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八年级道法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八年级道法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统编八年级道法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知识点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是什么?(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根
2、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历史经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2)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党的宗旨、最高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优势、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要求?(中
3、国共产党和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补充:1.党是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 .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 .党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知识点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目的和要求分别是什么?(1)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
4、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4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O另外,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只书上这两条。)3,宪法如何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国家性质方面: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经济制度方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政治制度方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公民基本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武装力量方面: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
5、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4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作用?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作用: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知识点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5 .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1)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的保护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2)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6 .尊重和
6、保障人权的要求(表现)(1)总体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2)具体要求: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监察方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
7、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普法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如何设置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产生)(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K(2)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
8、、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3)宪法明确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 .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3 .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9、,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3)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4 .如何规范权力运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职权?)法无授权不可为: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法定职责必须为: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
10、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2.1坚持依宪治国1.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为什么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的地位)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宪法
11、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3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4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1)内容方面: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
12、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2)法律效力方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提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体现这一点)(3)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5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联系)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2加强宪法监督1
13、 .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宪法监督制度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2 .我国宪法监督的实施主体是什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3 .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是什么?(P27相关链接)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
14、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4 .如何加强宪法监督?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5 .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6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注意:可提问“日常生活中公民如何践行宪法?”】(1)国家: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2)公民:我
15、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践行宪法。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7 .为什么要推动宪法实施?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16、。【补充笔记】1.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题目问原因则答:宪法的地位+意义)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注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营造宪法至上、人人信仰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2.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题目问原因则答:宪法的地位+意义)有利于向公民普及宪法知识,促进公民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全面推进依
17、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在全社会增强宪法观念,营造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社会氛围。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3.1公民基本权利1.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公民基本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没有被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
18、利意义(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意义/作用:公民享有政政治自由游行、示威(言出必行、集结示威)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表现/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助推动我国的
19、民主进程,坚持依法治国人身自由(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表现: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韭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人格尊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区分】名誉权:如侮辱、诽谤、新闻报道失实严不受侵犯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荣
20、誉权:非法剥夺他人荣誉称号、非法侵占他人荣誉、诋毁贬损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住宅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对通信进行检查的条件: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劳动权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
2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重要性: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和义务。物质帮助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
22、而利受教育权育的权利和义务。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内容: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如:表彰文化权利创作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科学研究,组织艺术表演,修建阅览室。其他权利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补充笔记】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值、电子
23、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补充笔记】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什么?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证明材料;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非法方法。【区分】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例:我买了一套房子。(占有权)我把房子用来开店。(使用权)我把房子出租。(收益权)我把房子卖掉/捐献。(处分权)3.2依法行使权利1.如何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
24、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的维权方式:维权方式渠道适用范围和解当事人之间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等调解人民调解调解组织普遍适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仲裁机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诉讼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行政诉讼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权益刑事自诉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补充】仲裁
25、的特点:灵活性、一裁终局原则、广泛适用原则4.1公民基本义务1.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基本义务遵守的原因含义具体表现要求(做法)遵守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守国家秘密、另护公共财产、为守劳动纪律、为守公共秩序、为守社会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责。德维护国家利益:基本义务重要性要求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把
26、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国家荣誉: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及其他义务:基重要种类要求本性义务保卫军人必祖国、须遵守抵抗军队的侵略条令和是公条例,民的忠于职依神圣守,随时法职责。为保卫实行以志愿兵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服依法祖国而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兵服兵战斗;役
27、役和参加预备役民兵人员必组织须按照是基规定参本义加军事务训练,随时准备应召作战,保卫祖国。依法纳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4.2依法履行义务1如何依法履行义务?法定义务须履行: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不可推卸。要求: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义务须担责:违反法定义务的表现: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28、。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民事法律,应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都成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2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3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要求?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5
29、.1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来源于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代基民监督。表本由人民代表大会大内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会制度容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举措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3 .人大代表的职权与义务。
30、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大代表的义务: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5 .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
31、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5.2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意义它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
32、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主题团结和民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地位意义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
33、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国家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内容由居民或村民分别直接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地位意义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
34、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举措以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5.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组成国有经济一一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一一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地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
35、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的政策和态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必要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多种分配方式让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
36、定报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第六课我国的国家机构6.1 国家权力机关1.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职权。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
37、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及其职权。中华位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人民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共和1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主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席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命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6.3国家行政机关1.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职权。国家性质国家权力
38、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构成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职权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6.4国家监察机关1.国家监察机关及其职责。国家监察机关性质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构成我国设立国家监
39、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职权监督、调查、处置。6.5国家司法机关1.国家司法机关及其职权。名称性质构成职,.权人民法院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要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
40、院、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职权: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求: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自由1.自由的内涵(1)内涵: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
41、治与自1.自由的重要性。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5.珍视自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正当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平等1.平等的含义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同等
42、情况同等对待。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平等权的基本特征)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平等权的补充)2.平等的重要性。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O3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4 .践行平等。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
43、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公平1.公平的内涵内涵: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2.公平的价值。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3.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其内涵丰富: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9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