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柔性圆柱模板施工工艺标准.doc
《平板柔性圆柱模板施工工艺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板柔性圆柱模板施工工艺标准.doc(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平板柔性圆柱模板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桥梁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独立圆柱,采用平板柔性圆柱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注:依据圆柱的周长及高度制作成,两个侧端有翻边的矩形玻璃钢平板。这种模板具有展开和闭合两种形态,即自然存放时为展开的平板;使用时围裹成近似的圆筒,运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当混凝土浇筑时将具有一定柔性的玻璃钢模板逐渐胀圆,成为高精度的圆柱体。根据已完成的工程实例,圆柱规格范围:直径D=4002400mm高度:h=20007500mm。2. 施工准备2.1 材料平板玻璃钢模板、花篮螺栓、垫块、6钢筋或钢丝绳。2.2 机具设备活口扳手、线坠、榔头,钳子。2.3 作业条
2、件2.3.1 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达到1.2MPa,柱钢筋绑扎完毕。2.3.2柱模安装操作平台搭设完毕,要在某一侧向留有柱模竖向临时入口。2.3.3施工场地平整,锚环埋设牢固。2.4 技术准备2.4.1 玻璃钢圆柱模板方案得到监理批准,必要时可先做一根示范圆柱,待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全面实施。2.4.2完成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2.4.3根据流水段划分,合理确定柱模加工数量。2.4.4根据同直径的不同柱高,综合确定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柱模高度,空出高度一般不宜500mm。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锚环埋设放置垫块粘海绵条柱模就位拧闭口螺栓勾斜拉索初调垂直根部堵浆柱混凝土浇筑复调复振柱根清理拆
3、模刷油3.2 操作方法3.2.1锚环埋设:浇筑混凝土楼板(底板)时,沿轴线居中预埋钢筋(6)锚环。斜拉索一端钩住楼(底)板锚环,另一端钩住圆柱上端钢筋(角度30-60),用花篮螺栓初步调整模板的垂直度。(见图3.2.1)支模示意图 图3.2.13.2.2放置垫块:每根柱共8块,上下层各4块,按十字线布设:首层距地面50100;柱顶标高下反50100,砂浆垫块和塑料垫块均可以塑料垫块为宜。3.2.3 粘海绵条:将35厚海绵条粘在圆柱模闭口缝处,防止漏浆。粘贴的海绵条,不得超越模板侵入柱体内,防止拆模后海绵条嵌在柱体混凝土内,影响外观质量。3.2.4模板就位:用24人把模板抬至柱筋旁侧,将模板竖立
4、,围裹闭合模板,柱身从上到下不加柱箍,逐个拧紧接口螺栓。3.2.5勾斜拉索:斜拉所有6钢筋和花篮螺栓组成,圆柱模板就位后,斜拉索的上端在高于柱模100mm的位置勾住伸出柱模的柱子主筋,下端勾住设在楼(底)板上的锚环。3.2.6初调垂直:用线坠和斜拉索初步测调整玻璃钢圆柱模板的垂直度,因为此时模板还不圆无法一次到位,故称为初调垂直度。3.2.7 根部堵浆:在柱模根部处留2030mm的间隙,外箍一个高3050mm的方形或圆形的钢框或木框,当将要浇筑柱混凝土浇筑时在其空隙内填入砂浆,防止柱模底部漏浆烂根。3.2.8柱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分层垂直灌入,每层浇筑厚度500mm700mm,坍落度120180
5、mm,插入式振捣充分排出气泡。3.2.9复调复振:混凝土浇筑至柱顶时,玻璃钢柱模会完全自然的胀圆,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在吊线坠测量的导引下微调斜拉索的花篮螺栓,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复核校正,可取得较高的垂直精度。调整完毕后对柱上端部混凝土复振,以保证混凝土对柱子钢筋的握裹。3.2.10柱根清理:单根柱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一般为0.51h,浇筑完毕后随即提起柱模根部外箍框,将外抹砂浆铲除。3.2.11拆模刷油:圆柱拆模强度为1MPa,常温下一般812小时即可拆模。一根柱模在一天内可周转12次。拆模时卸下斜拉索,松开闭口螺栓,模板会从接口处自动弹开,人工将模板移开放平、涂刷隔离剂。3.2.12拆模后立即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板 柔性 圆柱 模板 施工工艺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0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