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行业未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养老行业未来报告.docx(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一、引言与研究背景6(一)弓I言6(二)研究背景61 .稔产业雌62 .养老产业的重要性73 .养老产业发展机遇7二、养老市场分析9(一)人口蹄变迁与协化91 .中国人口年92 .中国老年人数量及占比D3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特点分析H(二)日益庞大的养老需求与面临的拟戡321 .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122 .少子化和长寿趋势将使得老龄化持续加深B3 .未富先老B4 .养老金整体储备不足、区域差距加大、市场化程度较低.B(三)中国养老政策与法规的演变14三、国外养老模式(一)养老模式的全球变迁一养老目的之转变(二)国外养老服务的主要参与番口运营模式371 .养老服务的主要参与者D2
2、 .国外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18(三)荷兰、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成熟养老模式191 .荷兰的养老发展状况212 .日本的箍鹿优兄223 .澳大利亚的养老状况24(四)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启示25四、中国养老市场变迁26(一)养老发展的历程与未来26(二)中国寇281 .中国养老模式概述282 .*JU勾养老293 .居家养老304 .社区养老315 .其麻老模式32(三)面临的问题与S段336 .养老产业发展面临体制性和观念性的障碍337 .供需失衡,养老服务供给不足338 .结构不合理,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349 .制度不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不统一3410 养老保险三支柱结构失衡,一支独
3、大”问题突出3411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队伍三高三低”35五、长三角养老行业的发展35(一)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养老产业优势3512 市场规联3513 经济实力强3714 医疗资源丰富3715 健全的基础设施3716 养老产业蓬勃发展3817 产业聚集与资源的优化配置38(二)国际化合作给养老市场带来的机遇3918 跨国投资和合作3919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3920 促进人才开发与培养4021 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促进文化交流40(三)养老服务的参与者模式分析4022 开发商模式一绿嶙团4023 运营商模式联实集团4124 保险公司模式一泰康集团4225 政府主导模式43(四)政府对于养
4、老产业的支持?优惠政策45六、投资与商业机会45(一)CCRC商业模式451. CCRC程社区模式462. CCRC的运营W三463. CCRC产业B产峥态484. CCRC在中国发展的困境50(二)艇营f化511.什窈殳建营f化512 .CCRC项目的投融资523 .CCRC削与三三534 .项目实施的成功关键565 .养老项目的特殊风险防范576 、对养老行业未来发展的展望58(一)数5三自服务三58(二)社机院循环Zl支撑59(三)医养结合康旅相伴61(四)投建营T本化RErrS闭环62八、总结64公司与团队介绍67龙舟投资67图目录图养老产业十二大类7图2-12022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5、占比9图2-22013-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D图2-32013-2022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11图2-4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A/户)12图3-1澳大亚养老护理市场情况(截至2021年6月30日)24图4-1中国养老模式细分占比28图4-22017-2023一季度养老机构数量变化趋势29图4-32017-2023年养老床储煌变化趋势30图5-1第七次人口普查长三角地区六十岁以上人口及占匕讶户均人数.36图5-2长三角老年人口占比36图5-3中国养老企业前15省时非名(截至2023年4月,单位:家).38图5-4上海市养老机构和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4图6-1CCR
6、C养老社区产业链各环节说明48表目录表21中国养老产业相关政策5怠一览表14表3-1荷兰、日本和澳大利亚养老情况比较分析20表4-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程27表4-2中国三种养老养模式对比31表6-1CCRC养老社区服务一览46表6-2CCRC的运营W三47表6-3CCRC养老社区产业链各环节涉及到的行业48表7-1美国主要医疗REITs状况(截至2023年7月)63一、引言与研究背景(一)引言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
7、子化。在扩大内需战略中明确提出,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未来,老年人口将有较快增长,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产业市场需求巨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护理行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护理需求,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2年2月21日,国务院EU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
8、老服务体系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彳王务。(二)研究背景1 .养老产业概述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养老产业是指以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等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养老及相关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国家统计局将养老产业分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月萌,养老金醐萌,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养老公共管理,其他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老年用
9、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养老设施建设等12个大类。2 .养老产业的重要性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目前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8亿,到2035年将超过4亿。而且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养老产业是伴随老龄化进程逐渐发展的重要产业,既是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其中,养老事业指的是以政府为主提供的基本养老服务和产品,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兜底性等特征,主要针对老年人基础性的养老需要。养
10、老产业是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复合型产业链,涵盖了金融、地产、医疗、药品、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养老金储备、养老产业培育、人才护理到服务标准建设,养老产业的链条可以为多个领域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3 .养老产业发展机遇养老产业的发展主要以政府推动和政策指引为主,社会资本参与有限,政策引导养老产业与多产业融合,逐步完善以居家为基5出、社区为例七、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物业务+养老服务等新型养老模式】。1平安证券行业报告.养老产业专题研究(一):人口老龄化+需求多元化,发展养老产业势在必行人口老龄化是养老产业基础推助,市场潜
11、力在数十万亿量级。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2022年报告预测,随着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未来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不断上升。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军介绍,按2010年价格计算,预计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为12万亿元至15.5万亿元,与全国GDP的I;蟀将J是高至83%至10.8%;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为40万亿元至69万亿元,与全国GDP的比率将提高至12.2%至20.7%o基于日益庞大的老龄人口和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养老产业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潜力。第一,产业利好政策机遇。目前,我国迎来老年人口高峰,人口老龄化进入新周期。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12、我国政府发布一系列政策,如关于做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等。第二,存在巨大的尚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对标成熟市场,我国大养老产业发展水平很低,群众的基本需求尚未被充分满足,不利于凸显我们的制度优越性。这些年,养老和子女教育以及医疗等民生问题是群众焦虑感的主要来源。解决好这些问题,既是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促进消费的重要前提。第三,具有巨大支付能力。市场上高达数百万亿量级的存量房地产储存主要是为了应对人生最后30年,但是社会30年以后需要的是大量养老相关的商品和服务。这会造成社会层面上巨大的需求和供给
13、的不匹配。大力发展大养老产业可以更好地提升未来社会所能提供的养老相关商品和服务总量,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天然对冲,均衡发展社会经济。第四,大养老产业链超长,也提供了未来无数硬核科技的应用场景。房地产业拉动了建筑、家装、家具、建材和金融,大养老产业则可以拉动养老地产、养老金融、医疗、保健、健康食品、养老文化产业、养老机构投资、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等等,并且因为未来人工成本的提升,大养老产业的发展必定通过数智化手段,从而为前沿科J殡供海量应用场景,比如机器人技术、区块链、木数据、人工智能。二、养老市场分析(一)人口结构变迁与老龄化老龄化是经济社会进步下人口再生产方式转变的结果,由低生育蔚口寿
14、命延长共同作用,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国际上通常用老年人口比重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老年人口比重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越高。TS把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T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或老年型人口)的标准2,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4%则为深度老龄化社会,i三J20%为超老龄化社会。中国人口基数更为庞大、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推行,面临更为严峻的老龄化形势。1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2013年至202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多。2022年是中国老龄化力腱元年,截至去年年末,中国0-15岁人口为2.56亿人,占中国总人口
15、数量的18.2%;16-59岁人口为&76亿人,占中国总人口数量的62.0%;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亿人,占中国总人口数量的19.8%,具体见下图2-lo2022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占比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19.8%A15岁占总人口比例16-5岁占总人11比例62.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2国家统计局httpzvvwwstats.gov.crVzslsnapshoot7reference=33e2b9cdb6391521c53328be6244e40b-3B602B3FBE49DE1702A3EB2967BA40528eCode=8=8ieqid=b8f979lbe503000(
16、XW3643d4d732 .中国老年人数量及占比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缴口深o通过国家统计局和wind物居库,分析我国2013-2022近十年人口数据变化趋势,具体见下图2-2和图2-3o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吐年增加1268万人,匕匕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然而,在此之前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增速大多保持在0.6%的水平。由此可见,我国总体呈现进入老年化社会早、基数大、增速快的现状。图2-22013-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12贝:2J42015j16?”:20182019;2020
17、12021202260岁及以上总人口卜蝮坤1242忸20(枷842409(*4949卜5388卜402忸73巾80N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亿人达三!J2亿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年增加922万人,匕吐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深度老龄化提速,按照当前出生率及死亡率水平估算,在2030年后就可能过渡到超老龄化社会)3李迅雷:未来十年,历史不会简单重复https7biah.badconVs7d=17709887612753428ivvfr=spider8dbr=pc图2-32013-2022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
18、数量及占比万人25,000-Tr16%20,015,00010,000-5,000-Ill04-14%-12%-10%-8%-6%-4%-2%-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_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65岁及以l,11132621390214524150371596116724177671906425627865岁M,比9.7%10.1%10.5%10.8%11.4%11.9%12.6%13.5%14.2%14.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3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特点分析第一
19、,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022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1亿,占全球总人口比重为2.63%4注释:根据联合国人司数据,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已达三80亿。https仙WW.unorgMglobal-issues/POPUiatiOnWorldPopulationProspects2022:SummaryofResults.httpsAwn.fgdewlopmeVdesapcVsitesvww.un.org.developmentdesa.pcVfie5undesa-pd-2022-wpp-key-messages.pdf5y.httpsygsinaarticlesview6840
20、12053645ffcl501901ca0ao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5,2022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全球总人口比重为10%,由此看来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全球老人比重26.3%,相当于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第二,老龄化速度快。2001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7%,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中国65岁及以h人口占匕缠314%,标志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以主要国家老龄化率从7%至14%所用时间来看,法国用了126年,瑞典用了85年,美国用了72年,英国用了46年,德国用了40年,日本用了24年,中国仅用了21年果第三,随着中国的老龄少子化挑战不断加剧,平均家庭规模日益
21、减小,家庭结构不断简化,老年人与子女同住比例也逐渐减少。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平均家庭户规模已从2010年的每户3.10人缩小至2020年的每户2.62人乙传统观念中,家庭被视为老年人养老的主要依托和支持系统。然而,家庭规模的减4厢结构的简化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丧失,对社会养老资源的分配构成极大的到砧戈,给社会养老负担带来进一步压力。图2-4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人/户)数据来源: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二)日益庞大的养老需求与面临的挑战1 .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包括长寿化、生育率下降和人口结构的改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改善,中国的人口寿命不
22、屣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此外,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晚婚晚育现象也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老龄化问题。受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随之而来的空巢化问题在中国日益突出。空巢老人面临社会孤立和精神健康问题风险增加、生活照料和健康管理困难及养老保障不完善三大难题,也由匕催生了对社交支持、定制化养老服务、心理健康支持和养老金制度改革等需求。为了曲寸这些挑战和满足需求,需要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谢口养老服务的提供。7中国式养老发展趋势报告:中国式养老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 .少子化和长寿趋势将使得老龄化持续加深从少子化情况看,中国出生人口持续创历史新氐。1949年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三轮婴
23、儿潮,原本应在2010年后出现的第四轮婴儿潮因长期计划生育而基本消失,2014年单独一孩、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影响有限,出生人口短暂反弹后持续下滑,2021年降至1062万,持续创除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外的历史新氐。出生人口受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影响。在城市化推进、受教育程度提升、单身不婚等背景下,总和生育率趋势下行。从长寿趋势看,中国平均预期寿命达约78岁,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 .未富先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老龄化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0日本在1970年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时,人均GDP已经达到了2056美元(现价);1994年日本进入深度W,gGDPSS三J39933韧,而
24、鹏2021年步大襁蹄皿,人均GDP只有12556美元,还处在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偏高收入阶段,仍未跨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这就是未富先老的显著体现。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快于会求平均速度。2000至2020年,中国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3亿增加到2.6亿,增长了1.3亿人,占全球增长的老年人口总数的近30%,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10.0%增加到18.7%,增长了8.7个百分点,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约5.1个百分点,也高于发达国家约2.5个百分点8。综上数据,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进程较快的特征。这意味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同时,中国还需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
25、各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压力和需求。4 .养老金整体储备不足.区域差距加大.市场化程度较低我国养老金体系尚未成熟与完善,结构性矛盾突出,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能力。养老金整体储备与应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目前的储备规模已难以满足未来养老金支出的需求,且区域间的不平衡加剧了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压力。尽管个人养老金在政策支持和创新方面取得了8世界和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http加/o当前养老金主要通过传统的固定收益投资工具进行运营,而对于更具风险和收益潜力的资产类别,如股票、房地产等,参与度较氐。这限制了养老金资金的增值潜力和风险分散能力。此外,当前的养老金市场化投资运
26、营缺乏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也缺乏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团队。这给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带来一定的挑战,影响其长期可才争卖发展。(三)中国养老政策与法规的演变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1986年开始实施,之后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主要集中在推进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机构建设与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智慧养老服务,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现就最近几年的相关政策与规定说明如下。表2-1中国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汇总一览表序号发布时间名称分类主要内容12023.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养老体系与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22022.9关
27、于做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引导更多专业优质资源投入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模式,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机制。32022.4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个人可自主选择参与。42022.2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养老体系和服务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继续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广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模式。推动区域养老服务与社区机构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28、。序号发布时间名称分类主要内容52021.12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发202135号)养老体系和服务完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多元社会保障,健全健康支撑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62021.11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养老体系和服务通过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等手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72021.10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用(T信部联电子2021154号)智慧养老将养老产业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820
29、21.9关于强化养老服务领域食品安全管理的意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指导、督促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92021.6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医养结合支持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包括完善长期照护服务的标准规范,加强专业护理人才培养储备,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等。1020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养老体系和服务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112021.3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养老
30、体系和服务提出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老年人享有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122021.1智慧助老行动三年计划智慧养老逐步扩大数字技能普及范围、强化服务能力,提高老年人的数字技能。132020.12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养老体系和服务明确了五大重点监管方向:(一)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二)加强从业人员监管。(三)加强涉及资金监管。(四)加强运营秩序监管。(五)加强突发事件应对。142020.12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医养结合明确自2020年起开展为期3年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重点解决影响医养
31、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序号发布时间名称分类I主要内容152020.12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提出5点要求,一是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二是推行物业+养老”的养老服务模式。三是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四是积极推进智慧养老。五是完善监督管理等措施。162020.11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智慧养老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要求172020.10关于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养老体系和服务大规模、高质量开展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培养
32、、使用、评价和激励工作体系,加快培养技能高超、服务优质的康养服务技能人才。182020.9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活动以及养老机构内部运营与管理。192020.7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对适老化改造的实施计划提出明确要求。202020.2关于确定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机构社区居家养老经专家评审,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北京市海淀区等59个市(区,州)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国外养老模式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养老模式的变革成为必然。世界上一些发达
33、国家通过实践形成了各自国家独特的养老服务模式,了解养老模式的演变和国外成熟养老模式的借鉴,对于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对国际上成熟的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深入探讨国外成功养老品牌之优期口经验,以此为中国养老产业的创新和提升提供实践参考。(一)养老模式的全球变迁一一养老目的之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显著的变迁。在这一全球变迁的背景下,养老的目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养老更多地强调对老年人的照料和照顾,满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需求,而现今的养老模式越来越注重老年人的自主性、尊严、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积极参与度,注重老年人的全面需求,提供更
34、加综合化的服务,包括健康管理、社交活动、心理支持等。这一目的的转变也对养老服务的提供方式、养老政策的改革以及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等带来了实质性影响。首先,现代养老服务注重健康管理。随着老年人群体中慢性疾病的增加,养老机构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这包括定期体检、药物管理、康复护理和营养指导等。其次,与传统的养老观念认为老年人应该退休、安度晚年不同的是,现代养老服务注重社交活动。社交互动对老年人的心理和情感健康至关重要。许多养老机构提供各种社交活动和娱乐项目,如舞蹈班、音乐会、手工艺课程等,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此外,养老服务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老年人应对情绪变化、焦虑和孤
35、独等心理问题。同时,养老服务提供者也积极倾听老年人的意财口需求,尊重他们的选题口决策,让他们在养老过程中保持自主权利和尊严感。这种全方位的关注和支持,使得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细致、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二)国外养老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和运营模式1.养老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在国外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着多个主要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和非营利机构以及商业企业。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提供基础设施,社区组织和非营利机构提供社交支持和社区参与,商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和设施。这些参与者通常相互合作,协同发展,使得养老服务更加全面、多样化,并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1)政府部
36、门: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框架政府部门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框架,以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还以资助计划、养老金制度、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制度为养老提供资金支持,以满足老年人的经济和社会需求。例如在荷兰,政府为全民制定了一套非常全面的养老金制度,其中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金是由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2)社区组织和非营利机构:提供社交活动、健康服务和社区支持。社区组织和非营利机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常与当地社区紧密合作,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他们承担着建立支持网络、提供心理支持、组织社交活动和培训等任务,旨在增加老
37、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例如,澳大利亚老年人协会致力于改善老年人的福祉和权益保护,提供社交支持、健康服务和社区参与活动。(3)商业企业:提供各类养老服务和设施。商业企业是养老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他们以商业模式运作,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养老和健康管珊艮务,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另外,商业企业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开发出各种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和远程医疗服务等。例如在日本,日医学馆经营并管理着一系列的养老院和医疗设施,通过技术赋能,专注于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医疗和康复三务。2.国外养老服务的运营模式(1)居家稔触居家养老是一种提供老年人在自己的家中获得所需的护理和支持的
38、养老模式。它旨在帮助老年人在熟悉、舒适的家庭环境中延长独立生活的时间,并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随着全球范围内老龄化的加深,居家养老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应对这一挑战的可行解决方案,不仅是许多有能力的老人与家庭的首选,也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含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居家支持和社交互动等服务。(2)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是一种基于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同时促进社交互动和社区参与。这种模式的目标是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延续独立生活,并享受社交互动和精神满足感。社区养老模式的实施通常需要社区各方的合作和支持,包括政府、社区组织、志愿者和护
39、理人员等。社区养老模式的主要功能包括社区设施的构建、社区支持网络的建立、定制化服务和社区活动的参与。(3)怫沸触机构养老模式是一种通过机构化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护理和支持的养老模式。机构化养老设施是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居住、护理和支持服务的设施,旨在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这些设施可以是养老院、老年公寓、退休社区或综合养老社区等形式。其中,CCRC(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才至期蝌通於Efc是综合性的机构化养老设施的一种,其理念是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护理和支持服务,以满足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医疗健康需求。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服务,并
40、在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进行调整。社区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服务,包括健康管理、医疗护理、社交活动、饮食营养等。(三)荷兰、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成熟养老模式纵观全球,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荷兰、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养老领域的发展成果令人瞩目。荷兰以其健全的养老金制度、先进的居家养老模式和全球效仿的快乐养老理念而著称。澳大利亚则以其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选择和领先的老年社区发展而受到赞誉。日本在养老领域积累深厚,其先进的创新成果和领先的智慧养老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这三个国家分别代表着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展现出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最佳实捌口成功经验。表3-1荷兰、日本
41、和澳大利亚养老情况比较分析项目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养老金领取年龄国家养老金的(AOW)的领取年龄为67岁不同养老金的领取年龄不同,由政府颁发的养老金的领取年龄为65岁60-75岁之间皆可领取,每推迟1个月,金额每月可增加0.7%养老金费用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养老金系统主要依赖社会保险制度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和个人养老金积累居家养老比例约92%约90%约85%n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根据老年人状况提供对应服务,包括定期或每日上门理疗和照护等。包括上门介护支持、家务代办、上门康复指导、陪伴等服务。老人提出申请,并接受由政府合作的第三方进行健康评估后获得居家服务,包括医疗护理、个人照料、家政和陪医服务等。机构养老
42、费用案例荷兰鹿特丹的生命公寓旗下的单间月收费大约在3000美金。日本长寿控股旗下的东京都葛西养老院,一间面积为22平方米的房间的入住保证金为2300万日元,每月支付合计费用20万日元,其中保证金的75%可在入住后的7年内抵消退还。澳大利亚昆士兰BuderimMeadows的养老社区内一套两室带花园平层的购置费用为$391,000澳元。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公开整理资料10罐来源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养老产业专题报告之日本篇东兴证券11数据来源澳大利亚健康与福利研究所官网httpsWWWaihWgovareports/Older-PeoPle/oIder-australianconte11teagedYa
43、re1 .荷兰的养老发展状况(1)健全的养老保障荷兰是世界公认的养老保障最健全的国家之一,其养老金体系的充足、完整覆盖和可持续性享誉全球。它为老年人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保障了他们在退休后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该体系主要由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金,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的职业养老金,以及个人自愿缴纳的个人养老金三大部分构成。通过风险控制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养老金实现了长期可持续发展。养老金基金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Sk降低风险并追求稳定回报。这种投资策略使得养老金基金能够应对市场波动和经济变化,为参与者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养老金收入。(2)居家替的喇mr荷兰政府提倡原居养老,希望能实现95%的老年人在家中
44、养老。每个小区(或标准区域)都拥有至少一个保健服务点,服务网络高度覆盖。自1968年起荷兰就立法建立起了高度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护理需求,护理的内容包括家庭护理、个人基本护理、家庭清洁、保健服务、医疗和康复、日间护理、辅助设备和夜间护理等,所有护理费用都由医疗保险支付。国家确定护理服务的主要框架,私人保险公司和市政当局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服务预算资金中只有4.4%来自税收,而74.8%来自保险费H蜥赭噪快乐养老理念指的是通过提供积极、健康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让老年人在晚年拥有幸福和满足感。荷兰的养老机构在提供服务时始终秉持着快乐养老”的理念,以尊重、鼓励、去机构的态度为老人提供照护。快乐养
45、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httpsvww.oatextcomelderly-care-sefvices-in-the-netheriands-and-prcjection-for-the-future-in-tu,k.php 去机构化与去病人化:养老机构在设计和服务流程上注重去机构化,努力打破养老院的界限,将其设计成开放式的社区,创造家一般的温馨环境。此外机构追求去病人化的服务,工作人员会在老人需要的时候出现,不支持过度护理,努力避免让老人觉得自己像病人一样被对待。 社交互动和活动参与:荷兰的养老机构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类社交活动。例如,一些养老院设有社交活动室、健身房和游泳池,定期组织各种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如音乐会、舞蹈、手工艺和绘画等,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兴趣,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自主决策和个人尊严:荷兰的养老模式强调老年人的自主权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人僻和决策。例如,允许老年人自由选择日常生活的内容,如起床时间、饮食菜单、参与活动等。在条件允许时,养老机构以激活老人的自理能力为目标,鼓励老人自己照顾自己。 家庭式环境和社区参与:荷兰的养老机构注重营造家庭式的环境,让老年人感受到温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8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