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井巷及隧道测量的施工方法.doc
《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井巷及隧道测量的施工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技术毕业设计井巷及隧道测量的施工方法.doc(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客专某某段五工区 论 文 井巷及隧道测量的施工方法专 业: 姓 名: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隧道施工测量的内容和作用11.2工程概况11.3隧道地处气候21.4课题意义22. 深营隧道施工控制测量42.1隧道控制测量一般规定42.2隧道平面控制测量52.2.1洞外GPS隧道平面控制网设计52.2.2全站仪导线平面控制测量62.2.3导线观测方法72.3隧道高程控制测量83.某某深营隧道施工测量103.1几种隧道工程施工方法和测量前的准备103.1.1隧道施工方法介绍103.1.2隧道测量的前期准备133.2隧道施工测量方法133.2.1隧道洞内导线布设143.2.
2、2洞内的高程控制测量163.3隧道的中线测设173.4隧道腰线的标定183.4.1用经纬仪标定腰线183.4.2用水准仪标定腰线203.5深营隧道断面测量213.6隧道贯通测量214.隧道断面测量224.1全站仪在本拟建隧道断面测量中的设计应用224.1.1测量的主要原理及基本组成234.1.2三维坐标系的建立234.2极坐标测量设备和计算机的集成断面测量系统244.2.1硬件设备254.2.2测角部分254.2.3极坐标系统的集成264.2.4一体式极坐标系统全站仪264.2.5手持或便携控制器264.2.6软件算法275.隧道贯通测量285.1贯通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285.2贯通测量的精度
3、要求285.3贯通隧道工程的施测方案295.4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的一般方法306.监控量测316.1隧道监控量测一般内容316.1.1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作用和目的316.1.2隧道断面仪与全站仪、水准仪组合在变形观测中的作用316.2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327.竣工测量348.环境保护方案与措施359.专题379.1极坐标断面测量法379.1.1极坐标系的建立379.2三维坐标测量方法40结束语43致谢44参考文献45某某市深营隧道施工测量技术设计摘要 隧道测量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测量仪器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测量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工效越
4、来越高。隧道测量技术是指针对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以及隧道运营期间所开展的有关测量活动,这些测量工作有些与通常意义上的工程测量有关,有些与地质勘察和灾害监测有关,还有一些与工程质量检测有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量工作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测量工作对工程的成败和盈亏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阐述了先进测量技术在隧道中的应用。隧道施工测量按工程的施工程序,一般分为隧道施工控制测量、隧道施工测量、隧道监控量测和竣工测量四个阶段进行。隧道施工控制测量将使用GPS控制网技术和全站仪导线测量技术,隧道施工测量的重点是隧道中线、腰线的测设,隧道断面测量和隧道贯通测量。在隧道施工中,将提高工效的宗旨贯穿
5、于从初始开挖到最后的竣工验收,是每个施工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隧道工程的成功与否与隧道断面开挖的准确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隧道断面测量根据场地的要求不同,可以使用不同方法,本设计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并且对隧道测量方面的知识加以介绍,明确隧道施工测量的程序,监控量测的方法,竣工测量的基本方法。由于隧道断面测量在隧道施工测量中实施的重要性,故本文将隧道断面测量快速测量实施方法作为专题来描述。关键词:控制测量;施工测量;断面测量;贯通测量1.绪论1.1隧道施工测量的内容和作用隧道是修建在地下、内部净空断面在2平方米以上,两端有出口,供行人、车辆等通行或其他用途的工程建筑。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地下隧道
6、工程日益增加,如公路隧道、铁路隧道、水利工程输水隧道、地下铁道、矿山巷道等。隧道施工测量可分为地面测量和地下测量两大部分,其主要包括的内容:1)地面控制测量:在地面上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2)联系测量:将地面上的坐标、方向和高程传到地下,建立地面地下统一坐标系统;3)地下控制测量:包括地下平面与高程控制;4)隧道施工测量:根据隧道设计进行放样、指导开挖及衬砌的中线及高程测量。1.2工程概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大幅度增长,公路,特别是干线公路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日益紧张,某某市每天增加40辆小型汽车,包括大车大概在50辆
7、左右,导致交通压力增加,原有的千山隧道车辆通行量约为120辆/小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压力,有必要建设该隧道缓解交通压力。拟建隧道全长980米,宽12米,净面积85.83平方米,引线道路496米。布局如图附录A。隧道地貌单元属于低山丘陵,山地植被很好,树木密集,地表岩石露头很少。在场地内无大的断裂带通过。在场地外围5公里范围左右有3条主要断裂带,但尚未发现明显的较大的构造活动和造成较大的地震活动,对场地影响不大。在场地东北侧有一条棱岩带,宽度较大,有30米左右,通过隧道东北端,属于挤压构造破碎带,造成岩体破碎,对隧道岩体完整程度和稳定性影响很大。1.3隧道地处气候 拟建隧道地处某某市,某某
8、市位于辽宁省中部,东经12210-12313,北纬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长175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某某市地处中纬度的松辽平原的东南部边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半年以偏南风为主,冬半年以偏北风为主。夏季由于热带海洋气团的入侵,雨量丰沛,气温较高,冬季盛行极地大陆气团,降水较少,气温较低。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光照丰富,大雨、冰雹、寒潮、旱涝、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在不同年分和季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春季(3月下旬至5月)大风多,降雨少,日照长,回暖快,蒸发大,湿度小;平均降雨量100mm,最大降雨量233mm。 夏季(6至8月)降雨
9、多且集中,暴雨多发生在此季,高温,雨热同步;平均降雨量426mm,最大降雨量500mm。 秋季(9至10月)天高气爽,雨量骤减,气温急降,北风渐多,初霜初冻;平均降雨量220mm,最大降雨量400mm。 冬季(11月至下一年3月中旬)雪少北风多,干燥。平均降雪量300mm,最大降雪量330mm。1.4课题意义 深营路隧道的建设,对于解决营城子与高新区之间,以至整个某某交通紧张现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线贯通后,湖南、营城子地区到高新区的运行里程由近10公里缩短至2公里左右。将来通上公交车后,明达地区市民可不用倒车,直达立山地区,用时比原来减少一个多小时。此外,深营路全线通车后,将与建国路、双山
10、路、解放路共同组成某某首条封闭的内环路。大大节省交通时间,亦对经济上起到节约支出作用,减少了汽车油料的消耗,也就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起到环保作用。该隧道将成为某某最长隧道。隧道测量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主要是表现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测量仪器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测量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在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是全站仪和GPS的广泛应用,以及这两种技术的融合。隧道测量技术是针对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以及隧道运营期间所开展的有关测量活动,这些测量工作有些与通常意义上的工程测量有关,如隧道施工控制测量,贯通测量,放样测量,断面测量等
11、,有些与地质勘察和灾害监测有关,如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探测和变形监测;还有一些与工程质量检测有关,如混凝土厚度检测,混凝土质量检测,隧道衬砌背后回填检测,运营隧道内表面状态检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量工作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测量工作对工程的成败和盈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深营隧道施工控制测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正在构成我国现代交通网络的新格局。在这些现代大型的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及运营管理中都需要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工作来指导,因此测量工作的好坏、精度的可靠性、对保证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特别是大型隧道的贯通施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是施工测量的首要环节,测量
12、控制网布设的好坏,精度的高低,对于高速公路施工,隧道顺利贯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隧道能否顺利贯通,贯通精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隧道控制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隧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开挖面的相向施工中,使其中线符合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测量误差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在满足限界要求的条件下正确贯通。2.1隧道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控制测量是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是其他各项测量工作继续开展的前提,所谓隧道控制测量与其他控制测量有些不同用,就是为了指导隧道施工而专门建立的控制网,它可以是国家控制网也可以是小区域控制网。对于我们进行的隧道施工大部分都是在小区域内进行的,也
13、可以使用边角网、导线测量或GPS控制网等形式来进行控制测量工作。隧道控制测量一般规定如下:1)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2)隧道施工时应做好下列工作:(1)隧道设置的精密三角网或精密导线网,应定期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2)洞外水准点、中线点应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洞内控制点应根据施工进度设定。3)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水准点应设在不易损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测量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作检校,保证仪器具的技术状态符合使用要求,使用光电测距仪时,应按其使用规定要求进行。4)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隧道内
14、两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由洞外和洞口内控制测量误差引起在贯通面产生的贯通误差影响值、洞内导线测角、量距的精度以及两洞口水准点间往返测高差不符什,均应符合交通部现行的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的规定。5)隧道竣工后应提交贯通测量技术成果书、贯通误差的实测成果和说明、净空断面测量和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2.2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由于隧道所处地理位置和施工环境等因素不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布设可以采用三角网、边角网、GPS网、导线网等方法进行。由于深营隧道长度不足一公里,山上树木多为灌木,最终确定其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网或导线网方法进行。隧道平面定线图见附录B。2.2.
15、1洞外GPS隧道平面控制网设计 GPS技术在隧道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GPS测量无需通视,减少了常规方法的中间环节,因此,速度快、精度高,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在图纸上进行GPS控制网网形设计,再到实地踏勘选点并对个别点位进行适当调整,当点位确定后进行埋石。1)点的布设原则(1)为了使GPS控制点的坐标与隧道设计坐标取得统一,直线隧道的直线上或曲线隧道的两个切线上,应布设两个GPS控制点。(2)每一进洞处至少应布设两个相互通视的GPS控制点,一个作为洞口投点。另一个作为定向点。各洞口的GPS控制点不要求通视。这是GPS测量的优点,为安全起见,也可考虑在每一洞口处布设三个GPS控制点
16、。(3)根据计算分析,每一进洞处的两个GPS控制点的连线方向,偏离线路方向越小越好,这样可以减少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4)布设的GPS控制点应满足接收卫星信号的要求。(5)各GPS控制点间的高度角越小越好,这样在由大地方位角之差计算水平角时,可以减少垂线偏差的影响。2)测量方法 本隧道采用GPS平面控制网,在进、出口线路中线上布设进、出口点(分别用J、C表示),进出口再各布设3个定向点(J1、J2、J3和C1、C2、C3),进、出口点与相应定向点之间应通视。为减小垂线偏差的影响,高差不要相差太大。GPS网取独立的工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从进口点到出口点的方向为X方向,与之相垂直的方向为Y方向。
17、贯通面位于隧道中央且与Y方向平行。即使对于50公里的超长隧道(洞),也勿需在隧道中部增设过度点。这时GPS网是一个很狭长的网,且长短边相差特别大,长边超过10千米,短边可能不到300米。因为有通视要求且受隧道进出口的地形条件所限,洞口处的GPS基线不可能很长,一般要求300-500米。若小于这个值,应设强制对中装置,以减小照准与对中误差对短边测角精度的影响。本隧道的GPS网布设图如图2.1所示。图2.1 拟建隧道洞外GPS平面控制网布设图2.2.2全站仪导线平面控制测量 本工程平面控制也可以采用除GPS控制网外的边角网、三角网、全站仪导线布设形式。由于隧道是一个狭长的构筑物,不易布设成三角网或
18、三边网等形式,可采用导线网形式布设。首先在图纸上进行导线布设设计,再到实地踏勘选点并对个别点位进行适当调整,当点位确定后进行埋石。 如图2.2,已知控制点铁架山和锅底山,布设如图所示的导线,由A点放样出洞口点dk1,同理由E点放样出dk2,导线等级为四等。图2.2隧道洞外导线布置 由于受地形、地物的影响,洞外导线边长度随现场情况具体确定。依据现场通视条件,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选择合适的长度,满足相邻边长比不大于13即可。选点确定后,可埋预制混凝土桩,钢筋头刻十字,也可刻石。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2.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9、表 表2.1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DJ1DJ2DJ3三等1431.8206103.61/55000四等91.52.5184651/35000一级40.551524101/15000二级2.40.2581513161/10000三级1.20.1121512241/50002.2.3导线观测方法 (1)角度观测 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将已检定过的、在检定期内的全站仪进行下列检查:照准部旋转轴、光学测微行差、水平轴与竖轴垂直、垂直微动螺旋的水平偏移、仪器底部在照准部旋转时的位移及光学对点器的对中检查。观测
20、时,为提高观测精度,在通视好、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前后视架角架,吊垂球,以垂球线作为观测目标;在隧道内测量时,必须吊垂球,以垂球线作为观测目标,同时增加照明(可用碘钨灯在观测线上,背向测站照垂球线,碘钨灯距垂球线1.52 m),确保目标视像清晰。角度观测采用方向测回法,使用1或2的全站仪,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四等导线技术要求,左角观测4测回,右角观测4测回,个别测回超限时,适当增加测回数。计算左右角的观测平均值及左右角闭和差w,w=左角平均值+右角平均值-360,本站最终角值为平差后化规到左角的角值,即左=观w/2。 (2)边长观测 出测前,对测距系统进行检查,合格后进行外业测量。按四等导线技术要
21、求施测,边长观测采用对向观测,观测前,测量测站、镜站的温度和气压,计算两地的平均温度和气压值,将平均值输入仪器中。每方向观测23测回,对向观测46测回,取互差满足规范要求的两测回作为单方向边长观测值,计算平均值;比较往返两方向测距较差d,由于观测条件基本相同,相邻边长相差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平均测距中误mdi=(dd/2n)(式中mdi为测距中误差,n为测距边数,d为往返测距较差),最终边长为往返测距平均值。2.3隧道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规定的精度施测隧道洞口(包括隧道的进出口、竖井口、斜井口和平响口)附近水准点的高程,作为高程引测进洞的依据。高程控制按精度要求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
22、法施测。沿已布设的平面控制点布设水准测量路线,起算点由市政规划设计院提供的高程起算点,位置在千山中路上。水准测量应选择连接洞口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期达到设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每一洞口埋设的水准点应不少于两个,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检测为宜,以检测水准点的稳定性。目前,高精度的全站仪使用比较普遍,可以用四等三角高程测量来代替四等水准测量,但应精确量取仪器高和镜高。地表起伏较大或水准测量测站较多时(往返测站80站以上),宜用三角高程代替水准测量。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按四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三角高程测量可随平面控制测量一起测量。采用对向观测,每方向观测23测回,对向观测46测回。取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测量 技术 毕业设计 隧道 施工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9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