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含义和特点综述》2000字】.docx
《【《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含义和特点综述》2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含义和特点综述》2000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含义和特点综述目录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含义和特点分析1(一)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含义1(一)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特点11 .行为和品格并举22 .宽容和严格并济23 .成文与判例并重2一般来说,我国规定的未满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都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在该年龄之下的未成年人都不具备,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获取知识途径的增多,获取的知识也会随着时代更新,他们的心理上成熟的也快,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心理方面的成熟程度也不会一成不变,简单的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只能短期内有所抑制,社会一直在发展,未成年人也在逐渐变化,到时仍需改变刑事责任年龄下限。这时,就
2、需要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原则,使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一)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含义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将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规定为12周岁,但是他们对于12至14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发生具有一些特殊情况的案件时,可以根据该未成年人能不能辨别和控制管理自己的行为,来判断他是不是能够承担刑事责任。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随着两大法系的逐步融合,英国逐步将恶意补足年龄原则以成文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具体而言,它指的是:我们可以认为处在一定年龄的未成年人是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但是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该未成年人在犯罪时具有“主观恶意”,且他在实施行为时能
3、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能够控制自己不再去实施行为,将推翻原来的推定,追究他的刑事责任。tiil(二)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特点恶意补足年龄原则在发展过程中慢慢的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 .行为和品格并举英美法系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允许品格证据的存在,品格证据具体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外化的行为对其名声、名誉等产生的影响。品格证据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性:一是独特性,每个人周围的环境、自己接受到的教育还有成长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人形成的品格特性也会存在差别。这样的差别使得品格证据具有独特性;二是稳定性,一个人的品格是经过长时间的经历和固定的环境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被轻易地改变,所以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恶意补足年龄原则的含义和特点综述 恶意 补足 年龄 原则 含义 特点 综述 200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7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