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指南(2024-6-25修改稿).docx
《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指南(2024-6-25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指南(2024-6-25修改稿).docx(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篇章(报告)编制指南(试行)(2024-6-25修改稿)2024年6月25日第一章概述1一、编制目的1二、编制依据1三、适用范围2四、服务对象2五、评估实施主体2六、符合相关规定2其次章风险评估3一、社会稳定风险3二、风险评估目的3三、评估内容4四、评估程序5五、评估要求5第三章风险调查7一、风险调查应收集的资料7二、部分项目风险调查的侧重点8三、风险调查的基本原则11四、风险调查的方法12第四章风险识另!115一、风险识别的内容15二、风险识别的方法17第五章风险估计和评判19、风险估i的内谷和方法19二、风险评判的内容21三、单因素风险的评判标准和方法22
2、四、项目整体风险等级的评判标准和方法25第六章风险防范、化解措施29一、探讨防范、化解措施的要求29二、常用风险应对策略30三、须要重点探讨的防范、化解措施31四、防范、化解措施/1.-总.32五、评估风险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3六、评判项目的最终风险等级33七、项目实施的建议33第七章篇章(报告)编制34一、编制要求34、,1(寸艮11)J34三、主要内容34四、报告格式35附录1.风险因素的分类36附录2.评估篇章(报告)编制参考提纲42第一章概述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篇章(报告编制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提出了风险评估的目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是项目单位、中介服务机构
3、和政府相关投资项目管理部门开展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及其篇章(报告)编制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如无特殊说明,风险是指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风险评估是指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一、编制目的为了规范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提高评估及其篇章(报告)编制的质量,特制定本风险评估指南。二、编制依据本指南主要依据以下政策法规编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24年3月14日表决通过);2 .中共中心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心政法委员会、中心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化推动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看
4、法(中办发202446号);3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24年1月21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4 .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看法(试行(沪委办202416号);5 .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试点方法(试行(沪委办202435号);6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三、适用范围风险评估必需贯穿于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本指南主要适用于政府审批类重点建设项目可行性探讨阶段的风险评估工作,可供项目建议书阶段、设计阶段等其他建设阶段的风险评估工作参考。政府核准类和备案类
5、的投资项目,依据政府相关投资项目管理部门的要求参照本指南执行。四、服务对象本指南服务于项目单位、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相关投资项目管理部门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为从事风险评估的管理、技术和维稳工作人员供应指导和参考。五、评估实施主体项目单位为重点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项目风险评估工作。六、符合相关规定重点建设项目风险评估工作,除依据本指南操作外,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上海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第二章风险评估重点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亲密相关的重点建设项目在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料、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
6、策略和预案,有效规避、预防、限制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更好地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当实施。一、社会稳定风险社会稳定风险是指因重点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而产生社会冲突和不稳定因素,引发群体性事务、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二、风险评估目的风险评估的目标是为项目单位和政府相关投资项目管理部门更好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削减社会冲突,防范、削减和限制社会稳定风险,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当实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 .通过评估,识别项目潜在的风险和把握其风险等级;2 .通过评估提出防范、化解措施建议,为项目投资决策供应依据,进而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风险;3 .评估形成的篇章(报告),可作为项目审
7、批、核准或备案的重要依据。三、评估内容针对重点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主要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平安性等方面进行评估:1 .合法性。项目审批部门是否享有相应的项目审批权并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审批;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决策程序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2 .合理性。项目实施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兼顾了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是否符合本地区发展规划,是否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相对稳定性以及相关政策的协调性,是否可能引发地区、行业、群体之间的相互攀比;
8、依法应赐予当事人的补偿和其他救济是否充分、合理、公允、公正;拟实行的措施和手段是否必要、适当,有多种措施和手段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所选择的措施和手段对当事人权益的损害是否最小。3 .可行性。组织项目实施的时机和条件是否基本成熟,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投资建设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是否有机统一,项目实施是否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是否超越大多数群众的承受实力,是否能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4 .平安性。项目实施是否可能引发较大规模群体性事务、较大规模上访、重大社会治安问题、网络负面舆论过激过热,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是否可控,能否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是否
9、制定了相应的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5 .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其他方面。四、评估程序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判,提出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建议,编写风险评估篇章(报告),接受评价审核等环节组成,见图2-1o风险调查风险估计(1)发生概率(2)产生影响(3)估计方法风险对策(1)应对策略(2)预案建议(3)担当者风险识别(1)风险因素(2)风险事务(3)风险筛选风险评判(1)等级标准(2)风险评判(3)风险排序接受评价审核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图21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五、评估要求1 .实行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动身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公民、
10、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合理诉求,及早发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有针对性地实行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削减冲突,防范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当实施。2 .广泛征求各方看法。依据公开透亮原则,向受到项目实施影响的群众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公示项目的有关信息;实行召开座谈会,进行实地调研、主动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特殊是干脆利益受损群体的看法,征求有关区县和建设交通、规划土地、环保、住房保障、信访、维稳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看法和建议。坚持全面调查与重点核查相结合,驾驭第一手资料,基础数据真实牢靠,尽可能全面、完整地了解和把握真实状况。3 .综合分析全面评估。对项目决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1、依据、实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项目规划实施和运行等因素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研判,对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平安性进行全面评估。实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性和技术性相结合、阅历总结与科学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估,确保评估结论的精确性、防范化解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 .达到评估深度要求。评估报告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全面回答有关各方所关注的涉及社会稳定风险的问题;明确界定利益相关者群体的范围;对重点项目的基本状况、评估工作的实施过程、各项评估内容的分析等作出说明,着重分析揭示项目实施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可能引发社会冲突及冲突的激烈程度,可能产生的各种负
12、面影响,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依据项目实施对社会稳定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作出该项目的初始风险等级的结论;对拟实行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进行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经综合评估作出项目最终风险等级的结论,并据此提出是否作出项目实施的建议。第三章风险调查风险调查是风险评估的基础工作,应当在评估初期开展,在评估中后期可以依据须要补充调查。风险调查的成果不仅是评估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风险识别、分析估计、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探讨和风险评判的基础和依据。一、风险调查应收集的资料风险调查应当收集但不局限于以下资料:1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探讨报告)及其批准文件;2 .国家和上海市
13、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3 .建设项目拟定选址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以及有关限制性具体规划;4 .建设项目选址看法书(规划设计要求国有土地运用权出让合同文件;5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看法文件;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准文件;7 .建设项目征询规划、环保、消防、房产、交通、卫生、民防、市容卫生、建设、交警、气象(防雷市政配套等相关部门看法的文件;8 .建设项目可行性探讨报告或核准申请报告;9 .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本;10 .建设项目有关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规范、标准等方面资料;1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12 .建设项目拟定选址
14、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以及敏感目标、历史固有冲突等方面的资料;13 .建设项目所在地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媒体舆论、网络论坛对项目认可、接受的看法和诉求,既有社会冲突及引发群体事务等方面资料;14 .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及公众看法和诉求方面资料;15 .类似建设项目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及风险评估方面资料;16 .与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有关的其他文件、资料。二、部分项目风险调查的侧重点对部分建设项目,除了须要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项目选址及用地、土地征用和房屋征收补偿、环境和生态影响、项目实施对周边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价值的影响、既有社会冲突以及利
15、益相关者诉求等方面进行一般性调查外,应重点关注但不局限于:1.能源、原材料类项目,主要包括火电站、热电站、核电站、电网工程、液化石油气接收和存储设施、液化自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输油和输气管网、加油加气站,石化等项目。该类项目尽管发生风险的概率低,但一旦发生必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而引致的民众反对,为此应着重关注但不局限于:(1)项目运行平安对周边居民生命平安和身体健康的影响;(2)项目运行平安对周边财产损失的影响。2.交通运输、城建(交通)类项目,主要包括铁路、马路、水运、民航、轨道交通、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入公交长途客运站、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等设施项目。因该类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空
16、气、水、土壤及噪音、振动等污染,具有潜在危急性或污染性而导致民众反对,为此应重点关注但不局限于:(1)项目运行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空气、水、土壤及噪声、振动和电磁辐射等方面污染);(2)项目建设导致周边建筑物受损;(3)项目运行对周边交通和区域治安的影响。3.城建(废弃物再利用和处理类)项目:主要包括固体废物收集与处理、危急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及核能废料处理、水泥生产、污水处理等项目。此类项目因污染环境,影响旁边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危害旁边居民平安和身体健康,或降低旁边地区土地利用价值和居民房屋等财产价值,而引发社会冲突,为此应着重关注但不局限于:(1)项目运行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空气、水、
17、土壤等方面污染);(2)项目运行对周边道路交通和平安的影响(有害物泄漏、压力装置及易燃易爆品运用、危急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和运输);(3)项目对旁边地区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价值的影响。4.社会事业类项目,主要包括精神卫生治疗机构、传染病治疗机构、收养性福利机构(老年、儿童、精神病人员、残疾人员等福利机构X社会流浪人员救助机构、戒毒中心、经济适用房、殡仪馆火葬场、陵墓等项目。由于该类项目既存在污染环境的因素,又对于某些群体的污名化,令旁边居民感到不愉悦舒适,以致令周边居民排斥或感到嫌恶而引发社会冲突,为此应重点关注但不局限于:(1)项目运行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空气、水、土壤等方面污染);(2)
18、项目实施对周边居民心理与行为预期等方面的影响。(3)项目运行过程造成特定群体的聚集,而对周边环境、社区治安等方面的影响;5.房地产类项目,主要包括商业办公楼、大型居住区等项目。由于该类项目往往为高层或超高层、玻璃幕墙和深基坑建筑,对周边产生日照、光污染等环境影响,以及深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质量影响等因素,引发周边居民的反对,为此应重点关注但不局限于:(1)项目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周边敏感目标(住宅、学校、医院、养老院等)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距离以及日照、光污染、通风、热辐射、景观、视觉干扰等方面的影响;(2)项目建设期间因基坑开挖引起周边建筑物沉降、开裂、倾斜、位移引起周边房屋受损,施工管理不当产生
19、空气污染、噪声、粉尘等环境爱护方面的问题以及重大事故造成的社会稳定风险;(3)项目运行对周边出行交通影响;三、风险调查的基本原则开展风险调查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客观性原则。核心是实事求是,寻求反映风险真实状态的精确信息,不允许带有任何个人主观的意愿和偏见。要从具体状况动身,相识风险的差别和改变,把握风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他条件,分析它的发展形式和过程,以保证调查结果能照实反映客观实际。2 .科学性原则。调查结论要用真实、牢靠的数据和资料作为支持,观点、看法、建议不能凭空臆造;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资料应当有效地支持调查者所要说明的观点,调查结论与调查资料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3 .系统
20、性原则。要求对风险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和探讨,留意调查对象的整体性,明确清楚地界定风险调查的范围,包括受到项目负面影响范围内的居民和社会组织、干脆相关者和间接相关者,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和政府相关投资项目管理部门;了解受影响者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留意把受影响者放到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留意受影响者的自我调整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平衡适应功能。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在风险调查探讨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5 .伦理道德原则。敬重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做到被调查者自愿参与和不损害参与者;风险调查者本身应当具备一些必备的素养,除高度的敬业精
21、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理性、客观、实证的精神和驾驭超群的调查探讨技术之外必需留意提高自己的诚恳、守信、关切他人、与人为善等道德修养。四、风险调查的方法风险调查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视察法、文献法等。1 .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状况或征询看法的调查方法。该方法可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过程进行。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设计问卷应留意:必需围绕调查主题设计;语句中所运用的概念要明确、具体;必需杜绝造成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之间产生歧义的概念;问卷语句要防止诱导性,对于敏感性问题
22、要讲究处理的技巧。选择调查对象、分发和回收问卷应按下列原则进行:(1)对可能存在A级社会稳定风险的拟建项目,书面问卷调查表的发放数量应大于200份,回收的有效书面问卷调查表应大于90%。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和回收比例均应大于70%o当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数量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适当削减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的数量。(2)对可能存在B级社会稳定风险的拟建项目,书面问卷调查表的发放数量应大于100份,回收的有效书面问卷调查表应大于80%。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和回收比例均应大于70%o当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数量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适当削减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的数量。(3)其
23、他拟建项目,书面问卷调查表的发放数量应大于50份,回收的有效书面问卷调查表应大于80%o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和回收比例均应大于70%o当敏感目标内调查对象的数量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适当削减书面问卷调查表发放的数量。2 .访谈法。由访谈者依据调查探讨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依据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支配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进行单独访谈,其实施一般包括访谈打算、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采纳座谈会、研讨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重点建设项目 社会 稳定 风险 评估 报告 编制 指南 2024 25 修改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