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模版.doc
《山岭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岭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模版.doc(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 要隧道施工设计是组织施工,指导施工活动,保证施工组织正常进行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对工程的三大控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对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施家梁隧道为实例,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对施工时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的考虑,突出科学性、适用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技术条件。 本设计针对山岭隧道隧道。设计包括以下内容:编制依据、工程概况、隧道洞口洞身的施工、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通风及防排水、爆破设计。针对工程的特点根据规范编制出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保证顺利完成本工程项目的建设,控制工程成本,创建优质工程。关键字:支护 爆破
2、衬砌 防排水AbstractTunnel construction design is to organize and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o ensure management.Shi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 importan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documents, the projects three control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3、Shi Liang tunnel design as an example, the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the fullest possible consideration of many f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highlighting the scientific, applicability to ensure quality, low cost, safe, civilized, high-speed to complete all important economic and
4、technical docu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task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esig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tunnel tunnel. The desig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e basis for preparing project profil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entrance hole body, initial support, the secondary lining, vent
5、ilation and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 blasting design.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the targeted construction design, practical construction program.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control
6、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to create a high-quality project.Key words: Support Blasting Lining Waterproofing and drainage目 录 第1章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1 编制依据2 编制范围1.3 编制原则1第2章 工程概述1 工程概况2 工程和水文地质概述2.3 工程难点4第3章 隧道各部施工方案3.1 洞口工程51.1 洞口滑坡施工3.1.2 洞口超前大管棚支护61.3 开挖方法及施工工序1.4 洞口开挖及防护1.5 洞口防排水1.6 明洞及洞门结构施工3.2 洞身施工2.
7、1 洞身超前小导管3.2.2 全断面施工法开挖3.2.3 隧道出碴运输3.2.4 隧道施工支护2.5 洞身防排水2.6 二次衬砌第4章 隧道其它工程1 隧道洞内路面施工4.1.1 路面结构1.2 基层C20砼施工4.1.3 面层C35砼路面施工2 隧道施工通风4.2.1 通风标准2.2 空压机的位置及通风方式4.3 隧道临时工程第5章 结束语致 谢参 考 文 献附录 第1章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1.1 编制依据 (1)国家、铁道部和重庆市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隧道设计规范、验收标准、施工指南、技术规程等; (3)现行隧道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8、(4)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5)新建施家梁5#隧道YK26+900YK26+765施工设计咨询图及相关设计文件; (6)我项目部现场踏勘调查资料,水文地质调查资料; (7)其它相关依据。1.2 编制范围新建施家梁5#隧道YK26+900YK26+765,里程从YK26+900YK26+765,全长135m。隧道正洞的开挖、初期支护、出碴、二次衬砌、仰拱及填充、附属设施等施工。1.3 编制原则本隧道施工大力推广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典型引路,试验先行”的原则施工。(1)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目标、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2)体现科学性、合理性、管理
9、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4)充分考虑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少占耕地,保护农田;(5)注意站前、站后工程以及各相关专业的衔接;(6)内容重点突出、简繁得当,表述清楚,语言简练,保证措施充分,不写空话、套话。(7)根据现有初步设计图及咨询图进行初步实施性施工组织编制。 第2章 工程概述2.1 工程概况1.概述施家梁隧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施家梁镇与龙凤乡境内。重庆至北碚二级公路由东向西顺嘉陵江及隧道轴线呈近平行通过。隧址区地貌属构造剥蚀深切低山地貌。地面最高标高为665.60m,最低点位于隧
10、道进出口,一般为250m左右,相对高差为415.6m,相对高差多在100300m 之间,为中深切低山地貌。山脉展布方向大多与构造线一致,多呈北东南西向分布。地形具有明显的成层性,每层均有相应的剥夷面及溶洞层。施家梁隧道设置为左右分离的平行双洞,设计行车速度:100Km/h,限界净宽:14.50m,行车道宽度:33.75m,限界净高:5.0m。 2.设计概况 (1)设计原则隧道设计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遵守交通部部颁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同时,借鉴国内若干类似条件隧道的实例按照新奥法理论,结合隧道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设计尽量做到:隧道总体布置贴近自然,充分与环境协调,考虑本工程处于主城区边缘,
11、在不受桥梁影响的情况下,不过多破坏原有山体,隧道进出口选位尽量“早进洞,晚出洞”。洞门形式选用端墙式洞门,尽量减少大面积的开挖。洞门与桥梁相接时,控制洞口边仰坡高度,洞门形式与自然地形协调。通过绿化,使洞门融入自然环境中。洞门边仰坡采用先锚喷支护(确保洞口安全)与生态植被防护(植草、灌木、藤蔓植物绿化)结合的多层防护。 (2)设计依据 隧道设计按以下标准,规范及规程进行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 公路隧道设计规划(JTG D70-2004)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技术规范JTJ026.1-1999 公路隧道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公路工程护震设计规范JTJ
12、004-89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交通部2004年10月1日颁发的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3)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隧道建筑限界:限界净宽:14.50m,行车道宽度:33.75m,限界净高:5.0m。 2.2 工程和水文地质概述 1.工程地质条件 (1)洞口工程地质条件左洞进口地表为块石土,厚3.16.4m,岩层间隙结合比较差,具有少量的地下水,但弱风化层岩体完整。右洞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洞门处基岩为黄色、紫红色砂质泥岩,风化裂隙发育,
13、岩体破碎,弱风化层虽岩体完整,开挖后即开始风化剥落,并出现滑坡症状。(2)洞身工程的地质条件 隧道洞身段须穿越了三叠系雷口坡组(T2L)及飞仙关组(T1f)的灰岩,嘉陵江组灰岩,须家河组T3xj6 、T3xj4 、T3xj2砂岩、石英粉砂岩,T3xj5 、T3xj3 、T3xj1 薄层状页岩、泥岩、粉砂岩夹煤层,T1j角砾岩及角砾状灰岩等多种类别的岩体,隧道洞身围岩的稳定性除与上述岩体本身的工程地质稳定性、各向异性特征和强度等有关外,主要还受到断裂构造发育等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可溶性碳酸岩类的岩溶发育状况及地下水的活动等有关因素的制约。(3)不良地质施家梁隧道左线LK43+696.11、LK4
14、3+919.67,右线K43+675、K43+905均两次穿越煤巷采空区下部(最小距离约80m),三次穿越含煤层。穿越煤巷采空区下部有可能遇到煤巷积水突涌。施工中采取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和近距离的超前探孔,查明前方地质和地层赋水情况,提前作好施工准备,确保顺利、安全度过。施家梁隧道左线LK44+067LK44+077,右线K44+063K44+070在施工过程中 为溶洞,我项目部及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并积极与业主设计院联系及时变更支护类型,顺利通过了溶洞段。跟据洞身段穿越地层的岩性特征,受地质构造的影响程度及可溶性碳酸盐岩的岩溶化程度和预测的地下水、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涌出等里程状况将施家梁特
15、长隧道洞身围岩类别划分为、四大类,其中、级围岩占总长度的87。2.衬砌结构根据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其支护衬砌。参数按工程类比,并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确定。隧道初期支护以喷射砼、锚杆、钢筋网为主要支护手段,二次衬砌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洞口加强段采用107大管棚、断层破碎带和局部软弱带采用42小导管预注浆作为超前预支护措施。2.3 工程难点1.隧道路面 隧道路面是整个隧道工程中质量要求最高的一项工程,其中路面平整度是最难控制的一个项目,我项目部在施工中采取了严格施工管理、提高质量标准及检验频率的措施,以确保路面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路面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浮土杂
16、物清理干净,基层混凝土超高外先将超高部分凿除,确保路面混凝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2.隧道防排水措施 隧道洞身防水是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铺设1.2mm厚EVA防水卷材,在卷材与喷射混凝土之间铺设一层300g/的无纺布作为缓冲层,二次衬砌施工缝设带注浆管的遇水膨胀止水条,沉降缝设E型止水带。 隧道衬砌排水设施:(1)衬砌背后环向设置350单壁打孔波纹管(环向盲沟);(2)在衬砌两边墙墙脚外侧纵向设置116/100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纵向盲沟);(3)在两侧检修道下设置纵向排水边沟;(4)在隧道轴线位置设置50cm中心排水管,中心排水沟按间距300m设置中央检查井;(5)在两侧路缘带设置开口
17、路缘边沟。隧道排水设施的联系:衬砌背后地下水通过环向盲沟汇集至纵向排水盲沟,通过横向排水支管先排入纵向排水边沟,沉积泥沙后,排入中心排水管,排出洞外。洞内清洗水通过纵向路缘边沟排出洞外,路缘边沟按间距50m设置沉沙池。 由于本隧道岩层富水性较强,在二次衬砌拱墙中掺加GNA膨胀防水剂,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6%。第3章 隧道各部施工方案3.1 洞口工程3.1.1 洞口滑坡施工 隧道进口端洞口浅理段段设计为级围岩,但进口端仰坡由于顺向坡开挖时,将形成临空面,存在整体滑坡的可能,同时由于坡角大(45)岩体裂隙切割,表层覆盖层2.7m左右,因此存在岩体崩塌,覆盖层滑移的可能。采用108mm管棚对隧道拱部进
18、行超前支护,上下台阶法与单侧壁导坑法组合的开挖方法。土质和强风化石质部分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手持风镐修整;石质部分采用风钻钻孔,非电毫秒雷管不对称起爆。根据沉降及收敛数据,在有必要增设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成环。同时为了防止施工时发生滑坡,要采取一些措施对岩体进行加固: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同时用钢筋混凝土抗滑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隧道出口端洞口浅理段段设计为级围岩,但出口端岩层产状为逆向坡开挖,利于边坡稳定、适宜建设,出口端隧道顶板较薄,采用42mm无缝钢管对隧道拱部进行超前支护,上下台阶法与单侧壁导坑法组合的开挖方法。土质和强风化石质部分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手持风镐修整;石质部分采用
19、风钻钻孔,非电毫秒雷管不对称起爆。根据沉降及收敛数据,在有必要增设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成环。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如下:(1)施工过程中运用“新奥法”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开挖循环进尺,遵从“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2)采用减振爆破技术,达到控制质点振动速度、降低隧道爆破震动强度的目的。(3)针对围岩变形控制难度大的难题,制定专门性应对措施,如:钢拱架拱脚及墙脚处设置锁脚锚杆和扩大拱脚,拱架与初喷面之间的空隙采用混凝土垫块或钢楔块楔紧,以约束隧道围岩变形,达到减小隧道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变形量的目的。(4)使小导管尾端和锚杆尾端与钢拱架有效连接,与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超前预
20、注浆等支护形式一道形成联合支护体系,增加施工安全系数,确保工程施工质量。(5)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超前预注浆施工,加固、改良前方围岩状况,提高围岩自承能力,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安全。(6)做好爆破振动和地面建筑物的监测工作,尤其是在后行隧道开挖施工时,对先行隧道的监测,以便及时做出积极反应,并在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同意下调整支护参数、改变施工方案。(7)做好超前地质预探、预报工作。采用先进的TSP203地质预报仪和超前探孔技术,对前方围岩做出判断,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支护参数。3.1.2 洞口超前大管棚支护洞口大管棚施工:隧道进口段左右两个洞口均采用超前管棚注浆加固,管棚是12
21、74.5mm的热扎无缝钢管。待中导洞贯通后用20天时间完成进口超前管棚施工,施工时,先完成套拱施工,待套拱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超前管棚钻孔作业,钢管沿隧道周边以1o向上外插角(不包括线路纵坡)打入围岩,其环向布置间距35cm,长度46m,施做里程为20m。(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钻 孔掏孔检查是否有坍孔、探头石安装管棚注浆孔口处理喷砼封闭注 浆注浆效果检查进入开挖工序补 孔钻机扫孔注浆口防护合格有无施做导向墙不合格合格 图3-1 施工工艺图架设导向套拱测量组根据隧道纵断面设计线、隧道洞轴线及明暗洞开挖轮廓线,放出隧道开挖轮廓线和套拱中心线;施工队根据开挖轮廓线及测量技术交底,将上半断面轮廓线以
22、外的土石方清除掉,要求清除面平整,圆顺;为了保证管棚施工,洞口预留长6m的核心土,顶宽度为6m,核心土的高度控制在管棚顶以下1m处;套拱外轮廓线以外的围岩开挖时应尽量减少超挖,尤其是套拱周边及套拱拱脚。施工前期适当的使用大型机械、微爆破开挖;在接近设计标高位置时采用小型机械(如风镐)和人工开挖组合,杜绝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或爆破开挖,以此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测量组检查开挖断面合格后,放出洞口三榀钢拱架的具体位置、里程、高度,并布置好桩点、作好交底。施工队根据测量交底及现场桩点,安装洞口五榀20a号工字钢拱架,在其孔中布设55个150孔口管,口管与20a工字钢焊为整体,间距为0.45m,焊接牢固,用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岭 隧道 施工组织设计 模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8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