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书.doc
《东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书.doc(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目录一、设计任务11.1 课程设计要求11.2 课程设计题目11.3 课程设计根本容2二、问题分析32.1 节点设置与分类32.2 参数求取32.3 计算方法4三、问题求解73.1 等值电路的计算73.2画出系统等值电路图:73.3 潮流计算8四、误差分析27五、心得体会与总结36附录:37参考文献37程序3750 / 5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1.1 课程设计要求1、在读懂程序的根底上画出潮流计算根本流程图2、通过输入数据,进展潮流计算输出结果3、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4、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展潮流的调节控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列表表示调节控制的
2、参数变化。5、打印利用DDRTS进展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与潮流分布图。1.2 课程设计题目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变电所1变电所2变电所3变电所435kV母线10kV母线35kV母线10kV母线一次侧电压220kV一次侧电压220kV母线1母线3母线2线路长为100km线路长为50km线路长为90km线路长为100km2*QFQ-50-22*QFS-50-2TQN-100-22*TQN-100-2。线路长为80km。电厂一电厂二发电厂资料: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3、,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50MW和20MW;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 200MW 。变电所资料:(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35KV 10KV 35KV 10KV(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60MW 40MW 70MW 50MW (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0.85;(四) 变电所1和变电所3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A的变压器,短路损耗414KW,短路电压%=16.7;变电所2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63MVA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短路电压%=10.5;输电线路资料: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与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单位
4、长度的电抗为,单位长度的电纳为。1.3 课程设计根本容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展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展分析。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展潮流计算分析。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展电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要求调整围在9.5-
5、10.5之间;电压35KV要求调整围在35-36之间5. 轮流断开支路双回线中的一条,分析潮流的分布。几条支路断几次6. 利用DDRTS软件,进展绘制系统图进展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展结果的比拟。 7. 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二、问题分析2.1 节点设置与分类节点号位置类型1母线1平衡节点2,3变电所1 高、低压侧PQ节点4,5变电所2 高、低压侧PQ节点6,7变电所3 高、低压侧PQ节点8,9变电所4 高、低压侧PQ节点10母线2PV节点2.2 参数求取设定基准值,所以根据题目原始资料,计算发电厂、变压器与线路的参数。1运用以下公式计算变压器参数:2计算线路参数 Y = jB /
6、 23变电所负荷分别为: 变电所1 60+j37.184 MVA 变电所2 40+j24.790 MVA 变电所3 70+j43.382 MVA 变电所4 50+j30.987 MVA4计算变压器分接头变比变压器有5个抽头,电压调节围为UN2*2.5%, UN对应分接头开始时设变压器高压侧接主接头,降压变压器5个分接头时的非标准变比k*以备调压选用对变电所低压母线为35KV时,非标准变比与10KV时一样。将参数整理,见下表:首端号末端号阻抗有名值阻抗标幺值电纳有名值电纳标幺值128.5+j20.10.0176+j0.0415j0.000556j0.2691144.25+j10.050.0088
7、+j0.0208j0.000278j0.1346167.65+j18.090.01584+j0.0374j0.0005004j0.24219231.78+j53.8850.00368+j0.111300451.495+j40.3350.00309+j0.083300671.78+j53.8850.00368+j0.111300686.8+j16.0080.0140+j0.0331j0.0004448j0.2153891.495+j40.3350.00309+j0.0833008108.5+j20.10.0176+j0.0415j0.000556j0.26912.3 计算方法利用牛顿拉夫逊法进展
8、求解,用MATLAB软件编程,可以求解系统潮流分布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对参数进展调整,通过调节变压器变比和发电厂的电压,求解出合理的潮流分布,最后用PSAT进展潮流分析,将两者进展比拟。1、牛顿拉夫逊法概要首先对一般的牛顿拉夫逊法作简单说明。一个变量X函数为:到此方程时,由适当的近似值出发,根据:反复进展计算,当满足适当的收敛条件就是上面方程的根。这样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牛顿拉夫逊法。这一方法还可以做下面的解释,设第次迭代得到的解语真值之差,即的误差为时,那么:把在附近对用泰勒级数展开上式省略去以后局部 的误差可以近似由上式计算出来。比拟两式,可以看出牛顿拉夫逊法的休整量和的误差的一次项相等。用同样
9、的方法考虑,给出个变量的个方程:对其近似解得修正量可以通过解下边的方程来确定:式中等号右边的矩阵都是对于的值,称为雅可比JACOBI矩阵。按上述得到的修正向量后,得到关系式:这比更接近真实值。这一步在收敛到希望的值以前重复进展,一般要反复计算满足为预先规定的小正数,是第n次迭代的近似值。2、牛顿法的框图与求解过程1用牛顿法计算潮流时,有以下的步骤:给这各节点电压初始值;将以上电压初始值代入公式,求修正方程的常数项向量 ;将电压初始值在带入上述公式,求出修正方程中系数矩阵的各元素。解修正方程式;修正各节点电压,;将,在带入方程式,求出;检验是否收敛,即如果收敛,迭代到此完毕,进一步计算各线路潮流
10、和平衡节点功率,并打印输出结果。如果不收敛,转回进展下次迭代计算,直到收敛为止。2程序框图如下:启动输入原始数据形成节点导纳矩阵分解各节点初始电压的实部和虚部迭代次数K=0求PQ节点的,,求PV节点的,置节点号i=0雅克比矩阵是否形成,in求得雅克比矩阵各元素增大节点号i=i+1把雅克比矩阵单位化求解修正方程,得,求解最大修正量,是否收敛 回带各电压新值,K=K+1计算输出电压大小与相角,节电功率与支路损耗停止否是否是三、问题求解3.1 等值电路的计算电压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标准之一。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将对人身与其用电设备产生重大的影响。保证用户的电压接近额定值是电力系统调度的根本任务之一
11、。当系统的电压偏离允许值时,电力系统必须应用电压调节技术调节系统电压的大小,使其维持在允许值围。本文经过手算形成了等值电路图,并编写好了程序得出节点电压标幺值,使其满足所要求的调整围。我们首先对给定的程序输入局部作了简要的分析,程序开始需要我们确定输入节点数、支路数、平衡母线号、支路参数矩阵、节点参数矩阵。1为了保证整个系统潮流计算的完整性,我们把凡具有母线与发电机处均选作节点,这样,可以确定有10个节点,节点号见等值电路图。2确定完节点与编号后,各条支路也相应确定了,我们对网络中各支路参数进展了计算。根据所给实际电路图和题中的条件,有以下公式计算各输电线路的阻抗和对地支路电容的标幺值和变压器
12、的阻抗标幺值。选择电压基准值为和功率基准值 所以3.2画出系统等值电路图: ( 注1:图中数据均为有名值,且已归算到220kV侧 )( 注2:节点1处发电厂机压母线存在20-50MW负荷 )3.3 潮流计算3.3.1 B1、B2矩阵的形成:B1矩阵:1、支路首端号;2、末端号;3、支路阻抗;4、支路对地电纳 5、支路的变比;6、支路首端处于K侧为1,1侧为0B2矩阵:1、该节点发电机功率;2、该节点负荷功率;3、节点电压初始值 4、PV节点电压V的给定值;5、节点所接的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 6、节点分类标号根据所求参数,以与B1矩阵的含义,列写B1矩阵如下:B1=1 2 8.5+20.1i 0.
13、000556i 1 0; 1 4 4.25+10.05i 0.000278i 1 0; 1 6 7.65+18.09i 0.0005004i 1 0; 2 3 1.78+53.885i 0 0.909 1; 4 5 1.495+40.335i 0 0.909 1; 6 7 1.78+53.885i 0 0.909 1; 6 8 6.8+16.008i 0.0004448i 1 0; 8 9 1.495+40.335i 0 0.909 1; 8 10 8.6+20.1i 0.000556i 1 0;由各个变电所负荷功率可以计算出总功率为220MW,而发电厂一、二的总装机容量分别为300 MW和2
14、00 MW。为了减小线路上的损耗,令发电机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05倍,且发电厂二投运容量150MW。根据前面表达的节点分类,形成B2矩阵如下:B2=0 0 231 231 0 1;0 0 220 0 0 2;0 60+37.184i 220 0 0 2; 0 0 220 0 0 2;0 40+24.789i 220 0 0 2; 0 0 220 0 0 2; 0 70+43.382i 220 0 0 2;0 0 220 0 0 2; 0 50+30.987i 220 0 0 2;150 0 231 231 0 3;3.3.2 编写程序并运行从结果中可以观察到各个节点电压标幺值和有名值分别为:
15、节点12345678910标幺1.051.02841.08971.04281.12751.03131.08551.03321.11141.05折算到有名值以后,可以观察到节点3、5、7、9的电压都与题目给定的围相比偏高,因此调节变压器分接头电压,通过对系统进展屡次调整,最终得到合理结果。调节方法:调节方法电厂1电压电厂2电压变电所1变电所2变电所3变电所4未调整1.051.050.9090.9090.9090.909调整后1.021.020.9320.9550.9320.932调节后的矩阵B1=1 2 8.5+20.1i 0.000556i 1 0; 1 4 4.25+10.05i 0.000
16、278i 1 0; 1 6 7.65+18.09i 0.0005004i 1 0; 2 3 1.78+53.885i 0 0.932 1; 4 5 1.495+40.335i 0 0.955 1; 6 7 1.78+53.885i 0 0.932 1; 6 8 6.8+16.008i 0.0004448i 1 0; 8 9 1.495+40.335i 0 0.932 1; 8 10 8.5+20.1i 0.000556i 1 0;B2=0 0 224.4 224.4 0 1; 0 0 220 0 0 2; 0 60+37.184i 220 0 0 2; 0 0 220 0 0 2; 0 40+
17、24.789i 220 0 0 2; 0 0 220 0 0 2; 0 70+43.382i 220 0 0 2; 0 0 220 0 0 2; 0 50+30.987i 220 0 0 2; 150 0 224.4 224.4 0 3;调节结果:节点12345678910未调整1.051.02841.08971.04281.12751.03141.08561.03341.11161.05调整后1.020.99711.02541.01251.03870.99991.02041.0021.04821.02由上表观察到,进展最后一次调节时节点3,5,7,9的电压均在题目允许的围,对线路损耗进展分析
18、,统计每次调整后各个支路的有功损耗,记录于下表:功率损耗未调整调整后(1,2)支路0.727615-27.3438i0.789029-25.5101i(1,4)支路0.158455-14.3588i0.170404-13.4931i(1,6)支路0.65556-24.6796i0.735023-22.9674i(2,3)支路0.15431+4.6714i0.17428+5.2757i(4,5)支路0.053811+1.4518i0.063406+1.7107i(6,7)支路0.21169+6.4084i0.23957+7.2523i(6,8)支路1.36233-19.7314i1.4396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北 电力大学 电力系统 潮流 计算 课程设计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