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苏教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docx
《2024苏教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苏教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苏教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第1单无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2微小的生命体一3发霉与防霉一4微生物的“功”与“过”一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一第2单元仿生5生物的启示一6蛋壳与薄壳结构7海豚与声呐一8我们来仿生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一第3单元地球的运动9昼夜交替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Ii昼夜对动物的影响一12四季循环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一第4单无简单机械竺撬重物的窍门14拧螺丝的学问一15升旗的方法16斜坡的启示本单元复习与测试一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5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乐高积木进行导入,让
2、学生建立许多物体都有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的概念,再让学生思考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接着,我让学生分小组观察洋葱表层细胞和动物表皮细胞并绘制下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再通过小组汇报,对比两种细胞,认识到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态。之后,我用小资料的形式又为学生提供了三种细胞,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认识到不同的细胞还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顺着功能向下,我以穹顶之下中的小动画引出学生关于白细胞的认识。再通过显微镜拍摄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在观看了两个诙谐的细胞探究史视频后,学生分小组对自己感兴趣的细胞切片进行观察。最后,我带着学生一起回顾了本课所
3、学。虽然我为本课精心准备了许多材料,但是教学设计和实施时遇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这个环节我用了15分钟左右。由于自己对生命科学了解地比较多,我的教学设计高估了学生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在探究实验时没有处理好。张老师认为: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和探究实验,教师不应该急于肯定学生的猜测,而应该设置悬念,慢慢铺陈,有层次地给予学生两种细胞切片。在学生观察前,还应该设置好接下来的问题,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和有调理地汇报。最后,再由这两种细胞延伸到其他细胞,让学生归纳总结出: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针对这个问题,听课老师的研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于重难点的
4、教学设计不够精心。特别是自己没有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去思考如何去突破。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自己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最基本的要确定和吃透课程的重难点,然后可以通过聊天或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课程,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步步为营,尽可能的让学生有层次的、有建构地理解概念。2微小的生命体1、通过本课教学,学生知道了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了解了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中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5、2、视频播放课件:列文虎克与微生物的发现。学生交流,了解到列文虎克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3、通过观察,对比一些微生物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并总结交流汇报。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兴趣高涨,善于归纳总结,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3发霉与防霉本课的核心就是研究发霉的条件,课本首先让学生通过梅雨季节来认识霉,所谓梅雨季节,也可以为是霉雨季节,因为这个雨季东西容易发霉。虽说除了梅雨季节,季节也会降雨的,但课本上依旧提出梅雨季节,是因为这个季节的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于梅雨季节物体发霉的现象,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进行观察。课本中并没有提出霉菌一词。
6、接着是通过实验探究发霉的条件,这是一个比较实验,所以强调其他条件必须是一样的,实验结果可以让学生思考家里的冰箱里的东西,得出低温的结论。从而得知,发霉的条件是潮湿、温暖。除此之外,还有课本上没有明确提到的空气。这三点是产生霉的条件,也是缺一不可的,同样是防霉的依据,三个条件只要掐断其中一个就可以了。所以课本上的几幅图都是依照这一原理来进行的。在课堂上让学生将其一一说出来。这对于认识发霉的条件有很大帮助。4微生物的“功”与“过”通过发生在学生们身上的寻常一天经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火眼金睛活动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双管齐下,既考查了学生对前三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微生物与人类的密
7、切关系,同时为本课的主题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样本。通过师生、生生交流丰富、完善学生对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理解,明确微生物对人类有功也有过。在此基础上,以“苹果腐烂事件中霉菌的功过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意识到功与过不能简单割裂开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从正反两方面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由于青霉素以及后续众多抗生素的发现对治疗细菌性感染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以此为例进行介绍,有利于学生深刻感受微生物的功,并了解一些科学史的知识。对于新冠肺炎疫苗的介绍,既贴合时事,又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从人的健康角度而言,消灭病菌意义重大,这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并关心的事情。让学生掌握一些讲究卫生以及防病知
8、识,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制作酸奶是比较容易达成的有益菌繁殖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制酸奶,感受细菌(乳酸菌)的繁殖速度和作用,体会到细菌(乳酸菌)对人的益处。考虑到自制酸奶耗时较长,难以在当堂课上呈现,因此采用教师先出示自制酸奶成品让学生品鉴引发学生关注,后提供酸奶制作步骤鼓励学生分析的方式,从技术层面引导学生解释其中一些做法的原因,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本单元复习与测试第2单元仿生5生物的启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形成知识和技能,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当学生有了葱叶承受力大跟它是筒形结构是否有关系?的.疑问后,教师要及时引
9、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这期间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时间,引导他们去探索、讨论,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到:葱叶承受力大确实跟它是筒形结构有关系;筒形的物品确实比条形的物品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描述通过描述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展示出来,进而交换各自的意见形成正确的认识。科学的描述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准确的描述所观察或发生的现象。交流时要注意,交流要充分,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比如,学生对筒形纸和平板形纸的承受力的匕徽,学生对仿生步骤的认识等。同时要尊重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和发现,比如,筒形纸
10、和平板形纸的承受力的试验中,可能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6蛋壳与薄壳结构通过让学生充分经历从蛋壳形状特点得到启发,从而设计薄壳结构这一仿生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到了仿生的方法和价值。这堂课在学生互动方面。一堂学生参加程度较深的课,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反响出的内在思想性。给学生留有参加的空间,也给学生以有效的评论。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终生得益。感情目标的实现尤重于认知和能力领域,假如留给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再多一些就更好了。从讲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状况看。老师率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处于紧张思想的状态转入下个教课活动静默的思虑和冥想,整个讲堂是个
11、完好的情绪体操。教课资源开掘与利用恰到利处。教课资源无所不在,重点是自己能否有一双慧眼擅长发现那些缄默的资源。能不可以用是能力问题,用得能否恰到利处,就是艺术了。7海豚与声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经过前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仿生的概念,了解仿生与仿生物品之间的联系,并了解人类可以通过模行自然界生物的结构而制造仿生物品。但对于我们进行生物原理的仿生虽有了解,但并不清晰,需要进行实例的具体分析加深印象。利用海豚图片直接导入,再结合视频引导学生乳焦到海豚灵活游行秘密上,通过充分的交流挖掘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因学生对海豚回声定位的本领并不清晰,因此结合几则资料让
12、学生通过资料阅读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海豚。止匕外,借助可视的水波模拟超声波的活动,将看不贝的海豚利用超声波反射定位的现象转化为直观现象,让学生在活动中形象化地感受过程和原理。同时,增进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切入仿生话题,将雷达、声纳、B超、海豚探路等零散的认知,通过比较分析,找出相似之处,进一步加深对仿生事例两者之间关系的认知。通过学生根据回声定位原理自行设计物品,一方面加强了对仿生认识与应用,另一方面也渗透了工程设计意识。这个环节只要学生设计及解释合理即可。8我们来仿生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它们总希望能有更多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因
13、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尽可能提供学生自主研究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促进其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的生长。在趣味性强、学生乐于参与的保护色游戏中融入仿生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自主感受并总结保护色”的重要作用,再尝试联系生活进行思考,最终完成迷彩服的设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亲历一次仿生物品的产生过程,加深学生对于仿生学的认识,建立自制仿生产品的信心。通过视频和阅读卡,帮助学生进一步在生物与仿生物品间建立联系,通过从仿生物品到生物的逆向分析,强化学生的仿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说明仿生物品具有广泛的用途,为后续的学生仿生设计打下基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尝试以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14、展开仿生设计,了解仿生的现实真正意义。本单元复习与测试第3单元地球的运动9昼夜交替这一课首先让学生观察从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昼夜的不同现象的图片,理解地球是不发光,也不透明的,并且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接下来引导学生探究猜测昼夜交替的原因,有多少种可能。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并引起了他们不同的猜测,比如地球自转,太阳自转;地球太阳在同一条线上转动可能性。在模拟实验中由于发现用地球仪、手电筒等工具来进行并没有很好的观察效果,后来选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做模拟实验,效果比较好,学生们也很容易理解,并且由此推测出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的可能性最大,而地球和太阳在同一条线上
15、转动的可能性最小。后来用数据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加深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并且告诉他们科学探究过程的不易。通过“托勒密的地心说布鲁诺伽利略的日心说观点强化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以及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道路上的坚持和鉴定信念,自己对求知欲望的坚持,表达出科学探索道路的艰辛与不易,以及现代文明和谐社会是由前人们的坚定信仰铺垫而来。最后向学生拓展了经纬度和时差的关系,并分享生活中的现象。总体,这节课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但也有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可以更加合理得让学生分组扮演,自我推测,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教学反思中,可以总结出
16、以下几点:学生参与度: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了解昼夜对植物的影响,并通过提问促进他们的思考。然而,学生的回答往往只列举现象,缺乏概括性的描述,这可能与学生年龄和理解能力有关。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关键,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较太阳钟与花钟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昼夜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种直观的比较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入动画或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直接讲述昼夜对植物的影响外,还可以扩展到植物生物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植物如何根据昼夜变化调整自身的生理活动。1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索,比如观察不同时间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苏教版 2017 科学 年级 下册 教学 反思 目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