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余角和补角(第二课时).docx
《2、余角和补角(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余角和补角(第二课时).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余角和补角教学案学校:唐家庄中学一大年级(下)设计者:解军山时间:2009年10课题余角和补角课型新授课第2课时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在详细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验视察、操作、推理、沟通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推理实力和有条理地表达的实力。(2)能运用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对顶角等相关的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育学生乐于探究、合作的习惯,体验探究胜利、感受创新的乐趣,从而培育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加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补角、余角、对
2、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教学难点学生探究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的过程以及对其意义的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的“说理”也是难点之O教与学策略利用引导发觉法、探讨法,引导学生从详细生活情景及已有的学问和生活阅历动身,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育探究、创新精神。课前打算(教具、活动打算等)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和多媒体课件的协助。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爱好引出新知创设情景引入课题现实生活中有否见过有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现象呢?课本P42页议一议:1、利用剪刀模型提出问题:是否存在互为补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余角 补角 第二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8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