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4讲 调整与创新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世纪初—1945年)(学案).docx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4讲 调整与创新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世纪初—1945年)(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4讲 调整与创新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世纪初—1945年)(学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4讲调整与创新: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世纪初4945年)历史地位20世纪上半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两次世界大战、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时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也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时期政治方面(1)国际秩序: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冲击了世界秩序,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2)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强大的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突出贡献(3)民族民主运动:亚朝立民族民主运动高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被削弱经济方面(I)经济模式: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
2、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岁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2)货币体系:国际金融领域一度崩溃.国际金本位制走向崩溃文化方面社会思潮:(1)列宁主义诞生,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对暴力,向往和平,“非战主义”成为潮流(3)经济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代替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指导思想十月;:四月;:二月革命革命提纲厂:革命过程苏寰而工而庞大i包卷加iH;反垢兰口百点Ji殖民统治j.,左,漓蒋噂1.:斯改革;:美洲:f菲施J世治趋政展链界发势民族民主运动大概
3、念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国际关系链第一次世界0幅限二至丽旃索;际秩序第二次世界7j一修法i嗡塞列宁主义经济生活链思想文化链厮也Em1!,;运输现代战争第一次:!民族民主:世界大国一漳识觉两文化交流ri:,i一:、世界大战:一;、革:命浪潮,主干知识重构体系化复习任务一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国际关系整合必修下册第14、15、16、17课,选择性必修1第12、15、18课,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一、两次世界大战维度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年)(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演(2)重要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4、政治发展不平衡重创了各国经济背景主要矛盾:形成两大军事集团(3)诱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矛盾(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4)帮凶:英法等国的缓造政策(5)罪魁祸首: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性质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权的帝国主义战争(1)1914年战争爆发,进行了马恩(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日本制役、日德兰海战等造垃事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2)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洲爆发的标志进程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2)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
5、大后退出了战争或全面爆发(3)1918年,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1941年彳惠国入侵苏联。1941年12月,而结束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4)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5)1945年彳惠国、日本先后投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D欧洲遭受致命打击,各国国力严重消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耗族觉醒(2)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强国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苏联军事和政治强大,赢得国际威望际格局(4)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酗橙局的真正转折
6、点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巴黎和(1)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会与华盛顿会议缔结凡尔赛条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约和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帝国主义国际战后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新秩序国际际新秩序(2)国际联盟: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秩序(2)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美国未参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为宗加,英法操控国联);全体一致”原旨;“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则影响作用发挥,在制裁侵略、保制裁侵略可操作性强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作用(1)十月革
7、命后,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一战后成立的国屋联盟,形成国际“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二战后签署的联合国宪章,确定“大国法的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发展任(3)1928年,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但是,该公约并未真正实行经济大危机导致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崩溃,分别构建了以英镑、法郎货币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体系(2)1944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社会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治理二、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十月革命打倒沙皇
8、: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莘代表菱过程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指明方向: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二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3)抛弃幻想:1917年7月,临时政府制造流皿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4)再现曙光:1917年11月彳皮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1)对俄国才罢脱了封建残余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俄国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2)对世界: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叁义堇鱼沉重地打击了童国主义对意义世界的统治;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国翅会主义运助的新局面(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
9、动的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中国国共合作发动北伐战争;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抗法斗争;印度人民在苴也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韭暴力丕合作鲍表现(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立宪国家;1941年,埃塞俄比亚击败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阿根廷工人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墨西哥理纳鲍堇(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影响(2)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3)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核心概念】绥靖政策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
10、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复习任务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整合必修下册第15课、选择性必修2第3、9、11、13课,归纳这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史实。一、苏俄(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维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帝国主义包围封锁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和背景外的敌对势力企图扼杀(2)经济文化水平落后政治危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斯大林的个人因素(1)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实施“社会主义工业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余粮收集制
11、建立工农联盟(2)经济上表现为生年内容(2)实行工业国有化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料公有制,指令性计划体(3)取消自由贸易“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制;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等形式引入外国资本度集中保证了前线粮食供(1)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卫应,缓解城市饥荒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2)损害农民利益,导致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评价质条件战后的经济、政治危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消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费水平相对较低利二、经济与社会生活(1)资本主义经济: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29年爆发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美国通过罗鲍|新政扭转经济危机,德意日走上法西斯
12、道路(2)国际贸易: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国际贸易总量增速放缓,世界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1)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粮食(2)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生产步(3)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墨西哥分别培育出玉米、小麦新品种(1)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居住(2)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环境化趋势,便利人们出行(1)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道路的建设,高整踣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交通(2)1914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
13、航线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运输欧洲开通(3)20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转变成金属,出现喷气式飞机【核心概念】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实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开始于罗斯福新政.二战后普遍推行。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即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任务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思想文化碰撞与交融整合必修下册第15、16课,选择性必修3第8、10、13课才充理这一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史实。维度史实列宁主义:(1)形成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
14、大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思想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2)意义:为童国主义时住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人口迁20世纪初,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如犹移太难民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吸收中国服装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杂糅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等,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文化交调流(2)20世纪以来,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一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现代战与民族独立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民族独立国家诞争生,改变这些地区的政治版
15、图;民族整原则在殖民地传播,民族民主与文化运动高潮出现;世界殖民龌开始解体交(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流的独立要求。民族民主意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朔口半殖民地【核心概念】民族意识、民主意识、民族自决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特征之一。民族意识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主意识是人们对于民主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民族自决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硬核聚焦剖析核心化身频考点备考攻略世界政
16、治发展趋势与国际关系把握“两个体系”“两个国际组织”“两种革命”(1)“两个体系”: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2)“两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与联合国(3)“两种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抓住“一个主题”“两种主义”“三个政策”“一个主题”: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2)“两种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二个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思想文化碰撞与交融关注“两种思想”“三个方面”(1)“两种思想”:民族主义、列宁主义“三个方面”:人口迁移与文化交融、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战争与文化交锋
17、考向一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与国际关系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2.山东等级考T14)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思维导引素养立意时空观念:一战初期核心价值: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增强国家观念情境载体以一战初期英国对法政策的调整创设学习情境解题思维找关键信息:嚎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转化信息:“欧洲
18、均势”政策导致英国对法政策在一战中发生明显变化,故选B命题陷阱逻辑错误史实错误如果要尽快恢复欧洲和平,在战争初期就应该全力援助法国以终结战争,排除A即使法国退出战争,英国也不会单独对德作战,其他战线还有俄国等国.故排除C若要联合法国控制欧洲,无法解释英国政策的变化.排除D视角体验视角1两次世界大战1.(2022.浙江6月选考T21)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瑞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
19、。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二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A.“结伴不结盟”B.“集体安全”C.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D.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解析】选D。英国摆脱孤立地位,与日本结盟,或者英国出于抗衡德国需要,与俄国结盟,都是基于英国的国家利益考虑,故选D。“结伴不结盟,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中英国与日本、俄国结盟,排除A;“集体安全”政策又称集体安全保障,是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与材料中英国的政策变
20、化不符,排除B;英国的外交针对的是德国,这显然不符合“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说法,排除C。2.(2021.湖北选择考T14)如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解析】选A。据材料“1940/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可知,1942年后,美国军火产值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即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故选A;1942年1月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
21、台,标志冷战的开始,世界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阵营,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C;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经济的腾飞、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发展等,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o3.(2021.天津等级考Tl3)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军队实施的某重大军事行动示意图。该军事行动达成的直接政治后果是()A.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轴心国集团的瓦解C.反法西斯战争根本转折完成D.联合国成员国的进一步增加【解析】选Bo据材料“194377943.9”可知,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与美英进行秘密谈判,1943年9
22、月,意大利向盟国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故选B;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材料不符,排除A;1942年7月/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与材料不符,排除CJ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o4.(2022.浙江6月选考丁23)“抗日何所恃?忠贞与汗血。”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的一年,中美英三国举行会议发表宣言:“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次会议召开地点所处地区是()A.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4讲 调整与创新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世纪初1945年学案 2024 二轮 复习 第三 板块 14 调整 创新 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 国际 秩序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9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