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解析版).docx
《专题03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0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阊阖凰河1【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真题题文】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兼并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人口自然增长D.移民流入数量【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至东汉(中国)。据本题图3材料信息可知,与公元2年相比,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的户数和口数均出现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
2、年至东汉初年,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所以能够解释材料差异的主要因素应为东汉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土地兼并造成南方人口数量增加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发展到公元140年,湘江流域的户数、口数相较于公元2年出现大幅增长,这是人口的非自然增长现象,排除C项;材料图片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并非推行移民政策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属于原因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图片材料信息的能力。【命题方向】以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图片材料为依托,正确
3、地解释两汉时期影响江浙地区和湘江流域人口区域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得分要点】两汉之间的政局变动1 .西汉灭亡原因: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不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2 .王莽统治王莽改革: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政权覆亡:王莽统治末年,国家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23年,绿林军在昆阳击败王莽军队的主力。随后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3“光武中兴”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
4、即汉光武帝。统治措施: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思想:重视儒学。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BSSH2【真题来源】浙江省2023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真题题文】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之后,诸多朝代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驻官员,加强管辖。图中处填写正确的是()西汉唐朝元朝清朝A.护乌桓校尉单于都护府州伊犁将军B安西都护府北庭都元帅府伊犁将军C.护乌桓校尉北庭都元帅府西宁办事大臣D.安西都护府单于
5、都护府西宁办事大臣【答案】B【试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B项正确;汉代护乌桓校尉,唐代设单于都护府州,排除ACD项。故选B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自汉朝开始的历代王朝对今天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措施,属于正向思维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学科素养。【命题方向】以历代王朝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为切入点,历史地理解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形成。【得分要点】历代王朝加强对西域(今新疆)的管辖1.西汉: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
6、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2唐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3 .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4 .清朝:清朝前期先后平定准喝尔部叛乱和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于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7、,发兵新疆。1878年2月收匏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度过了危机。3【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题文】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B.正统观念的左右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D.情感倾向的影响【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司马迁
8、”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刘知几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知几是太过拘泥于名号、等级,刻板地要求必须身为天子才能立为本纪,如果身为诸侯,就绝无设为本纪之理。关键在于,他未能理解,司马迁设置本纪的主要着眼点不在身份名号,而在于以之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史事之总纲领,看其是否起到支配历史大局的作用,所以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刘知几对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排除A项;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的合法性,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情感因素不是导致两者不同认识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C
9、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不同史家对项羽历史地位认识不同的原因,属于原因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命题方向】以不同史家对项羽历史地位认识不同言论为依托,考查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得分要点】司马迁和刘知几的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司马迁设置本纪的主要着眼点不在身份名号,而在于以之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史事之总纲领,看其是否起到支配历史大局的作用;刘知几是太过拘泥于名号、等级,刻板地要求必须身为天子才能立为本纪,如果身为诸侯,就绝无设为本纪之理。体现了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4【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五省)【真题题文】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
10、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至东汉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上书认为天下无法安定,原因在于刺史权力太轻,朝廷于是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至此刺
11、史(州牧)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吏、太守的上级,“州”开始正式作为行政区出现。东汉后期由于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而其行政长官虽名义上仍由皇帝任免,但实际上已经脱离朝廷掌控,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对郡、县两级管理拥有绝对的管辖权。所以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开始正式划地自治,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而朝廷对此己经无能为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材料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力,弱化了监察
12、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故选B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汉朝“州”的变迁,属于本质、影响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方向】以汉朝“州的变迁为依托,分析东汉后期州权力的膨胀产生的影响。【得分要点】汉朝“州”的变迁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前106)创部刺史制,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西汉的州只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域。真正的行政区域还只是郡、县两级,郡太守直接与中央政权联系,不必通过州一级。东汉末年,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
13、制。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开始正式划地自治,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而朝廷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BSSH5【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湖南卷【真题题文】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土族。结合所学可知
14、,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下孕育着同意的因素,属于本质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材料信息主旨的能力。【命题方向】以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挑选使节的标准为依托,辩证、客观地理解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得分要点】南北朝时期孕育的统一因素1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2 .南北方经
15、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3 .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4 .君主权力的强化趋势。5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6 .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格局局面。近年真题对比三年考情分析两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频繁,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科学技术世界领先,文学艺术成就斐然。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两汉时期的历史特别是西汉时期的历史是全国卷和新课标
16、卷以及自主命题省、市必考的知识点。2021年的山东卷、河北卷和北京卷、重庆卷分别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和强化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以及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等角度命题。2022年的山东卷考查了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军事战争的需要;湖南卷考查了汉武帝重视农业发展;广东卷继续考查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一主题。2023年的全国甲卷考查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增长;浙江一月卷考查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全国乙卷考查史学原则的取向;新课标卷考查到了州的变迁。湖南卷给了南北朝一个题目,考查南北朝后期出现的统一趋势。典型真地回顾1. (2022年山东卷)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
17、论者,相马术己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并结合所学秦朝统一战争和秦末农民起义使国内战争频繁,汉代国家统一,但汉初用兵匈奴、景帝时又有七国之乱、汉武帝时三次大规模用兵匈奴等相关史实,可知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军事战争的需要。故选C。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 (2022年湖南卷)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
18、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酷,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A.体现以农为本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D.解决了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此举的直接原因是“府库告竭”,即国家财政危机,导致财政危机的又是“南征北伐,_军事,“东巡西幸”政治、奢侈生活,因此采取了大量措施敛财,剥夺民间财富。这些措施虽涉及卖官、财产税、商业税等诸多方面,但唯独对农业税不敢加征,反映了政府对于农业的主体态度以农为本,故A项正确。B项只涉及战事,且为汉初,不符合材料;C项与材料相背,排除;D项绝对化,排除。3. (2022年广东卷.)“奉朝请”是两
19、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可知东汉中期通过“明升暗降”的形式将王侯滞留京师,同时中央通过控制地方封国的国相得以掌控地方封国的实权,D项正确;地方封国势力与地方豪强势力不属于统范畴,名义上地方封国代表的是中央的统治权威,而豪强属于地方的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3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解析版 专题 03 秦汉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建立 巩固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交融 解析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9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