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
《2024年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加法和减法教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加法和减法教案加法和减法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与计算起来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练习,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方面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2 .数学思考方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 .解决问题方面培养学生根
2、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4.情感与态度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五、教学安排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4 .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课前三分钟26+3048+20xx-2056+328-924+935-20xx-798-9078+9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23283563203()()()()()()7231752900000000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
4、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T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T立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
5、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算:39+44(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A、39+40=7979+4=83B、30+44=7474+9=83Cx30+40=709+4=1370+13=8
6、3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三、巩固练习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4+21=15+55=61+39=35+66=23+28=32+46=53+36=37+54=15+65=18+26=41+56=13+29=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四、课堂小结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布置作业完
7、成练习二第1、2题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35+34=6935+30=6565+4=6930+30=605+4=960+9=6930+34=6464+5=69课后反思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刃阱艮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 .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 .
8、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 .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4 .培养学生的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课前三分钟:算练习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1页例2,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口算。26+41=19+41=56+28=83+12=75+11=75+21=67+21=72+15=45+24=58+42=57+17=48+37=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5-
9、20=35-2=36-8=二、探究新知1 .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2 .尝试解决,探究算法。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T立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生1:相65-50=1
10、5,再算15-4=ll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O=I1.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T立数。(2)两位数的退位减。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生:列式65-48.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65()=()再算()o()=0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
11、-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3)比较算式。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三、巩固练习1 .完成练习二第6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2 .完成练习二第7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3 .接力赛。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四、课堂小
12、结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课后反思本堂课是让学生在能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尤其是退位减法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整节课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出多种算法。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虽然整节课体现了每个学生都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感觉教的很轻松,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改进:由于把课堂完
13、全交给了学生,在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练习量不够。我应多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也便于巩固加深。第3课时:口算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1 .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例3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 .口算。(
14、课前三分钟)53+6=85-5=67+9=72-6=20+40+3000=900-700+80=300+20+60=80-60+200=100+400+50=900-300-200=2 .口答。(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3.拆数游戏。(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360480520790210(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720270450840910二、探究新知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计
15、算:380+550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算法2:300+500=80080+50=130800+100+30=930算法3:因为38个十力口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板书笔算竖式:百十个380+5150930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T立上满十向前一彳立进一。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
16、的1,所以是9)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V,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2 .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550-380(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o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师板书笔算竖式:百十个5.50-380170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
17、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T立退一当十继续减。如550-380,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剩下4,减3,为1。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3 .总结算法。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T立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三、巩固练习1 .完成练习三第1题。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2 .完成练习三第2题。(1)学生独立
18、思考,解决问题(2)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3 .完成练习三第3题。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4 .完成练习三第4题。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55-38=17,所以550=380=170(2)百十个百十个3805.50+5150-380930170课后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但是在上课时就管不住自己,说的太多,有些等不及。原本准备让学生发现算理,总结方法,但实际没有那么理想。第
19、4课时:估算教学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课前三分钟:找近似数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 .填空(课前三分钟)。(1)实验小学今年有
20、学生1021人,约是()人。(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2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理解。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
21、约多少人?(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2 .分析与解答。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
22、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3、回顾与反思。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三.巩固练习3 .完成练习三第6题。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
23、后在小组中交流。4 .完成练习三第8题。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5 .完成练习三第13题。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三第5题板书设计力口、减法的估算221+239400()221239450()450441220230课后反思本节课我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1 .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我在教221加239的和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许多学生都是算出准确数。我就引导学生说221和239接近哪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有一部分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加法 减法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0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