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docx
《4、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缘由。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1)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学问。(2)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化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缘由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育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实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3)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化的缘由,以及土地制度改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
2、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缘由之一。2、过程与方法(1)依据教科书与老师供应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视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2)初步驾驭运用视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探讨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3)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地进行探究、思索和总结,探讨评价“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所带来的影响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1) 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夫生活的艰辛。(2) 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
3、商”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3)理解占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相识到我国今日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4)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和危害,培育和树立开放的世界观。(5)通过本课学问的学习,正确相识农、工、商的关系,相识国家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觉维护改革开放局面,对新生先进生产力及新生事物要呵护、宽容,并自觉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6)以史为鉴,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4、封建土地全部制的演化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缘由和评价;“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土地全部制的演化,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方法一】通过设问导入:课前要打算布置复习、预习作业,避开教学资源奢侈和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回顾在初中学习过明清的“海禁”和“闭关政策”;免习本单元前三课古代经济发展状况;预习本课内容。学生查找初中教材,或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古代土地政策的演化、古代的经济政策。授课前老师可以依据布置的作业设问,如: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有过哪些形式?中国古代经济的
5、核心部门是什么?等。【方法二】通过教材情境导入:从“田”字的写法导入土地制度的演化。老师可以设问:田字在古代的写法有几种?田字是表音还是表意?田字的形态说明什么?等。学生可以结合己有学问呼应老师。结合学生熟识的事物,便于由浅入深说明历史概念。【方法三】通过设置新情境导入:2004年农夫阿牛在承包的10亩土地上种植玉米,总产量约3000公斤。它认为种玉米无利可图,2005年他把土地卖给小强建房子。老师可以设问:阿牛收获的玉米将如何安排?试评价阿牛的卖地行为?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土地全部的几种形式(国家的还是集体的,或是个人的),区分土地的全部权和运用权,从而导入新课。一、土地制度的演化:1、原始社会
6、:氏族公社全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全部,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安排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全部权被国家驾驭。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含义:井田制形成于商代;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与分封制亲密相关。夏、商、周时期,国君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君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又称公田)里集体劳作。井田制的实质就是王田制,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君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
7、占有全国全部土地,然后安排给大小奴隶主运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解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2)瓦解:缘由: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确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缘由是生产力的发展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周王室衰微,兼并斗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改变。从西周中期起先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限制土地。由于斗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削减,井田制日益瓦解。标记:鲁国实行“初税亩”【备课资料】初税亩:我
8、国最早的税收制度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起先。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相互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剧增加。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实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因势利导,适应土地私有制这一历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初税亩”。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初,是起先的意思;税亩是按土地
9、亩数对土地征税,即“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凭借政治权力对“私田”起先征税,规定不论“私田”、“公田”一律“履亩而税”。从今,井田之外的“私田”起先纳税初税亩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也预示着井田制的瓦解。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成: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2)分类: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全部制: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限制的土地分给农夫运用,作为征收赋税、增加国家收入或壮大军队、维护统治的
10、依据。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夫土地。其特点是个人全部,土地可以买卖。由此,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不行避开也无法根除的现象。小农土地私有制:广阔农夫占有很少土地。其中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限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确定的比例。(3)措施: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实行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备课资料】均田制: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安排制度。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并起先执行。主要规定:(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票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经济政策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9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