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工程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外架施工方案.doc
《建房工程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外架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房工程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外架施工方案.doc(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2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第二章 脚手架的设计31、外脚手架搭设概况32、外脚手架的设计33、脚手架的构造6第三章 施工部署71、技术准备工作72、材料选择83、工期104、劳动力的安排105、施工要求11第四章 施工方法121、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122、脚手架拆除施工工艺133、各杆系搭设和节点处理134、安全防护的搭设18第五章、安全管理201、安全组织制度保证措施202、避雷措施223、人员要求224、搭设阶段235、使用阶段236、拆除阶段247、外脚手架防台风措施25第六章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51、本工程预案适用范围252、应急预案指挥部的
2、组成263、报告程序27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响应285、施工现场应急救援情况及救援措施286、现场救援处置307、应急救援办法318、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及安排33第七章 附图33第八章、脚手架的设计计算34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 年版);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4、地质勘察报告;5、本工程施工图纸二、工程概况某某专线拆迁复建房工程(B3732E02地块)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沙凤一路。该工程有2栋23层,1座3层公共配套建筑。工程总
3、建筑面积约36177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1011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4120平方米。建筑物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9米(东区),其中最高建筑物高度为米,地下室层高4.2米,住宅楼首层层高4.5米,标准层高2.9米。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基础类型为冲孔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灰岩层,装修标准为精装修,地下一层为停车场、配电室、消防水池、水泵房等辅助用房。地上一层主要功能为花园式架空层、物业管理用房、大堂等;二层以上为住宅标准层,每栋塔楼设二台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另设一部疏散楼梯。本工程地下室采用300、350、400厚钢筋砼外壁;地上墙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
4、块,除图纸注明厚度以外,外墙为200厚,内墙电梯井、设备房、楼梯间及分户墙为200厚,其余为100厚。2、结构概况本工程结构体系为:地下车库及1、2栋塔楼为剪力墙结构体系,3栋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按丙类建筑设防,地震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为:全部楼层的剪力墙、框架梁为二级。 第二章 脚手架的设计一、外脚手架搭设概况由于本工程建筑物较高,根据规范要求(JGJ130-2001),按二步三跨连墙件设置搭设高度为50 m,而按本工程高度搭设落地式脚手架,不符合规范安全要求,故本工程采用的脚手架主要搭设情况有两种,分别为落地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二、外脚手架的设
5、计1、根据本工程楼层高度、结构特点、施工进度安排、工期要求,地下室周边、1层裙楼、1、2栋塔楼北面(东、西面部分立面)、3栋塔楼周边、屋面楼梯间等采用落地双排外脚手架。1、2栋塔楼南面、东、西面部分立面、二层及以上至屋面采用悬挑双排外脚手架,在塔楼二层(4.5m 标高处)悬挑工字钢。2、外脚手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倒塌,以及超过允许要求的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确保安全施工。3、竖向荷载传递路线:脚手板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立杆工字钢、钢丝绳或垫板结构或地基。4、水平荷载传递路线:立杆立杆与连墙件的扣件连墙件结构5、落地式
6、双排脚手架、地下室周边、1层裙楼、1、2栋塔楼北面(东、西面部分立面)、3栋塔楼周边、屋面楼梯间等采用落地双排外脚手架。、裙楼上塔楼边线收缩部位采用,搭设至裙楼建筑顶部。、落地双排外脚手架采用483.5钢管和扣件搭设,内、外立杆均为单杆,立杆纵距=1.5m(具体尺寸根据工程结构尺寸进行调整,不得大于1.5m),立杆横距b=0.80m,内排立杆距外墙b1=0.25m(空调板和阳台等处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扫地大横杆距地面200mm,大横杆步距h=1.8m,小横杆间距1=0.75m,端头距结构b2=0.1m,平桥面采用采用钢格栅脚手板,外排架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全封闭。、落地双排外脚手架与结构拉结,
7、水平间距L1=34.5m,竖向间距H12h=3.6m,搭设过程中选派专人负责检查,严禁漏设或不设。、落地式脚手架的卸荷于7、11、15、19、22 层设置,受力体系采用483.5钢管,扣件、15 钢丝绳(637,公称抗拉强度1550N/mm2)及预埋吊环18 钢筋组成,分5 段设卸荷装置,吊点卸荷水平距离为2 倍立杆间距。、落地双排外脚手架按外墙装修架进行设计,其施工活荷载要严格控制在3KN/m2 以内,不得在落地双排外脚手架上堆放任何建筑材料。主体结构施工时,所有外模和边梁底模支撑不得依附于落地双排外脚手架;外墙装修时,落地双排外脚手架同时作业层按两层平桥考虑。6、悬挑式双排脚手架、1、2栋
8、塔楼北面、东、西面(部分外墙)二层及以上至屋面外脚手架搭设悬挑式双排脚手架;本脚手架搭设包含一道悬挑架和多道卸荷,悬挑架在2 层开始搭设,在钢梁上一层楼面设钢丝绳卸荷。不同施工段相邻高差超过2 层时,需在施工高度高的一段竖向分段搭设悬挑架,待另一施工段高度施工至架底时,拆除底下一段架体。分段高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道悬挑双排外脚手架受力体系采用16 号工字钢、483.5钢管,扣件、15 钢丝绳(637,公称抗拉强度1550N/mm2)及预埋吊环18 钢筋组成,吊点卸荷水平距离为1 倍立杆间距。第一道悬挑架在塔楼2层(4.55m 标高处)开始搭设,在3 层楼面设钢丝绳卸荷。工字钢悬挑梁全长不
9、小于3.5m,位于结构上长度不得低于0.5m,每根工字钢水平间距均不得超过1.5m(具体尺寸根据工程结构尺寸进行调整,不得大于1.5m),上一楼层的吊环水平间距也不得超过1.5m,工字钢与上一楼层相应吊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水平偏差不得超过100mm。、第二道及以上卸荷卸荷于3、7、11、15、19、22 层设置,分6 段设卸荷装置,采用钢管悬挑,吊点卸荷水平距离为2 倍立杆间距,做法与落地双排外脚手架相同。、内、外立杆均为单杆,立杆纵距=1.5m(具体尺寸根据工程结构尺寸进行调整,不得大于1.5m),立杆横距b=0.80m,内排立杆距外墙b1=0.35m(空调板和阳台等处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
10、扫地大横杆距工字钢表面上200mm,大横杆步距h=1.8m,小横杆间距1=0.75m,端头距结构b2=0.1m,平桥面采用采用钢格栅脚手板,外排架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全封闭。要求所有斜拉结点处的小横杆端头要顶紧结构面作为水平压杆,以抵消内、外斜拉钢丝绳所产生的水平分力,并在拉结点处设置双扣件。、如遇工字钢、钢丝绳要穿过楼层周边剪力墙的情况,可采取预留孔洞后施工的方法,现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悬挑双排外脚手架与结构拉结,水平间距L1=34.5m,竖向间距每层设置,搭设过程中选派专人负责检查,严禁漏设或不设。、悬挑双排外脚手架按外墙装修架进行设计,其施工荷载要严格控制在3KN/m2 以内,不得
11、在落地双排外脚手架上堆放任何建筑材料。主体结构施工时,所有外模和边梁底模支撑不得依附于落地双排外脚手架;外墙装修时,双排外脚手架同时作业层按两层平桥考虑。、悬挑双排外脚手架的下面为落地双排外脚手架,其立杆位置要错开悬挑双排外脚手架的工字钢、钢丝绳及吊环位置,以便利用落地双排外脚手架搭设悬挑双排外脚手架。第一道斜拉钢丝绳安装完成后,悬挑双排脚手架形成新的整体后,才能拆除原落地架的立杆、剪刀撑、小横杆和一层架体,并重新设置剪刀撑。、根据塔楼的楼层高度和卸荷情况,分别在施工3 层、7 层、11层、15 层、19 层、22 层楼板结构时,在楼层边梁、外墙上预埋斜拉钢丝绳的吊环,采用级钢筋18 制作,埋
12、入深度不小于30d,并要钩住结构钢筋。根据结构进度情况,及时将吊环与工字钢套上钢丝绳,采用1.5T 葫芦拉紧,并用3 个U 型卡和一个安全弯固定。、悬挑双排外脚手架按广州市文明施工要求设置安全斜挡板,避免因高空聚合物而威胁施工人员及周围行人、车辆的安全(详见附图-15)。工字钢、钢丝绳、吊环的预埋、处理、固定和拉结要选派专人负责落实、检查,严禁漏设或不设,严禁乱动各节点。7、外脚手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倒塌以及超过允许要求的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确保安全施工。脚手架两排立杆之间的横距为b=0.8 m,立杆纵距为a=1.5 m,大横杆的步距为h=
13、1.8 m。小横杆间距为1.5 m,作业层间距不大于0.75 m。脚手架搭设尺寸详见平面和立面图(附图-15)。三、脚手架的构造1、纵向水平杆要求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三跨。接长宜使用对接。对接扣件要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接长如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要等间距设置3 个旋转扣件固定。本工程使用钢格栅脚手板,横向水平杆作为纵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2、横向水平杆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最大间距要大于纵距的1/
14、2。横向水平杆两端均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外伸长度不大于250mm,靠墙一端离外墙装饰面距离不大于100mm。3、脚手板各层平桥脚手架铺满、铺稳,离开外墙装饰面150mm。脚手板设置在四根纵向水平杆上,钢格栅脚手板要与支承杆可靠固定。4、立杆内立杆距外墙边250mm,落地处每根立杆底部要设置木垫板,木垫板厚50mm。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下端第一根立杆交错用6m杆和3m 杆相互错开。5、连墙件本工程采用刚性连墙件,连墙件水平方向不大于三跨,高度方向隔步设置。连墙件内外两个受力方向均要采用不小于两个直角扣件固定。6、剪刀撑剪刀撑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连
15、续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按45控制。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 跨。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固定。7、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要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00mm。8、基础、落地式脚手架的基础基本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其单根立杆总荷载为:31.71660%19.03KN。、按结构设计说明,地下室顶板的荷载设计值约为22.5 kN/m2(覆土荷载15 kN/m27.5 kN/m2=22.5kN/
16、m2),其砼在达到设计强度时,共同承担的设计容许承载力分别为为24 kN/m2,(22.51.4=24 kN/m2)。、各栋地下室顶板结构浇筑砼时,地下室结构模板支顶不得拆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拆模。其高支撑立杆支撑在地下室顶板上,立杆下垫50mm木垫板,可满足承载力要求。、位于楼板上的落地双排外脚手架立杆底部加设木方作垫块,拉线、拉尺按规定间距尺寸摆放木方,铺设平稳。9、施工人员上下梯搭设方法施工人员上下梯搭设在各栋的中部,斜道宽度为0.8m,坡道不大于13,采用钢扣件“之字”型搭设48 钢管斜杆,上铺脚手架,拐弯处设置平台,其宽度为1.2m,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设置栏杆及挡脚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房工程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外架施工方案 建房 工程 脚手架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