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优化建议》12000字(论文)】.docx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优化建议》12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优化建议》12000字(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摘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后,相对于“上一代农民工”的概念提出来的,它既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又是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力量。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情况,这必然会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会遇到城市化过程中一些问题。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于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特点和重要意义,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新生代农民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来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2、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目录摘要1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意义1(一)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1(三)我国经济良好地发展需要新生代农民工2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2(一)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文化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2(一)新生代农民工所在地的排斥和歧视3(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小农思维”根深蒂固4(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4三、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7(一)从多方面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8(一)倡导城市原住居民接纳新生代农民工10(三)新生代农民工应该与时俱进12(四)政府要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促进农民
3、工的市民化进程13四、结论14参考文献15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意义(一)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促使大批农民工进入城市,这些自传统农耕生产活动中释放出来的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城市的工业生产之中,并成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具有中国特殊性的一群介于工人与农民之间的群体。伴随改革的深入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内部又出现了新一代的群体,新生代群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农民工群体的内在同质性,凸现了农民工群体中的年代更替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受到党
4、和政府的广泛关注。住房制度是一个国家建立的有关住房的建设、分配、交换、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住房保障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的是低租金、实物配给式的福利住房分配制度,国家通过各个单位将建好的住房以低租金分配给职工居住使用O这种国家包揽的住房制度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也造成了住房的严重短缺。各地政府和城市居民应该改变以往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老思想老看法,他们是我国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在城市中不应该被歧视,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这些年我国城市社区迅速发展,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成为新生代
5、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生活气息的主要场所,像一座桥梁联系着他们双方,然而他们在社区生活并没有对社区有着强烈的归宿感觉。在社区中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彼此交往少,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缺乏彼此基本的认同感,这阻碍来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因此,社区作为一个联系沟通的枢纽,要多开展一些社区文化活动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一同参加,增进他们的交往。在社区的管理中,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其中建言献策,感受到主人翁的角色,破除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内心隔阂,推进他们良性互动。(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第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之一。伴随着我国城市的扩
6、张以及更加迅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新生代农民流入城市寻求工作机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些一方面可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个人收入;另一方面能够提大幅高我国农村土地和农业生产的效率。第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在其市民化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会导致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加快推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尽快解决该群体市民化的问题不仅有利于防止社会问题的发生,更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够加速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
7、程也是其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只有不断累积人力资本、扩充社会资本,才能较快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并最终成为市民。(三)我国经济良好地发展需要新生代农民工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只有先安定生活下来,才能更好融入城市之中。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普遍不高,城市中的楼房价格却很高,这两者之间巨大的价格差距,让他们对城市楼房望而却步,阻碍了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的“城市梦想”。政府在市民化过程起主导作用,应该加大对城市住宅的建设,采取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示范区等多元的方式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困难,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得到有效较低。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与老
8、一代农民工,他们更渴望通过自己在城市中的打拼,在城市中赢得一份稳定工作,长远的在城市中发展。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一)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文化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根据调查可知,武汉市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文化程度达到初中及以上的占总人数的91.8%;而老一代农民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有71.7%。新生代农民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已达到25.8%,与老一代农民工的2.6%相比有了巨幅提升。由此可见,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比老一代农民工高。拥有这样优势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就拥有了更多的人力资本,为他们城市化的进程创造了比较好的先决条件。表2-1武汉市新老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合计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
9、人%人%人%人%人%人%人%31810061.9206.36721.114344.95216.4309.415210021.341278455.32113.83210.6就武汉市调查而言,虽然相较于受教育状况极其贫乏的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显著提高。如表2.4,武汉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达到初中及以上的占总人数的比率比老一代高20.1%,新生代农民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老一代高2.6%o分析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有能力与权利改变农民工这一身份。但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少机会受到更高等的教育,这与城市同龄人相比存在着明显劣势。这种现象
10、的产生关系到农民工实际拥有的经济条件与社会提供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制约以及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受教育程度又严重影响其经济收入和职业地位。也正是由于他们这种强烈市民化和希望获得城市归属感的意愿使他们在面临失业、工伤、疾病等诸多风险时显得极其脆弱。甚至会阻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扎根于城市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欠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总体偏低;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高达32.7%。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培训机构零散、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对
11、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也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参与培训的经济负担。二是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感兴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总体偏低。(二)新生代农民工所在地的排斥和歧视在农村,由于长期离开土地和农村,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已经非常陌生,加之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吃苦耐劳方面的能力明显低于父辈,而他们对生活又有着更高的期望,因此,在农村的乡土社会中新生代农民工处于边缘性的社会地位。而在城市,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体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匮乏等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同龄青年相
12、比,工资收入少、工作环境差、生活质量低下,经常遭受城市居民的排斥和歧视,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因此,无论在城市和乡村,他们都处于边缘性的社会地位。(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小农思维”根深蒂固城市人对新生代农民工认识不足,存在根深蒂固的思想偏见,使新生代农民工被排斥在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生活方式等体系之外,难以和城镇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待遇。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2%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在城市受到了公平的待遇,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反映了城市人对农民工有偏见。从进一步的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觉得人与人之间很冷漠,缺少了一份人情。访谈中的王女士说,“感觉周围人瞧不起我们农村来的,都不爱理我们,在家就不会这
13、样,走街串巷的,一个村的大家都很熟”。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城市人无论在现实利益还是在心理上,都比农村人多了一种优越感。他们认为,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后,会争夺城镇的公共资源,侵犯他们的既得利益。比如会加剧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挤占他们的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城镇的失业率;会引发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破坏等一系列“城市病”问题。此外,城市人觉得农民工素质低下,会给城市带来治安问题,比如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甚至将城市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标签也强加在农民工身上。城市人对农民工的认识偏见,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自卑心理,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从心理上融入城市,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四)新生代农民
14、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都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突出表现在城乡对立的农村土地的承包制度、城乡对立的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城市封闭的社会保隙制度。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阻碍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表22上一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项目数量百分比本数项目数量百分比半数认为自己是城市人4722.9%否有住房公积金5727.8%否不经常意识到差别5426.4%否不喜欢自己称谓8943.4%否已经习惯打工生活IlO53.7%是从未无助和孤单19092.7%是想留在城市12259.5%是收入1500元以上6129.7%否不认为地位低5325.9%否不会为生病不安110
15、53.7%是对现在的生活满意8842.9%否参加了医疗保险8039.0%否与城市人经常交往7034.1%否参加了养老保险7536.6%否没有被歧视的经历7436.1%否参加了工伤保险3517.1%否1.农村土地产权困境在一个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扩大生产的经济结构中,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才能保证市场运转正常和生产效率。但是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农民取得集体土地的承包权是凭借农村社员的权利,如果农民身份没有了,土地承包的权利也会同时也没有了。该法还规定:农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的权利,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集体拥有房屋的所有权,迫使农民只能在本村村民的范围内进行房屋的
16、买卖,本村集体土地上的房产,村级集体组织以外的人员没有权利购买。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本村村民有权利购买本村其他居民的房产的条件是必须满足没有房屋,拥有房屋的宅基地面积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并且购买房屋后取得宅基地面积也没有超过规定的标准。这些规定使得土地无法自由流动,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基础要素,农民对农业和土地的依赖会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稳定性,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会放缓。2 .就业制度困境新生代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会对他们的市民化产生很多不利影响。首先,非正规就业造成了雇主在一定程度上对受雇方新生代农民工的剥削。临时工一般是没有技术和低技术的农民工,不仅工作强度不小、工
17、资水平不高、劳动时间长,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缺乏,参与社会三方对话的权利还没有,他们要忍受较大程度地不公平,长此以往,农民工与雇主和企业的矛盾则会加深,作为已经成为非正规就业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会使他们徘徊于非正规就业之外,阻碍其市民化进程。其次,由于非正规就业的长期存在,城市二元结构的劳动力市场会被强化。大量的农村年轻一代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的工作,虽然对我国企业劳动力节约成本方面会有益处,但对升级产业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来说是毫无益处。新生代农民工然接受了相对较高的教育,人力资本有所提升,但与城镇职工相比,他们的知识结构仍不具备竞争力。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民工的歧视依然存在,使
18、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放弃了进入正规就业部门的努力,是出于高昂的就业门滥和就业成本的原因。转而选择非正规部门就业,因为非正规部门技能要求较低,同时工资水平也较低。他们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除了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外,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收益低是另一个原因。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新生代农民的低人力资本化和城市正规就业拒绝吸纳低素质的农民工的固定模式,从而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固化。因此,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出现这种城市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固化现象。3 .教育制度困境近几年,我国实行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新生代农民工子
19、女的受教育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由于教育改革进程缓慢,一些地区教育政策贯彻不力,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并没有全面系统的解决。首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障碍使得农民工子女无法顺利享受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预算,甚至有一些公办学校堂而皇之的拒绝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接受教育或者收取高额学费,即便能够就近报名入学,复杂的入学条件和繁琐的报名程序也让工作繁忙的农民工群体唏嘘不已。其次,一些地区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歧视依旧存在,在城市中,适龄的城市青少年和农村青少年有着明显的差别,城市青少年入学只要缴纳少量的费用,而农村青少年则要缴纳高额借读费。同时,城市中有明显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打工学校”的差别,在“打工学
20、校”就读的孩子往往要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和歧视,加之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此外,我国没有实行异地高考制度,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无疑又给农民工家庭增添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如果不参加高考,农民工子女就要面临初、高中毕业后就读职业学校的选择,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也亟待完善,存在着费用高、与劳动力市场供需联系不紧密的弱点,导致接受培训的学生并不能有效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农民工子女的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4 .户籍制度困境李强和胡宝荣认为,“户口的价值化或等级化,可以说是当前我国户籍制度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J由此可见,户籍制度的
21、等级化和价值化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关键制度因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自1958年确立以来,对我国一定时期的社会稳定、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资源的分配越发不合理,差别对待农村和城市户籍的消极作用突显,一方面,户籍价值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农民和市民的认为价值划分,使得城乡一体建设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二元户籍制度不利于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变,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进程。目前,各地方的户籍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完善,一些小城镇为了扩大城市规模,不断降低户籍准入门槛。但是,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及优化建议 新生代 农民工 市民 问题 优化 建议 12000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