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牛与苗族之关系.docx
《浅论牛与苗族之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牛与苗族之关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论牛与苗族之关系【摘要】苗族的迁徙历史几乎都伴随着牛的身影,至今在苗族社会仍可看到:牛在苗族人民的待客、祭祀、丧葬、理想寄托等生活细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拟从“苗族与牛的关系”入手,从历史渊源、现实关联、精神陪伴等视角来分析苗族与牛的关系。【关键词】苗族与牛;牯藏节;斗牛;牛角酒;摆贝村苗族与牛的关系贯穿着苗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记载苗族历史的古籍资料述异记及关于苗族祖先的传说之一的祖先蚩尤就是“人身牛蹄”,在苗族史书中对蚩尤的称谓“榆网”也正是现今中部方言的苗语。由此虽不能断定苗族与牛的关系,但亦不难得出牛是长期存在在苗族的历史中的。从现今的文化表征来看,斗牛习俗只流行于现当代苗族三大
2、宗支中的中部方言、西部方言两个方言区苗族聚居区中;此外,在苗族妇女的蜡染服饰上均有牛角图案,其在节日中头戴的银饰有一对水牛角。从上述文化表征来看,牛的文化寓意长期伴随苗族人民的语言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苗族与牛的关系普遍存在于廉大苗族社会中,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文化水平等的影响下,同一地区的不同支系下,苗族与牛的关系存在较大差异。但苗族与牛的关系贯穿着苗族的历史和当下生活的诸多方面,其共性也是非常明显的。苗族人把斗牛、椎牛当成牯藏节这一节日中的重要活动,是否有能力买牯藏牛、买的牯藏牛是否壮实、牯藏牛在斗牛活动中能否取胜甚至关系到这家人在寨中的地位。去过苗族同胞居住地、了解苗族风情
3、的人都知道,苗族人民把喝牛角酒作为对待贵客的最高礼遇。摆贝苗族老人行之将尽时最大的愿望是看到儿女为他准备的祭牛,在过去甚至是当下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老人在渐渐老去时能看到一头属于自己的祭牛是他们最高的追求。走在摆贝大寨的巷道里,几乎每家每户门楣处或门脚都可以看到一幅牛角。而在现在和过去的农业生产中,牛无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苗族与牛的关系几乎可以说是贯穿着苗族的过去和现在、是将苗族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一一分析摆贝苗族与牛的关系。一、牛角酒迎宾:最高的礼遇苗族是一个饱经迁徙风霜的民族,即便在现当代社会,苗族的迁徙历史仍存在于苗族古歌、节日仪式之中,苗族人民自幼就学
4、习苗语,通过观看牯藏节、吃新节等节日仪式及日常生活中学习古歌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有一定的理解,同时也希望能够和其他民族相互尊重。因此当客人进入他们所生活的村寨时,他们用苗族最神圣的牛角盛酒表达内心的欢迎和希望得到平等对待的情感。二、从牯藏节看苗族与牛的关系从贵州各地苗族的迁徙历程来看,贵州地区的苗族多由湖南、江西、广西等地迁入贵州黔东南而后再次迁徙至贵州境内各县市居住,而位居黔东南的榕江县更是湖南、广西进入贵州的重要门户,是苗族人民迁徙进入贵州的重要中转站。从苗语发音来看,“水牛”一词,湘西苗语称为“niex”;黔东南苗语称为“ninx”,由此可见,在一定的程度上黔东南苗语于湘西地区的苗语在部分上
5、是有关联的,从侧面说明苗族对水牛的驯养时间较早。而笔者在调查中得知,当地苗族人民把水牛、牯藏节、祖先迁徙联系在一起,甚至在一定在程度上、一定条件下把水牛当成祖先的化身,在当地很多的苗族古歌歌词中也不乏关于牯藏节来源与苗族迁徙历史的传颂。而在当下的苗族人民生活中,水牛仍是牯藏节一系列仪式活动中浓墨重彩的存在。(一)牯藏节的准备:选购牯藏牛牛牯藏节是苗族人民极为隆重的盛大节日,居住在全国各地的苗族同胞大都有举行牯藏节的习俗或者有举行牯藏节的历史(部分苗族地区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已不再举行牯藏节)。牯藏节的来源在当地老人咏唱的古歌中多有体现,如蝴蝶妈妈和十二个蛋等。牯藏节一般13年举行一次,是当地一项
6、极其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一般由苗族传统社会组织“鼓社”组织本寨村民举行。在确定举行牯藏节的时间后,摆贝的人们就开始自发的为举行牯藏节而做准备工作。在牯藏节的准备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是准备牯藏牛,牯藏牛的大小、好坏是关乎主人一家甚至是以其为中心的亲族团体的尊严和面子的大事,村民选购和评价牯藏牛好坏的标准大致是:角根宽、四膀有毛旋,耳、目、口、鼻、角、蹄都端正完备的水牛。此外,选择和准备壮实的牯藏牛一般象征着主人家境殷实、孝顺祖先、将来财运好,而选择和准备瘦小的牯藏牛则给人落下主人“吝啬”“不孝”的把柄。牯藏牛被当作评价一个人家境好坏和主人对先辈的态度、未来发展状况一种的象征,这表明牛在他们心里是
7、一种贵重而神圣的礼物。(二)牯藏节的预演:斗牛在选择和购买好牯藏牛之后直到举行牯藏节的时间到来的这一段时间里,斗牛是一项十分重要而深受喜爱的娱乐活动。关于斗牛的起源,唐世林先生在斗牛探源一文中援引民间传说道:“从江、雷山一带的苗族传说;三国争战时孔明以千头牛为前阵,士卒跟其后,牛尾着火,便拼命奔跑,打乱敌阵。之后孔明又提倡斗牛为乐,苗家便兴起了斗牛。”关于斗牛的情景,岭表纪蛮载:“蛮人购买此种牛只,只求肥硕壮健。价值高昂,在所不计。斗日,远近男女,无不盛妆艳饰,集合观战。”透过文字,不难回想当年斗牛时声势浩大、气势恢宏的热闹场景,由此也可以看出斗牛在苗族同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斗牛的情
8、景已有所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隆重、血腥、悲壮。但在摆贝斗牛之日,斗牛场景依旧热闹非凡,斗牛仍是增进苗族群众内部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重要活动。斗牛活动依旧吸引着摆贝男女老少的观看喝彩。近年来,随着前往摆贝苗寨路况的改善,像斗牛这样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外地游客的参与。(三)牯藏节的重头戏:杀牛祭祖在经过二至三年的准备之后,牯藏节仪式开始举行,牯藏节是以杀牛祭祖为核心的一场隆重庆典,也是具有强化民族认同、增进民族凝聚力功能的盛大仪式。经过节日的积累,也有了自己的一套约定俗成,对于维持地方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加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在举行牯藏节时,整个村庄参与其中,甚至也有其余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论牛 苗族 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