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汇编(2024全国各地模拟试题)(修订)(教考联接).docx
《诗歌鉴赏汇编(2024全国各地模拟试题)(修订)(教考联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汇编(2024全国各地模拟试题)(修订)(教考联接).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诗歌鉴赏汇编(2024全国各地模拟试题)(修订)考教结合课内比较阅读5练0112024届高三第二次T8联考】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1516题。夜坐(其二)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髻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若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注】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较(IiS)年:幼童时期。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禅关: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
2、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一睨人材海内空”与诗人的已亥杂诗中“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B.“壮岁”“髻年”两句先言壮年再言幼年,颠倒时序,强调自己之所以身居类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晋风骨。C.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D.本诗抒情兼以议事,刚柔并济,兼融壮怀与哀怨;语言精练又意蕴丰富,如“惜”“外”“万一”等词就值得反复咀嚼。16.这首诗和庄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若然”这一象声词,但在文中的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6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3、足之所履,膝之所骑,害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021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台城游D贺铸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裳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壁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驾却羡井中蛙。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t三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注】本词作于宋哲宗年间,贺铸时任管界巡检,是一个供人驱遣的武官。台城在六朝时多为台省(中央政府)及宫殿所在地。隋军攻陷金陵时,南朝陈后主藏身于台城景阳宫胭脂井,后被擒。裳(bi)笺:折彩笺作诗。鸯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瓦的美
4、称。飞鸳瓦,喻指陈宫门被毁。白社:地名,代指穷人居所。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开篇从大处落笔写六代,看到古都金陵,思及六朝君主豪奢之旧事,着一“浸”字,蕴含无限感慨。B.上片“台城游冶”五句用冷静的笔触特写陈后主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回首”两句,与前五句形成强烈对比。C.下片化用典故写昔日簪缨聚居之地,如今竟成了荆扉白屋,狭不容车,反诘可见词人对历史沧桑巨变的叹惋。D.本词下片和杜牧泊秦淮都选取星斗、月光、寒沙等意象描绘出秦淮河夜色迷蒙冷寂、高远空灵的特点。16.本词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同为金陵怀古之作,请比较两位词人情感的异同。(6分)03【20
5、24广东2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金陵怀古王贞白恃险不种德,兴亡叹数穷。石城几换主,天堑谩连空。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折碑犹有字,多记晋英雄。【注】石城:石头城,六朝时为建康(金陵)军事重镇。台基:台城(六朝时禁城)的基趾。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石城”指金陵,“几换主”指政权更迭频繁,“几字饱含诗人的慨叹。B. “天堑”指长江天险,“谩”是徒然之意。此句照应了首句中的“险”字。C. “御路”二句工笔刻画眼前所见之景,曾经的宫城,如今已是满目荒凉。D. “晋英雄应指谢安等人,他们在沈水之战中击败了前秦,保卫了国家。16.本诗与王安石桂枝香
6、金陵怀古题材相同,但两位作者对六朝相继灭亡原因的看法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04【2024年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2月考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读五代史曾巩唐衰非一日,远自开元中。尚传十四帝,始告历数穷。由来根本强,暴戾岂易攻。嗟哉梁周间,卒莫相始终。兴无累世德,灭若烛向风。当时积薪上,曾宁废歌钟。【注】积薪:比喻隐伏的危机。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歌题目读五代史来看,本诗内容是围绕作者的阅读体会展开的。B.诗人认为,国家即使根基牢固,但是面对强大武力,依然容易被攻破。C.“嗟哉”表达诗人的感慨之
7、意,他在惋惜五代时期国家不能善始善终。D.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刻画了没有世德累积的国家的快速灭亡。16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提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与本诗的内容有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05【2024广东一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髯溪入茶山姚合采茶溪路好,画舸僧同上,芳新生石际,色是春光染,试尝应酒醒,芳贻千里外,【注】舍弟:指作者胞弟姚勒,时任毗陵刺史。花影半浮沉。春山客共寻。幽嫩在山阴。香惊日气侵。封进定恩深。怡怡太府吟。茶山:指顾渚山,贡茶产地。太府:此处指太府寺卿,太府寺是掌管
8、钱帛、物资、贸易等的官署。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点出溪路景色之美,“花影”句描绘两岸山花烂漫,紧扣“好”字。B.姚勖一行人溯嚣溪而上,不只为了人山采茶,更为了一同探寻春山胜景。C.“芳新”“幽嫩”代指树上新茶,突出了新茶的香味与质地,用词精致。D.尾联想象太府官员为所贡之茶感到欣喜,表明作者期望进贡之事圆满完成。16 .本诗的“试尝应酒醒”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晴窗细乳戏分茶”都涉及“茶”,这两句在表达意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两首诗比较阅读3练061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从军行王昌龄青海
9、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青海:指青海湖;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15.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仲淹在词中借用窦宪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希望自己也能在戍边生涯中有所建树的的志向。B.渔家
10、傲词中,范仲淹借雁归衡阳与自己依旧戍守边城形成对比,来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C.范词中的“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马啸等,四处边声起,暗示双方正在激烈厮杀。D.两首诗词中,都运用“孤城”这一意象来表达了边境外敌势力之盛大,守御战争形势之严峻。16.请简要概括两首诗词中描写的边塞生活及情感内容有何异同。(6分)0712024届广东高三2月百校联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1516题。汴京元夕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汇编 2024 全国各地 模拟 试题 修订 联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