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科普82页.docx
《肺癌科普8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癌科普82页.docx(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肺癌早期的六大症状肺癌早期一部分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也可能会出现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气短、喘鸣、胸痛、发热等表现,数量不一定是6个。有这些表现不一定是肺癌,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需要到医院完善检查以确定或排除。(1)咳嗽:肿瘤刺激支气管可引起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即咳嗽时没有痰,或只有少量痰。咳嗽时也可能出现大量黏液痰。(2)痰中带血或咯血:肿瘤含有丰富的血管,病人咳嗽时,肿瘤中的血液随着痰液排出,表现为痰中带血。如果肿瘤组织中血流丰富,或靠近较大的血管,咳嗽时会排出血液量增多,出现咯血。(3)气短:肿瘤可引起肺功能下降,或是阻塞支气管引起气短。(4) 喘鸣:肿瘤突出到支气管
2、官腔内,呼吸时可产生特别的声音。(5) 胸痛:靠近胸壁的肿瘤会刺激神经引起疼痛。疼痛的部位与肿瘤所在的部位有关。(6) 发热:肿瘤组织阻塞呼吸道,呼吸道内的病原体不易排出,易发生感染,出现发热。肺癌初期的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病人的身体因素有关,会有所不同;肺结核等疾病也会出现以上表现。因此,单纯根据症状很难判断是否患有肺癌,应前往医院医生进行诊断。避免自行诊断或排除,造成紧张情绪,或耽误治疗。肺癌中晚期症状肺癌中晚期时患者症状如下:1、会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的症状;2、还会出现胸腔积液,继而表现有呼吸困难的症状;3、如果累及胸膜或者骨头等组织,还会出现疼痛;4、如果出现肝部的转移,会出
3、现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有时会出现黄疸;5、如果出现肾上腺的转移,可能会出现皮质类固醇的异常,比如无原因的发胖或者消瘦或者是血钾的增高;6、如果出现骨的远处的转移,会出现全身的骨痛,有些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7、如果出现脑转移,会出现相应的脑部肿瘤症状,如语言缺失、记忆障碍、肢体不灵活等。肺癌晚期症状肺癌晚期症状复杂多样,具体包括:1、胸痛:由于肿瘤压迫,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2、呼吸困难:肿瘤体积增大压迫气道所致;3、水肿:部分患者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为头面部、颈部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4、声音嘶哑:肿瘤直接侵犯或者压迫喉返神经所致;5、体重下降: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严重者出现
4、恶液质;6、远处转移:可出现骨转移、脑转移等,表现为骨痛、头痛、偏瘫、共济失调、昏迷等症状。肺癌的诊断检查一、血液的生化检查对于原发性肺癌,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肺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可能。二、肿瘤标记物的检查(1) CEA:30%70%肺癌患者血清中有异常高水平的CEA,但主要见于较晚期肺癌患者。目前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估计肺癌预后以及对治疗过程的监测。(2) 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3) CYFRA21-1:是
5、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60%,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三、影像学检查(1)胸部X线检查:应包括胸部正位和侧位片。在基层医院,胸部正侧位片仍是肺癌初诊时最基本和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一旦诊断或疑诊肺癌,即行胸部CT检查。(2)CT检查:胸部CT是肺癌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用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及治疗后随诊。有条件的医院在肺癌病人行胸部CT扫描时范围应包括肾上腺。应尽量采用增强扫描,尤其是肺中心型病变的患者。另外CT是显示脑转移瘤的基本检查方法,有临床症状者或进展期病人应行脑CT扫描,并尽可能采用增强扫描。(3)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重
6、要器官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也用于颈部淋巴结的检查。对于贴邻胸壁的肺内病变或胸壁病变,可鉴别其囊实性及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还常用于胸水抽取定位。(4)骨扫描: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可用于以下情况:肺癌的术前检查;伴有局部症状的病人。(5)进一步检查:疑难病例;患者要求采取更全面的影像检查;临床需要进一步的影像检查时:如欲判断胸壁或纵隔是否受侵;显示肺上沟瘤的范围;鉴别肿瘤复发、放射治疗后纤维化;排除颅内转移等需行MR1.在进行肺癌后分期及治疗后随诊需行PET-CT检查。肺癌的分型按基本类型,肺癌可以分成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按临床类型
7、来分,非小细胞肺癌又能分成肺腺癌、肺鳞癌、肺大细胞癌等。肺腺癌虽然生长较慢,但也爱“乱跑”,有时早期便发生血行转移,而发生淋巴转移的时间倒是较晚;相反地,肺鳞癌比较“安分”,生长缓慢,病程较长,喜欢在局部生长,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的肿瘤明明长到了十几公分,却仍局限在胸腔(肺部和纵隔)之内的原因。小细胞肺癌患病率低:小细胞肺癌虽然患病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占新发肺癌的10%-15%),但恶性较高,预后较差。生存率低:中位生存时间8-13个月,两年生存率5%o恶性程度高:小细胞肺癌在临床和病理特点上明显不同于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生长迅速、容易耐药、较早转移等特点。注意:几乎所有的小细胞肺癌患
8、者都有严重吸烟史。肺癌的分期钞票的数字越大越好,但是肺癌的分期,数字却是越小越好。医学分期(据国际通用的肺癌临床分期): I期(I期肺癌又分IA期、IB期) II期(II肺癌又分11A期、IlB期) III期(HI期肺癌分IHA、IIIB.InC期) IV期肺癌(IV期肺癌分IVA、IVB期)通俗解释: I期(早期):癌细胞数量少,待在肺部某个地方,还没有到处跑 II期(早中期):癌细胞数量增多,有的还不安分,跑到了肺门附近 IH期(中晚期):癌细胞数量继续增多,越跑越远,纵膈或肺外淋巴结已有它们的足迹 IV期(晚期):癌细胞数量疯涨,开始不满足在肺部系统内,随血液跑到人体四处肺癌的转移肺癌向
9、不同组织器官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治疗方案和患者的生存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了解在不同部位的肺癌转移及应对区别对患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肺癌转移的最常见部位是淋巴结、骨、脑、肝脏和肾上腺一、淋巴结转移根据淋巴结N分期(TNM分期),将淋巴结转移分类为:Nx一区域淋巴结转移不明,NO一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N2、N3一区域淋巴结侵犯递增。肺癌往往循淋巴回流途径首先转移到肺门淋巴结(N1),继而可达纵隔(N2)和锁骨(N3)。肺癌向淋巴结的扩散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当这些癌症延伸到肺部以外的淋巴结时,颈部或腋窝上可能会形成肿块,与患有咽喉炎的肿胀腺体相似(但通常更为坚硬),一般
10、不会有疼痛感。目前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化疗,但根据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治疗也是首要考虑的方式。例如对于N1-N2患者,大多数可以手术,但还需要临床医生结合肿瘤大小,生长位置综合判断。而在出现N3淋巴结转移情况时(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通常已经不能手术治疗。二、骨转移骨骼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大约30%-40%的晚期肺癌患者已经转移到骨骼。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差,生存期短,经过治疗后1年生存率也仅为40%-50%。一般认为,因肺循环血流丰富,脱落的肿瘤细胞会随着血流循环至全身骨骼系统,致使肺癌易于发生骨转移。最常见的发生位置是长骨、脊柱、肋骨及盆骨,一般会伴
11、随一些骨相关的并发症(骨骼相关事件SREs):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神经根压迫、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骨转移在早期无明显症状,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具有直接关系。因此,知晓肺癌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并做好预防,对降低肺癌骨转移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治疗中,对原发病灶进行有效治疗是肺癌骨转移治疗的根本。其次,常规对症治疗骨转移还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对于肺癌骨转移还没有研制出特效药,多学科综合疗法的目的是缓解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肺癌骨转移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显著。在这一背景下,结合患者的症状选择最优的方
12、案,通过最小的毒性实现最有效的局部控制,能不断提高患者总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双磷酸盐等骨保护制剂、疼痛部位的放疗、放射性核素治疗、靶向药物应用、镇痛药物治疗等。中医治疗:联合中药外敷,热疗,针灸以及中医护理等三、脑转移肺癌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预后极差,自然病程约13月,经过治疗后1年生存率仅为14%5o肺癌脑转移由于原发肿瘤生长速度过快,癌细胞坏死脱落后可直接通过脑血管和椎静脉之间的吻合支入脑,由此肺癌脑转移较其他恶性肿瘤发展迅速。此外,肺癌有嗜神经组织的特性,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特别亲和力,因此易发生脑转移。在临床中,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都可以
13、扩散到大脑。患者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共济失调、偏瘫及癫痫发作等,有时还会伴有精神状态改变和视觉障碍。目前,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可根据癌肿的发展程度、癌灶直径、癌肿位置、转移范围和患者的症状体现及自身的正常机体功能状况等选择。1 .手术切除+中药:若肺癌脑转移的转移病灶是单个或两个以上,但集中在一区域,且手术切除不直接带来生命危险及脑部和肺部均是单个病灶且全身无其他转移灶者,若患者能够耐受手术且手术能够完全切除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配合中药治疗,中药可增强患者的手术耐受性。2 .综合治疗:对于肺癌脑转移属多发病灶者,应以放化疗结合中医中药的综合治疗为主,既能对脑部病灶
14、进行治疗,又兼顾了肺癌的全身治疗。3 .全脑放射治疗:为目前最有效的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也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不需要手术,减少患者术后痛苦和因手术而降低身体的抵抗力。目前,最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是射波刀,效果更好,不良反应也较小,且治疗时无需在患者头部植入支架,减轻患者治疗的痛苦和不便。四、肝脏转移肺癌肝转移的发生率为38%44%,预后差,多在7个月内死亡,主要死于肝功能衰竭、转移性肝癌破裂出血以及静脉癌栓。早期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临床诊断主要手段依靠诸如术前CT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出现症状时,可能包括身体右侧肋骨下的疼痛,食欲不振和恶心,可伴有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胆红素升高等表现。目前治
15、疗方法通常是化疗,旨在治疗原发性癌症。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仅存在单个肿瘤或少数肿瘤,则可建议手术切除肿瘤。有时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o这是一种阻止血液流向肝脏一部分的过程,致使存在的癌细胞无法存活。五、肾上腺肾上腺也是肺癌转移最常见的脏器之一,肾上腺转移发生率为10%15%。肾上腺转移癌起病隐匿,往往无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异常表现,通常在癌症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故肺癌患者如出现腰背部胀痛症状应考虑肾上腺转移癌的可能,即使无腰背部胀痛症状,也应检查肾上腺,以免漏诊。在肾上腺转移后可呈现爱迪生病(AddiSOn病)症状,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皮肤色素增加、腋毛脱落、低血压等。
16、对于肺癌肾上腺转移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为主。但手术切除治疗的适应证应包括原发癌得到控制、转移癌部位单一、患者身体状态较好能耐受手术等。而对于合并其他部位转移无法手术患者,化疗则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化疗对改善晚期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的预后依然有较好疗效。六、其他虽然上述部位是肺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但肺癌有时会扩散到胃,小肠和大肠,胰腺,眼睛,皮肤,肾脏甚至乳房。根据临床病理检测结果及患者自身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也是极其重要的。肺癌的并发症晚期肺癌患者如果出现并发症,可能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因此大家非常有必要提前学习并发症和解决方式!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晚期患者最常见
17、的并发症之一,我们称之为“胸水”。约一半以上的肺癌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水,出现胸水的原因主要有肿瘤侵及胸膜,肿瘤压迫淋巴管或低蛋白血症等。1.症状预防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痛和干咳。呼吸困难的程度与胸腔积液量的多少、胸液形成的速度和患者本身的肺功能状态有关。当积液量少或形成速度缓慢,患者呼吸困难较轻,仅有胸闷、气短等;若积液量大则肺脏受压明显,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加重,甚至可能出现端坐呼吸、发缙等。2.治疗方式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恶性胸腔积液可以通过相应的治疗得到相应的缓解。让胸腔内的积液一点点排除,在胸部切小口,插管引导液体流出。排除积液之后,病人仍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积
18、液再次形成,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除此之外,胸腔有积液的患者还可以进行如下方法治疗:1、胸腔固定(粘合)术:胸膜产生无菌性炎症最终导致胸膜与肺脏粘连,使积液无所遁形。2、胸腔镜检查:进一步检测并发症的过程。感染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主要作用是防御病菌侵入人体。肺癌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加上化疗后骨髓抑制等的共同作用,我们常常看到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一旦白细胞过低,患发生感染的风险就大大的增加了。1.症状预防目前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最常见的症状是肺部感染,可能会出现发热、畏冷寒战、咳嗽、咳痰等症状。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其他部位的感染,比如泌尿道感染可能会出现发热、尿急、尿痛、排尿困难
19、等症状。一旦碰到这些症状不可轻易忽视,请及时就诊2.治疗方式近年来的科学调查表明,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2018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死亡率占比18.4%,成为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但是,因肿瘤恶化原因导致的肺癌,在肺癌发作中只占到了三成,真正的原因还是肺部感染。针对晚期肺癌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各种因素,应做好早期预防工作血栓血栓是由于动脉硬化或血管内壁损伤等原因,使心脏或血管内部少量血液凝结,形成的块状物。当血凝块脱落并通过血液循环向器官流动时,就会发生其他部位的栓塞。据研究表明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5%,而且治疗过程中,部分药物的使用也有
20、导致血栓的风险。一旦血栓栓塞心脏、脑部、肺部等重要部位,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脑、肺梗塞,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症状预防血栓是“隐形的杀手”,常常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很多人不以为意。就拿下肢深静脉血栓来说,早期可能仅仅为小腿酸胀不适,但是一旦出现典型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时往往已经耽误了最佳时机。所以我们应当警惕以上症状,积极治疗,争取将血栓扼杀在摇篮之中2.治疗方式在可见的临床研究中,我们查看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肺癌患者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较高,而且化疗后较化疗前水平更高,预防性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可以降低肺癌患者血栓的形成,并且对血小板水平及出血的影响较小。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在肺
21、癌患者中的发病率大概在8%-12.5%,其中鳞癌患者好发,有报道表示鳞癌患者中高钙血症的发病率高达23%,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肺癌患者可能由于转移癌导致的骨质破坏,过多的钙被保留在患者的血液中,肿瘤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导致骨对钙的重吸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的产生。1 .症状预防高钙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表情淡漠、嗜睡等。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尤其是有广泛骨转移者,应重视复查血钙,防止发生误诊漏诊。2 .治疗方式晚期肺癌患者广泛骨转移是产生高钙血症的主要原因,对怀疑有骨转移的肺癌患者推荐进行以下的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1.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扫描检查。2,对有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推
22、荐PET-CT,对有症状但PET-CT阴性的患者再行ECT检查。3 .X线/CT/MRI检查o4 .患者还应该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肌酎、电解质、肝功能、血清钙等生化指标检查。心脏病一些肺肿瘤细胞会游走到心脏附近或身体的主要血管附近。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些静脉和动脉可能会被癌细胞阻塞,从而导致胸部、颈部或面部肿胀。可能还会出现头痛、头晕、视力问题和疲劳。当肺癌转移到心包时(心包为覆盖在心脏表面的膜性囊,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能防止心腔过度扩大,以保持血容量恒定),心包腔内液体会增多,压迫心脏,导致心脏的射血功能出现障碍。1 .症状预防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病人往往采取坐位,身体前倾,面色苍白,头面部、
23、下肢浮肿。最初劳动或活动时气急、心跳加快等心脏疾病表现2 .治疗方式由于肿瘤的影响,造成液体压迫血管而带来心脏并发症,心包穿刺术是其中的治疗手段之一,心包穿刺术可通过一根针使液体流出,但此手术有一定危险性,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创建心包窗口阻止积液形成,通过手术摘取心脏周围部分液囊,这样就可以使液体流入腹部或者胸部。骨髓压迫如果癌症扩散并对脊髓施加压力,它可能导致脊髓压迫。像上腔静脉综合征一样,这种并发症是一种医疗紧急情况。早期识别症状对于有效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缓解疼痛,限制神经损伤和预防永久性残疾。1.症状预防如果患者感到手指或脚趾麻木(神经病),行走困难或失去对膀胱或肠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肺癌 科普 82

文档标签
-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
- 肺癌脑转移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
- 2023肺癌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解读
- NCCN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解读
- 最新2024v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更新完整版
- 2024肺癌手术学演进简史要点全文
-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靶向治疗现况及进展2023
- CSCO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附图表
- 肺癌筛查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推荐声明
-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抗癌药物
- 肺癌筛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声明
- 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进展2023
- 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全文
-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
-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 肺癌靶向治疗耐药后
- 肺癌科普82页
- 2022肺癌 PD-1PD-L1 药物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9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