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湖北《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91.140.50CCSP63DB42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XXXX-202X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IntelIigentIightningProtectionMonitoringSystemofCivilBuiIding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系统技术要求25. 1系统组成25.2 系统架构35.3 系统设备45.4 系统管理软件55.5 系统功能65.6 网络安全66系统设计61.1
2、设计要素66. 2设计要求67安装、调试和验收76.1 安装76.2 调试77. 3验收78运行和维护88. 1运行89. 2维护8引言雷电防护是民用建筑采取的重要安全防护措施之一,主要包括直击雷防护、防雷等电位连接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直击雷防护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措施包括防闪电电涌和防辐射电磁场,如安装电涌保护器等。由于雷电产生的能量大,雷电防护装置本质上是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去保护建筑物、用电设施及人体,因此在平时非雷击情况下需对防雷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和及时维护,以确保防雷装置一直维持正常性能,当雷击发生时,能有效发挥作用。目前,检测和维护主要靠人工定期或
3、视情进行,如每半年进行一次,或雷雨季节视情进行。但雷击事件具有随机性,不仅雷击发生的时间难以准确和及时判断,而且每次雷击发生的位置、产生的能量等也不可预知,这些不确定性对于雷电防护设备的使用寿命都带来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宙电防护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连续性。防雷智普监控系统是通过对雷电防护装置进行实时监测的方式,自动掌握装置的使用状态、劣化信息等,并将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当监测数据到达故障报警值或寿命预警值时,及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提前维护或更换,确保在雷击发生前防护装置的功能正常,进而保证雷电防护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巡检效率,降低巡检成本。为促进我省民用建筑防雷系统的技术发展和进步,提高
4、民用建筑防雷系统运维管理水平,完善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的建设,规范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运行及维护,制定本文件。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及相关设备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应遵循的技术原则与技术要求。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的基本规定、系统技术要求、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验收、运行和维护,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5、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714雷电防护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60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502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JGJ/T33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防雷智慧监控系统intelligentIightningprotect
6、ionmonitoringsystem能够实时对防雷装置进行监测,具备事件记录、数据分析、故隙报警等功能的智慧系统,可由直击雷监控系统、电涌保护器监控系统、接地监控系统共三个子系统组成。3.2直击雷监控系统directIightningmonitoringsystem由直击雷检测仪、智能中集器、监控设备和管理软件组成,对外部防雷装置上的雷击(包括直击、侧击、闪电电涌侵入等)进行采集、计算、记录、统计的系统。3.3电涌保护器(SPD)监控系统SPDmonitoringsystem由智能电涌保护器、智能中集器、监控设备、管理软件等组成,具有劣化分析、寿命预警、故障报警、数据统计、SPD设备信息管理
7、功能的系统。3.4接地监控系统earthingmonitoringsystem由接地检测设备、智能中集器、监控设备、管理软件等组成,具有接地电阻值的监测、记录、阈值报警功能,和等电位连接可靠性检测功能的系统。3.5智能电涌保护器intelligentSPD内部具有实时监测SPD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的装置,同时具有通信功能的SPDo3.6智能中集器middlecoIIectioncalculationunit(MCCU)能够对多台设备(包括直击雷检测仪、智能浪涌保护器、接地检测设备等)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计算、存储、上传、下发指令的装置。4基本规定4.1防雷智慧监控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记录、统计、分
8、析的能力。4. 2防雷智慧监控系统应具备事件报警、阈值报警、故障报警及寿命预警功能。4.3防雷智慧监控系统应能提高民用建筑防雷装置的预维护性,提升民用建筑防雷的安全可靠性和连续性。4. 4防雷智慧监控系统应能有效降低防雷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管理效率。4.5防雷智慧监控系统应能开放统一的数据接口,与上级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满足上级平台的监控和管理的要求。5系统技术要求5.1系统组成5.1.1 防雷智慧监控系统可由直击雷监控系统、电涌保护器监控系统、接地监控系统共三个子系统组成。5.1.2 直击雷监控系统由直击雷检测仪、智能中集器、监控设备和管理软件组成。5.1.3 电涌保护器监控系
9、统由智能电涌保护器、智能中集器、监控设备、管理软件等组成。5.1.4 接地监控系统由接地检测设备、智能中集器、监控设备、管理软件等组成。5.1.5 上述三个子系统中的智能中集器、监控设备和管理软件应能够独立使用或互相共用。5.1.6 上述三个子系统接入网络,应优先采用大楼己经搭建的智能化设备网或物联网系统。5. 2系统架构5. 2.1防雷智慧监控系统的架构应符合以下规定:a)按照“感、传、知、用”的物联网标准化架构体系,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和应用层;b)感知层由各子系统具体的设备组成,包括智能中集器、直击雷检测仪、智能电涌保护器和接地检测设备,通过感知层可以对防雷装置的信息进行采
10、集和数据上传;C)传输层是对其所辖感知层设备数据的集中传输;d)数据层、应用层是对感知层设备的集中管理,可进行与上级系统的数据互联,在应用中体现为服务器和监控主机,可设置于值班室或控制室等场所。5.2.2防雷智慧监控系统根据数字化的现场设备接入规模或通信通道情况,可采用四层系统架构即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和应用层,或三层系统架构即感知层、传输层和数据应用层。其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图1系统架构图5. 2.3系统采用传输协议为TCP/IP通用标准化协议,能与各个智慧应用平台数据对接。6. 3系统设备7. 3.1直击雷检测仪应符合以下规定:a)应能够采集引下线上的雷电流值,最大峰值电流不小于200
11、kA;b)有线通信应支持以太网、RS485、CAN、P1.C、HP1.C等通信方式;无线通信应支持WiFi、蓝牙、ZigBee、NBTOT、1.oRA4G5G等方式;C)应满足防雨淋、防腐蚀等环境耐受要求;8. 3.2智能电涌保护器应符合以下规定:a)应具备电流的峰值和波形采集功能;b)应具备电涌保护器劣化状态采集功能;c)应具备内部脱离器状态采集功能;d)插拔型智能电涌保护器应具备模块插入拔出状态采集功能;e) 一体化智能电涌保护器宜采用熔断器作为内置后备保护装置;f) 一体化智能电涌保护器应具备内置后备保护装置状态采集功能;g)有线通信应支持以太网、RS485、CAN、P1.C、HP1.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用建筑防雷智慧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湖北 民用建筑 防雷 智慧 监控 系统 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