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江统考)(一)(解析版).docx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江统考)(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江统考)(一)(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江统考)科学试题卷(一)考生须知:1 .全卷共四大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60分。2 .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4 .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卷I一、选择题(木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
2、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o2.“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O氧原子8+8+Wb汞原子()O硫原子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1个硫化汞分
3、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1个汞原子和1个二氧化硫分子,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则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物是氧气是单质,生成物是汞是单质,反应前后氧元素、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C.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调节能力较弱D.图中最长的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一昆虫一鸭一微生物【解答】解
4、: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和杂草,水稻和杂草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并通过食物链流动到其他生物体内,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B、分解者一般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B正确;C、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调节能力较弱,C正确:D、图中共有三条食物链,分别为:水稻一昆虫一鸭、水稻一鸭、杂草一鸭,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f昆虫f鸭,食物链不能出现微生物,D错误。故选:D。4 .甲型流行性感冒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禽共患的传染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型流感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B.甲
5、型流感病毒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C.甲型流感病毒性状由体内蛋白质控制D.接种流感疫苗获得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解答】解:A、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甲型流感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A正确B、C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甲型流感病毒性状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B、C错误D、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通过对健康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学看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Ae5 .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A
6、.普通节能灯的电流约0.5AB.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1.C.把科学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桌上做的功大约为20JD,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l.3ms【解答】解:A、家庭节能灯的电功率一般是20W左右,电流约为/=,=辨B(HA,故A错误:B、一间教室的长、宽、高大约为IOm、8m、3m,则教室容积约为:V=Sh=abc=10m8m3m=240m3,故空气的体积大约是24011?,故B错误;C、物理课本重2.5N,课桌高0.8m左右,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做的功大约为W=Gh=2.5NX0.8m=2J,故C错误;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3ms,故D正确;故选:D。6.如图为某
7、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A.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C.杭州昼长夜短D.杭州处于冬季【解答】解:结合图示来看,太阳直射点介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杭州昼长夜短;杭州处于冬季的时候太阳直射南半球,图示不符合。结合题意。故选:Co7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以放手后速度V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不变B.木块在斜面受到的摩擦力先沿着斜面向下,后沿着斜面向上C.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随着速度的减小而减小D.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
8、等于木块的重力【解答】解:AB、木块冲上粗糙斜面的过程中,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当静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B正确;C、一个木块在水平面上以V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受摩擦力,当速度的减小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D、木块在A点静止时,其受到向下的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这个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平衡,因此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此时的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o8 .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剧烈燃烧B.木炭粉与黑色的氧化铜粉末混合后可看到红色粉末C.氢氧化钠固体放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无需密封保存D.硫燃
9、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答】解:A、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粉与黑色的氧化铜粉末混合后,常温卜不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应密封保存,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o9 .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害虫劫里施用同一农药次数图2A.由图I可知,当光照强度为C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由图2可知,具有抗药性害虫所占的百分比b点比C点大C.由图3可知,若该酶为唾液淀粉酶,在a点所对应的PH值约为7D.由图4可知,果蔬
10、储藏室内的温度调整到b点时的效果比C点好【解答】解:A、由图1可知,当光照强度为C时,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所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正确。B、由图2可知,随着施用同一农药的次数增加,把没有抗药性的害虫杀死,有抗药性的害虫活下来,因此有抗药性的害虫比例会增加,所以,b点具有抗药性害虫的所占百分比C点小,B错误。C、由图3可知,该醐在a点所对应的PH时活性最强,催化能力最强,若该醐为唾液淀粉前,在a点所对应的PH值约为7。C正确。D、由图4可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b点时最低,表明b点时果蔬的呼吸作用最弱。因此,果蔬储藏室内的氧气调整到b点时
11、的效果比c点好。D正确。故选:Bo10.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其研究成果包括发现了此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并完成对人类已经灭绝的近亲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等。智人和已灭绝的古人类的演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黑猩猩由智人演化而来B.丹尼索瓦人出现在700万年前C.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高等到低等D.智人、尼安德特人有共同的祖先【解答】解:A、黑猩猩和智人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A错误;B、从图片里看出丹尼索瓦人出现在100万年前,B错误;C、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C错
12、误:D、从图片看出智人、尼安德特人由同分支演化而来,有共同的祖先,D正确。故选:D。11 .如图是“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比较甲乙丙丁四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地.90,60*30*0*地球怒分雄区糙夜分布小意图A.甲B.乙C.丙D.丁【解答】解:赤道地区一年中昼夜永远平分,一年中昼夜长短没有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 .如图所示,原长为1.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自由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不计空气阻力,0、A两点间距离为21.。则能反映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其动能E随运
13、动距离S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解答】解:橡皮筋长为1.,小球从初始状态下降至1.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做加速运动,动能逐渐变大;小球从1.继续下降至21.过程中,受到橡皮筋向上的拉力作用;当拉力小于重力时,合力向下,小球仍加速,动能仍然增大;当拉力大于重力时,合力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逐渐减小,最后变为零;对照选项中的图象可知,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o13 .如图为铁的冶炼和铁制品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铁矿石*在铁制品废旧金JI钱A.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B.生铁是由铁和碳等元素组成的合金,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化合
14、物C.铁制品废弃后易与周围环境中的水、空气等物质作用而锈蚀D.废旧金属铁循环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解答】解:A.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故正确;B.生铁是由铁和碳等元素组成的,在物质分类中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铁制品废弃后易与周围环境中的水、空气等物质作用而锈蚀,故正确;D.废旧金属铁循环利用可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正确。故选:Bo14.向盛有40克氯化铉的烧杯中加入4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氯化镇A.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B.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C.若升温使烧
15、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D.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在20C时,40g氯化钱并没有完全溶解在40g水中,所以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0%,选项说法错误;B.因为在温度下,溶剂的不是100g,且氯化铉没有完全溶解,所以无法推断此温度下氯化筱的溶解度,且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单位是“g”,选项说法错误;C.温度升高,氯化钱的溶解度增大,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选项说法错误;D.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当溶液恰好饱和时,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当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选项说法正
16、确。故选:Do15.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VaVb),按如图两种方式放入两种液体中,待静止后B刚好浸没在甲液体中,A刚好浸没在乙液体中,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i甲乙A.甲图中B受到的浮力大于乙液体中A受到的浮力B.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C.甲液体对B下表面的压力等于乙液体对A下表面的压力D.装甲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装乙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解答】解:A、把A、B两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由图知,该整体在两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由漂浮条件可知F浮=Ga+Gb,所以该整体在两液体中受到
17、的浮力相等,则甲图中B受到的浮力等于乙液体中A受到的浮力,故A错误;B、由图知V排甲=Vb,V排乙=Va,且VAVVb,所以V排甲V井乙:因整体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且排开甲液体的体积较大,所以,由F浮=P液gV博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P甲VP乙,由题意可知两液体的深度h相同,且P甲VPs由P=Pgh可知,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故B错误;C、因整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甲液体中B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液体中A物体受到的浮力),且两物体上表面没有受到液体的压力,所以,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甲液体中B物体与乙液体中A物体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故C正确;D、两烧杯中液面恰好
18、相平且烧杯相同,则液体与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相同,但V排甲V排乙,所以甲液体的体积较小,又知P甲VP乙,则根据G液=m液g=p液gV液可知,甲液体的重力较小;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怀+Ga+Gb+G淞,因两烧杯相同、其重力相同,且A、B两物体的重力不变,甲液体的重力较小,所以,装甲液体的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较小,故D错误。故选:Co卷11二、简答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共28分)16. (4分)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等着陆地球。(1)月壤
19、中有丰富的可作核聚变燃料的He-3,如图所示为He-3发生的一种核聚变示意图。所示的微粒中所示的微粒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填写序号);共有_一种元素的原子。G)+G)一)+G)+G)0霹(2)随“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地球的还有一批质量为40g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标志着我国水稻航天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太空特殊的环境可使水稻种子的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属于(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解答】解:(1)由原子的构成可知,所示的微粒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因为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中共有2种质子数,共表示2种元素;(2)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生物遗传物质使生物变异,这是变异是可
20、遗传的。故答案为:(1);2;(2)遗传物质;可遗传。17. (3分)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覆盖有一薄层铜的绝缘板,制成印刷电路板。为了从废腐蚀液(含有CUcI2、FeCI2和FeCl3)中回收金属铜,并重新得到FeCI3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已知:2FeC13+Fe-3FeCl2,C12能将Fe?+氧化成Fe?+)(1)反应后都要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O(2)试剂A的名称是。(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O【解答】解:(1)操作、都是将液体和固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2)步骤是加入过量的铁粉将CUCI2中铜置换出来,铁和Feel3反应转化为FeeI2,由于所加的铁是过量的,故
21、滤渣中所含的物质是:除了生成的铜,还有过量的铁;步骤很明显是将滤渣中过量的铁除去,故所加的适量的试剂A是稀盐酸;(3)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FeC12+C12=2FeC13;故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过滤;(2)稀盐酸;(3)化合反应。18. (3分)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会释放让人产生愉悦感、增强记忆力的物质。(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特殊物质通过系统输送到大脑。(2)肾脏具有平衡体内水分的功能,人在持续高强度的运动情况下,由肾脏产生的尿液会减少,原因是O(3)不同状态的人体,流经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图所示。请分析运
22、动时流经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义O流经血液量14(升/分)12.-1口平静10.口运动S-6-4-2011lFl11l.腹部骨骼肌肾脏【解答】解:(1)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的过程是: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一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f毛细血管网T各级静脉f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室(心脏)f肺动脉一肺部的毛细血管网f肺静脉f左心房(心脏)。人体肌肉分泌产生的物质会进入肌肉处的毛细血管参与到体循环中。(2)肾脏对于机体内环境以及体内水盐平衡具有调节作用,当体内水盐失衡的时候,肾脏中的仔小管会通过重吸收作用,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进而重新达到平衡状态。(3)人体通过血液
23、循环给身体的各部分运输有机物和氧气,使各部分组织能进行呼吸作用并得到能量。人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此时血液大量流经骨骼肌给肌肉提供充足的有机物和氧气,并更快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故答案为:(I)循环。(2)高强度运动状态下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3)为骨骼肌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并更快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19. (4分)如图所示,A、B、C代表健康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I、II、Hl表示相关物质,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流经C时,血液中物质I的量将发生如图丙所示的变化,造成be段变化原因是结构2对物质I的作用。(2)外界气体HI在B中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24 年初 学业 水平 考试 浙江 统考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