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江苏《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j*-2024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XXXX-202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nergyefficiencyretrofitofexistingbuiIdings(征求意见稿)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关于下达2022年度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修订项目的通知(苏建科2022145号)的要求,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相关节能应用技术和本省的实践经验,参照国内有关规范和标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与完善,修编了本规程
2、。本规程于XXXX年XX月XX日经主管部门批准发布,自XXXX年XX月XX日起实施。本规程包含12章,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节能诊断;5节能判定;6围护结构节能改造;7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改造;8给排水系统节能改造;9电气系统节能改造;10可再生能源利用;11监测与控制系统;12运维管理与后评估;附录A、附录B。此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将原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两个章节按专业和技术措施整合完善为节能诊断、节能判定、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给排水系统节能改造、电气系统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监测与控制系统、运维管理与后评估九个章节,对照节能、
3、防火、防水等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了相关提升,增加了碳排放和碳核算相关内容。前言2目次31总则52术语73基本规定IO4 .节能诊断134.1 一般规定134.2 围护结构诊断144.3 暖通空调系统诊断154.4 给排水系统诊断184.5 电气系统诊断204.6 可再生能源系统诊断244.7 监测与控制系统诊断265 .节能判定305.1 一般规定305.2 围护结构判定315.3 暖通空调系统判定335.4 给排水系统判定395.5 电气系统判定405.6 可再生能源系统判定425.7 监测与控制系统判定435.8 分项及综合判定446围护结构节能改造476.1 一般规定476.2 设计4
4、86.3 施工536.4 验收567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改造587.1 一般规定587.2 设计597.3 施工657.4 验收678给排水系统节能改造688.1 一般规定688.2 设计688.3 施工718.4 验收729电气系统节能改造749.1 一般规定749.2 设计759.3 施工799.4 验收8010可再生能源利用8110.1 一般规定8110.2 设计8210.3 施工与验收8411监测与控制系统8711.1 一般规定8711.2 设计8811.3 施工9311.4 验收9512运维管理与后评估9712.1 一般规定9712.2 运维管理9712.3 检测与后评估99附录A既有建
5、筑节能诊断表108附录B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评估表112标准用词说明114引用标准名录115条文说明117修订说明1181总则1.O.1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建筑用能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规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特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改善室内热舒适、用能等需求不断增长,建筑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上行压力不断加大。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超过800亿平方米,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耗能总量为22.7亿te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5.5%,其中建筑运行阶段能耗10.6亿te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
6、1.3%;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tC02,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0.9%,其中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1.6亿tC02,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21.7%。既有建筑量大面广,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是当前建筑节能减碳工作的重要领域。1.0.2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的诊断、设计、施工、验收及运维等。【条文说明】本规程所述既有建筑包括既有公共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由于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相通,为避免重复,本此次修编,将两类民用建筑进行了整合,仅对各专业实施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要求。1. 0.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根据节能诊断结果,结合节能改造判定要求,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7、进行综合分析,选取合理可行的节能降碳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条文说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在保证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和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完善管理体系、运行策略等低成本改造方式,其次考虑改造重点系统的中成本改造方式,最后考虑更换、改造大部分系统的高成本改造方式。对于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基本达到节能50%设计标准的民用建筑,宜优先考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及其运维管理等方面的低成本节能改造。在有多种同类技术措施可选的情况下,应优选节能降碳量相对较显著的技术和措施。1.O.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本规程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8、时的节能诊断、节能改造设计、具体措施与方法、节能改造评估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但节能改造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行业均有相应的标准及规定,同时还应满足改造建筑在结构、防火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O.1既有建筑existingbuilding已建成的,供人们居住、使用和开展各种活动的民用建筑。【条文说明】本规程的既有建筑是指已竣工验收备案合格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以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为主。2. 0.2节能诊断energyefficiencydiagnosis通过现场调查、检测,统计分析能源消费账单和设
9、备历史运行记录,对建筑能耗状况和节能潜力作出评价,并出具节能诊断报告的过程。【条文说明】通过现场调查,调阅能源资源消费账单、设备运行记录、技术文件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仿真模拟和现场测试等技术手段,对建筑的关键子系统(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及运维管理等)进行诊断,找出建筑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室内环境品质等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2. 0.3节能改造retrofitforenergyefficiency在改善或保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基础上,通对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用能设备及系统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增设必要的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的改造活动。【条文说明】建筑以人为本,节能改
10、造应在改善或保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 0.4综合节能改造integerretrofitforenergyefficiency对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用能设备等多个系统进行的综合节能降碳活动。2. 0.5分部分项节能改造Singleretrofitforenergyefficiency指围护结构、用能设备等单项系统的节能改造,也包括各系统中的局部改造。【条文说明】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中,鼓励开展综合节能改造,当受改造资金和现场条件限制时,可进行分部分项改造或局部改造。例如在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中,只进行外窗改造;在空调系统节能改造中,只改
11、造末端设备或冷热源系统等。2. 0.6建筑能耗energyconsumptionofbuilding建筑使用过程中由外部输入的能源,包括维持建筑环境的用能(如供暖、通风、空调制冷和照明等)和各类建筑内活动(如办公、家电、电梯、炊事、生活热水等)的用能。【条文说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51161-2016的建筑能耗定义不含建筑炊事用能,现行地方标准公共机构集中办公区能耗定额和计算方法DB32/T3287-2020明确建筑能耗为集中办公区内所有建筑、室外照明与环境养护等基础服务所消费的电力、燃气、油料和外供冷热源等能源总和,但不包含数据中心、食堂的能耗和车辆能耗;现行地方标准公共机
12、构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DB32/T4001-2021明确建筑能耗为公共机构运行过程中,在一个自然年内,除交通工具用能之外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由于炊事是住宅建筑和部分公共建筑的基本功能,同时现阶段炊事用气也被认为是建筑直接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本规程将炊事用能纳入了建筑能耗边界。2. 0.7基准能耗baselineofenergyconsumption节能改造前,一年内的建筑能耗。2. 0.8修正后的基准能耗regulativebasicenergyconsumption节能改造后,由于新增、调整设备,或改变系统使用情况等因素,给基准能耗带来了变化,基准能耗不能再客观反映出建筑节能改造前的能耗
13、。因此将这种变化量与基准能耗相加,得到调整后的基准能耗,这是一个人为假定的建筑节能改造前的能耗值。2. O.9改造后的建筑能耗energyconsumptionafterretrofitting节能改造后,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年度建筑能耗。2. 0.10节能量amountofenergy-saving修正后的基准能耗与改造后建筑能耗的差值。2. 0.11节能率energy-savingratio改造项目节能量与修正后的基准能耗的比值。2. 0.12改造后评估post-assessmentforretrofitting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对单项改造措施效果和综合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和验证的活动。【条文
14、说明】为确保既有建筑用能设备和系统高效运行,通常还会对项目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开展跟踪评估,通过定期对运行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找出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2. 0.13超低能耗改造ultra-lowenergyretrofitting按照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进行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 0.14建筑电气化改造buildingelectrificationretrofitting为减少建筑直接碳排放,采用高能效用电设备对燃气、燃油等设备进行的改造。【条文说明】住建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建筑电气化工程,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以减少建筑温
15、室气体直接排放为目标,扩大建筑终端用能清洁电力替代,通过以电代气、以电代油,推进炊事、生活热水与采暖等建筑用能电气化。3基本规定3. 0.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因地制宜选择单项节能改造或综合节能改造。【条文说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在保持或改善室内环境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改造过程中,可根据节能诊断结果,优先选择易于实施、性价比较高的节能改造技术分步进行单项节能改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综合改造。4. 0.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应进行可靠性、安全性鉴定,并符合下列规定:1对既有建筑进行可靠性鉴定,C级建筑或构件应在加固处理后进行改造;2对涉及改造的主体结构进行安全性鉴定并进行
16、改造安全性评价;3对涉及改造的非主体结构进行改造安全性评价。【条文说明】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建筑物改造或增容、改建或扩建前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其表3.3.3规定了鉴定评级的层次分级标准,C级应采取措施,D级应立即采取措施。考虑到D类建筑加固维修等成本较高,本规程对该类建筑不做具体规定。对于使用寿命短期不足以回收节能投资的建筑,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定。3.0.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明确节能指标、碳排放强度降低指标及其评估核验的方法,并进行节能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条文说明】建筑节能改造前后的建筑能耗可按现行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
17、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附录C规定的动态负荷法计算,采用相同的软件和典型气象年数据,综合考虑改造前后建筑的暖通空调统运行状况、照明功率密度值及开关时间、电气设备功率密度及使用率等。3.0.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江苏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采用的保温材料和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标准的规定。改造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的相关规定。3.0.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应优先对原有材料进行再循环利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并满足国家和地
18、方节能、环保、绿色的相关要求。3.0.6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开展既有居住建筑基本情况调查和居民信息调查,做好居民的相关改造宣传和协调工作,对可能影响居民的各种情况提出应对措施。【条文说明】既有居住建筑的调查主要包括:建筑的结构安全分析,主要是阳台、屋顶楼板的荷重能力分析以及地基承重能力分析;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建筑能耗、室内环境质量等进行分析;建筑附着物调查,如墙面各类管线、居民自行搭建物、空调外机、窗户护栏和屋面太阳能热水器等;建筑内部情况调查,如单元门、楼梯间、地下室等;居民家中装修情况,特别需要注意涉及改造的部分,最好采取影像存档,供发生纠纷时备查。居民信息调查主要包含以
19、下几点内容:1家庭状况,包括人口数量、年龄、联系方式等;2健康情况,主要调查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居民,动员家属做好预防措施;3房屋产权归属;4室内状况,如采暖季室内温度,有无结露霉变、透风、渗漏等;5节能改造意愿。调查时要尽量利用历史数据和设计资料,尽量控制检测费用,尽量减少对建筑的破坏,尽量少扰民。3.0.7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时,应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条文说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因此,本条文规定了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有条件的场所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其
20、中与建筑用能紧密关联的主要有地热能和太阳能等。目前,利用地热能的技术主要有地源热泵供热与制冷技术;利用太阳能的技术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采暖与制冷、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光导管技术等。除了地热能和太阳能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蕴含大量余热资源,有条件的项目可以考虑开展余热资源的利用;当建筑用能设备产生的余热废热具备热回收条件时,应合理设置热回收装置;当进行新、排风系统的改造时,应合理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3.0.8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条文说明】近年来,合同能源管理已成为推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有效途径。合同能源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节
21、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或者能源托管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等服务,并从节能效益分享或者运维管理节能获得合理利润,可以大大降低用能管理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双方节能改造的积极性。4.节能诊断1 .1一般规定1.1.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对建筑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系统等进行节能诊断,并编写节能诊断报告。【条文说明】既有建筑改造前,应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及生活热水系统,供配电、照明及电梯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等进行节能诊断,既有建筑节能诊断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T177和居住建筑节能检测
22、标准JGJ132等相关规定。节能诊断报告应包括建筑概况、用能系统与运行现状、能耗构成、室内热环境及品质、改造方案建议和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应根据诊断结果,因地制宜地制定改造方案,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节能性、环保性和经济实用性等方面综合分析,选取合理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并明确节能指标、预期效益及其评估核验方法等内容。4 .1.2既有建筑节能诊断前,应收集下列资料:1工程竣工图和技术文件;2历年房屋修缮及设备改造记录;3相关设备技术参数和近13年运行记录;4室内环境品质,包含但不限于温湿度、声光环境参数、空气质量参数;5近13年每月的燃气、燃油、电、水、蒸汽等能源、资源消耗量;6建筑主要
23、功能、入住率、出租率、运行时间等使用情况。【条文说明】建筑的竣工图、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运行记录、能源消费账单等是进行既有建筑节能诊断的重要依据,节能诊断前应进行详细的资料收集和相关性能测试。4.1.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诊断时,应结合设计值指标和模拟验算评估建筑全年采暖空调能耗,综合对建筑节能潜力做出评价。【条文说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诊断时,应复核建筑围护结构性能,根据室内热湿环境、围护结构、建筑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等诊断结果,以及建筑能耗计算和用能现状的调查统计,综合确定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目标,给出初步的节能改造建议和节能潜力分析。4.2围护结构诊断4.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根据外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江苏 既有 建筑节能 改造 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