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38624.3-2024物联网网关第3部分:面向公共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测试方法.docx
《GB_T38624.3-2024物联网网关第3部分:面向公共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测试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_T38624.3-2024物联网网关第3部分:面向公共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测试方法.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33.050.99CCSM30zii3FSG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8624.32024物联网网关第3部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测试方法InternetofThings(IoT)一Gateway-Part3:Testmethodofgatewayaccessingthepublictelecommunicationnetwork2024-03-15发布2024-10-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III引言W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缩略语25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物联网通用接入网关测试结构图26接口性能测试36.1 与GPRS蜂窝网
2、络接口性能测试36.2 2与WCDMA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36.3 与Cdma2000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36.4 4与TD-SCDMA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36.5 5与1.TEFDD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36.6 与TD-1.TE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36.7 与NB-IoT网络接口性能测试36.8 与DS1.网络接口性能测试46.9 与PoN接口性能测试46.10 与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接口性能测试47基本功能测试47.1 通道模式47.2 平台管理到网关模式118网关操作维护管理测试188.1 管理方法测试188.2 配置管理测试198.3 性能管理测试2()8.4 故障管理测试218.5 安全
3、管理测试229电气安全测试2310环境测试2310.1 低温环境测试2310.2 高温环境测试2310.3 高温高湿环境测试23参考文献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GB/T38624物联网网关的第3部分。GB/T3862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面向感知设备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一一第2部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一一第3部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测试方法。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
4、委员会(SAC/TC48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雪琴、邢宇龙、罗松、王永斌、关涛、杨坤、肖益珊、张元、吕倩倩、陈金拥、谷洋、李丛蓉。端到端的物联网网络一般由传感网和公用电信网组成。传感网连接感知设备;公用电信网连接本地传感网与远程物联网应用。物联网网关是连接传感网与公用电信网的重要网络设备。目前是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物联网网关进行标准化和标准化测试的有利时机和关键时期,尽早明确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物联
5、网通用接入网络测试要求,以指导物联网网关的生产和系统部署。GB/T38624物联网网关涉及公用电信网接入相关技术和非公用电信网接入相关技术,为了聚焦不同标准化对象,拟由三个部分构成。一第1部分:面向感知设备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目的在于规范面向感知设备接入的物联网网关功能要求和通用数据配置要求。第2部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目的在于规范面向公用电信网络接入的网关的网络接口、通用技术要求、配置和管理要求、安全要求。一第3部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测试方法。目的在于根据第2部分的技术要求,描述面向物联网网关的测试方法。物联网网关第3部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测试方法1范围本文件
6、规定的测试方法针对GB/T38624.22021中定义的两类物联网网关服务模式,即通道模式和平台管理到网关模式,描述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物联网通用接入网关的测试方法,包括接口性能测试、基本功能测试、网关操作维护管理测试、电气安全测试,以及环境测试。本文件适用于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物联网网关设备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624.2-2021物联网网关第2部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YD/T105
7、5-2005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一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1.)YD/T121520069001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YD/T1777.12015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测试YD/T1809-2013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互通性YD/T19952009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YD/T22782011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1.2)YD/T25212013800MH
8、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三阶段)空中接口测试方法网络兼容性YD/T2576.52013TD-1.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第5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YD/T2578.520131.TEFDD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第5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YD/T2736.22015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YD/T33382018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终端设备测试方法YDB0112007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测试
9、方法:用户站YDB0242008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协议测试方法:空中接口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DS1.: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1.ine)CDMA:码分多址(C(XIeDivisionMultipleAccess)cdma2000:码分多址2000(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2000)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S1.:数字用户线路(DigiUdSubscriber1.ine)eMTC:增强
10、型机器类型通信(enhancedMachine-TypeCommunication)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FDD: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al)GPON: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igabitPassiveOpticalNetwork)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IPacketRadioService)HRPD:高速分组数据(HighRatePacketData)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SpeedDownlinkPacketAccess)HSPA+: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igh-
11、SPeedPacketAccess+)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lTextTransferProtool)HTTPS:安全套接层上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ITeXlTransferProtocoloverSecureSocket1.ayer)1.TE:长期演进(1.OngTermEvolution)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PON: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PPPoE: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ProtocoloverEthernet)SS1.:安全套接层(SeeUreSocke
12、ts1.ayer)TD-1.TE:时分一长期演进Time(DiViSiOn-1.ongTermEvolution)TD-SCDMA:时分一同步码分多址(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TDMA: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pleAddress)T1.S:传输层安全(TranSPOrt1.ayerSecurity)VDS1.: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eryHighSpeedDigitalSubscriber1.ine)VoIP:基于网络协议传输的语音(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WCDMA:
13、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5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物联网通用接入网关测试结构图面向公用电信网络接入的物联网通用接入网关测试结构见图1。主要技术组件包括。a)传感器设备:具有将被测的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电信号,并具有数据处理、通信等能力的电子设备。为了简化,本文件后续章节把传感器设备称为“节点”。b)物联网网关:具有数据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协议转换能力等,通过北向接口与管理平台、业务平台、物联网应用建立通信连接和通过南向接口与传感器设备进行通信的实体。技术要求按照GB/T38624.22021的规定。c)公用电信网络:为企业、消费者等用户提
14、供公共电信服务的网络。d)管理平台:具有管理物联网网关能力的平台。e)业务平台:为多个/多种物联网应用提供通用软硬件能力的系统。D物联网应用:根据企业、消费者等用户需求,实现具体业务逻辑的软硬件系统。在泮传感器设备图1网关测试结构图6接口性能测试6.1 与GPRS第寓网络接口性能测试与GPRS蜂窝网络接口的性能测试应按照YD/T12152006第6章的规定。6.2 与WCDMA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与WCDMA蜂窝网络接口的性能测试应按照YD/T2736.22015第18章的规定。6.3 与cdma2000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与cdma2000蜂窝网络接口的性能测试应按照YD/T25212013
15、第10章的规定。6. 4与TD-SCDMA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与TD-SCDMA蜂窝接口的性能测试应按照YD/T1777.12015第7章的规定。6.5 与1.TEFl)D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与1.TEFDD蜂窝网络的接口性能测试应按照YD/T2578.52013第11章的规定。6.6 与TD-1.TE蜂窝网络接口性能测试与TD-1.TE蜂窝网络的接口性能测试应按照依照YD/T2576.52013第12章的规定。6.7 与NB-IoT网络接口性能测试与NB-IoT网络的接口性能测试应按照YD/T33382018第6章的规定。6.8 与DS1.网络接口性能测试与ADS1.网络接口的性能测试应按照
16、YD/T10552005第6章第10章的规定;与VDS1.2网络接口的性能测试应按照YD/T22782011第5章第8章的规定。6.9 与PoN接口性能测试与GPON网络接口的性能测试应按照YD/T19952009第5章第12章的规定;与EpON网络接口的性能测试应按照YD/T1809-2013第5章第7章的规定。6.10 与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接口性能测试与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接口的性能测试应按照YDB0112007第5章第8章、YDB0242008第5章和第6章的规定。7基本功能溜试7.1 通道模式7.1.1 与公众电信网互通功能测试7.1.1.1 测试目的验证网关在通道模式下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
17、的数据透传到业务平台的功能。7.1.1.2 测试配置搭建测试环境,见图2。在网关和电信网络之间安装电信网络协议分析仪;在网关和传感网络测试节点之间安装传感网网络协议分析仪注:网络协议分析仪是一种监视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检验数据交换是否正确地按照协议的规定进行的专用测试工具。电信网络协议分析仪具备电信网络协议分析功能;传感网网络分析仪具备传感网络协议分析功能。图2测试环境配置7.1.1.3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如下:a)触发节点1向业务平台进行数据上报;b)通过传感网络协议分析仪得到节点1上传的数据域载荷Dl;C)通过电信网络协议分析仪得到网关上传的数据域载荷D2;d)比较步骤b)和步骤C)得到
18、的数据域载荷DI和数据域载荷D2。7.1.1.4 预期结果数据域载荷DI和数据域载荷D2相同。7.1.2 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互通功能测试7.1.21 数据传输7.1.21.1 测试目的验证网关在通道模式下与节点的数据传输功能。7.1.21.2 测海厘见7.1.1.2。7.1.21.3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如下:a)网关设备运行正常,与节点建立关联;b)业务平台发送目的地址为某个节点的数据包;c)业务平台向所测试传感器网络的网关发送目的地址为广播地址的数据包;d)节点发送目的地址为业务平台的数据包;e)在网关处查看数据包跟踪。7.1.21.4 珊降果预期结果如下:a) 7.1.2.1.3步骤b)中,相
19、应节点正确收到并解析数据包;b) 7.1.2.1.3步骤C)中,所有节点正确收到并解析数据包;c) 7.1.2.1.3步骤d)中,业务平台正确收到并解析数据包;d) 7.1.2.1.3步骤e)中,网关处数据包跟踪显示正确,解析正确。7.1.2.2传感网络组网7.1.2.2.1测试目的验证网关在通道模式下的传感网络组网功能。7.1.222WiaEe见7.1.1.2o7.1.223耐蜘测试步骤如下:a)网关和节点都关机;b)网关先开机,节点再开机;c)网关和节点都关机;d)节点先开机,网关再开机;e)在网关处查看数据包跟踪。7.1.2.2.4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如下:a) 7.1.2.2.3步骤b)和
20、步骤d)中,节点收到网关分配的有效的网络地址,网关保存节点的基本信息;b) 7.1.2.2.3步骤e)中,信标、关联请求命令和关联应答命令数据包跟踪显示正确,解析正确。7.1.23节点管理1.1.1 .3.1测试目的验证网关在通道模式下的节点管理功能。1.1.2 3.2三ES见7.1.1.2。1.1.3 .3.3测试步骤由业务平台对节点进行管理,网关只负责透明传输相应的管理命令和参数,测试步骤见7.1.2.1.3。1.1.4 .3.4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如下:a) 7.1.2.1.3步骤b)和步骤d)中,节点收到网关分配的有效的网络地址,网关保存节点的基本信息;b) 7.1.2.1.3步骤e)中,
21、节点按照业务平台的要求进行参数配置。1.1.5 寻址功能测试1.1.5.1 传感网络采用IP架构且为全局IP地址1.1.5.1.1 测试目的验证网关在通道模式下的节点寻址功能。1.1.5.1.2 三SR三见7.1.1.2。1.1.5.1.3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如下:a)检查网关上的节点的地址信息;b)电信网络中的网络单元实体从管理平台获取网关地址;O从网关获取电信网络中业务平台、管理平台的地址;d)节点发送数据到电信网络中的网络单元实体;e)从电信网络中的网络单元实体发送数据到节点。1.1.5.1.4 预福果当传感网络采用IP架构,且为全局IP地址时,网关寻址功能测试预期结果如下:a) 7.1.
22、3.1.3步骤a)中,网关能获得节点的地址信息;b) 7.1.3.1.3步骤b)中,电信网络中的网络单元实体能获得网关地址;C)7.1.3.1.3步骤C)中,网关能获得电信网络中业务平台、管理平台的地址;d) 7.1.3.1.3步骤d)中,网关能解析来自传感网络数据的目的地址,将数据正确转发;e) 7.1.3.1.3步骤e)中,网关能解析来自网络单元实体数据的目的地址,将数据正确转发。7.1.3. 2传感网络采用IP架构,且采用私有IP地址7.1.3.1 .1测试目的见7.1.3.1.1。7.1.3.22 三SBS见7.1.3.1.2。7.1.3. 2.3测试步骤见7.1.3.1.3o7.1.
23、4. 2.4预期结果传感网络采用IP架构,且采用私有IP地址时,网关寻址功能测试预期结果如下:a) 7.1.3.1.3步骤a)中,网关能获得节点信息:b) 7.1.3.1.3步骤b)中,电信网络中的网络单元实体能获得网关地址:c) 7.1.3.1.3步骤C)中,网关能获得电信网络中业务平台、管理平台的地址;d) 7.1.3.1.3步骤d)中,网关能根据IP地址映射表获得数据的目的地址,将数据正确转发;e) 7.1.3.1.3步骤e)中,网关能根据IP地址映射表获得网络单元实体数据的目的地址,将数据正确转发。7.1.3.3公用电信网采用非IP架构,且网关支持地址解析7.1.3.3.1 测试目的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_T38624 2024 联网 网关 部分 面向 公共 电信 接入 测试 方法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