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docx
《2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是获得利润的主要途径。贷款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事关农村信用社经营得失和生存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层在任何时候都要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放在首要位置,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突出风险管理,重视风险管理,才能不断增加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自身获得较好发展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履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探讨,并进行现状成因的深度剖析,提出了改进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及一些建议。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一)管理信贷风险的制度存在缺陷一是农村信用社现行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存在权责上的不
2、对称性。在目前粗放经营模式下,管理层侧重于短期信贷的量的增长,加上人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未完全顾及质量的优化。信贷员客观公正的调查进而受到各方面的制约,贷前调查流于形式,在贷款的发放上只有受指令承办的义务,没有决策的权利。贷款发放后,信贷员被落实为信贷风险的第一责任人,担当主要责任,这样在肯定程度上挫伤了信贷员的主动能动性。二是重放轻管、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仍旧存在,减弱了农村信用社限制风险的实力。与贷前决策相比,贷后资产管理和事后检查仍是信用社的弱项工作。信贷业务发生后,信用社便失去了对资金的干脆限制,在与客户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信息不对称和地位的改变使得贷后管理难度加大。由于负责人及员
3、工异地沟通频繁,新接任者或员工不知状况,疏于管理,认为前届责任,于己无关,不愿得罪人,对这些贷款不闻不问,久而久之,造成了这部分贷款的呆滞和渐渐的损失。即使后任者主动管理催收这部分贷款,但收效甚微。这部分人往往只认前届或贷款发放人,在当今和谐社会,根本忽视后任者。总不行能全部起诉,况且不肯定有收效。这当中最主要的缘由就是贷款发放时责任的明确不实,逗硬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不力。(二)防范信贷风险的技术服务滞后受多次体制改革反复更迭和员工队伍素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科技建设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远远落后于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的科技软件开发上几乎空白,风险管理的科技服务支撑建设议题尚未提
4、上议事日程。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防范缺少必要的科技支持,精确识别风险、管理风险、限制风险的实力受到影响。(三)化解信贷风险的成效极为有限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回收,更多的是借助人情催收,一旦发生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的行为,信用社手足无措,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常常为保全资产以诉讼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冗长的法律诉讼程序常常使信用社失去了收回贷款的最佳时机。加上法院执行不力,不支持、不协作、不行动、讲人情等因素的严峻影响,导致起诉贷款能收回而未收回。进一步挫伤了信用社通过法律手段收回贷款的信念,化解风险的成效大打折扣。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增加,干脆造成信用社大量信贷资金沉淀,因而提起的诉讼呈上升趋势。因此信用法
5、制建设已成为现在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贷款诉讼失效期两年对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极为不利,在很大程度上、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今日助长了一部分人的废债思想和赖债行为,不利于我国社会的信用环境优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引起高度重视,很有必要探讨对法律做适当修改。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成因剖析(一)信贷风险管理质量:强调零风险过于志向化,假如单纯从平安性原则讲,零风险当然是信贷风险管理质量最优状态。然而,效益最大化是商业性金融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和平安的动身点和归宿。效益与风险是银行信贷活动这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存在冲突,又必需追求统一。在现实货币信用经济活动中,信贷业
6、务始终与风险相伴,信贷资金运作不行能是肯定的零风险,而只能是相对的低风险。(二)信贷风险管理目标:效用取舍存单边化。平安性、效益性是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性的题中应有之义。追求两者之间最佳结合点是管理层面临的现实选择,也是风险管理的志向目标。在平安经营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在最大的效益中取得平稳的发展。这要求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中必需切实在效用的取舍上把握好尺度。但现实的状况却是大部分基层机构还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限制的关系,往往在业务发展与风险限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有些基层机构片面追求信贷资产质量,机械地追求贷款“零风险”,以致信贷业务持续萎缩,经营效益难以提高。反过来,却制约了信贷资产质
7、量的提升,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经营效益之间的恶性循环。其主因,在于思想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三)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素养有待提高,责任心亟待加强。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缺乏风险全程限制理念,忽视对风险事前、事中限制。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市场环境的不成熟,信息资源的不对称,使农村信用社在对客户目标的选择定位、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和贷款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形成了很多风险管理的“真空区”。例如,农村信用社的一些基层信贷部门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料和足够的驾驭实力,甚至对风险持漠视的看法,发放时出口关把握不严,办理手续不严谨,合同存在瑕疵,埋下隐患加之贷后管理未跟上,责任心
8、不强,使信用社丢失贷款本可依法追收的主动权;资产保全部门囿于不良贷款个案的处置,却忽视了对风险的归类与综合分析,不能为前台部门供应必要的信息支撑。(四)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尚未到位。从农村信用社内部限制风险的角度分析,信贷风险主要源于贷款的“三查”制度执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细。主要表现为:一是信贷人员作不出有深度的调查,一个可行性的调查报告。没有依据市场信息作深化调查探讨,只是依据表面现象做出调查结论,使贷款在发放前就存在平安隐患;二是贷后检查落实不到位,信贷人员到贷款农户、企业、农村了解状况的时间少,无法刚好把握贷款户生产经营改变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状况,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
9、三是没有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限制指标体系,相关指标分布比较零散,不具有系统性,而每一个分项指标又很难说明贷款户的财务改变趋势和贷款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可操作性差。(五)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外部环境。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惠,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渐渐富有。各银行加大了对信贷的投放,老百姓正常的贷款难得到解决,社会信用环境大有改善,大部分经济困难的贷款户由于家庭经济的渐渐好转而还清陈欠贷款重树了信誉。但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部分有钱人赖债废债思想特殊严峻,尤其是有肯定特权的官员、执法工作人员、社会人员表现突出。他们败坏了社会信用环境,同时还影响其他人按期还贷的主动性。同时信用社及银行业金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信用社 信贷风险 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8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