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解决方案[86页].docx
《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解决方案[8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解决方案[86页].docx(8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解决方案目录5I总体设计32.1.1 总体思路32.1.2 总体原贝U32.1.3 总体框架42.1.4 系统网络拓扑图.52.2项目软硬件建设方案62.2.2通信方案设计152.2.2.2通信网络设计192.23.1.3数据挖掘与分析3522314事务处理引擎352.23.2排水防涝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功能3922422系统功能442244彳NsC2.2.4.5.1系统组成732.2.4.5.2系统功能752.2.4.53功能模块7621总体设计2.1.1总体思路为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城市内涝等灾害事件处理及防范预警能力,根据国家及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与政策规范,利用
2、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图形图像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包含积水监控及预警、指挥调度、视频会议(会商)、城市内涝模拟的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通过对城市内涝信息的实时监测、预报预警和管理以及各类IT设施的维护,实现系统的可持续性运营和维护,提高城市内涝灾情处理、分析预报预警能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谐社会做出贡献。2.1. 2总体原则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按照“高标准、高水准”和“服务政府、方便群众”的建设目标,信息系统设计和建设应贯彻以下原则:1 .统筹规划、统一设计统筹制订城市智慧防汛信息总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智慧防汛信息信息系统,同时建立和完善数据更新和运营服务体系。
3、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2 .统一标准、协同设计结合国家和行业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建立智慧防汛信息的数据规范,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开展项目设计,优化和合理配置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现有的数据资料,通过系统间互联、数据交换实现城市防汛信息的融合,建成立体覆盖的信息数据体系。3 .继承优化、整建结合总体设计要坚持整合改造与开发建设并重、继承优化的原则。在网络、设备、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数据库和展示层上都要考虑对已有资源的整合,对于能够很好适应当前服务的数据、平台和系统,充分继承其优点;对于需要进行少量修
4、改的,对其进行优化,并纳入项目建设;对于新建设的应用系统,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充分论证需求和适应性。4 .共享资源、共建共享城市防汛信息实行共同建设,资源共享。根据政府、行业及公众需求,不断更新现状数据、优化服务流程及质量,并提供可扩展的功能接口和应用接口,实现城市防汛信息的资源共享和持续更新。5 .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也考虑了信息的保护和隔离;系统在各个层次对访问都进行控制,设置严格的操作权限;并充分利用日志系统、健全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在设计时采用可靠的技术,系统各环节具备故障分析与恢复和容
5、错能力,并在安全体系建设、复杂环节解决方案和系统切换等各方面考虑周到、切实可行。系统的设计实施在满足防汛应用需求的前提下,面向实际,注重实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设备和信息资源尽量降低建设成本节省项目投资,设计系统性能优良价格合理,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6 .可扩展性,易维护性在设计时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考虑系统升级、扩容、扩充和维护的可行性。在硬件、软件、数据库承载能力、业务环节、数据指标、信息量、功能设置等方面具备可扩展性,充分考虑如何大幅度提高业务处理的响应速度以及统计汇总的速度和精度,具备足够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6.1. 3总体框架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
6、统保障体系由基础设施“硬保障”和“软保障”两项基础保障。“硬保障”主要由基础网络、基础数据采集设备组成。“软保障”主要由数据库(空间信息、动态信息和公共信息等三个数据库)、排水防涝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以及积水监控及预警、指挥调度、视频会议(会商)、城市内涝模拟四大应用系统组成,平台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系设用建应统用户层桌面用户监控中心移动APPWeb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防合管台水综息平排涝信理业务应用层积水监控及预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城市内涝模拟系统应用支撑层数据服务引擎事务处理引擎GIS基础服务应用服务引擎数据挖掘与分析统认证及授权三fW三-b三T1.公共信息数据库信息
7、安全体系运营服务体系传输层4GIntemet传输图1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架构图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模块包括传感器感知层和网络传输层两个部分;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集成了空间信息、动态信息和公共信息三个数据库组成的数据管理系统,借助数据云存储、大数据挖掘、数据安全管理、虚拟化服务等技术手段,为四大应用系统服务并实现“状态实时感知”、“资源可视可控”、“响应及时高效”、“措施安全可靠”建设目标;保障体系建设模块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运营服务体系。2.1.4系统网络拓扑图道路积水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对下穿桥、道路等低洼处进行实时水位监测,同时对积水现场起到现场和远程预警功能;整个
8、系统由中心监控系统和监测站组成,拓扑图如下所示。电子水位计摄像头雨量“ftii主工作站图2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网络拓扑图监测站主要监测下穿桥实时水位、雨量数据,同时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摄像头自动录制积水现场视频或抓拍图片,结合水位、雨量等数据一起通过4G无线网络上传至中心监控系统。在下穿桥入口显眼位置,通过1.ED现地屏实时显示下穿桥内部积水信息,提示行人和过往车辆注意绕行或避让。中心监控系统通过平台软件,接收并处理由监测站发来的数据,给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整个系统通过WEB对外发布实时水位信息,可通过网络浏览器、手机APP等途径查看积水位置、实时积水深度、积水现场照片等,为人员和车辆导
9、航提供最佳行驶路径。平台支持远程设定1.ED显示内容和警戒水位的功能。Z2项目软硬件建设方案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系统等三方面的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内容主要为硬件设施,包括传感及视频监控站网建设、移动通信指挥系统、通信网络建设三部分内容所涉。平台建设。建设排水防涝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主要为软件部分内容,实现数据接入、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分析、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服务管理和统一认证及授权等功能。应用系统。主要建设积水监控及预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视频会议(会商)系统和城市内涝模拟系统。积水监控及预警系统:提供监测数据的实时显示、数据智能分析、危险预警、险情应急预案、
10、事故影响范围评估等功能;指挥调度系统:提供防汛管理、险情会商、事故应急处理、移动APP等功能;视频会议(会商系统):提供实时音视频交互、桌面及程序的共享、同步播放多媒体文件、文件分发、远端会场控制等功能;城市内涝模拟系统:提供降雨计算、地表径流模拟、GIS与SWMM模型的系统集成、基于雨洪模型的内涝模拟等功能。2. 2.1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内容包括38个道路积水监测点、13个下穿立交积水监测点和20个关键部位(位于积水及下穿立交监测点周围排水管网检查井内部)排水流量监测点。关键部位排水流量监测点主要采集流量信息,作为内涝模拟系统重要的数据来源。通过部署道路积水监测点、下穿立交积水
11、监测点、排水流量监测点及预警预报平台,实现雨天积水点水位实时监测以及预警信息发布功能,方便防汛应急等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及时了解路况信息,为及时安排抢险队伍就近备勤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1、道路积水监测点建设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满足车辆、行人的交通需求,但在超标降雨或周围排水不畅情况下,道路要承担城市行洪通道的功能,因此在可能产生内涝危害时,有些地势偏低或者周围排水情况不理想的路段容易成为易积水点。对这些道路积水点进行积水水位自动监测,将对交通避险、交通疏导和内涝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图3城市道路积水监测点部署方案-光永恒计舞头、太阳版电池板I-RTUttM保M的It波烟亚水门明固定法兰接头图4积
12、水监测原理图道路积水监测点主要包括遥测终端机(RTU)、激光水位计、网络摄像机、雨量计、太阳能电源系统及安装立杆等设备,实现对积水点水位、雨量数据和视频的监测、采集和传输。激光水位计实时采集积水水深数据,并通过RS485总线将数据传给RTU5网络摄像机负责拍摄水位快速上涨过程的视频,RTU的内置4G路由器通过RJ45网口获取网络摄像机视频。水位数据和视频均通过RTU的4G无线网络上传至市城管局监控中心及市数字办智慧时空信息云平台,市城管局可依据实时视频通过应急办统一出口发布人工预警指令。监控中心可根据水位实时测值和设定报警阀值发布预警信息通知防汛应急队伍注意巡查,并可通过公众信息平台发布信息提
13、醒社会大众注意通行安全。鉴于当前城市降雨的时空不均匀性、城市地理环境等多个因素,每个积水监测站点均配置一台翻斗雨量计,用于测量积水点周边的降雨情况,为后续的水文模拟提供降雨量情况,并作为电子水位计自动调整水位采集频率的参考条件之一。考虑到安装立杆的绿化带一般高出路面十几公分的现状,要求道路积水监测点要处理好道路积水水位与立杆上水位监测设备监测面的连通,并保证连通通道不易被杂物堵塞。2、城市下穿立交积水监测点建设分布于城市中的下穿立交和桥涵等低洼路段在遭遇短时强降水天气时会由于排水不畅或者排水能力不足而形成深度积水,轻则阻塞交通,重则危害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市政、防汛、路政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亟需
14、部署能够实时监测下立交积水状况的监测站点。R电也图5城市下穿立交积水监测点部署方案下穿立交监测点主要由遥测终端机(RTU).激光水位计、网络摄像机、雨量计、1.ED显示屏、太阳能电源系统及安装立杆等组成。激光水位计实时采集积水水深数据,并通过RS485总线将数据传给RTU;网络摄像机负责拍摄水位快速上涨过程的视频,RTU的内置4G路由器通过RJ45网口读取网络摄像机视频。水位数据和视频均通过RTU的4G无线网络上传至市城管局监控中心及市数字办智慧时空信息云平台,市城管局可依据实时视频通过应急办统一出口发布人工预警指令。RTU同时可根据水位实时测值和设定报警阀值发布预警信息至1.ED显示屏,提醒
15、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通行安全。3、城市排水井流量监测点建设为提高城市内涝模拟系统的精度,单纯依赖地面积水监测数据还远远不够,地下排水管网的流量信息是城市产汇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积水点周围的主要排水节点的流量进行监测。排水流量监测点的选址原则。流量监测点应安装于主干道路积水监测点所在封闭排水区域内的干流排水井内,用于提供排水区域的流量进/出情况,与积水水位和降雨量形成联动效果,为后续的内涝模拟提供数据支撑和验证依据。针对排水管网内液体非满管、无压流、多杂质的特殊性,通常用于供水管网流量测量的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时差法)流量计等均无法实现满足流量测量需求。本项目拟采用针对排水管网流量测
16、量而研发的非满管声学多普勒流量计,通过多普勒效应实时测量排水的断面流速,通过陶瓷压力传感器测量排水水位,然后通过“速度-截面积”法计算得到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流量结果通过RS485总线传送至RTU,经由RTU内置的GPRS模块将流量数据无线远传至数据中心。流量计和RTU均通过电池供电,一体化程度高,适合安装于检查井、排水井、沉沙井附近管道出口处。4、设备供电及节能措施a)设备供电方案如果采用就近取用市电为各监测站点的设备供电,将会面临布线和防雷两项考验,这两项措施都将极大地增加项目的成本预算。而太阳能供电系统正好通过光伏供电的独立性有效克服布线和防雷的困惑,由于独立于电网系统,直接免受通过电网
17、引入的雷击。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由于其成本及稳定性优势成为独立光伏供电系统中蓄电池的首选,一般选用12V电压等级的铅酸蓄电池,而蓄电池的容量通常根据连续阴雨天气下最大工作时间的设计要求,即在无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输入的情况下,整个系统可连续工作多少天。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等级需要与蓄电池匹配,而其功率大小则取决于对蓄电池恢复最大容量的时间要求。独立光伏供电系统的一大优势就是防雷措施成本低,基本上通过安装杆最高处加装避雷针及做好接地就可实现,一般不需要再做花费比较大的地网。考虑充电不方便和安装尺寸有限,排水管网流量计的供电电源选择100AH锂电池供电,流量计监测点运行1年后需要充电维护1次或更换1块备用
18、电池。b)电源系统节能措施通过对功率较大设备的电源控制策略,尽量保证节能效果,力争将蓄电池容量控制在100AH以内,电池采用地埋方式或者安装于挂在立杆上的设备箱内。(1)水位测量设备的电源控制策略。为满足积水监测点的低功耗设计要求,在没有降雨产生时,RTU不为电子水位计/雷达水位计提供供电电源。当有降雨产生但未达到警戒水位(一般设置在15Cm或27cm)时,电子水位计每5分钟采集1次积水水位并无线上传1次数据;当达到警戒水位后,电子水位计每30秒采集1次当前积水水位,每1分钟无线上传1次数据。(2)流量计的电源控制。流量计在有降雨产生后才进入全速采集模式,平时RTU不为流量计提供供电电源,最大
19、程度地节省电池电量。流量计在全速采集模式时,持续采集瞬时流量并完成流量累积,每隔5分钟通过GPRS网络上传1次时段累积流量;当瞬时流量采集值低于0.3ms时,RTU切断流量计供电电源。(3) 1.ED显示屏的电源控制。为节省监测站点电源功耗开销,在满足预警信息发布的前提下,通过RTU对1.ED的电源进行控制。只有当本测站监测到有降雨发生(即雨量计有雨量脉冲产生)时,RTU才会打开电子开关,为1.ED显示屏提供12VDC供电电源。5、数据传输网络部署一般的数据测报系统,由于需要无线传输的字节少,可以通过GPRS无线网络实现传输,流量卡的资费也比较便宜。本项目中由于涉及到视频的传输,对网络带宽要求
20、高,GPRS无线网络无法满足传输速率和实时性要求。当然分布于城市中的光纤接入是高速通信和视频传输的首选,但考虑到本项目中各积水点位置分散情况及监测设备的可移动性,选择无线4G网络通过RTU实现网络通讯,与太阳能供电系统的供电方案一道,保证了本项目供电电源和通信网络的独立性和快速部署特性。积水监测站点数据量计算对监测站点中数据流量贡献最大的摄像机作流量估算,以选择合适的4G流量套餐。网络摄像机按512KbPS定码流(即ClF格式)计算,每月有雨天数按15天计算,水位超过15Cm才启动摄像机产生视频传输,这个时间假设每天为5小时,则每月产生的视频文件大小为(512X360081024)515=16
21、875MB,约为16.5GB。由于上述估算所作的降雨天数假设及每天视频传输时间的假设都偏大,实际中不太可能达到这类极限假设,因此选择月套餐20G的流量卡足以满足视频4G无线传输的流量需求。流量计监测站点数据量计算流量监测站点没有视频数据传输,只有排水累积流量的GPRS传输,因此20个流量监测点的SIM卡数据流量选择包月流量100M即可满足无线数据传输需要。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前端传感器所采集数据最终要传输至存储服务器。前端传感器与平台之间需要建设前置机软件以保证外部所采集的数据不能直接访问核心存储服务,而是通过前置机系统开发不同接口与前端传感器对接,由前置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分发清洗校验再传送
22、至后台存储服务器。前置通讯软件是针对我国水文规约所开发的主要用于接收终端设备数据、保存管理历史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图表化显示、数据的分类统计、远程管理水文设备、告警信息发布,并提供数据同步等功能。从业务角度来看,前置机提供了业务数据与核心存储服务交流的一个桥梁,主要处理前端设备的接入、数据转发、提供网管功能,屏蔽网络、短信、电话或与其他三方数据库、接口等的通讯过程。主要实现统一设备管理和平台集中管理作用。表1前置机软件与硬件配合功能模块功能描述统一设备管理设备列表管理维护前置机中的设备列表管理,并定时检测设备状态设备登陆建立通信通道,设备数据包上来之后,对数据包进行解析,记录此刻设备上线的时
23、间,如果是设备第一个数据包或之前设备已经下线,将设备上线的状态和基本信息通过网管通道上报给前置消息总线设备登出1、设备正常下线,记录改段时间总共的在线时长,并将设备下线的消息和统计信息通过网管通道上报给前置消息总线2、设备异常下线,记录改段时间总共的在线时长,并将设备下线的消息和统计信息通过网管通道上报给前置消息总线参数管理1、响应前置消息总线上的命令通道中的查询参数和配置参数的命令,并给相应的设备下发相应的命令2、有超时检测机制,重发功能模块功能描述3、上报设备参数管理对应的正常或者异常消息升级管理1、响应前置消息总线上的命令通道中的设备升级管理的命令,并给相应的设备下发相应的命令。2、支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6页 城市 内涝 监测 预报 预警系统 解决方案 86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