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教学成为名著导读的镜子.docx
《让作文教学成为名著导读的镜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作文教学成为名著导读的镜子.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让作文教学成为名著导读的镜子让名著阅读为作文教学插上翅膀一一有关作文教学的一点探索尊敬的专家、前辈,亲爱的同行们:卜午好!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时间并不是很长的年轻教师,对于教学的一些思考和理解也都比较浅薄。所以我只能在这里就我自己的一点点思考表达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从得到题目的那天开始,我一直在焦虑我该讲些什么呢?思索很久也没有个出路,最后我只能把心一横,讲讲我最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点尝试。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尝试,还是因为有一次,我们语文组在教研活动。老师们在讨论如何帮助学生能够更扎实地读好名著时,我产生了一点想法。怎么让学生能够坐下来,静静地读名著,而不是纯粹地流于故事情节。这就是我今天
2、要讲的主题“让作文教学成为名著导读的镜子,让名著阅读为作文教学插上翅膀”。其实做这方面的尝试,除了是前辈老师的谈话引起我的思考之外,更多的还有因为我自己的教学上的困境。登上讲台三年了,扪心自问最难上的就是写作课。常常会自己精心准备一节课,结果学生无从动笔,教了方法,但是写出来的东西仍旧味同嚼蜡。再说到考试的命题作文,学生们写父母就是“月黑风高发高烧”,写同学就是“倾盆大雨一把小花伞”,好像他们的世界就没有其他的东西。再好的写作技巧也比不上发自内心的情感,独到的取材。于是在这之后,我就开始有意地让我的学生随意写作,唯一的要求就是真实,不要管这篇文章是有高大的立意,但求做到是你生活中的真实。这样确
3、实出现了一些效果,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其中也不乏妙趣横生的作品。可是纯粹的真实不是文章,我们的文学作品还是要做到审美。所以接下去的一步应该怎么走呢?难道我又要开始把他们的取材往高大上的引领?其实伟大的作家笔下也会有平凡不起眼。那这个尺度如何把握呢?正好大家的困惑给了我启发。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我不给学生规定什么是好的立意,而是让他们从名著阅读中去体悟。于是,我尝试将名著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希望在座的专家和前辈能不吝赐教。一、繁星春水孩子你慢慢来七年级的时候布置学生阅读了冰心的繁星春水这本诗集。学生读完之后,我就很苦恼没有检测手段来把握他们的阅读程度。诗歌中的哲理他们读懂了吗?对
4、于这些诗句他们又是如何体悟的呢?于是我自己又读了一遍这本诗集,读着读着,发现诗集中有很多的句子是非常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又富含着哲理。我想我真的不必急于要检测这些孩子对诗句的理解是否正确,让他们结合生活去体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写作课。我先让学生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十首诗歌;然后把这些选出来的诗歌进行整理,大概有二十几首左右,都是学生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的诗句。之后在课堂上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理解这些诗句。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肤浅,他们对很多诗句的理解很准确又不乏新意。比如: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就像一场梦,梦总是要醒来的。所以在回忆起童
5、年的时候,除了美好,还有失去美好的惋惜。梦中的童年是那么的真实美好,而现实是这样的美好只能是留在记忆里的一场梦了。这节课,我的学生给了我很多思考。原来他们的理解能力并不低,而且他们还很擅长用优美地语言来表达对生活的体悟。可是为什么在平时的作文中就看不到这些东西呢?我觉得我们的写作教学总是太习惯了由一件典型的事例来引出对生活的感悟。于是我们总是拼命地教孩子写作技巧,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而不是用一种哲理来分析生活。于是我们学生因为想不出有什么值得写的事,而写出来的事情很平庸,还喜欢给文章加上一个看似说教的结尾。在品味了诗句之后,我又让我的学生尝试写一件生活中真实的事情,这件事必须和我们一起品读的句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教学 成为 名著 导读 镜子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0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