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泵房施工方案.doc
《工程泵房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泵房施工方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2.工程概况12.1. 建设地点及环境特点:12.2. 泵房工程内容:22.3. 施工条件及特点:22.4. 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33.施工布署33.1. 组织安排:33.1.1.机构设置:33.1.2.施工组织结构图:43.2. 项目管理目标:43.3. 施工程序:54.施工方案54.1施工流向和施工顺序54.2施工阶段划分54.3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54.3.1沉井施工54.3.3房屋施工124.3.4安装给排水管道及电气设备155.施工进度计划156.主要施工措施156.1. 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156.1.1.组织保证
2、156.1.2.制度保证156.2. 保证安全目标的措施:186.2.1.组织保证:186.2.2.制度保证:186.2.3.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96.2.4.技术安全措施:20附图1:泵房计划工期横道图附图2:沉井下沉降水平面布置图附图3:沉井下沉起吊出土隔离措施图 目 录泵房施工专项方案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排水泵站及附属工程及相关纪要。2)我单位现有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3)现场实际调查情况。4)参考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
3、收规范市政道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003,J259-2003)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软土地基深层搅拌技术规程(YB-J25-91)1.2.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2)严格遵照、遵守江苏省、xx市政府关于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3)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及实事求是的原则。4)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和程序。2. 工程概况2.1. 建设地点及环境特点:本工程位于,是路排水配套工程。处于路K5+360处,邻近U13及U1
4、4位置。2.2. 泵房工程内容:本项目土建部分主要有泵站沉井、出水池、排水管道、泵房、院墙等,安装部分主要有电气部分、设备安装、给水管道等。泵房总建筑面积78.35m2,其中泵站38.2m2,值班室配电室40.15m2。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数量1沉井*H=8m11m座12出水池5.142.69m座13水泵房座14值班室配电室93.9mM235.15围墙M806800KVA箱式变23m处17沉井支护止水搅拌桩m6508沉井挖弃土方M38009泵站排水D600钢筋砼管m4510污水管D300m1211给水管DN100钢塑管m26.52.3. 施工条件及特点:沉井钢筋砼结构净高11m,现有
5、场地在施工后经取土平整,地面标高约为3.6m,即沉井下沉到位后刃角底面标高-8.25m,距现有地面深11.85m,基底位于粉土夹粉砂层上。沉井下沉过程中最不利土层为粉土、粉砂土层,地基承载力可能随着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且降水不到位会出现流砂现象,造成开挖困难,基坑支护和降水工作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地质情况说明,自上而下依次为: 素填土:灰色、可塑,以粉质站土为主,夹有少量砖渣、碎石、腐植物,层厚0.8-1.7m,容许承载力080Kpa; 1粘土:黄灰色,可塑,含锈斑及铁质结核,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中压缩性土,层厚3.34.3m,容许承载力0110Kpa;2粉质粘土:灰黄
6、色,可塑,含锈斑及铁质结核,切面光滑,韧性较高,干强度较高,无摇振反应,中压缩性土,层厚2.73.4m,容许承载力0100Kpa;3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夹有粉土,有层理,切面较光滑,韧性较高,干强度较高,无摇振反应,中压缩性土,层厚1.11.5m,容许承载力090Kpa;4粉土:灰色,湿,中密,夹有粉砂,粉质粘土,切面不光滑,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迅速,层厚3.95.4m,容许承载力0120Kpa;5粉质粘土:浅灰色,软塑,有层理,夹粉土,切面较光滑,韧性较高,干强度较高,无摇振反应,中压缩性土,层厚2.93.3m,容许承载力0100Kpa;6粘土:灰褐色灰黄色,可塑,含铁质锈斑、铁质结
7、核,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中压缩性土,层厚3.9m,容许承载力0120Kpa;工程所处位置地下水位最低为-0.21m,最高为3.2m,地下水主要接爱降水补给,今年的降水量非常丰富,地下水位常年高出地表水位。施工中排水措施的落实和效果将直接影响进度、质量和施工安全。2.4. 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泵房工程作业任务重、涉及专业多、工期要求紧,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各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理衔接是进度管理的一个重点。3. 施工布署3.1. 组织安排:3.1.1. 机构设置:泵房施工组织机构如下表:序号部门及岗位人数姓 名部门职责1项目经理1全面负责泵房施工实施,落实安全、质量、进度、成
8、本目标2项目总工1负责泵房的技术管理,质量目标,技术交底工作3项目副经理1负责落实施工期间安全生产和材料、设备、后勤、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4技术质量部6负责泵房技术工作,负责泵房分项工程方案的制定和交底,负责质检、试验、计量和技术资料工作5安全生产部4负责落实泵房安全生产、各分项任务的实施、落实、检查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6物资供应部3负责所需各类物资的采购、进场和现场管理3.1.2. 施工组织结构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物 资 保 障 科安 全 生 产 科技 术 质 量 科办 公 室财 务 部沉井施工队降排水施工队房建施工队桩基施工队项目副经理土方施工队道路施工队设备安装队3.2. 项目管理
9、目标:工期目标:确保90天施工完成。各工期目标见泵房施工计划横道图。人身安全目标:杜绝重伤、死亡事故,轻伤率控制在3以内,消灭交通、火灾事故。环境目标: 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严格控制土方开挖及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设备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杜绝环境事故。质量目标:分项合格率100%。3.3. 施工程序:根据项目的内容和总体要求,施工将采用平行流水法进行,综合考虑各阶段工程量的均衡性和资源的配置合理性,施工按如下程序进行:泵房沉井止水搅拌桩沉井基坑开挖沉井预制深井降水挖土下沉出水池施工排水管井施工泵房建筑施工道路施工设施安装4. 施工方案4.1施工
10、流向和施工顺序泵房布置在铁路北侧引道西侧,道路中心里程为K5+360处,距京沪铁路下行中心线距离为203.2m,距中储1道中心线距离为41.3m,距道路中心线距离为39.1m。泵房主要工程量有:沉井H=8m11m泵井一座、93.9m变配电室和值班室、出水池5.142.69m一座、80m围墙、给排水管道及设施等。根据本工程特点,泵房的施工计划与道路主体同步进行,其主要施工顺序为:沉井施工房屋施工安装给排水管道及设施。4.2施工阶段划分泵房的施工主要分三个阶段:沉井施工、房屋施工及安装给排水管道及设施。沉井施工含泵井制作下沉、出水池现浇;房屋施工含生活管理用房及围墙等;安装给排水管道及设施含安装给
11、水管道及排水管道、安装机械设备、安装电力设备等。4.3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选择:4.3.1沉井施工沉井采用预制后下沉至设计标高,出水池为直接挖至设计标高现浇施工。沉井下沉采用人工挖土、16T吊机提升出土的方法下沉,沉井出土前在沉井内设置2孔20m深井降水。沉井施工工序为:基坑开挖基础底模处理钢筋混凝土浇筑沉井下沉沉井封底。1、基坑开挖(1)根据设计要求对沉井位置放样,确保沉井的纵、横轴线符合设计要求;(2)根据技术放样,在沉井设计位置挖好基坑,并铺设砂垫层;(3)基坑底部沿四周设2%坡度的排水沟,对称设2口集水井,集水井底比排水沟底低50cm以上。2、底模处理(1)砂垫层应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
12、且分层洒水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2)砂垫层铺设的总厚度要确保顶部高出排水沟不小于50cm;(3)砂垫层铺设的面积要保证除去沉井的位置后留有的宽度不小于2m,外侧边坡不陡于1:2;(4)砂垫层铺设后要有足够的承压力,所用中粗砂的干容重要达16.5KN/m3。3、混凝土浇筑泵井预制分四节:3.55+3.0+3.0+3.0m(1)模板与支撑a)刃脚内模采用填土内模,按照刃脚的外轮廓线尺寸分层填筑夯实,填筑材料采用粘性土或砂土;b)为使内模表面平整,可在表面抹12cm厚的水泥砂浆,并适当插入一些竹签或木签,以增加砂浆与土模的连接。为防止混凝土与土模的粘结,可用油毛毡铺一层隔离层;c)外侧
13、模板应刨光,支撑、拉杆等应牢固,防止灌注混凝土时变形;d)沉井外侧模板必须竖缝支立,立好后要核对上下口各部尺寸、井壁的垂直度(或斜度)、刃脚标高、支撑拉杆(内外模间)要牢固;e)支第二节及以后诸节模板时不准支撑到地面上,以免沉井因加重而自动下沉造成新浇筑的混凝土发生裂纹;拉缆要加强,外模上口尺寸不得大于下口尺寸;f)模板安装顺序为:刃脚斜面及隔墙底面模板井孔模板绑扎钢筋设内外模间支顶支立外模板设内外模间拉杆调整各部尺寸全面紧固支顶、拉杆固定撑杆和拉缆。(2)钢筋绑扎a)钢筋绑扎必须在内模(井孔)已支立完毕,外模尚未扣合时进行;b)先将制好的焊有锚固筋的刃脚踏面摆放在刃脚画线位置,进行焊接后再布
14、设刃脚筋、内壁纵横筋、外壁纵横筋;c)为加快进度,也可将井壁钢筋事先组成大片,利用吊机移动定位焊接组成整体;d)内、外侧箍筋必须按设计设好保护层垫块。(3)混凝土浇筑a)沉井混凝土的浇筑应沿井壁四周对称浇筑,避免混凝土面高低相差悬殊,以防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裂缝,每节沉井的混凝土都应分层、均匀、连续的浇筑直至完毕。分层厚度控制在3050cm;b)沉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同步均匀上升,密切注意观察沉降,如发生不均匀沉降应立即停止浇筑进行调整;c)沉井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程进行,严格控制水灰比,保持骨料清洁和良好的级配,振捣密实;d)在沉井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预留孔、预埋件等位置
15、的准确性,不得遗漏。(4)养护及拆模a)混凝土浇筑10h后即可遮盖浇水养护;b)当混凝土强度达2.5MPa时,混凝土顶面可凿毛,并可拆除直立的侧面模板,拆除顺序为先内后外;c)混凝土浇水养护必须细水匀浇,防止水流太大使砂垫层流失,对沉井不利;d)当混凝土强度达70%后,方可拆除隔墙底面、刃脚斜面的支撑与模板;e)底节沉井混凝土养护强度必须达到100%,其余各节强度允许达到70%时进行下沉;f)拆模的顺序:井孔模板外侧模板隔墙支撑及模板刃脚斜面支撑及模板。4、沉井下沉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本次沉井下沉主要采用人工挖土下沉。挖土前采用深井降水,并坚持观测水位,确保水位始终在开挖面1m以下。(1)沉
16、井前期采用挖土下沉时,必须先挖锅底,后掏刃脚,对称取土,均匀下沉;(2)在下沉过程中,技术人员需对沉井下沉密切观测,观测其中心线及刃脚标高,若发现偏移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3)沉井下沉过程中,井内所取土应尽量远弃,不得堆放在基坑四周;(4)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100cm时,应适当减慢下沉速度,并在井口设置扣轨挑住,以防突然下沉,超过设计标高;(5)沉井下沉前应对井壁上的所有预留孔进行封堵,宜采用钢板。(6)吊机起吊装土斗时,井下作业人员与起吊竖直面隔离开来,防止起吊土方坠落伤人。详见附图。5、沉井封底(1)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进行素混凝土封底施工;(2)封底厚度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17、3)封底混凝土浇注时应对称均匀,防止对土层扰动;(4)在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值前,应继续深井降水,保持井内水位在开挖面以下,以免封底混凝土承受水压,影响封底效果;(5)如发现井壁有渗水现象应予以修补,并对突出设计标高的部分予以凿除;(6)封底混凝土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预埋。6、沉井制作及下沉有关验收参数:(1)沉井制作误差允许值:a)沉井制作尺寸与设计尺寸允许偏差:绝对值小于20mm;b)井壁厚度偏差小于15mm;c)混凝土保护层偏差小于5mm。(2)沉井下沉误差允许值:a)轴线位置水平差:下沉后位移值/下沉深度之比小于1%;b)沉井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c)沉井四
18、周中任何两角的刃脚踏面高差不得超过该两点水平距离1%。4.3.2 D1200进水管道施工 d1200mm雨水管过铁路顶管工程,共三段,管道全长118m,管道最大埋深10.77m,管顶最大覆土厚度9.63m,沿线设置三座顶管工作井和一座顶管接收井(泵房沉井),基坑结构均采用钢筋砼沉井,采用二次制作,二次下沉,不排水下沉,水下砼封底。顶管施工工序有:顶管设备安装、管道顶进。随着每段顶管结束,迅速进行管道接口处理和沉井溜槽施工,之后安装盖板、检查井井筒砌筑、场地平整等施工。1、测量放样(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地面上按业主、设计院提供的井位轴线控制桩定位。采用全站仪测量。沉井施工结束后,按工作井穿墙孔实
19、际坐标与设计终点的坐标测量放线,定出管道顶进轴线并将轴线投放到工作井测量平台上和井壁上。在沉井四周建立测量控制网,并定期进行复核各控制点。投放顶管测量始测点和2个后视点,始测点设在顶管后座专用测量平台上,后视点设于穿墙孔上部的井壁上,定期互相校核。(2)管道轴线测量管道轴线的测量方法主要是采用导线法测量,通过全站仪将导线控制点引入工作井的前后壁,然后在油缸中间设置测量观测基座,架上全站仪,使之与机头前方的光靶对齐。顶进过程中,间隔10m需复核一次测量数据,并做好记录。2、基坑支护及降水(1)基坑采用挖机先开挖3米土方再进行工作井预制下沉,根据现场临时设施和施工条件,采取12米钢板桩进行支护,支
20、护范围为工作井四周向外各1米,预留工作面。(2)此处水位较高,为保证开挖顺利,每个工作井设置2孔20m深井进行降水;在开挖3米的层面预留2%流水坡,设置1口集水井排地表水。3、顶管设备的选型本工程采用泥水平衡掘进机头进行施工。该设备适用土质多,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小。该机头是按泥水平衡和土压平衡原理工作的,泥水平衡是通过调节泥水系统对机头平衡仓内压强与机头所处地下水压强达到平衡的;土压平衡是通过主顶系统调节机头的顶进速度来控制刀盘所受压力与切削面的纵向土压力达到平衡的。因此,该机头能够有效的稳定挖掘面土体、控制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及适应恶劣的地质条件,该性能已在大量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证明与肯定。该机头
21、纠偏油缸由4只50T油缸组成总推力为200T,一端关节轴承联接。纠偏液压系统采用日本进口液压组件组成,可靠性好。在顶进过程中辅以激光全站仪导向、遥控监视手段,连续反映机头轴线、高程偏差趋势,做到随时纠偏,有效的确保设计轴线的正确。4、主顶系统 主顶系统共有2只顶力为200吨的双冲程等推力油缸,行程2.4m,总推力800吨。2只油缸安装在油缸架内,安装好的油缸中心位置必须与设计图一致,以使顶进受力点和后座力都保持良好的状态。安装好的油缸中心误差应小于5mm,主顶油缸在液压动力机组的作用下,油缸可以单动,也可联动。主顶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并采用变频调速器实现流量的无级调速。主顶系统操作台设在地面控制
22、室内。5、顶管工作井内设施(1)导轨:导轨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本工程导轨由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在工作井底板基础上事先预埋好钢板,预埋钢板的位置与导轨吻合,以便导轨与之焊接。预埋钢板上的锚固筋要焊牢并且有足够的锚固强度。导轨安放后,还在两侧设置型钢支撑,必要时浇筑砼,确保导轨在受撞击力的作用下,不走动,不变形。(2)主顶油缸架主顶油缸架是拼装式结构,主顶油缸架的安装必须定位准确,保证油缸受理位置的准确,其高程和平面误差小于5mm。(3)承压壁承压壁是承受和传递全部顶力的后座墙,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本工程承压壁为钢筋砼沉井后靠背,顶管时在砼面上安装一块100mm钢板,钢板面积3m*3m。(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泵房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9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