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白庄汉代陶仓楼的驱旱祈雨图及蓝紫颜料.docx
《焦作白庄汉代陶仓楼的驱旱祈雨图及蓝紫颜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作白庄汉代陶仓楼的驱旱祈雨图及蓝紫颜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焦作白庄汉代陶仓楼的驱旱祈雨图S蓝紫颜142009年8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焦作白庄汉墓群M121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件四层陶仓楼(以下简称白庄陶仓楼”)。该陶仓楼通高112厘米、长66.5厘米,进深43厘米,由院落、仓体、楼体组成,楼体多施彩绘(图一、图二)。其中第四层和第三层背面的两幅彩绘图颇具特色,图画内涵与汉代的驱旱祈雨等风俗有关(图三)。笔者将这两幅彩绘暂定名为“虎食女越图和“应龙行云”图。现就这两幅彩绘图及相关问题探析如下。1 .两幅彩绘图简介虎食女解图。该图在白庄陶仓楼第四层的背面,图中彩绘一只猛虎,虎的背部生出豆绿色的双翼,虎背及虎尾上施黄黑相间的条纹,虎身为紫色,上施黑色鱼鳞状
2、和白色圆形斑点组合的图案,虎的两只前爪踏住一个女子的双手,虎口大张,露齿,正低头噬咬着这个年轻女子。女子斜倒于地,披发,头大部已入虎口,上身赤裸,胸部突出,下身着紫色长裙,长裙下部饰线纹。在猛虎头部前侧,绘有一棵弯曲的树木。“应龙行云”图。该图在白庄陶仓楼三层楼体的背面,图中绘一巨龙,龙首为褐色,龙角为豆绿色,龙身为紫色,由连接的S纹和圆点作为龙身图案。在龙的前肢上部两侧,伸展出豆绿色的双翼,龙的两前腿前伸,两后腿后展。在龙的周围以黑色线条勾勒,以紫彩填充,绘出升腾的祥云图案。2 .“虎食女魅”图是汉代驱旱逐疫形式的反映类似白庄陶仓楼虎食女魅”图在国内其他汉墓中也有发现。如1957年发掘的洛阳
3、烧沟61号西汉壁画墓,在该墓门额的壁画中,有株弯曲的高树,灰绿色的树枝上点缀红色的叶子,树梢上绘三只黑色飞燕,树干上搭着红色的衣物。树干下边一人横卧于地,其长发绕树,耳部似有环,右臂上伸,两乳下垂,肤色青紫,身体可视部位皆赤裸,当为女性。女子身上站一只凶猛的翼虎,翼虎口噬女子左肩,右爪抓其头部2。1972年在唐河县针织厂汉画像石墓(MI)中,也发现有三幅类似图像。汉画像石墓墓室为纯石结构,平面呈回字形,墓向东,由前室、南北两主室、南北两侧室和后室组成。墓门由中柱分为左右两门,两墓门的门楣上各有一组画像3,左门楣中心,一翼虎正低头吞食一人。此人横卧于地,身体赤裸,被翼虎踏住,头已入虎口。右门楣中
4、心画像与左门楣相同,人的头顶似有长发。汉画像石墓南主室南壁西端上部的画像石上,一翼虎怒目圆睁,低头张口欲食一人,此人横卧于地。白庄陶仓楼虎食女嫄”图以及其他汉画中所见的这类女子,应是传说中的女越。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清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越,雨止,遂杀蚩尤。越不得竟上,所居不雨。”女越原是天上一位具有止雨本领的女神,助黄帝战胜了蚩尤,法术用尽,被迫流落凡尘,逐渐演变成为凡间的早鬼,传说它所停留的地方干旱不雨。诗经大雅载:“旱既太甚,涤涤山川,旱嬷为虐,如炎如焚。艺文类聚引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
5、行如风,名曰越,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在民间,每遇旱季,人们便认为是女越在作怪,总要采取各种方法驱逐旱越。“袒身”是“虎食女物图中女子形象特点之一,似与远古求雨时“焚曝女巫”等风俗有关。周礼春官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咦则舞学。”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巫觐,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可见我国古代一些女性常以女巫的身份参与包括祈雨等方面的重要宗教仪式。为显示对神灵的虔诚之心,有时会焚巫或使女巫裸身让太阳曝晒,这是古老求雨仪式中的一种形式。在殷商甲骨卜辞中,有多处“投女牲于火上焚烧祭神祈雨”4的记载。被焚的巫位有“小母”旅”“永女”等女性,这些女性多来自各个地方族。卜辞还记载有焚巫的祭祀场所,如
6、“企京”“凡京”“主京”“塾”“郑”等。明义士旧藏甲骨文字2475卜骨中记载,五天时间在四个地方举行了祈雨祭礼,至少焚了两个巫旭。可见焚巫祭祀仪式之隆重和酷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旱情的严重程度和人们祈雨的急切愿望5。随着社会的发展,残酷的焚烧巫人祈雨方式演变为曝晒女巫。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这里的女丑可能就是女越或装扮成旱蜴的女巫。袁珂释曰:所谓炙杀,疑乃暴(曝)巫之象,女丑疑即女巫也。古天旱,求雨有暴巫焚巫之举暴巫焚巫者,非暴巫焚巫也,乃以女巫饰为旱戢而暴之焚之以禳灾也,暴巫即暴越也。”6焚巫曝巫之事在其他文献中亦有记载,如
7、左传僖公二十一年熨大早。公欲焚巫廷;春秋繁露求雨春早求雨暴巫聚山八日秋,暴巫魅至九日”等。焚巫曝巫的目的,是用女巫扮成早嬷的形象,使烈火对其焚烧或酷H对其暴晒,希冀解除旱象。“虎食女解图中的虎是正义、勇猛的象征。远古时,虎是许多氏族、部落的崇拜物和保护神。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遗址出土有世人瞩目的新石器时期的蚌塑虎。商周青铜器上虎的纹饰屡屡可见,体现着驱御凶魅,以辟不祥之意。在商代焚巫祈雨仪式中,祷拜的对象很多是各地信奉的地方性动物神,如“光”,甲骨文合集32295记载:“焚凡于兜,雨”。可见在这次焚巫祈雨仪式中,祷拜的土著动物神是“兜”,用在古代也是与虎一样的瑞卉。古文献中经常见到光与虎并称的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焦作 汉代 陶仓楼 祈雨 颜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