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园林树木的功能(4学时).docx
《03第三章园林树木的功能(4学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章园林树木的功能(4学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园林树木的功能第一节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作用美化功能是园林树木最主要的功能。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一)个体美与群体美1、个体美园林树木种类繁多,每个树种都有自己独具的形态、色调、芳香、声响等美的特色。这些特色又能随季节及年龄的变更而有所丰富和发展。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成荫、浓影砸地,秋季佳实累累、色香具备,冬季白雪挂枝、银装素裹,四季各有不同的风姿与妙趣。以年龄而论,树木在不同的年龄时期均有不同的形貌。例如松树在幼龄时全株团簇似球,壮龄时亭亭如盖,老龄时则枝干盘虬而有飘舞之姿。树木个体的这些美的特色是可以用感官来感知的,因而是具体的。
2、另外,不同民族或地区的人们由于生活、文化及历史上的习俗等缘由,对不同的树木常形成带有肯定思想感情的看法,有的上升为某种概念上的象征,甚至人格化了。例如我国人民常用四季常青、抗性极强的松柏类代表坚贞不屈的精神;用富丽堂皇、花大色艳的牡丹象征旺盛昌盛。在欧洲,很多国家均以月桂代表光荣,油橄榄象征和平。这种美存在于人的思维领域,因而是抽象的美,称之为意境美、象征美或风韵美。这种美凭感官时不能感知的,因而是抽象的。2、群体美树木通过不同的配植手法组合在一起,则能体现群体之美。乔木层位于最上层,具有骨架作用。灌木层对整个群落在景观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增加了群落的层次感,并且色调丰富,景色宜人。低矮的树
3、木种类作为地被植物,则避开了黄土袒露,使绿荫铺地,鲜花盛开。随着树木种类的变更,可以形成不同的群体景观。(二)衬托作用园林树木所具备的自然美与建筑、小品、道路等所呈现出的人工美形成形成剧烈而又显明的对比,使得各自的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园林中的建筑、雕像、溪瀑、山石等,均需有园林树木与之相衬托、掩映,以削减人工做作或枯寂气氛,增加景色的生气。例如,庄重宏伟、金瓦红墙的宫殿式建筑,配以苍松翠柏,无论在色调上,还是在形体上均可以收到“对比”、“烘托”的效果;又如庭前朱栏之外、廊院之前对植玉兰,春来万蕊千花,红白相映,会形成令人神往的环境。(三)组织空间树木可以作为分隔空间、沟通空间和填充空间的手段,
4、起到组织空间的作用。假如运用树木来分隔空间,可以使相互有关联的空间之间达到似隔非隔,相互包涵的效果。本章只讲个体美方面的内容,关于群体美及美的运用问题,将在植物造景课程中讲授。二、园林树木的具体美(一)形态美1 .树形树形由树冠及树干组成,树冠由一部分主干、主枝、侧枝及叶幕组成。不同的树种各有其独特的树形,主要由树种的的遗传性而确定,但也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而在园林中人工养护管理因素更能起确定作用。一个树种的树形并非恒久不变,它随着生长发育过程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更,园林工作者必需驾驭这些规律,对其变更要有预见性。一般所谓某种树有什么样的树形,均指在正常的生长环境下其成年树的外貌。通常乔木类有
5、圆柱形、尖塔形、圆锥形、卵形、球形、钟形、伞形、棕椰形等树形;灌木类有球形、卵形、丛生形、拱枝形、匍匐形等树形。虽然各种树形的美化效果常依配置的方式及四周景物的影响而有不同程度的变更,但总的来说,凡乔木具有尖塔状及圆锥状树形的,多有肃穆端庄的效果;具有柱状狭窄树冠的,多有高耸静谧的效果;具有圆钝钟形树冠的,多有宏伟浑厚的效果;而一些垂枝类型的,常形成优雅和平的气氛。在灌木方面,成团簇丛生的,多有素朴浑实之感;呈拱形的则有潇洒之态。2 .叶形树木的叶形变更万千,从欣赏特性的角度来看可归纳为以下类型:(1)单叶:分为针形类(包括针形叶和凿形叶)、条形类、披针形类(包括披针形和倒披针形)、椭圆形类、
6、卵形类(包括卵形及倒卵形叶)、圆形类(包括圆形及心形叶)、掌状类、三角形类(包括三角形及菱形)、奇异形类(包括各种引人注目的形态,如马褂木、羊蹄甲、银杏)。(2)复叶:分为羽状复叶(包括奇数羽状复叶和偶数羽状复叶以及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包括掌状及二回掌状复叶)。叶片除基本形态外,又由于叶边缘的锯齿形态以及缺刻的变更而更加丰富。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叶片,具有不同的欣赏特性,例如棕植1、蒲葵、椰子等均具有热带情调,但是大型的掌状叶给人以素朴的感觉,大型的羽状叶却给人以轻快、潇洒的感觉。3 .花形与花相(1)花形园林树木的花朵,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大小,单朵的花又常排聚成大小不同、式样各异的花
7、序。由于花器及其附属物的变更,形成了很多欣赏上的奇趣。例如金丝桃花朵上的金黄色小蕊,长长地伸出于花冠之外;拱手花篮朵朵红花垂于枝叶间,好像古典的宫灯;带有白色巨苞的琪桐花,宛如群鸽栖止枝梢。通过人们的长期劳动,创建出园林树木的很多宝贵品种,这就更丰富了自然界的各种花型,有的甚至变更得令人无法分辨,例如牡丹、月季、茶花、梅花等等,都有着大异于原始花型的各种变异。这些将在各论中分别讲授。(2)花相除了花形,园林树木的花相也很重要。花相是指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花相与花或花序在树上的分布、叶簇的陪衬关系以及着花枝条的生长习性亲密相关。园林树木的花相,从树木开花时有无叶簇的存在而言,可分
8、为两种型式:纯式和衬式。纯式是指在开花时,叶片尚未绽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一类;衬式指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园林树木的花相可分为以下几种:独生花相:本类较少,形态奇妙。例如苏铁类。线条花相:花排列于小枝上,形成长形的花枝。由于枝条生长习性的不同,有呈拱状花枝的,有呈直立剑状的,或略短曲如尾状的。简而言之,本类花相大抵枝条较稀,枝条特性较突出,枝上的花朵或花序的排列也较稀。呈纯式线条花相的有连翘、金钟花等;衬式的有珍宝绣球、三梗绣球等。星散花相:花朵或花序数量较少,且散布于全树冠各部分。衬式星散花相的外貌是在绿色的树冠底色上,零星散布着一些花朵,有丽而不艳,秀而不媚之效。如珍宝梅、鹅掌楸、
9、白兰等。纯式星散花相种类较多,花数少而分布稀疏,花感不剧烈,但也疏落有致。若于其后植有绿树背景,则可形成与衬式花相相像的欣赏效果。团簇花相:花朵或花序形大而多,就全树而言,花感较剧烈,但每朵或每个花序的花簇仍能充分表现其特色。呈纯式团簇花相的有玉兰、木兰等。属于衬式团簇花相的可以大绣球为典型代表。覆被花相:花或花序着生于树冠的表层,形成覆伞状。属于纯式的有绒叶泡桐、泡桐等;衬式有广玉兰、七叶树、栾树等。密满花相:花或花序密生全树各小枝上,使树冠形成一个整体的大花团,花感最为剧烈。例如榆叶梅、毛樱桃等;衬式如火棘等。干生花相:花着生于茎干上。种类不多,大抵均产于热带潮湿地区。例如槟榔、枣椰、鱼尾
10、葵、山槟榔、木菠萝、可可等。在华中、华北地区的紫荆,亦能在较粗的老干上开花,但难与典型的干生花相相比。4 .果形一般果实的形态以奇、巨、丰为鉴赏标准。所谓“奇”是指形态奇异好玩。例如铜钱树的果实形似铜币;腊肠树的果实好比香肠;秤锤树的果实象秤锤;元宝枫的两个果实合在一起象元宝;佛手的果实似人手等等。所谓“巨”是指单体果形较大或果形虽小但形成较大的果穗,前者如柚,后者如接骨木,均可收到引人注目之效。所谓“丰”是就全树而言,无论单果或果穗均应有肯定的丰富数量。5 .根形树木袒露的根部也有肯定的欣赏价值,我国自古以来即对此有很高的鉴赏水平,并已将此欣赏特点应用于园林美化和树木盆景的培育。并非全部的树
11、木都有显著的露根,一般言之,树木达老年期以后,均可或多或少地表现出露根美。在这方面效果突出的树种有:松、榆、梅、榕、腊梅、山茶、银杏等。(一)色调美1 .叶色叶的颜色有极大的欣赏价值,叶色变更的丰富,难以用笔墨形容,在实际应用时若能奇妙支配,常能出现奇异的效果。依据叶色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1)绿色类:绿色虽属叶子的基本颜色,但具体视察则有嫩绿、浅绿、鲜绿、浓绿、黄绿、褐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等差别。将不同绿色的树木搭配在一起,能形成奇妙的色感。例如在暗绿色针叶树丛前,配植黄绿色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的效果。(2)春色叶及新叶有色类:树木的叶色常因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更,除对树木在夏季的绿叶
12、加以探讨外,在实际工作中尤应留意其春季及秋季叶色的显著变更。对春季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树种,统称为“春色叶树”,例如臭椿、五角枫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春叶呈紫红色等。在南方暖热气候地区,有很多常绿树的新叶不限于在春季发生,而是不论季节只要发出新叶就会具有漂亮色调而有宛如开花的效果,如铁力木等,这一类统称为“新叶有色类”。为了便利起见,也可将此类与春季发叶类统称为“春色叶类”。本类树木如种植在浅灰色建筑物或浓绿色树丛前,能产生类似开花的效果。(3)秋色叶类:凡在秋季叶色能有显著变更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秋色叶树大体可分为两类,即秋叶呈红色或紫红色的,如鸡爪械、五角枫、茶条械、枫香、地
13、锦、盐肤木、柿、黄护等;秋叶呈黄或黄褐色的,如银杏、白蜡、复叶械、栾树、悬铃木、水杉、落叶松等。这只是秋叶的一般变更,事实上在红黄之中又可细分为很多类。在园林实践中,由于秋色期较长,故早为各国人们所重视。例如在我国北方每于深秋欣赏黄护红叶,而南方则以枫香、乌柏的红叶著称。在欧美的秋色叶中,红棚、桦类等最为夺目。而在日本,则以械树最为普遍。(4)常色叶类: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常年均呈异色,而不必待秋季来临,特称为“常色叶树工全年树冠呈紫色的有紫叶小柴、紫叶李、紫叶桃、紫叶矮樱等;全年叶均为金黄色的有金叶鸡爪械、金叶雪松、金叶圆柏、金叶女贞等。(5)双色叶类:某些树种,其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
14、同,在微风中就形成特殊的显著变更的效果,这类树种特称为“双色叶树”。如银白杨、新疆杨、青紫木等。(6)斑色叶类:绿叶上具有其它颜色的斑点或花纹的树种称为“斑色叶类”,如洒金东瀛珊瑚、变叶木、花叶大叶黄杨等。2 .花色除花型之外,花色是最主要的欣赏要素,花色变更极多,无法一一例举,只能归纳为几种基本颜色:即红色系、黄色系、蓝紫色系、白色系,每个色系都包括很多种树木,在学习过程中应留意归纳。除了在种间花色有较大的变更外,在种内花色的变更也特别丰富,表现在:(1)同一种花卉(树木),其不同品种,花色往往不同。牡丹、月季、杜鹃、山茶、梅花等久经栽培的名花表现尤为突出。(2)同一品种同一植株的不同枝条、
15、同一枝条的不同花朵,乃至同一朵花的不同部位,也可具有不同的颜色。如牡丹中的二乔、杜鹃中的王冠、月季中的金背大红、桃花中的洒金碧桃及跳枝类品种等。(3)同一朵花的颜色随时间而变更。如金银花初开为白色,后变黄色;海棠花蕾时呈现红色,开后则呈淡粉色,故古人诗中说:“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季节最妩媚”;海仙花初开时为白色、黄白色或淡玫瑰红色,后变为深红色;木芙蓉中的“醉芙蓉”品种,早晨开白花,中午转桃红,傍晚则变深红。3 .果色“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苏轼这首诗描绘出的一幅奇妙景色,正是果实的色调效果。果实的色调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基本色系,即红色系、黄色系、蓝紫色系、黑色系、白色系。具体树种须
16、在学习过程中自行归纳。除以上基本色调外,有的果实还具有花纹。此外,由于光泽、透亮度等的不同,又有很多微小的变更。在成熟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色泽。在选用观果树种时,最好选择果实不易脱落而浆汁较少的,以便长期欣赏。4 .枝、干色枝干具有漂亮色调的树木,特称为观枝干树种。此类树木当深秋落叶后尤为引人注目,对创建冬态景观有很重要的意义。习见赏红色枝条的有红瑞木、野蔷薇、杏、山杏等;赏古铜色枝的有山桃等;赏绿色枝的有梧桐、棣棠、迎春等。树干呈暗紫色的有紫竹,呈黄色的有金竹、黄桦等,呈绿色的有竹子、梧桐等,呈白色的有白皮松、白桦等,呈斑驳色调的有黄金间碧竹、金镶玉竹、木瓜等。这些树种是表现冬季
17、景观的好素材。(三)芳香美花、叶的芳香可以刺激人的嗅觉,从而给人带来一种无形的美感一一嗅觉美。因此在很多国家的园林里常设有芳香园,就是由具有芳香的树木花草配植而成。1 .花香具有芳香的欣赏树木有很多种,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香型,如梅花、茉莉具芳香,白兰、含笑具浓香,桂花具甜香,玉兰具淡香等。其他丁香、玫瑰、珠兰、米兰、瑞香等的香型均各不相同。这些花虽没有艳丽的色调和奇妙的花型,但凭它们独特的芳香而受到人们的宠爱,如桂花即排在我国十大名花之列。2 .叶香松科、樟科树种及柠檬枝等的树叶均能挥发出香气,令人感到精神安逸。(四)声响美不同形态和类型的叶片在风雨的作用下相撞会发出不同的声响,有的萧瑟美丽,
18、有的汹涌澎湃,均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以针叶树种最易发音,故有“松涛”、“万壑松风”之说。阔叶树中响叶杨也是较典型的树种。.园林树木的抽象美人们在欣赏花卉的时候,经常会进行移情和联想,将花卉情感话、性格化,从而在获得花卉自然属性美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人“外射”到花卉上的主观情感,这被称作“人化的自然”,这是一种抽象的美,人们称之为“意境美”、“风韵美”、“联想美”、“象征美”等。这种美是花卉各种自然属性美的凝合和升华,它体现了花卉的风格、神态和气质,比起花卉纯自然的美更具美学意义。赏花者只有欣赏到了这种美,才是真正感受到了花卉之美。自古以来,在千姿百态的花木上,人们给予了各种各样的精神意义,高士
19、奇就这样说过:“花代表了人类的很多感情:真挚的友情、纯净的爱情、崇高的仰慕花体现了人类的很多精神:坚韧不拔、傲然不屈、神圣贞洁花象征了人类的很多愿望:华蜜和平、自由独立、健康快乐对于具体的花木种类,各自所表达的感情、体现的精神、象征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松枝傲骨铮铮,柏树庄重肃穆,且都四季常青,厉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因此在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竹子坚挺潇洒,节格刚直,它“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J因此,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行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行毁其节”来比方人的气节。宋代大文豪苏轼尽然到了“宁可食无肉,不行居无竹”的地步。梅花枝干苍劲挺秀
20、,宁折不弯,它在冰中孕蕾,雪里开花,被人们用来象征坚毅不屈的意志。在冰天雪地的严冬,自然界里很多生物无影无踪,唯有松、竹、梅熬霜迎雪,屹然挺立,因此古人称之为“岁寒三友”,推崇其坚韧的性格和斗争精神。桃李在明媚的阳光下,花繁叶茂,果实累累,因此人们常以“桃李满天下”来比方名士的门生众多。花木又常被用来表示爱情和思念:红玫瑰表示爱情;红豆树意味着相思和怀念;而青枝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闻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因此梧桐在诗文中常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总之,丰富多彩的花木,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了无限的象征意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擅长继承和发展园林树木的抽象
21、美,并将它运用于树木应用的各个方面。第二节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空气质量方面在树林中或公园里花草树木多的地方,空气簇新,有益于人体健康,这是因为植物有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碳氧平衡,削减病菌。汲取毒气,阻滞粉尘。(一)碳氧平衡同地球上分布的大量森林相比,城市园林的绿量是相当有限的。城市园林植被的产氧量,也远远不足以代替大气环流的含氧量,往往城市风速的大小变更即可干脆带来城市上空空气质量的变更。然而,探讨表明,同郊野地区相比,由于城市下垫面的变更,建筑密集分布和人口密集居住的状况,形成了城市中很多气流交换削减和辐射热增加的相对封闭的生存空间,加上城市人群的呼吸耗氧量(每人每天呼
22、吸耗氧750克,呼出二氧化碳900克)和城市各种化石燃料燃烧的耗氧量(一般为城市人群呼吸耗氧量的1075倍),以及城市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目前市区的二氧化碳含量常超过自然界大气中二氧化碳正常含量320mg/kg的指标,城市局部地区严峻缺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状况更时有发生,尤以风速减小、天气燥热的条件下,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燃料大量耗氧的工业区出现的频率更多,二氧化碳含量可达500700mg/kg。局部地方尚高于此数。在人们所吸入的空气中,当二氧化碳含量为0.05%(500mg/kg)时,人的呼吸就感到不适,到0.2%(2000mg/kg)时,就会感到头昏耳鸣,心悸,血压上升,达到10
23、%的时候人就会快速丢失意识,停止呼吸,甚至死亡。所以局部缺氧的发生,干脆危害城市居民的健康,特殊是对老年人简洁诱发多种疾病而危及生命平安。据测算,1hm2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能消耗1t的二氧化碳,释放0.75t氧气。依据城市碳氧平衡的理论,假如以成人每天汲取氧气0.75kg,呼出二氧化碳0.9kg计算,维持一个城市居民生存的碳氧平衡须要1011?的森林(或2511?以上的草坪)。这就是很多欧洲国家制定城市绿化指标的依据。所以,城市园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释氧固碳的功能,除去在城市低空范围内从总量上调整和改善城区碳氧平衡状况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外,在城市中就地缓解或消退局部缺氧、改善局部地区空气质量的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 第三 园林 树木 功能 学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