汇总按规范频率和检查项目自检及汇总所有碾压方式和遍数记录下一层次路基填筑
18、施工施工测量放样工程师审批分层填筑路堤工程师审批路基分层填筑至路基设计标高自检各类数据及尺寸、横坡路基填筑完毕单项工程交验整修或碾压Y N Y N Y N 填宕渣路基压实度采用固体体积率和碾压次数进行双控,路床顶面以下0-80cm内不小于87%,填料粒径控制在10cm内;路床顶面以下80-150cm内不小于85%,填料粒径控制在15cm内;路床顶面以下150cm以下不小于83%,填料粒径控制在15cm内;碾压次数以试验数据及无轮迹控制。填土或土石混合料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路床顶面以下0-80cm及零填、路堑路床以下0-30cm其压实度不小于96%,料径控制在10cm内;路床顶面以下
19、80-150cm其压实度不小于94%,粒径控制在15cm内;路床顶面以下150cm以下其压实度不小于93%,粒径控制在15cm内。路基基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填料铺设,下一层填料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上一层填料的施工。填料应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内。每层填料的铺设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完工后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在边坡防护施工前对路堤进行整修,路堤竣工线以外的所有填料应予清除。路堤处于水田、池塘或泥沼地时,采取抽水或开挖排水沟,以疏干积水,将淤泥及腐植根茎挖除至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满意后再进行路堤填筑。路堤基底低于地下水水位的地方,按设计图
20、纸要求及技术规范规定的透水性材料填筑。一般路基边坡应平整密实,无任何突变。植草边坡应平整而粗糙。路基边坡应符合图纸所示的坡率。采取必要的预防办法保护路基不受损伤,使路基表面的排水畅通而迅速。道路填方施工期间,在现场提供足够的、合适的压实设备,并保持良好的压实功能。 6)、在路堤填筑前,填方材料按技术规范规定进行试验。 用于路基填方的各种主要填料,在开工前,结合施工路段,选择铺筑长度不小于100m(全幅路基)的试验路段(K46+560K46+840)进行压实试验,并将检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现场压实试验应进行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
21、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试验段总结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作为该种材料施工时控制的依据。 用于填方的各类型材料,均应进行现场压实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7)、宕渣路堤分层摊铺时,粗细颗粒应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粗粒或细粒集中堆积,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当石块含量较大时,石块间隙用土或石屑铺散填充,横向外侧1m范围内,用较细的材料铺筑,以确保边坡稳定。8)、压实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填筑过程中及时对中桩、高程进行复测,使之符合设计。为保证边坡准确,采用边坡尺进行检测后修整、压实,同时分层检查压实度,检查试验合格才进行上一层填筑。宕渣路堤的压
22、实采用20t(静压)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洒水压实,压实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使每层在碾压之前均能获得均匀一致的厚度,每层压实时要不断的整平,以保证一致的平整度。为了保证路基与桥涵相接处的压实度,在填筑时,选用透水性较好的级配砂砾,严格按水密法施工,粒径要求不大于10cm。重型压实度(固体体积率)要求路槽底面以下080cm范围97%(88%),80150cm范围95%(86%),150cm以下94%(84%)。填料在摊铺时应先整平,并应作成2%-4%的横坡,以利排水。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40-50Cm。4.2 排水及涵洞施工4.2.1浆砌片石边沟浆砌片石边沟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