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docx
《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孔子,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被尊为“至圣先师”,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文化上的贡献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在孔子时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孔子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第二、观念上的贡献在历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礼乐文明”。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飞跃。孔子不言所谓有意志有灵验的“天命”和“鬼神”,而对西周的礼乐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孔子是引导中国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观念转变的第一人。第三、文学上的贡献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经过孔子整理删定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诗经版本,又叫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易原本是一部筮(Shi)占之书。孔子使易这部筮占之书成为大道之源,成为中国哲学之源。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筮占”功能转变到易的“德义”层面上来,其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观念已成为人类“求变向上”的思想基础和中国哲学的宝贵财富。孔
3、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引发易学革命的第一人。第五、史学上的贡献孔子编撰的春秋是记载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鲁国历史的第一部史书。这部春秋仅仅一万余字却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可谓言简意丰。春秋为我国两千多年史学的发展创立和奠定了基础,应该说中国史学之父不是司马迁而是孔子。孔子开修史之先河,是为我国史学奠基的第一人。第六、教育上的贡献在历史上,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在设坛办学、教书育人方面遐迩闻名。孔子注重“文、行、忠、信”的教育,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学,取得了新的成就。更为可贵的是,孔子办学主张“
4、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道败德失的春秋末期。他不但告诉人们学做人、学文化、学技艺等方面的知识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方法,而且提出了以“中华十大传统美德”(简称“中华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道德先师。第八、体育上的贡献孔子一向重视体育锻炼。“射”和“御”是孔子开设的六门课程中的两门必修课。“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作为先生的孔子很重视射箭,他本人的技艺也很高。为了强健身体,孔子不但重视体育,而且注重营养卫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子 中华民族 贡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506.html