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高手(咨询专家的思考模型).docx
《解决问题的高手(咨询专家的思考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问题的高手(咨询专家的思考模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解决问题的高手(咨询专家的思考模型)一、总论我是曲凯,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做过管理咨询,在BAT做过产品,也做过不安全因素投资。现在,那么是自己在创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工作,我发现自己所做的所有工作、职业,最终都可以落脚到一个点上,就是解决问题。做产品是为了解决用户的某个问题,做战略是为了解决公司的某个问题,做投资可能是为了解决社会的某个问题,创业那么是整合所有的资源和人才来解决一个超级复杂的大问题。现在的我会到处给大家做讲座,我会教学生若何留学,会教职场新手若何规划职业,也会教人若何创业。听过我课程、看过我文章的人可能已经有上百万了,他们最后学到的都是一套底层的方法论。也就是,面对各种各样的
2、复杂问题,其实你拆解它、解决它的思路和手段都是相通的。你有了这样一套底层方法,你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了。这也是今天我想要在“得到APP里教给你的知识。不管是什么样的复杂问题,要解决它基本上可以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第四步,总结问题。这四步的前两步,也就是明确问题和拆分问题,是最重要的。做好这两个步骤之后,解决方案往往会自己浮出水面,非常神奇。学完这四个步骤的你也能马上变得和以前那个一头雾水的自己完全不一样。这套方法论不仅能用来帮公司做一个工程方案,也可以用来估算你家门口的煎饼摊每月赚多少人民币,甚至还能帮你有方案地追到你的伴侣。我
3、们上面所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是你听完这次的课程之后能学会解决的。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很多开关,这些开关就叫做思维方式,或者说是方法论。有些人他们就是翻开的开关多了一点点,就能比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更好地解决问题。长远来看,人和人的区别到底在哪呢就是这些开关的闭合。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让大家在有问题的时候都能想到来找你;如果你也希望能把自己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都理得特别清楚,那就和我一起用几十分钟的时间,翻开你脑中的那个开关。越早翻开你就能越早地用更清晰的方式对待这个世界。I传统经历的失效我曾经试过很多职业,比方说就曾经在管理咨询公司实习过,以实习咨询师的身份,服务过很多行业里的
4、大公司和大老板。那时候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的那些客户他们明明在自己的行业和领域里有非常多的资源和经历,但还是宁愿付费请我这样一个只不过刚从学校毕业的咨询师来帮他解决问题呢后来我发现,大老板们跟我这样的管理咨询师最大的区别其实是,面对问题他们有的是经历,而我有的是一整套思维方式和逻辑。每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都可能遇到两种情况。第一,这种问题你遇见过类似的,但上次的解决方案无效了;第二,这个问题你完全没有见过,基本没有经历可循。一个真正的高手,其实应该有能力用一套方法论去解决问题的所有,不管这个问题再难,再新鲜,再简单都能搞定。会解决问题的人和不会解决问题的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有
5、什么区别呢比方说你的老板想交给你一个新任务,说,“小王你去负责一块新业务吧,这个业务之前的表现不太好,销售额下降了20%了,现在这个业务就交给你了。老板可能还会要求你提供一套解决方案,扭转整个业务的形势。这个时候,你要是不会解决问题,你会若何做呢很可能你就开场简单粗暴地在脑海中去想象,然后说一些碎片式的解决方案了。比方说是不是品牌有问题了,是不是我们要做更多的广告,或者是不是原先的成本太高等等。这里面有没有可能有正确的答案呢当然是可能的。但是,这肯定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会做的事情。你要是一个像我这样的受过专门训练的解决问题的高手,你会做什么I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其实,解决问题只有以下四个步骤:
6、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第四步总结问题。这四个步骤是我们这个精品课里会重点教你的一套方法。请你注意,在这四步里,提出解决方案其实放得很靠后。第二步,也就是拆解和定位问题,反而是整套方法里最重要的。如果你想要解决问题,你就必须用80%的精力去拆解和定位这个问题,剩下20%的精力去寻找解决方案,其实就足够了。因为,当问题被拆分得足够细、足够清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解决方案原来是这么明显,每个人都可以办得到。我们再来强调一次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因为这会是贯穿我们内容始终的,你必须记清楚。第一步,明确和理解问题;第二步,拆分和定位问题;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7、第四步,总结问题。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若何用科学战胜经历,若何有逻辑地获得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希望你在听到我们的内容之后,能够明白我们所强调的这四个解决问题的步骤分别有什么意义和该若何具体实施。二、明确及理解问题一节里,我们分享了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实在是太重要了,我要在这里再重复一下。第一步是明确及理解问题;第二步是拆分及定位问题;第三步才是提出解决方案;第四步是总结问题。其中拆分和定位问题是最关键的一环。但是,我们总归要从第一步开场做起。所以,我们现在就来讲第一个步骤,明确及理解问题。I明确问题的三个步骤平时经常有人来问我,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棘手的事情。我最喜欢反问的一个
8、问题是,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解决什么问题。请注意,遇到具体问题时,你一定要问自己“我遇到的问题本质到底是什么你在工作中可能遇到过,一个任务你自己辛苦了半天,老板却不满意。这种时候,你可能就要想想,你在忙着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不是老板交给你的那个任务。很多时候老板或者说委托方在派任务的时候可能表达得并缺乏够清楚。他可能只是随口跟你说,“某某某,这个问题你帮我解决一下。但所谓的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你很可能不敢问,只能自己揣测,上司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我要严肃地提醒你,请务必自己明确一下问题,然后去跟这个托你解决问题的人确认一遍。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明确问题:第一步,你要找出对方关心的问题点。还拿
9、工作任务当例子,你可以说,“老板,我看了一下你这份工作材料,似乎我们部门过去一年里人员流失率超过了50%,这个数字确实很惊人,对我们业务的开展肯定也不好。我想明确一下,老板,你想让我解决的问题是不是这个这个时候,老板很可能就会讲,“对啊,我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去看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给一个解决方案吧。第二步是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现在你知道上司介意的是50%的人员流失率。那他是希望把人员流失率降到49%还是10%,甚至是1%不同的目标对应的解决方案肯定也不一样O再高级一点,你还可以给出建议的目标,比方你可以说,“老板,我比照了一下整个行业的数据,我发现创业公司流失率高其实是很正常的,一般在
10、30%左右。那我们现在50%确实是偏高了,我要多研究一下,看若何把我们公司的人员流失率降到30%这个行业平均水平,您看行吗这个时候,老板一定会觉得这是OK的一个答案,你就既明确了问题,又知道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第三步就是要明确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源。我们现在假设你和老板达成一致了,你们的目标就是要把50%的人员流失率降到30%o那你肯定就会需要HR、行政部门等等的配合,需要调出大家的薪酬数据、升职记录等等。这些资源,你都需要向老板去申请。经过我们这三个步骤,你就可以从一头雾水到达一种非常清晰的状态。现在,你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就是公司的人员流失率太高了,你需要把流失率从50%降到30%,老板允
11、许你调用整个公司的HR,部门领导和离职人员资料等等各种资源。但凡明确到第一步,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很简单了。I妈妈让你穿秋裤我们带着这三个步骤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这个例子我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就叫做“妈妈让你穿秋裤。我们首先来明确问题点,这里的问题肯定不是妈妈非让你穿秋裤,而是妈妈希望你不要着凉。所以我们要明确问题,不要在穿不穿秋裤这个点上和妈妈做无休止的争执。然后,我们再来看希望到达的目标。我们自己希望到达的目标其实和我们父母是一样的,就是不要感冒,不要出现身体的问题。那么我们既然不想穿秋裤,又不想得罪自己的老妈该若何办呢我们就要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了。这就是我们明确和理解问题的最后一个步
12、骤。我认为这里的资源是一件外套和一个老爸。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会和我妈说,你看,你让我穿秋裤是因为怕我感冒,对不对我就是不喜欢穿秋裤,那这样好了,我多带一件外套。如果我觉得凉了,我就把外套盖在腿上。这时候我会转头再问我老爸:“老爸,你觉得呢我相信老爸这个时候会站在我这边。他会说,“对啊对啊,这样老妈也不会再说什么了。于是,穿不穿秋裤这个问题就圆满解决了。这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明确及理解问题的好处。本讲小结总结一下,这一讲说了明确和理解问题的三个步骤,分别是:(1)理解问题点是什么;(2)明确希望到达的目标;(3)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有了这三项,你就做好了拆解问题的准备工作。具体若何拆解和定位问题
13、,就是我们下一节要讲的内容。三、定位和拆解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就已经讲完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明确及理解问题。下面就可以进入到我们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拆解和定位问题。很多问题之所以难搞就是因为它特别的宏大而复杂。我们解决起来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比方,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但是若何样才能到达这个目标,若何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其实都不太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我们可以努力赚更多的人民币,也许可以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当然,你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等等。这些都可能是答案,却又都不是特别完全的解决方案。I.定义到“元问题”为什么复杂问题我们总觉得解决起来就是千条万绪,找不到思路呢这个答案很简单
14、,也很重要。因为,我们生活当中遇到的大多问题都是所谓的复杂问题,而不是元问题。什么是复杂问题呢就是掺杂了多个维度和变量的问题。那什么是元问题就是那些最本质、最细小的待解决的问题。复杂问题是不可直接解决的。你每天都在应对各种各样复杂问题的时候,其实都是在下意识地把这个复杂问题做拆解,然后再去一一地解决掉。但是“下意识是靠不住的。我们都需要有意识地去训练拆解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且要能够主动应用这种能力才可以。我们再来举一个更生活化一点的例子,比方说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伴侣了,这个时候该若何办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清晰和简单了吧,但其实它还不是一个元问题,它还是一个可以拆解的复杂问题。因为,找不到女朋友
15、,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来拆解这个问题了。找不到最适合另一半的原因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自身层面,一个是外部层面。自身层面里面还可以分为硬件层面、软件层面,硬件层面包括学历、工资、外貌、身高等等。软件层面那么包括兴趣爱好和性格等等。拆成这样,才是具体的元问题。拆完了自身层面,我们再来拆外部层面。外部层面又可以分成你有哪些可以接触异性的渠道,外部是不是一个鼓励接触的环境等等。当问题被拆成了这样一个个元问题的时候,你其实就会对若何找到另一半有一个特别好的认知了。你可以一项一项地对照着来问自己,比方说学历是不是问题,如果学历是一个局限条件的话,那你是不
16、是要再去读个书。再比方说外貌是不是问题,具体是穿衣打扮还是你的发型有问题。这样一来,很多问题就可以变得非常落地,变得可以解决了。而且,还会变得很有方法,有逻辑。你可以依着那个逻辑去想你该若何样到达你的目标。但如果你没有拆解到这一步,每天就只能对着“我该若何找到最适合我的另一半这个问题来想,大概就真的很难找到了。I用公式思维拆解问题还有个拆分问题的故事特别适合在这里跟你分享。曾经有一个麦肯锡的人跳槽到了谷歌,给谷歌的一个广告部门做业务管理,负责这个部门提升广告业务的收入。他入职的第一天就问了下属们一个问题,“我们这个部门的业务公式是什么他的下属们就都被问蒙了,他们想,“我们部门没有什后来,这个麦
17、肯锡来的人通过和整个部门的人沟通,最终得出了他们部门的一个业务公式。这个公式就是:广告收入二展现量义点击率X每个点击的价格。什么意思呢广告部门是对广告收入负责的,而谷歌的广告是按照单次点击来定价的,每个点击都能够让广告主付出1块人民币,点击的次数又是取决于有多少人看到了这条广告。也就是我们刚刚这条公式里所讲的“展现量。看到广告的用户里有多少人真的点击了也很重要,这个数字就是点击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麦肯锡这个人来之前,整个部门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若何提高广告收入。但该若何做,其实没有人真的清楚。这就好似我们刚刚所讲的若何找到适合的另一半一样,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没有被拆解到元问题的复杂问题。
18、有了这个公式以后,就相当于一个问题变成了元问题,现在大家就都知道了。我要提高这个部门的广告收入该若何做呢要么提高展现量,要么是提高点击率,要么是提高每个点击的价格,就只有这几种方法,非常的清晰可解决。所以,每个复杂问题的背后都有这样可拆分的元问题。而在业务当中,拆分而来的小问题往往还有另一个词,就是KP1.也就是说,拆分问题其实就是老板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比方说老板的大目标是提高这个公司的营收。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到哪些局部呢老板就会把这些KPl都拆分开来,然后分别安排给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个人。作为个体,可能你分到的那个目标就是该若何样把点击率提高1096而已。也就是说,如果你学会了拆解
19、问题,也就学会了用你老板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也有助于我们反过来把很小的目标去融会贯穿,用更高层的那个思维来要求自己。如果你没有掌握这个思维的话,很可能就会被KPI冲昏了头脑。这也是我之前这么多年工作经历总结下来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教训。所以,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都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事情的公式是什么。其实,把一件事情公式化就是最好的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在下一节中,我们就来讲若何公式化一切。四、公式化拆解的两个案例在上一节里我们讲了,把复杂问题拆分成一个公式,在解决问题里是特别重要的。这一讲,我就要专门用两个案例来给你示范,若何样用一种公式化的思维来拆解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问题。I煎饼摊的收入估算第
20、一个案例是卖煎饼。煎饼摊很常见,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可能会开一个煎饼摊,或者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看到的这些煎饼摊,他们平均每个月到底能赚多少人民币那下面,我们就来拆解煎饼摊的赚人民币公式。假设:煎饼摊的月利润二每天卖出的煎饼数量X每套煎饼的价格每月工作天数-煎饼运营一个月的总成本;进一步拆解到每日收入,以及每小时销售量,根据价格和成本:煎饼摊的日收入二每天卖出煎饼的数量每套煎饼的价格。比方,我一天卖了100套煎饼,那每套煎饼10块人民币,那么一天最终赚的人民币就是100O块人民币,这个就是一层拆解。但这个拆到最细了吗其实还没有。每天卖煎饼的数量可以继续拆分为,每小时卖煎饼的数量乘以每天工作的
21、小时数。即:每天卖出煎饼的数量二每小时卖出煎饼的数量X每天工作的小时数。进一步,若何估算煎饼摊每天的工作小时数呢还可以再做一个假设。我们大致认为煎饼摊每天工作的时间是从早晨8点开场到晚上6点完毕,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早晨生意最好,那么我们就可以假设每天早晨有3个小时比较忙的时间,这3个小时里,每个小时可以卖30套;晚上可能还会有一个小时比较忙的时间,这个时候也能卖30套;但其他时间,可能就比较闲,那么可以当成是6个小时的比较闲的时间,每个小时卖5套。这样计算一下,我们全天能够卖150套煎饼。再假设每个月工作25天的话,每个月卖出的煎饼总数就是150套X25个工作日;再假设每套煎饼是5块人民币,这样
22、就能算出来每个月的收入了,就是18750元。但是,这个收入并不是最后赚到手的人民币,因为这里的收入还要扣除成本。我们假设每一套煎饼的原材料成本是3元人民币,当然,实际也许到手会少一点。这样算的话,最终一个煎饼摊能够赚到手的利润就是7500元。I北京地铁客运量的估算上面我们一起卖过了煎饼,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复杂一点的问题,就是若何估算北京地铁一天的运客量。首先,我们要想清楚这种问题该从哪个角度和用哪种方式来解答。比方对于运客量一般有供和需两个思考角度。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可以算出北京市地铁每天提供的运量;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又可以算出北京市每天有多少人需要利用地铁出行。这两个方法都可以。这里可能从供
23、给的角度来看更简单一点。想一下:北京地铁每日的运客量二地铁数量每条地铁装载的人数再对每个元素进展拆分:地铁数量二北京的地铁线数X每条线同时运行的地铁数量X每辆地铁每天运行的次数;每条地铁装载的人数二每辆地铁的车厢数X每节车厢的核定人数X上座率。如果你坐的是北京地铁的话,上座率大概会超过200%o这样总结一下,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一个公式:北京地铁每日的运客量二北京地铁线数X每条线同时运行的地铁数量X每辆地铁每天运行次数每辆地铁车厢数X每节车箱核定人数X上座率。最后,我们可以给这些量赋值,比方北京地铁线数假设为10条,每条线同时运行的地铁数量是10辆,每辆地铁每天运行次数假设为10次
24、;每辆地铁车厢数,可能可以根据经历和感觉假定为30节;每节车厢里的人,假定为50人,上座率假设为100%。那么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就可以估算得到北京地铁每日的运客量是150万。我回去查了一下数据,发现在2007年的时候,北京地铁的日均客运量就是180万左右,可以说我们算这个数不是那么离谱。我要讲的是说,估算到这个差距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结果。而且,你一定要明白最终这个结果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我上面算的这些逻辑肯定也有错误。但是,你要体会的是该若何把一个问题拆解成这种公式化的思路和逻辑。在这讲里面我们其实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对之前提到的若何用公式化的方式来拆解问题做了一个很详细的解释。本节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决问题 高手 咨询 专家 思考 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0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