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案小学三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案1活动目的:1、知道家庭和陛的重要,体会家庭中的亲情。2、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讲究民主,能够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矛盾。3、了解邻里之间要和陛相处,互相帮助。4、知道自己在家庭和邻里之间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因的义务。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我的一家”1、教师先作示范:出示自己全家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讲一件家种有趣的事或难忘的事(教师将家庭照片贴在黑板上布置的大房子中)2、(在黑板上贴“家”字)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休息的港湾。你愿意把你的家庭介绍给我们大家吗?3、请几个学生分别介绍他们各自的家庭并讲一件有趣的或高兴的或令人感动的事,把家庭
2、照片贴在大房子的窗口中。4、没有被倾倒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把照片贴在房子中。二、讨论交流1、什么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2、学生讨论,在小组内商量一种形式体现出来(说说,表演一件体现家庭幸福的故事)3、学生展示。三、情感提升1、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们分别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家庭,你感到你自己还有同学们在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高兴、快乐)2、小结:父母、长辈以及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致的关爱来表达他们非常爱我们,非常爱我们的家,而我们也非常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长辈,大家和建相处、幸福快乐。第二课时一、活动:“一次家庭会议”1、教师提问:你参加过你的“家庭会议”吗,长辈们尊重你的意见吗?家中的事情最后
3、是怎样决定的?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发展言论。3、讨论交流:参加家庭会议时自己的体会。4、引导性提问:全家一起讨论决定事情有什么好处?5、学生根据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二、活动:“那些事情我帮忙”1、教师设置情境:(1)、家里要换新家具(2)、爸爸的朋友向他借很多钱(3)、爸爸妈妈吵架了2、讨论:从中选择自己应该参与的事情和不该干涉的事情,说明理由。3、汇报结论。4、教师总结:家庭中会遇到许多意外或大事情,每当这时,我们一定要做个懂事的孩子,应该我们帮忙的我们就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不应该参与的我们就不要给父母添乱。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是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睡、幸福。第三课时一、情景分析1
4、、教师:爸爸妈妈不在家,小明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凯小明的门,邻旧居张爷爷马上出来,了解情况后把陌生人赶走了并且给小明送来好吃的午饭二小红呢,平时邻旧不相往来,现在爸爸妈妈不在家,也没有人问他、管他、结果小红又闷又饿,难过的哭起来、2、讨论分析:为什么小明和小红的情况会不同?二、活动:介绍我的好朋友1、教师解释活动的内容:除了学校中的好朋友,你还有哪些好朋友?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2、学生介绍自己的邻居好友,说一说和他们交往的趣事。3、教师总结:“远亲不如近邻”好的邻里关系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欢乐,避免不少的麻烦。三、辨析交流:1、教师出示几则有关邻里间的小矛盾的情境,让学生分析,遇
5、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怎么做。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说说:学生说说自己家与邻居相处的一些小事情,体会邻里之间和陛相处的重要性。小学三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案2本主题由活动指示性的引言、三幅图片及对话和注释,还有一则小资料组成。引言既是对主体内容的提示,又是对活动要求进行指示。三幅图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提示,设计了要保管好购物凭证,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知道有问题可以拨打12315的热线投诉电话,同时配有简介购物发票的资料,教给了学生保护自己权益的基本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小调查(小组内交流课前调查情况)举例说明,假冒伪劣产品给人们带
6、来了哪些损害?(二)小知识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是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你知道消费者具有哪些权利吗?(三)保护我们的权益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你知道怎么做吗?1、小组交流办法并表演展示。2、阅读33页内容。3、教师补充4、教师通过实物教学生如何识别假冒产品。(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向家长学会,再教给同学们。)(四)谈收获(五)作业综合本单元的知识点,办一期小报。小资料: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InternationaIDayforPrOteCtingConSUmerSRights)。这一国际日最先由
7、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以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肯尼迪提出的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同时,选择这样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
8、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各国消费者组织的合作和交往,在国际范围内引起重视,推动保护消费者的活动。从1983年以来,每年的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要举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举行记者招待会或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情况;公布新的一年的工作计划,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做哪些工作。同时,唤醒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督促企业重视消费者权益;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而今,“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性活动。20某某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主题为消费和谐。今年是第几个“3.15”消费者权益日今年是第25个“3.1
9、5”消费者权益日。什么叫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的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得的利益。它包括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应享有的权益,也包括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应享有的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指消费者所应享有而被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所认可的、独自享有的权利。社会保障及法规保护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意给经营者造成侵害,或者由于消费者故意或过失而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社会与法律对之不予保护。保护消费者权益绝不是无原则、一限地予以保护。发生消费纠纷后哪些途径可以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_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的,可
10、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如工商、技术监督、物价、卫生、商检、烟草专卖等)申诉;4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何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纠纷?消费者在找经营者协商之前,应咨询或学习消费者权益保_、产品质量法、新“三包”规定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弄清经营者在哪些方面损害了自己的权益;是退货、换物还是修理,能得到多少赔偿等。然后带着法规和实物、发票去找商场负责人,陈述自己购物及发现质量问题经过,并依法提出自己的赔偿要求。经过协商能得到满意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寻求其他解决途径。如何向消费者协
11、会投诉?投诉以文字材料为准。要把投诉人的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被投诉单位名称、地址,受损害事实,所购商品的名称、牌号、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单位及交涉经过等内容写清楚,并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未经消协同意,不要邮寄票证、单据和实物,以防丢失。6 注意,以下6种情况之一的投诉,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1 .购买商品不是用于自己消费,而是用于生产或销售的投诉(不含农民购买自用的生产资料);2 .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之间的经济纠纷的投诉;3 .个人私下交易商品,属于违约纠纷的投诉;4 .提不出被投诉者的名称、地址和必要证据的投诉;5 .司法、行政部门已受理的投诉;6 .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投诉。小学三年
12、级的思想品德教案3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2、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一、谈话引入课题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写什么?二、社区里有什么1、说说字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
13、人。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三、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四、社区的日常生活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五、归纳总结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2、你眼中的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农村社区呢?3、比一比:城市社区和农村的不同之处。4、城市社区和农村的相同之处。小结:社区虽然不同,但生活环境都不断改善,这里共同的我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电脑
14、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再展开谈话,引入话题小学三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案4一、利用活动化教学,激发兴趣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努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参与活动中,感悟并提高一定的道德认知,通过活动化教学力求改变过去我讲你听的方式。在活动化教学中,注意了活动的层次性、目标性。我设计了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猜猜他(她)是谁?”,通过每个学生各具特色的自画像,介绍自己、理解自我,并通过与他人比较,初步意识人与人存在着差异。第二个活动是“圆圈变变变”,通过大家在圆上作画,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想象。第三个活动是“说说你发现的不同”,在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比赛,了解各地方,各国家,各民族之间人与人是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三年级 思想品德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8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