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新城花城广场透风井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
《广州珠江新城花城广场透风井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珠江新城花城广场透风井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广场透风井工程施 工 组 织 方 案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31编制依据32关于工期33关于质量34关于项目管理班子3第二章工程概况3第一节 简介3一、建筑设计简介4二、结构简介4第二节 施工特点、难点、重点4一、施工特点、难点4二、重点4第三章施工部署4第一节 施工总体部署4第二节 主要施工方案的选择4一. 沉井支护部分4二. 透风井主体部分5三分包工程项目5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和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措施5第一节 沉井支护工程51沉井支护概况52施工部署5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84沉井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14第二节 透风井主体结构施工161. 模板工程162. 钢筋工程173.
2、混凝土工程18第五章劳动力计划201. 劳动力组织的特点202. 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数量20第六章施工总进度计划21第一节 编制说明21第二节 工期保证措施21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1第一节安全技术措施211. 用电安全措施212. 机械安全防护措施223. 防火安全措施224.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225. 材料运输安全23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231. 文明施工管理基本要求232.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23附:施工进度计划第一章 综合说明1编制依据(1)参考甲方提供的某某广场透风井工程施工图;(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3、-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1(3)国家、某某省、某某市现行的有关土建、市政、安装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定。(4)以往的沉井施工经验及本工程的现场具体情况。2关于工期本工程总工期:35个日历天内完成。我公司经过详细研究、周密考虑,保证按总工期完成工程任务。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组织安排均按此目标进行编制。为保证工期,
4、将层层落实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本着紧抓事前控制不松懈的原则,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3关于质量质量目标为合格工程,本工程建筑特点明显,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短,极具挑战性,优质高效地建好本工程,既保证贵单位能早日投入使用,也继续保持我公司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4关于项目管理班子本工程施工中的项目管理班子的配备,将派具有专项施工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组成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工程施工合同。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简介 工程名称:某某市某某广场透风井工程 工程地点:某某市某某新城某某广场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某某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工程规模:地下室透风井工程共四座。一、建筑设计简介1号透风井内
5、径2.4m1.6m、埋深3.5m,上设地面风亭;2号透风井内径6.25m2.9m、埋深3.5m,上设地面风亭;3号透风井内径1.6m0.8m、埋深6.0m,上设地面风亭;4号透风井内径2.5m0.8m、埋深6.0m,上设地面风亭。二、结构简介透风井道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采用HPB235和HRB335,砼强度等级为C40微膨胀水泥,侧壁厚250mm,侧壁与顶板接触处做放大脚,扩大250mm。透风井地面上部设风亭,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节 施工特点、难点、重点一、施工特点、难点某某市某某新城某某广场地下室顶板上增设透风井,由于地下室上部地面绿化及市政设施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拟建的透风井位
6、于某某广场绿化带内,透风井埋置深度为3.5米6米,共四座,受场地限制,透风井施工不能进行土方大开挖,为此,采用在透风井外围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沉井支护,后在沉井内进行透风井施工。构筑物体积大、工期紧。只要精心施工,定能保证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二、重点通过仔细阅读图纸,结合我公司长期积累下来的施工经验,除全面控制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外,确定以下施工控制重点:1、原材料质量控制;2、测量放线;3、沉井支护、挖土、下沉;4、地下室顶板开孔;5、透风井侧壁及防水处理。6、节约成本措施。第三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施工总体部署本工程从建筑位置上考虑,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二个单元分段施工:1号、3号透风井施工;2
7、号、4号透风井施工。单元先进行施工,模板工、砼工、钢筋工、土方工、杂工及工地电工、机械工等工种分别负责各项目施工。单元内的各分项工程按流水作业施工。单元安排在单元段内的每一分项工程完成即开始进行。第二节 主要施工方案的选择一. 沉井支护部分某某市某某新城某某广场地下室顶板上增设透风井,由于地下室上部地面绿化及市政设施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拟建的透风井位于某某广场绿化带内,透风井埋置深度为3.5米6米,共四座,受场地限制,透风井施工不能进行土方大开挖,为此,采用在透风井外围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沉井支护,后在沉井内进行透风井施工。二. 透风井主体部分模板及钢筋采用场外制作、成型,现场安装。模板主要使用1
8、8厚木夹板,模板支顶使用门式钢管脚手架,外脚手架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砼采用商品砼,汽车砼泵机输送。插入式及平板振动器互相配合振实砼。三分包工程项目地下室顶板开孔和透风井钢筋值筋工程作为分包项目,聘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施工。第四章 主要施工方法和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第一节 沉井支护工程1沉井支护概况1.1.1沉井规模与构造本工程的沉井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和环形构筑物两种形式,1、2号透风井紧邻建筑物,故此采用开口矩形沉井,埋深约3.5m,外壁长5.0米,宽2.5米,壁厚0.25米;3、4号透风井在绿化带内,采用环形沉井,埋深约6米,外径5.5米,壁厚0.25米。1.1.2沉井所选用的材料(
9、1)混凝土:均采用C25商品混凝土。(2)钢材:HPB235为一级钢筋;HRB335为二级钢筋。(3)焊条:HPB235钢筋采用E43型焊条焊接;HRB335钢筋采用E50型焊条焊接。2施工部署2.1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沉井是用于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施工的一种工艺技术,其原理是:在地面上或地坑内,先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井室,待井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内挖土使土体逐渐降低,沉井井室依靠自重克服其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然后经就位校正后再进行封底处理。沉井方法有多种选择,如: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和分节制作、分节下沉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设计的具体要求,沉
10、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将作以下选择:2.1.1沉井方法:采用不排水下沉的工艺技术根据对拟建场地的土层特征、地下水位及施工条件的综合分析,本工程的沉井采用不排水下沉和人工挖土下沉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干燥的条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层中的障碍物便于发现和清除,井室下沉时一旦发生倾斜也容易纠正,而且封底的质量也可得到保证。2.1.2制作与下沉方法:分节制作、分次下沉沉井施工的一般方法为: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多节制作、分节下沉(制作与下沉交替进行)。沉井过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而且在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因此应采用分节制作、分节下沉方法。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
11、并能使其顺利下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设计要求,对沉井应采用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方法。1、2号透风井沉井深度在3.5米内,分两节制作、两次下沉;3、4号透风井沉井深度在6米左右,分四节制作、四次下沉。2.2沉井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施工方法,沉井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安排见下图所示:2.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分阶段、按步骤组织施工,针对各阶段的工程特点与工艺要求明确分期管理目标,并落实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这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安排,沉井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施工阶段:2.3.1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开工前后应抓紧落实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的组
12、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及现场准备等工作。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概括如下:(1)熟悉施工图纸与地质资料等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的专项施工方案。(2)平整场地至要求的标高,铺设施工道路,开挖排水沟,接通水源和电源。(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座标导点和水准引测点完成沉井的定位测量工作。为了控制沉井的位置与标高,在场内须设置沉井的轴线与标高控制点。(4)及时组织施工机具、材料及作业队伍进场,充分落实各项开工准备工作。(5)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在沉井外布设真空深井泵井点管,并提前进行预降水工作。(6)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基坑的放坡开挖工作,为及时进行第一节沉井的制作创造条件。2.3.
13、2第一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沉井工程进入了实施性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对开挖的沉井基坑测量定位和抄平,完成沉井刃脚的砂垫层和支垫架工作。(2)第一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3)第一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第一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4)沉井第一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其中包括完成相关的井室内挖土和明排水工作。井室外的深井降水必须连续进行。(5)沉井过程中的轴线与标高复核,严格控制沉井的位置与垂直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6)加强对沉井过程中的监测与监控措施,确保沉井与周边环境的安全。2.3.3第二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待第一节沉井
14、下沉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后,开始进入第二节沉井的制作与下沉阶段。主要施工内容有:(1)根据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要求,完成上下节沉井之间的施工缝处理工作。(2)第二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3)第二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第二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4)沉井第二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要求的底标高,其中包括井室内的挖土、明排水及井室外的深井降水。(5)沉井过程中的测量复核和纠偏措施,包括对周边环境的监测与监控措施。(6)沉井下沉至设计的底标高后,必须进行观测检查,其稳定性被确认满足设计与规范后方可进行封底和后续工序的施工。2.4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实际需要,合理选
15、择、布置及使用施工机械,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本工程沉井主要采用人工挖土,钢筋采用场外制作,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需用的机具为:圆盘锯机1台、振动棒2条、电焊机1台、抽水泵2台。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3.1工程测量3.1.1测量工作安排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满足设计图纸与施工质量的要求,现场测量工作将按以下部署进行:(1)测量工作应抓紧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始。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座标控制点,引测工程轴线和高程控制点,为全面开展施工创造条件。(2)根据本工程沉井的施工特点,在场内建立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和水准复核点,以满足施工的需要。(3)施工前期的测量工作应由公司专业
16、测量师负责、施工员或技术员配合完成。施工期间,现场施工员或技术员负责操平放线工作,公司专业测量师负责定期复核。(4)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的沉降观测工作。(5)根据余杭区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测量技术资料的保存与归档工作。3.1.2沉井的测量控制方法(1)沉井位置与标高的控制: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顶部设置纵横十字中心线和水准基点,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的经常测量和复核,达到控制沉井位置和标高的目的。(2)沉井垂直度的控制:在井筒内按4或8等分作出垂直轴线的标记,各吊线坠逐个对准其下部的标板以控制垂直度,并定期采用两台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挖土时,应随时观测沉井的垂直度,当线坠离标板墨
17、线达50mm时,或四周标高不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3)沉井下沉控制:在井筒外壁周围测点弹出水平线,或在井筒外壁上的四个侧面用墨线弹出标尺,每20mm一格,用水准仪及时观测沉降值。(4)沉井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措施:沉井下沉时应对其位置、垂直度及标高(沉降值)进行观测,每班至少测量两次(在班中和每次下沉后测量一次)。沉井接近设计的底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每2小时一次,预防超沉。(5)测量工作的管理措施:沉井的测量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每次测量数据均需要如实记录,并制表发送给有关各部门。测量时如发现沉井有倾斜、位移、沉降不均或扭转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值班技术负责人,以便指挥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使偏差
18、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3.3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3.4.1作业条件沉井制作与下沉前,应充分落实相应的作业条件,全面完成以下几方面的施工准备工作:(1)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方案,用于指导沉井施工。编制方案必须根据沉井工程的特点、地质水文情况及已有的施工设备、设施等条件,并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以此保证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可行性。在方案中要重点考虑沉井制作与下沉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2)布置测量控制网。在现场要事先设置沉井中心线和标高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沉井定位放线和下沉观测的依据。(3)深井降水点的布设工作已结束,其施工质量已通过验收符合设计和规范
19、的有关要求。(4)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了沉井基坑的开挖。基坑的开挖深度为沉井的起沉标高。3.4.2刃脚支设形式沉井下部为刃脚,其支设方法取决于沉井的重量、施工荷载和地基承载力。常用的刃脚支设形式有垫架法、砖砌垫座和土模。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分析,沉井的刃脚支设形式宜采用垫架法。垫架的作用是将上部沉井重量均匀传递给地基,使沉井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防止刃脚和井身产生破坏性裂缝,并可使井身保持垂直。采用垫架法时,先在刃脚处铺设砂垫层,再在其上铺设垫木(枕木)和垫架。垫木常用150150mm断面的方木。垫架的数量应根据第一节沉井的重量和砂垫层的容许承载力计算确定,间距一般为0.51.0
20、m。垫架应沿刃脚铺设。垫架形式见下图示意:刃脚垫架垫木砂垫层沉井刃脚支设示意图3.4.3沉井制作的钢筋施工工艺(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钢筋工长预先编制钢筋翻样单。所有钢筋均须按翻样单进行下料加工成型。(3)钢筋绑扎必须严格按图施工,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间距必须核对准确。(4)井壁内的竖向钢筋应上下垂直,绑扎牢固,其位置应按轴线尺寸校核。底部的钢筋应采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塞,以保证其位置准确。(5)井壁钢筋绑扎的顺序为:先立2-4根竖筋与插筋绑扎牢固,并在竖筋上划出水平筋分档标志,
21、然后在下部和齐胸处绑扎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划出竖筋的分档标志,接着绑扎其它竖筋,最后再绑扎其它横筋。(6)井壁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纵横向每隔1000设带铁丝垫块或塑料垫块。(7)井壁水平筋在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预留洞口加固筋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8)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扎一道横筋定位。浇灌混凝土后,应对竖向伸出钢筋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位置准确。3.4.4沉井制作的模板施工工艺模板分项是沉井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设计选型、用料、制作及现场安装等方法直接关系到沉井的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根据本工
22、程沉井施工的特点与要求,模板的工艺技术与施工方法作以下考虑:(1)模板的设计选型:井壁的内外模板全部采用组合式的定型钢模板,散装散拆,以方便施工,但刃脚部位应采用非定型模板单独拼装、支设。平面模板选取钢模,以满足井室的施工要求。围檩采用8号轻型槽钢按井室分段定制。竖向龙骨采用483.5钢管。模板之间的连接件采用配套的U形卡、L形插销、钩头螺栓及对拉螺栓等。(2)模板安装的工艺流程:位置、尺寸、标高复核与弹线 刃脚支模 井壁内模支设(配合钢筋安装) 井壁外模支设(配合完成钢筋隐检验收) 模板支撑加固 模板检查与验收。(3)定型模板的制作尺寸要准确,表面平整无凹凸,边口整齐,连接件紧固,拼缝严密。
23、安装模板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模板安装应做到位置准确,表面平整,支模要横平竖直不歪斜,几何尺寸要符合图纸要求。(4)井壁侧模安装前,应先根据弹线位置,用14短钢筋离底面50mm 处焊牢在两侧的主筋上(注意电焊时不伤主筋),作为控制截面尺寸的限位基准。一片侧模安装后应先采用临时支撑固定,然后再安装另一侧模板。两侧模板用限位钢筋控制截面尺寸,并用上下连杆及剪刀撑等控制模板的垂直度,确保稳定性。(5)沉井的制作高度较高,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所产生的侧向压力也相应较大。为了防止浇砼时发生胀模或爆模情况,井壁内外模板必须采用16对拉螺栓紧固。对拉螺栓的纵横向间距均为450mm。对拉螺栓中间满焊100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 珠江 新城 花城 广场 透风 工程施工 组织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0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