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宏观经济学试题.docx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宏观经济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外国语大学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宏观经济学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上海外国语高校2024年探讨生入学考试宏观经济学试题一、选择题略(选择题历年所考的学问点比较多,且重复性很小,故略去)二、名词说明1 .国民生产净值2 .投资乘数3 .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4 .流淌性陷阱5 .IS曲线6 .1.M曲线7 .自动稳定器8 .再贴现率政策9 .总需求的构成10 .自然失业率三、问答题1 .假定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亿美元,下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以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2 .中心银行如何限制基础货币?在公开市场上是如何操作才可增加货币供应?3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
2、财政思想有何区分?4 .西方经济学家如何用加速原理说明经济周期现象?参考答案上海外国语高校2024年探讨生入学考试宏观经济学试题一、选择题略(选择题历年所考的学问点比较多,且重复性很小,故略去)二、名词说明1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的旧称。指一个国家(地区)在肯定时期内全部常住单位所产生的收入扣除同期固定资产折旧(或固定资本消耗)之后,进行初次安排的最终结果。2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更与带来这种变更的投资变更量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大;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小。即分=/=一,或先=1/(1一MPC)=I/MPS,式
3、中,Ay是-b增加的收入,Z是增加的投资,MPC或匕是边际消费倾向,MPS是边际储蓄倾向。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多倍增加,投资削减会引起收入成比例削减。由于这是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所以又叫“凯恩斯乘数”。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假设是: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确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须要。3 .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是反映投资和利率间存在的反方向关系的曲线。它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更精确。资本是存量概念,投资则是流量概念,相当于本期资本对上期资本的变更值。当利率下降时,若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供应价格或重置成本R就会上涨,在相同预期收益状况下,r就会缩小。这个缩小了的r就是
4、投资边际效率。由于投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因此,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陡峭。4 .流淌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敏捷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应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开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遇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淌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状况下,货币供应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
5、就称之为流淌性陷阱。但事实上,以阅历为依据的论据从未证明过流淌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淌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5 .IS曲线:指将满意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联结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是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洁图像,表示的是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应;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需求,只有位于I
6、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6 .1.M曲线:是一条满意货币市场均衡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肯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和供应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以Y为横轴,r为纵轴所画的1.M曲线是由左下向右上倾斜的。1.M曲线的斜率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一是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7 .自动稳定器:指在国民经济中无需常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敏捷性,可以自动协作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
7、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削减,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削减,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定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协作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变更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需采纳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8 .再贴现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通常把中心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
8、贴现,把中心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中心银行可以依据经济状况变更再贴现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再贴现率,扩大再贴现的数量以激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再贴现率的下降表示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应,再贴现率的上升表示货币当局要收缩货币和信贷供应。中心银行在降低或提高再贴现率时,用限制银行打算金的方法迫使商业银行相应地降低或提高贷款利率。9 .总需求的构成: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即Y=C+I+GNX0其中,消费需求C占总需求的大部分。10
9、.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状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气起作用时,总供应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凹凸与通货膨胀的凹凸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旧保持的失业水平。自然失业率确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找寻工作的实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三、问答题1.假定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亿美元,下同),个人可支配收
10、入是4,100,政府以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试计算:(D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解:Y=c+I+G+N收入=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1)由y=c+s知s=y-c=4100-3800=300(2) I+G+(X-M)=s+T1=300-200+100=200(3) Y=Yd+TR-TAG=4100-5000=-900G=200+900=11002 .中心银行如何限制基础货币?在公开市场上是如何操作才可增加货币供应?答:(1)基础货币是存款扩张的基础,指商业银行的打算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
11、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在货币乘数肯定时,若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将成倍地扩张;而若基础货币削减,则货币供应量将成倍地缩减。由于基础货币能为货币当局所干脆限制,因此,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货币当局即可通过限制基础货币来限制整个货币供应量0(2)中心银行限制基础货币的方法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心银行对宏观金融活动的调整,主要是通过限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中心银行限制基础货币的方法就是运用法定打算率。中心银行有权确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打算率,假如中心银行认为须要增加货币供应,就可以降低法定打算率,使全部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打算金
12、,或反过来说,让每一美元的打算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假定原来法定打算率为20%,则100美元存款必需留出20美元打算金,可贷金额为80美元,这样,增加1万美元的打算金就可以派生出5万美元的存款,若中心银行把法定打算率降低到10%,则100美元存款只需10美元打算金就行了,可贷金额为90美元,这样,增加1万美元的打算金就可以派生出10万美元的存款,货币供应就因此增加了一倍。可见,降低法定打算率,事实上等于增加了银行打算金,而提高法定打算率,就等于削减了银行打算金。从理论上说,变动法定打算率是中心银行调整货币供应最简洁的方法,然而,中心银行一般不愿轻易运用变动法定打算率这一手段。这是因为,银行去向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4 研究生 入学考试 宏观经济学 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8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